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七章 一舉三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造車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自古以來,國人明白財不外露,悶聲發大財的道理。看書海..

  韓皓這次轉讓民生銀行的股權,沒想到卻引來許多人不懷好意的覬覦,甚至可能波及他今后事業順利開展。

  不過他心早準備好了對策,他決定引入第三方強大勢力來充當自己的護身符。

  在國家社保基金理事會總部大樓,悄然出現了韓皓的身影,他主動聯系對方洽談合作事宜。

  在國,誰最大?

  當然是政府最大!

  算是那些新時代“官倒”們也是打著某些政府高官的旗號在辦事,但跟真正體現政府意志的機構相,他們只能說是某特定歷史時期存在的蝦兵蟹將,欺負下老百姓可以,但真正碰硬骨頭的話戰斗力不堪一擊。

  不幸的是,韓皓也屬于老百姓之一,他沒有足夠實力跟對方硬碰硬。即使他屬于老百姓的頭面人物,正面硬抗也不是好辦法。

  韓皓的對策非常簡單,是引入體現國家意志的投資基金,用來抵御不懷好意之人的覬覦。

  他不跟單獨某個人或者某股勢力合作,而是只跟國家政府合作。

  80年代許多鄉鎮企業不得不主動戴“紅帽子”,韓皓現在算是理解到他們的苦衷。在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完善之前,這屬于企業家的一種自保行為。

  不過韓皓他們幸運,因為他屬于主動的市場化行為,也遇到了合適的求援對象。

  2000年8月份,國家社保基金正式成立,國才有了第一只國家主導的投資保障基金,它的背后體現著國家意志。

  光靠職工每個月繳費可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社保支出要求,社保基金必須自己想辦法保值增值,光靠吃銀行利息可跑不贏通脹。因此,擁有龐大資本的社保基金對外投資成為必然,之前它在股市悄然成為華集團股東之一是明證。

  另外要求國成立國家主權基金的呼聲不斷,那么多外匯去購買美國國債收益有限,不如學習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公司全世界金融運作,通過不斷投資取得豐碩的回報。

  以社保基金為首的國家隊,只做財務投資,不干涉企業正常運營,還有國家信用為保障,符合韓皓的要求。

  首富韓皓親自來拜訪,當然得到國家社保基金理事會的熱情接待,雙方談論的主題是民生銀行股權的轉讓問題。

  高達百億金額的股權轉讓,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筆天數字,許多“官倒”根本拿不出這筆錢,而是希望借過橋資金拿到股權后再去抵押結賬,但對社保基金來說這只是一筆小數字。

  韓皓決定把民生銀行的股權賣給社保基金,一是他們進去民生銀行后可以替代自己的作用,穩定現有銀行的管理機構;二嘛由社保基金這樣的國家隊接盤,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因為沒有人敢從國家口搶食;第三是韓皓獲得了新的護身符,由國家隊親自替他撐腰,填補了位置空缺,打消某些人不懷好意的幻想。

  傻子都知道這筆交易肯定賺錢,不然不會引來多方如此激烈爭奪。跟社保基金方面接觸很愉快,除了民生銀行股權外,韓皓還跟對方達成戰略合作的備忘錄。雙方約定今后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可以相互合作成立投資基金,共同對外投資。

  在這份聲明出來后,原本積極運作想把民生銀行股權拿下的各方勢力都蔫了下來,國字頭社保基金不是他們可以抗衡的對象。

  社保基金以115億的合理價接手了韓皓手民生銀行7.8的股權,這個數字眾多出價者都要低不少,很明顯韓皓只賣了友情價。

  同時也讓處于風口浪尖之的韓皓暫時得以松了一口氣,不再被別有用人之人時刻惦記著。

  “想不到韓首富玩了這一手,誰的面子都不給,得罪了所有人也等于沒有得罪任何人!

  把股權賣給社保基金相當于把錢送給國家,這樣一來誰都說不出話來。無形,還傍了國家隊為靠山。

  如此處理,可謂真是高明,看來他的背后有高人在指點!”

