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孩子確實沒什么大事兒,就是感冒。
  不過已經有點拖了,應該有幾天了。醫生說已經很容易變成肺炎了。還瞪了老五一眼。
  孩子打上吊瓶,兩個大人也跟著放下了心。老五有點自責,這幾天他班上事情多,就沒顧上孩子。
  “你應該再找一個了,就算你自己沒什么想法,也得為孩子考慮。必竟你爸媽年紀大了幫不上,你又得上班。”
  張彥明勸了一句。
  老五苦笑:“我也想找啊,我就是為孩子考慮才一直拖著。后媽那么容易啊?萬一對孩子不好啥的,我不得后悔一輩子?”
  這么說,也不一定就是沒道理。這世上人心太復雜了,還真沒法勸。必竟例子太多。
  “你工資不低呀,怎么感覺你家里挺困難似的?”
  “就那點死工資,還能干啥?做生意我也不會,干不來。她媽在的時候還能想法掙點活動錢,現在也沒了。
  我爸媽到歲數了,身體這兩年一直不太好,就我這么一個兒子,你說呢?現在這醫院,進來一趟沒有幾百能出得去呀?打個吊瓶一百多。
  藥,什么不貴?我總不能瞅著讓我姐她們出錢。”
  他叫老五,在家里排行第五,不過上面都是姐姐,就他一個小子。當時張彥明班上有兩個男生有四個姐姐,他們還都挺羨慕的。
  現在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姐姐再孝順,也是嫁人生子,是別人家的了,也不可能不管不顧的往家里貼。那邊還有老人有孩子呢。
  都不容易,都是上班掙死工資。平時還挺好,一旦有點什么變故就完了。工人的抗風險能力不是一般的弱。
  農民至少還有地有房,工人什么都得靠錢買。
  “你爸媽誰身體不好?”
  “我媽。我爸還行,還那樣,我媽這幾年喘的厲害,什么也干不了,拿藥當飯吃呢。”
  “還住在那?”
  “嗯,不住那住哪?現在我爸媽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大五樓的爬不動了。我說讓他們搬這來又不來。”
  “你這房子自己買的?”
  “媳婦家的,她家就她一個,結婚的時候把房子給我們了,結果你說……事兒啊,太特么愁人了。”
  “那你丈人丈母娘那邊也得管?現在。”
  “能不管嗎?就算我再找一個結婚也得管哪,她媽又不是和我離婚了,病死的,天災,那爸媽不永遠是爸媽?現在我上班孩子就放她姥那。”
  張彥明無語了,抬手在老五肩膀上拍了拍。這哥們,苦啊。不過也算是個爺們,敢扛。
  “你這么下去不行,還是得想想辦法,老人不能不管,你只能想法增加收入了,掙的多了也能輕松不少。你這女兒才這么大,將來也得花錢。”
  “我也想啊,沒辦法。我家里也沒有人做過買賣,什么也不懂,除了上班還能干什么?她媽還能出去打打工有時候出個攤,我是真不行,不是懶。
  再說,就我現在這情況,干什么?是老人不管了還是孩子不帶了?也沒本錢。其實也是不敢,我現在要是再賠點錢,那真得想辦法了斷了。還能活嗎?”
  張彥明點了點頭,理解老五的想法。
  兩個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還沒上學就在一起趴著開襠褲玩了,一起上小學中學技校,一起參加工作,說起了解程度,他爹媽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張彥明他們這些發小。
  老五的性子比較慢,穩當,沒有什么遠大志向,沒有經商的頭腦,也沒有干事業的手藝和本事。其實這就是絕大部分普通人的樣子。
  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守著爸媽老婆孩子,一樣開心快樂一輩子。可惜命運這東西,誰也說不明白。
  安靜了一會兒,張彥明扭頭問老五:“街里的生意好做不?”
  “那看什么生意唄,飯店現在也不好做,小吃部還將就,其他的,現在賣衣服鞋都在集貿市場里,看著一天人不少的,掙不掙錢咱們就不知道了。”
  “你們平時買東西都在哪買?”
  “有空就去市里唄,地方大東西多,也比這邊便宜。實在沒時間還不就是在站前商場買。”
  “你姐姐家里有沒有孩子沒工作在家待著的?最好是女孩兒。”
  “那就我二姐家的唄,十七八了,學也沒考上,就在家混著呢,我三姐四姐孩子還小。干啥?”
  老五家姐弟的年紀差距有點大,他上初中的時候他大姐二姐已經都結婚生子了……他爸媽相當能行。
  病床上孩子動了動,哼了幾聲,老五趕緊過去輕拍,小聲念叨著哄起來。對孩子到是挺細心的。
  說起來也不容易。一個從小被寵到大的孩子(四個姐姐團寵啊,比爹媽都厲害),從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現在得一個人帶孩子,照顧四個老人。
  這變化太大了,實在是沒有人能預料得到。
  “老五啊,我也不說給你錢,你也不能要。這么的,我幫你支個買賣吧,你雇你二姐的孩子來給你看著,多少也能掙點,緩解一下你現在這狀態。”
  “干什么?我啥也不會弄,也不懂。”
  “不用懂,賣鞋。拿回來往那一擺,有人買收錢找錢就行了,這個總會吧?”
  “呵呵,去哪上貨呀?上貨怎么上?我不是沒琢磨過,是真不行。我,我就不是那塊料。我連講價都不會,別人都能把我說懵。”
  這哥們對自己的認識相當清醒啊,是真明白人。
  “不用你懂,也不用你講價,到時候有定價,你按著賣就行了,不講價。”
  “還有那事兒?現在哪有買東西不講價的?你不給人講那人家肯定不買。我就不買,哪怕你就給少一塊錢呢,那也得是那么個意思。”
  “你干不干吧?你只管賣,別的都不用你管。”
  “不講價?就按定價賣?”
  “嗯。有時候會有一些活動,你就跟著走就行了,不用自己搞什么。”
  “給你哥賣鞋?”張彥君開鞋城不是什么秘密,老家這邊很多人都知道。
  “嗯,從他那邊拿貨,按他的定價賣,要是他店里有什么活動你就跟著搞。真不講價。”
  “那牌子呢?”
  “牌子肯定不可能給你用,你自己起一個吧,辦個個體戶。你宣傳的時候可以說。我哥那有些品牌是代理,別人沒有,還是有說服力的。”
  老五撓了撓下巴,看了看女兒,有點猶豫。
  其實他想干,就怕干不好,賠了,或者怎么了的。沒做過什么事情的人基本上都這樣。
  “就這么定了吧,明天正好你也在這邊,我帶你過去找我妹妹,把事定下來。”
  現在這邊的店長是張彥蘭,辦事得找她。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