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雙目炯炯地望著虛無。
  開口說道:“你覺得我該把他安排到哪里去呢?”
  “弟子不敢妄言,若能叫忘生參加‘九還金丹’的煉制,必能使其精神抖擻,面貌一新的!”
  “什么?”
  三清的臉色陡然一沉,厲聲說道:“哼!‘九還金丹’豈是任何人都可以煉制的?”
  “忘生心里依然充滿著仇殺和怨恨,怎可步入清靜無為的道場!”
  “我之所以讓他在金石堆里磨礪受苦,就是要打擊他的戾氣,消磨他的仇怨。”
  “忘生前生罪孽太重,怎能一朝一夕修成正果?”
  虛無再也不敢作聲,他自己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給三清提出了這么高的請求。
  只聽三清說道:“玄冰,叫忘生來紫陽宮!”
  “是!”
  玄冰應聲而去。
  不久,忘生跟著玄冰來到了大殿之外。
  忘生滿身塵土,一臉茫然,活像一尊兵俑。
  他給三清施禮,然后木然地站立在虛無身旁。
  虛無瞅了一眼忘生,心里說道:
  “忘生啊,小弟剛才替你求情,已惹惱了三清,別說我沒幫你,一切就看你的造化了。”
  忘生心里似乎也明白了來這的意思。
  剛好自己也憋著一肚子的話,想要倒給三清,且看他如何問話。
  三清慢慢地說道:“忘生每日修行外丹之術,目前可有所收獲?”
  忘生嘴里嘟囔了一聲,連忙答道:
  “哦,忘生每日苦行,現在筋骨有力,茶飯香甜,晚上睡覺也好,其余倒也沒什么感悟。”
  虛無一聽忘生的話,心里暗自好笑。
  這忘生明顯流露出了不滿的情緒,把一場修行,當成了吃喝睡覺和鍛煉身體的行當。
  怕是又要惹惱三清了。
  卻沒想到,三清依然平靜地說道:
  “強身健體、吐故納新,此乃道之所載,忘生所言,正是道之本源。”
  三清接著說道:“修行先修身,修身必修心,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不過…不過弟子仍有許多困惑,還請師父明示!”
  忘生拱手說道。
  紫陽宮中三清對三位弟子開壇布道,忘生、虛無、玄冰垂首恭聽。
  “日月星辰萬年長存,因其循規蹈矩,順應天時,此乃宇宙之本道。”
  “自然萬物生生不息,因其恪盡職守,感應地利,此乃生存之法道……”
  忘生再一次開言發問:
  “師父所講大道,至理名言也!”
  “可弟子空有一腔熱情,到現在卻連‘仙道’的門都沒摸著,如何能踐行大道呢?”
  三清臉色凝重,他對忘生這種急功近利的想法,早就予以了點撥。
  可忘生終究沒有能深刻感悟到。
  三清便直言道:“忘生,你為何要求長生?”
  “這?”
  忘生一愣,躊躇了半天,才回答道:
  “弟子胸懷改天換地的志向,既已親手締造了大秦帝國,便要與帝國千秋萬載,永世長存。”
  “這便是弟子欲求長生的本心。”
  “哈哈!好一個‘千秋萬載、永世長存’!”
  三清聽到忘生激昂的陳詞,不竟大笑一聲。
  他緩緩步入殿內,轉而平靜地說道:
  “千秋萬載的不是帝國的江山社稷,而是百姓的安居樂業;”
  “永世長存的不是帝王的軀體肉身,而是德行的源遠流長。”
  “世間沒有不死的肉身,只有不死的道身。”
  “我與爾等的軀體同樣會死去,哪里有長生不老的道理!”
  三清的一席話,對三位弟子如醍醐灌頂。
  三清闡明了一個看似神秘玄幻的“大道理”。
  其實大道至簡,這才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普遍哲理。
  忘生猶如被雷電所擊,三清的話徹底擊穿了他的靈魂,也顛覆了他的三觀。
  虛無茅塞頓開,原來一直困惑自己的問題,現在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他對生死和神仙的認識,又更進一步清晰和明確了。
  玄冰似乎心如止水,她從未奢望過自己可以長生不老。
  她始終懷揣著回歸普通人的夢想,她對親情的感念,大于一切愿望。
  三清看著像個泄氣皮球一般的忘生,語重心長地說道:
  “無為自然之法,舍得天地之道。忘生不可泄氣。”
  “你的江山屬于百姓,你的帝國必有后繼,你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忘生抬起頭,他的眼里透出了異樣的光芒。
  三清最后問道:“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忘生答道:“當然是金子啊!”
  “那么假如你是一粒種子呢?”
  “這……”
  忘生緩步走出了大殿,他的面前灑滿了旭日的陽光。
  前面是玄門早課的道場,那里早晚誦讀著道德經和莊經的道義。
  忘生便加快腳步,走了進去……
  與此同時,在千萬里之外的大陸上,那里正上演著一幕幕仇殺和復國的場面。
  大秦舊將蒙恬,正統帥著一支秦國的舊部,在大漢東部沿海區域,展開著一場復國的戰爭。
  當然,蒙恬進行的復國戰,充其量不過是一場“游擊戰”。
  他能統領的士兵,已經在原秦二世和大漢皇帝劉邦的兩次剿滅中,所剩無幾了。
  幸好,翁仲和雁秋還在,他們將復仇和復國的火焰,在一些百姓的心中點燃。
  這是令漢王朝始終不安的隱患。
  且說蒙恬那日率領幾名部下,他們離開莊周島,來到了山腳下的海邊。
  那里早已有一艘船停靠在岸邊,看來是駕著仙鶴的小神仙,提前安排好的。
  掌船的是一名老船夫,他向蒙恬吆喝道:“秦國的將軍,請上船來!”
  蒙恬連忙答話:“多謝老人家!”
  隨后,蒙恬率部上船,一葉小舟開始駛向茫茫的大海之中。
  說來也奇怪,老船夫駕馭的這艘小船,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但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卻能平穩而快速的行駛。
  而且老人好像也沒使出多大的櫓力,這讓蒙恬感到十分不解。
  他仔細地看看小船,又端詳著老船夫,實在弄不明白原由。
  蒙恬索性開口問道:“老人家,您的小船看上去并沒什么特殊之處,怎的如此平穩順暢呢?”
  老者呵呵一笑,并不答話。
  只是問道:“將軍既然到了仙山,為何不跟隨三清道長修煉成仙,卻無功而返呢?”
  蒙恬心中十分詫異,這眼前的船夫并未謀過面,怎的知道他們的來由?
  看來仙山腳下也有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