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關于軍隊種類、編制的思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中世紀崛起

  特別聲明:小說是類架空的時代背景,借鑒史料,為了便于寫作,作者自設的一套軍事體系。由于真實歷史背景下的13世紀歐洲并有沒形成大集權化國家,所以很多東西只是有雛形,并未制度化。

  以文中勃艮第伯國為例。

一、軍隊分類  宮廷直轄軍隊、邊境軍隊、領主軍隊、雇傭軍隊。

  宮廷直轄軍隊:包括宮廷禁衛步兵軍團、宮廷禁衛騎兵軍團,主要負責拱衛貝桑松,屬于侯爵直領,由軍事大臣指揮,從整個伯國招募,由宮廷稅收供養。

  邊境軍團:設置在伯國邊境諸郡(以郡兵為主),主要負責鎮守邊境,維持秩序,由駐地郡城招募供養。

  領主私兵:屬于各級領主的私人軍隊,不受越級統領,以采邑封地為鏈條逐級征召,由上級領主以采邑形式供養。

  雇傭軍團:以金錢為紐帶的自發性軍隊,接受雇傭作戰。

二、軍隊編制  步兵軍團:小隊、中隊、旗隊、連隊、軍團。六人為一小隊;兩個小隊+輜護兵共十五人為一個中隊;四個中隊+旗隊指揮官(含侍衛隊)共六十五人為一個旗隊;四個旗隊+中軍指揮(指揮官及侍衛、仆人)共二百七十人為一個連隊;三至六個連隊+騎兵隊(五十騎左右)+弓弩隊(百人左右)+輜重隊(雜役,不定數)以及軍團中軍指揮營帳隨員(軍隊副官、仆人、醫士、隨軍神甫等)為一個步兵軍團,人數在一千至一千五百左右。

  騎兵軍團:類似步兵軍團編制,騎兵小隊、騎兵中隊、騎兵旗隊、騎兵連隊、騎兵軍團,不過騎兵中每個編制的戰斗人員更少,輔助人員更多。(如一個騎兵旗隊作戰騎兵通常只有三十騎,但是輔兵、馬夫、雜役等隨員更多。)

  邊境軍團:通常一個邊境軍團的士兵分駐數個郡,每郡一個連隊(兩百人左右,視郡境大小強弱不一),由當地郡長兼任指揮官負責招募供養。非緊急戰爭不會離境大規模集結。

  領主私軍:一個騎士+兩至五名侍從+十余名征召農兵為一個騎槍(戰斗單位);十個左右的騎士騎槍為一個男爵小隊;三至八個男爵小隊為一個子爵中隊;三至五個子爵中隊為一個伯爵大隊。領主私軍規模取決于領主的實力大小影響,人數不一。

  傭兵軍團:編制參照步兵軍團,但是人數規模沒有定制,完全看傭兵指揮官的個人能力,有的傭兵軍團人數數千、各兵種齊全,有的傭兵軍團人數兩三百,甚至幾十個人也成為軍團。(本質而言,主角麾下軍隊就是帶有雇傭兵性質的領主私軍。)

  三、領兵軍官(此處多為杜撰)

  宮廷軍團(禁衛軍團、邊境軍團)一般由專職領兵勛爵擔任高階軍官(注:領兵勛爵通常有爵無地,屬于宮廷權貴,受宮廷供養。如蒂涅茨郡郡長彼埃爾子爵,郡長兼任郡兵指揮官,無封地)。步兵:旗隊長為領兵騎士(無地騎士),連隊長為領兵男爵,軍團長為領兵子爵(如宮廷侍衛長杰弗里子爵),宮廷伯爵一般都是擔任宮廷軍事大臣、副臣,通常也有封地。領兵勛爵也會因為軍功受封,變成封地勛爵。

  領主私兵:有地勛爵,采邑騎士(騎槍)、男爵(小隊)、子爵(中隊)、伯爵(大隊)。

  以上是理想化狀態下的編制,受各種因素影響會變通和混雜。供書友參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