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德三年春,朝廷下令,使遼王慕容廆相助平州都督劉演,發兵討伐高句麗。
此時慕容氏的聲威極盛,半有幽州,其地西接拓跋,兩家之間,時有沖突。慕容廆多次遣人赴洛請奏,希望朝廷發一旅之師北向,與他合攻東拓跋——“必可一舉入于盛樂,擒祁氏、賀傉,消除邊患也。”
東拓跋雖然也名義上臣服于華朝,拓跋賀傉受封代王,終究是不情不愿的無耐之舉,且其日漸難以約束部眾,導致邊境線上沖突不斷,故而慕容請伐拓跋,乃是順理成章之事。
然而朝臣商議,卻認為拓跋——尤其是東拓跋——已不為慮,唯慕容才是隱患。說到底,東拓跋不過竊據故晉土一郡數縣而已,慕容卻從遼西到代郡,占據了大半幽州,將近六個郡。只是,想當初還是中原王朝請他們進來助剿胡羯的,如今即便改朝換代,也不可能一紙詔命,就讓人乖乖地退出去吧。
裴該乃召劉琨來問——土地都是你割的,如今我想拿回來,你總得給出個主意吧。
劉越石雖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倒也不是庸碌無謀之輩,當即建議,可征召慕容廆麾下參謀魯昌、陽耽等就任幽州諸郡太守。
這些人既是慕容廆的部下,則任其為守,表面上貌似是承認了慕容部對幽州諸郡的統治權,相信慕容廆不會拒絕。然而他們好歹是中國人,只要離開慕容廆的身邊,入華地牧民,時間一長,自然會跟游牧部族產生隔閡,所轄土地亦可收歸朝廷所有。而即便他們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守相三年一任,乃是慣例啊,頂多允他們兩任,到時候召歸洛陽,易以他人,慕容廆也沒什么話可說吧。
于是即命陽耽為代郡太守、魯昌為廣寧太守、逢羨為上谷太守、游邃為燕郡太守、西方虔為北平太守,仍以慕容翰為遼西太守。
至于慕容廆請攻東拓跋之事,裴嶷、祖逖等人都認為:“東拓跋日衰而不為禍,即欲滅之,亦當由朝廷發兵,規復失土,收其民人,而若慕容得之,勢雄北鄙,恐難制約。”你慕容氏如今就很強了,不弱于昔日的拓跋猗盧,要再讓你兼并了東拓跋,那還得了嗎?
然而天高皇帝遠,不是朝廷不讓慕容廆去打東拓跋,他就必然不敢妄動的,甚至于如今請奏,也只是情分而已,若不請而伐,朝廷也拿他沒轍。因此經過反復研討,為了給慕容勢力找一個發泄口,就下達了征討高句麗的詔命。
高句麗居于遼水以東的山嶺之間,為扶余、濊貊之種,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漁獵民族而非游牧民族——就跟后來的女真一樣。倘若慕容西攻拓跋,兩家不但都是游牧民族,還同屬鮮卑——雖然只是一個大名號,實際上風俗習慣差得很遠——則欲占其地、牧其民,非常方便;而若東攻高句麗,游牧民族的慕容部未必能夠搞得定那些漁獵民族,難得其地,難牧其民,就算得些收益也不會很大了。
而且因為地形復雜,自東漢始,中原王朝就多次征伐過高句麗,但往往敗之為易而滅之為難。曹魏時代,毌丘儉曾一度入其京而逐其王,但無法占其土地,隔不多久,高句麗便即卷土重來,復擾遼東。
在原本歷史上,高句麗到五世紀時達到極盛,其后為中原王朝所逼,才逐漸將統治中心從遼寧轉去了半島北部——以這年月華朝半個中國的實力,想要一舉滅亡之,難度很大啊。
既然難度大,那就讓慕容氏去啃唄,以消耗其多余的精力。
時高句麗為美川王乙弗利在位,施政苛暴,國中混亂,人心不定——由此才屢擾遼東,以期轉嫁內部矛盾——于是慕容廆遣其世子慕容皩率兵與劉演相合,溯馬訾水(鴨綠江)而上,連戰連勝,不數月間即攻破其京丸都,又再跟當年毌丘儉一樣,一把火給燒成了白地。然而美川王跟他老祖宗一樣,治國無方,跑得倒快,東遁入不咸山中,使得華軍難以搜捕。
最終慕容皝只擄得數千家歸于本部,旋即朝命嘉獎,召慕容皝入覲,即授顯職,留而不遣。
劉演則在戰后受命南征,率兵入于樂浪、帶方,以期逐退三韓,恢復中原王朝在半島北部的勢力。
其秋,天子圣壽——按照習俗論虛歲,裴該已經三十四歲了——群臣乃請大擺筵宴,并赦殊死,普天同賀,卻跟前兩年一樣,都被裴該給駁了回去。
皇帝怎么過生日呢?從前都屬于天子私事,頂多召集宗室或者文學侍從之臣來開個慶生宴,做詩酬唱而已,基本上不會煩擾到朝臣甚至是民間百姓。原本歷史上,要到一二百年后,梁武帝、梁元帝等佞佛,遂于自家生日大辦法會,為父母祈福,才逐漸形成了圣壽慶典的雛形。
