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到函谷關跟前,果然,關令尹喜早早就在那里等候了。
一看到老子騎著青牛而來,連忙迎了上去。
來到老子跟前,關尹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圣人!”
只見他三步并作兩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圣人。”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于是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我這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
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
關尹道:“老丈,乃圣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處,受你如此厚愛?
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
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
見紫氣東來,知有圣人西行,那紫氣浩蕩,滾滾如長龍,其長三萬里。
知來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
吾觀那紫氣之首白云繚繞,知圣人白發,是老翁之狀。
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圣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后,關尹領著老子和朱元霄去了他自己的官舍,到了里面之后,先請老子上坐,然后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圣人也!”
“您是圣人,應當不會把自己的智慧據為己有,而是叫全天下的人都知曉您的智慧思想。”
“如果您以后隱居了,那些想向您求教的人肯定很難找到您。”
“既然如此,圣人何不將您的智慧著為書經?”
“關尹雖然道行淺陋,但是愿意代替先生傳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站在老子身后的朱元霄聽到這,知道老子肯定會答應尹喜的。
能夠親眼見證這段傳奇,他感覺十分榮幸。
果然,聽到尹喜的請求,老子思考片刻后,便對他點了點頭。
“你說的話很有道理,此事我會考慮的,這樣吧!明天早晨,我會在這里等你,到那時,在傳你一篇經文。”
聽到老子同意了自己的提議,尹喜心中欣喜萬分,對著老子趕忙又是一拜。
“多謝老師大恩,那學生便先行告退了。”
待尹喜出去后,老子看著朱元霄說道:“小豬,你覺得這個關令怎么樣啊!”
聽到老子這樣問,朱元霄思索了一下,然后說道:“關令這人有大毅力,大智慧,日后定非凡人。”
借著尹喜的由頭,朱元霄也跪拜在老子面前。
“懇請圣人收小的為徒,朱元霄定會盡心盡力服侍老師。”
老子掐算了一番,然后搖了搖頭道:“你與我并無師徒之緣,此為天意也。”
“不過,既然我們相遇了,也算是有些許緣分。”
“我雖然不可以收你為徒,但卻可以指點你一番,在修煉上面如若有什么不懂的,這三日之內,你可以提出來。”
聽到這樣的回答,朱元霄心里有些失望,但是能得圣人指點,已經是大機緣了,不敢強求。
“圣人,小的先前修煉的是先天當康決,可是只能修煉到渡劫期,對于之后的修煉之路,還是一無所知,圣人慈悲,小的斗膽懇請圣人賜法,日后定勤懇修煉,不墮圣人威名。”
老子看朱元霄如此虔誠,而且并非邪惡之人,口中輕嘆一聲:“也罷!既然你我有緣,我便傳你兩道功法,一門修煉功法太清道德經,一門護道功法天罡三十六般變化,希望你日后好自為之,不得胡亂作惡。”
“有朝一日,若叫我知曉你危害四方,吾必親手鎮壓你。”
說完,便一揮衣袖,發出兩道仙光,投入到他的靈臺之處。
得了兩道法門,朱元霄連忙又扣了九個響頭,口中呼喊:“多謝圣人賜法,學生定會勤修三寶,絕不作惡。”
這次他可是得了大便宜了,那天罡三十六般變化朱元霄知道,是比那地煞七十二變還厲害的護道法門,而那修煉之法,他卻未曾聽說過,不過,從名字上判斷,應該是老子自創的一本功法,想必也不會弱到哪里去。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第二天。
關令尹喜早早就起床洗漱。
將自身打理干凈后,又穿上了一身新衣服,這才來到老子居住的屋子門外。
“學生尹喜求見圣人老師。”
屋內傳出老子的聲音:“進來吧!”
尹喜畢恭畢敬的推開屋門,來到老子跟前。
“學生特來聆聽圣人教誨,望圣人垂憐,告知尹喜,學生也好將圣人智慧傳于世人。”
這時,朱元霄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三個蒲團。
進了屋,他便把蒲團按三才之位擺放,然后對尹喜說道:“請關令坐于蒲團之上,也好聆聽圣人言論。”
尹喜看向老子,見其點了點頭,這才坐了下來。
待三人就位之后,老子便開始講道:“吾有道德經一篇,乃是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故稱為德經,此二者合稱道德經。
上篇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
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你可要牢記好了。”
“學生尹喜定會謹記圣人之言。”
一旁的朱元霄此時心動不已,心想,終于可以聽到原汁原味的道德經了。
只聽老子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洋洋灑灑五千字下來,聽的朱元霄和尹喜那是如癡如醉。
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聽完這五千字,朱元霄只感覺自己對于道的理解,又到達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當他從對道德經的領悟中醒來時,發現身邊早已空無一人。
掐指一算,時間竟然已經過去七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