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余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韓四當官

  走馬崗在巴縣的西邊,成都也在巴縣的西邊,并且韓秀峰從未去過貴州,也從未走過由朝天門出發,經百節驛、百渡驛、東溪驛抵達安穩驛,然后進入桐梓境內的酒店埡、松坎、桐梓縣城,再往南便是婁山關、遵義乃至貴陽的渝黔官道。

  雖然這一路上的馬幫、腳夫不少,但這條“官馬大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遠沒有“東大路”、“北大路”重要。因為隨著“改土歸流”,貴州的土司勢力相繼被連根拔起,沿途的驛站也隨之相繼裁撤。

  康熙六十一年,朝廷更是命云貴兩省的奏折、公文改走湖南,渝黔官道就這么變成了商道,沿途不在設驛站,而是改設汛、塘、鋪。

  有十來個綠營兵駐守的稱之為汛,如烏江汛、松坎汛;有三四個綠營兵駐守的稱之為塘,比如酒店塘、捷陣塘、夜郎塘;無兵駐守的鋪就多了,比如虹關鋪、楚米鋪、板橋鋪、泗渡站鋪、石子鋪、忠莊鋪、懶板凳鋪等等。而這些汛、塘、鋪也跟“東大路”上的走馬崗、來鳳驛一樣漸漸變成了很熱鬧很繁榮的集鎮。

  潘二從巴縣趕回走馬崗忙著雇腳夫運第二批洋槍和火藥鉛子那會兒,韓秀峰和伍家兄弟已經在崇山峻嶺間穿村過寨趕到了綦江的東溪。潘二帶著走馬團、慈云團和石柱團的監正、團正把第二批洋槍運到巴縣時,韓秀峰等人已進入貴州地界,確切地說是一個叫漁沱的地方。

  漁沱位于貴州桐梓縣與綦江縣交界處,一塊巨大的紅沙巖石上刻了三塊碑,一塊為功德碑,一塊為桐邑養生塘碑,碑文較清晰,一塊為川黔兩省綦桐二縣的界碑,碑上記載了道光年間兩縣百姓集資修建道路的義舉,所以有“一石三碑”之說。

  不過漁沱是貴州桐梓插入川東的一塊飛地,因為離縣城太遠,漁沱的百姓幾乎不會去桐梓,非得要去也說是去貴州而不是去他們自個兒的縣城。也正因為離得遠,桐梓的匪患沒波及到這兒。

  韓秀峰等人在漁沱歇了一晚,第二天接著趕路,在渝黔官道川東境內最后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驛鋪安穩歇了腳下,便馬不停蹄趕到兩省交界的羊角四合頭,下榻在距界碑不遠處的百靈寺。

  界碑南邊就是貴州地界,方圓十幾里既沒衙役也沒官兵駐守,據說附近村子里的人已經跑差不多了,連眼前這個兩省百姓共同出資出力修的寺廟里都只剩下一個老和尚,伍奎祥真有些擔心韓秀峰的安危,忍不住勸道:“志行,要不我們先回安穩,等各團都到了再過來扎營。”

  沿途只要遇著從貴州過來的人就打聽桐梓的情形,韓秀峰不認為這兒有多兇險,一邊示意陳虎打發那些腳夫回去,一邊笑道:“來都來了,哪有回去的道理。”

  “可這荒郊野嶺的……”

  “這兒算不上荒郊野嶺吧,前頭就是人來人往的官道,那邊還有個村子,據說再往前走十五里便是酒店埡。要是伍兄覺得在這兒歇腳不合適,那我們接著趕路,去酒店埡歇腳。”

  伍奎祥被搞得啼笑皆非,正不曉得該說點啥好,韓秀峰回頭笑道:“放心吧,咱們問過的那些路人不是說過嗎,桐梓現在是亂,不過作亂的全是些小股賊匪,敢來襲擾綦江更是小股中的小股。”

  “是啊伍老爺,有我們兄弟在,沒什么好擔心的。”陳虎忍不住回頭道。

  “陳老弟,不是我伍奎祥怕死,而是韓老爺絕不能有半點閃失,要曉得韓老爺是咱們的主帥!”