  一位原本志在必得的“官倒”代表,在獲知事情結果后復盤推斷道。

  “想想也是,能把一家鄉鎮企業做成全國最大的汽車集團,肚子里沒點料說不過去。

  本以為這次能大賺一筆,沒想到被韓首富金蟬脫殼擺了一道。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不算太壞。說明今后我們還有許多機會可以跟著韓首富發達,他總不能每次不分大小都找社保基金來救場吧?

  隨著時間推移,總歸有被我們逮到機會的一天!”

  另一位身懷能量人士心有不甘地回答。

  民生銀行事件給韓皓敲響了警鐘,他馬為旗下投資基金開始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地方政府的投資平臺成為首選。

  江州市城投公司成為第一個進入的投資者,他們沒有投入真金白銀,實際給了兩塊土地折價入股,算是支持韓皓了。

  很快,財政有盈余的定海、海州市政府,利用浙海銀行的原始股部分換股,也進入到韓皓的投資基金之,成為后一批的投資者。

  另外浙海省內其他地級市也有樣學樣,有意加入成為戰略投資者之一。

  這幫地方政府投資平臺所占的股份不多,但集合在一起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按照韓皓的投資眼光,實際是帶著他們來掙錢,代價是獲得另外的護身符。

  國銀行業改革對國外金融界來說是一場美妙的盛宴,國有五大行紛紛選定了戰略合作伙伴,導致其他國外銀行剩余可供選擇的投資對象屈指可數。在浙海銀行宣布籌辦之際,立即有諸多國際知名銀行找來想成為戰略投資者。

  國國內銀行管理水平低下,引入國外知名銀行背書,利用他們的管理經驗改造學習,能讓市場盡快接受,從而完成市任務。交行、建行的市成功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荷蘭商業銀行(ING)、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等紛紛拋來橄欖枝,希望能擠入浙海銀行的候選行列。

  要知道浙海省可是國最發達經濟地區第一,加還有首富韓皓出面牽頭,浙海銀行又集合了定州、海州和江州三大優質城商行重組而來,被業界公認為國內地實力和潛力都最強的區域性銀行。連風頭很盛的滬江銀行和首都銀行,都無法匹敵浙海銀行的鋒芒。

  經過一番較之后,韓皓最終選擇了荷蘭商業銀行(ING)作為浙海銀行的唯一海外戰略投資者,他們出資42億人民幣認購了浙海銀行19.9的股份。

  要感謝交行、建行成功在海外市,他們的股價漲推動了對國商業銀行估值的進一步提高。

  有了ING的成功入股,新成立的浙海銀行登陸A股市的機會可謂是板釘釘,有望成為第一個試點改革的地方性銀行。

  ING在入股浙海銀行后,得知韓皓開放旗下投資基金,也申請加入。

  “我們研究過韓首富的個人資料,光是韓皓這個名字,值5個億!我們投資其實主要先看人,然后才是項目。”

  ING投資部的負責人在談到為何要加入時,說出了信任韓皓的話。

  在對浙海銀行進行背景調查時,他們順帶調研過韓皓這個商界領袖,從而得出述結論。

  本來韓皓并不想答應ING這樣的外國勢力進來自己的投資基金,但財務官尹慶勛的一番話讓他兩害相權取其輕。

  “為何我們要開放基金,不是為了護身符嘛!不管你承認與否,外國人在我們國都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引進ING的話,可以多出一張護身符,那幫人可不敢輕易欺負到洋人頭。

  而且在風險投資方面,ING我們要有經驗,確實可以帶我們一程。”

  這樣,ING也加入了韓皓的投資基金當,成為又一股新興力量。既然ING來了,嗅覺靈敏的新加坡淡馬錫也聞風而來,他們同樣看好韓皓,也看好國的發展。

  虱子不怕多,韓皓心一橫,也同意了淡馬錫入股,不過他們所占份額都不多。

  后來社保基金也來插了一腳,畢竟那么多投資巨頭都看好韓皓,他們沒有理由不來加入。

  如此一來,韓皓獲得了國家隊、地方政府隊以及洋人隊的三重護身符支持,至少有了捍衛自己地盤的能力。

  原本還想對華集團搭便車的“官倒”們紛紛轉換了目標,向其他可以下手的對象撲去,甚至有人還學習起韓皓的方式開啟金融運作,總而言之韓皓躲過了這次大麻煩。</nen

  看書海的小說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