  “啥主不主帥的,不亮出旗號,不穿官服,誰曉得我是做啥子的,又有誰曉得我到了這兒。”韓秀峰走到永靈寺山門前,看著豎著界碑的那一片農田,沉吟道:“這地方不錯,居然有這么大一塊空地,正好可以用來扎營。”

  伍奎祥意識到韓秀峰是不會回安穩鎮的,只能悻悻地說:“好吧,我聽你的,就在這兒扎營。”

  “不過扎營的事不能等,勞煩伍兄回一趟鎮上,請鎮里的士紳幫著多召集些青壯過來挖壕建寨。順便問問這片田地是誰家的,毀了人家的莊稼要賠錢,占用人家的地一樣要給錢。”

  “可我走了你咋辦?”

  “我就在這兒等,這兒不是有好幾個兄弟嗎。”

  “志行,兵貴神速的道理我懂,但是……”

  “別但是了,我不會有事的,辦正事要緊。”韓秀峰想想又說道:“對了,過來時見鎮上有不少鹽店,應該也有不少鹽商,他們天天跟桐梓那邊做買賣,甚至在松坎設有分號,記得跟他們打探下桐梓那邊的賊情。”

  “行,我這就去。”

  “別急,我還沒說完呢,再就是請本地士紳派幾個熟悉桐梓那邊情形的青壯過來聽用,寧缺毋濫,一定要老實可靠的。”

  “我曉得的,偷奸耍滑的一個也不能要。”

  “去吧,把你的那幾個家人也帶上。”

  送走伍奎祥,老和尚走過來雙手合什行了禮,小心翼翼地問:“貧僧慧清見過施主,敢問施主尊姓?”

  “在下姓韓,名秀峰。”韓秀峰拱手回了一禮,笑看著老和尚道:“原來是慧清法師,不曉得巴縣慈云山慈云寺的慧明法師認不認得?”

  “認得認得,貧僧不但認得慧明師兄,六年前還曾去過慈云寺!”

  “秀峰的老家就住在慈云山下,前段時間剛去叨擾過慧明法師,還跟慧明法師討了兩斤山茶。”

  “韓施主,小廟比不得慈云寺,但茶倒也有一些,貧僧這就去燒水沏茶。”

  “大師無需客氣,這些事讓他們去做,”韓秀峰回頭看看正在收拾東西的陳虎等人,又轉身笑看著老和尚道:“差點忘了跟法師說,秀峰不只是打算在寶剎打尖歇腳,估計得叨擾大師很長一段時間。”

  “多長?”

  “可能得打擾一年半載。”

  老和尚愣住了,韓秀峰干脆跟他一樣雙手合什,朝中大殿里的如來佛像躬身拜了起來,邊拜邊虔誠地說:“貴州賊匪作亂,賊盜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弟子韓秀峰奉旨幫辦團練,在此駐扎練兵防堵賊匪,求我佛保佑戰火不要蔓延至川東,保佑我川東百姓平安……”

  “原來是韓老爺,失敬失敬!”老和尚緩過神,急忙躬身行禮。

  “大師無需多禮,”韓秀峰將老和尚扶起,笑看著老和尚問:“大師,能否陪秀峰四處走走?”

  “韓老爺想去哪兒?”

  “不走遠,就在周圍轉轉。”

  “韓老爺請。”

  “大師請。”

  陳虎可不敢讓韓秀峰就這么跟老和尚出門,急忙叫上葛二小一起跟在后頭。

  韓秀峰邊走邊遙望著延伸至山里的官道問:“大師,一看寺里的那些功德碑就曉得桐梓那邊的香客不少,他們這些天有沒有過來上了香?”

  “稟韓老爺,這些天來上香的不多,不過也有。”

  “他們有沒有說過那邊啥情形?”

  “他們倒是跟貧僧說過一些,說酒店埡這兩個月還算太平,原來駐扎在虹關和酒店埡‘緣匪’都走了,只剩下一些打家劫舍的余匪。年前好多士紳百姓為了避禍都逃這邊了,現在陸續回去了不少,有些士紳還辦起團練,所以那些余匪不大敢去酒店埡生事。”

  韓秀峰停住腳步問:“緣匪?”

  老和尚急忙道:“稟韓老爺,聽人說楊漋喜和舒裁縫信奉……信奉白蓮教,稱在緣之人以持齋拜燈為修道,以戰死為披紅袍升天,所以對面的百姓分‘在緣’或‘在團’,‘在緣’是‘緣匪’,在團的便是良民。”

  “在緣就是從賊,在團就是團練的團民?”

  “正是。”想到這些事算不上急忙,就算不說眼前這位年輕的官老爺很快也能打聽到,老和尚又小心翼翼地說:“可究竟‘在團’還是‘在緣’有時候真分不清,更有甚者擁團自重,割據自封,聚眾抗糧,藐視官府。還有的則翻云覆雨,看似‘在團’,可暗地里又與‘緣匪’勾連,所以桐梓雖收復了,但其實只收復了縣城。”

  韓秀峰低聲問:“這么說對面現在很亂,都搞不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據貧僧所知松坎、酒店埡這邊還算好,越往南越亂,離官道越遠的地方越亂。”

  楊漋喜的老巢在九壩場,而九壩場在南邊,所以南邊亂很正常,韓秀峰想想又問道:“大師有沒有聽人說過楊漋喜的事,他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倒是聽說過一些,只是不曉得是真是假。”

  “但說無妨。”

  “聽說楊漋喜雖家境一般,但為人仗義,好交朋友,剛開始沒想過造反,之所以造反是因為遇著一個叫吳三省的算命先生,吳三省跟他說有個叫舒明達的湖廣人,自幼生有奇相,夜間睡牛棚,紅光四射,定是真主。楊漋喜跟舒明達本就是好友,便讓吳三省幫舒明達推算八字,吳三省算后說舒明達八字極貴,有九五之份等。

  楊漋喜又把自個兒的年庚告訴吳三省,讓吳三縣幫著推算,吳三省說他的八字是獨虎占天門,定是大元帥的命,要是肯保主起事,將來定有丞相位份。然后又算了一卦吉兇,說啥子起事大吉大利,楊漋喜本就信教,就這么心動了,便將吳三省留在家中,與舒明達等人一起策謀起事。”

  “原來是白蓮教余孽!”韓秀峰想想又不解地問:“既然他只是大元帥的命,怎么又自立為王,自封為啥子江漢皇帝了?”

  “據貧僧所知他并沒有自封皇帝,他率人攻占桐梓縣城后立國號名‘江漢’,擁舒明達的第四子為主公,他自個兒為開國大元帥,刻木為印,將桐梓縣改名為‘興州’,他老家九壩場改名為‘賽波府’,以曾聯魁為知州事。旗幟上大書嗣明和江漢元年字樣,還張貼布告免征糧稅三年,永遠取締踩戥銀。”

  看著韓秀峰若有所思的樣子,老和尚接著道:“聽說他攻占縣城之后曾俘獲縣太爺,但沒殺,后來在攻婁山關時還把縣太爺陳泰階給放了。”

  “擁舒明達的第四子為主公,沒殺桐梓正堂,看來他為人還真是仗義,難怪能一呼百應呢。估計他率兵去攻遵義也是不想把桐梓老家當作戰場,不想連累家鄉父老。可惜了,像他這樣的人物原本可有一番大作為的,結果不但信奉邪教還是扯旗造反,走到這一步誰也救不了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