隋朝仁壽三年,文帝楊堅下詔:“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內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斷屠。”也就是說,這一日普天下皆不得宰殺禽畜,遂正式將天子私事,轉化為國家公事。直至自戀的唐玄宗,于開元十七年定其誕日為“千秋節”,后改名“天長節”,就此皇帝生日竟然變成了法定節日……
裴該既不信佛,也沒那么自戀,不打算把自家生日搞得太過隆重,所以前兩年都是罷朝一日,在宮內跟老婆孩子簡單慶祝一下罷了。今歲圣壽將近,荀后就來問了,是不如沿用前年、去年的慣例啊?裴該搖搖頭,說:“吾意,今歲當請叔父及兄弟、子侄與宴,親眷同慶。”咱們可以略微搞得再熱鬧一些嘛。
于是到了正日子,宗室顯貴,俱會禁中。主要包括安豐郡公裴粹、東海郡公裴嶷、西平郡公裴軫、樂城縣公裴彬、高陽縣公裴暅、武原縣公裴通、襄垣縣公裴湛、微陽縣侯裴嗣,以及裴詵(安豐公嗣)、裴開(東海公嗣)和裴常(微陽侯嗣)。
這算是擺的家宴,或者族宴,所以各人都將妻子攜來,其中以裴彬之子最長,都已經十歲了,其余第三代,則多半還懷抱在襁褓之中。此外裴該尚有一姑母,嫁與衛瓘少子衛裔,青春守寡,目前依丈夫從弟衛展而居,孤身一人也被請了過來。
聞喜裴氏家族繁茂,世系眾多,但經晉時喪亂,主要支系(裴茂子孫)多數罹難,剩下的也就這些人啦——其實還有衛門裴氏的親侄、裴憲二子裴挹和裴瑴,但因附羯,早就已經從宗冊里被革除了姓名。
所以除了衛門裴氏外,與會的主要屬于三個分支:一是裴徽之后,西裴的裴粹父子和裴苞諸子;二是裴輯之后,東裴的裴嶷和裴武二子;三是裴嗣、裴常父子——其實那爺兒倆血統很疏遠,可能還比不上曾經代掌族權的裴碩,純屬抱裴該的大腿最早,于南渡后即來相從,所以才占了一個大便宜。
此時裴粹已被免除了雍州刺史之職,改任門下侍郎;裴通亦不再擔任兗州刺史,而轉任兵部侍郎;唯一的外任只有裴開,為豫州刺史,正巧趕回洛述職,并且押獻罪徒。
什么罪徒呢?乃是襄城郡守曹嶷。曹嶷此前降晉,被荀氏安排在襄城,他雖然盡量夾起尾巴來做人了,終究長期擾亂和割據青州,朝中恨其者甚多,也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一直牢牢地盯著襄城郡呢。終于,裴詵和熊遠從不同渠道得到證據,乃上奏彈劾曹嶷豢養死士,有不軌圖謀,尚書即下制書,罷其守職,押赴洛陽審訊。
故此酒席宴間,歡敘過后,裴該慰問一下裴開遠歸之勞,順便就轉過頭去問裴嶷和裴詵:“曹嶷可殺否?”裴詵笑道:“人皆言可殺,若陛下亦懷此心,則殺之必矣。”
裴該當然痛恨曹嶷啦,那家伙也屬于晉末肆虐中原的反賊勢力,所過殘戮,罪惡滔天,怎么能讓他搖身一變就成為新朝之臣,竟然得享天年呢?再者說了,當初招安曹嶷,也不是我的意思啊,都是荀氏那票官僚搞的花樣;而且就連祖逖都多次密奏,云曹嶷不可留,則那廝還能活得成嗎?
乃對裴詵說:“務必定成鐵案,無懈可擊,始可正法。”倘若咎其既往,曹嶷早就該死了,然而新朝受禪將近三年,要等到兗、豫形勢穩固后才動手,恐怕難以服人。那就只能以劾奏中所云罪狀來殺他啦,頂多加上“怙惡不悛”,不知悔改前愆——你們可千萬得把罪名給鑿實嘍,不要落人口實。
裴詵拱手道:“陛下且放寬心,都在臣的身上。”想那曹嶷就是一顆臭蛋,想找蛋殼上的裂縫再容易不過了,而且即便栽贓嫁禍,也沒誰敢不信啊。
荀后及時插嘴道:“今日親眷聚會,陛下不宜多談國事。”席上還有女人、孩子呢,你們說這些合適嗎?
裴該乃笑笑,重新舉起酒杯來,眾人一起離席恭賀。一直到酒足飯飽,才讓女人、孩子們暫且下去休息,裴該于偏殿獨會親族男子,就此提出一樁大事來:
“有奏,請封藩建國,卿等以為如何啊?”
“封藩建國”,那就是要封王啦。雖說裴秀裴頠這支本來就人丁單薄,如今光剩下裴該孤身一人,別說親兄弟了,連堂兄弟都欠奉——原本還有個堂兄裴憬,永嘉之后便無消息,照理而言,聽說堂弟做了皇帝,總該來投吧,既然不來,估計是掛了,且無后嗣——除非裴該生下次子來,否則無王可封。
然而封藩族兄弟,也是周代以來的慣例——當然啦,那時候沒有皇帝,也不封王爵——乃有臣僚建議冊封幾個藩王,以屏王室。裴該懷疑這是裴嶷或者裴詵的主意,因為諸裴中唯二人功高,且國初即為宰相,則若封王,也就這倆貨有資格吧。
當然啦,基于二人對裴該施政理念的了解,估計若得封王,多半不能再荷宰相之任,但裴嶷可以把王位讓給兄子裴開啊,裴詵也可以找借口轉讓給堂兄裴軫——當然允與不允,仍在天子,就好比當初裴頠辭讓鉅鹿郡公與兄子裴憬,晉惠帝即堅不肯聽。
但即便因此而被迫離開中樞,王位也可世代相傳,東、西兩裴就有望較出一個高下來了。尤其東裴人丁遠不如西裴為繁茂,裴嶷又刻意扶持其二侄,乃出此策,不足為奇。
當然也不能徹底排除是某些朝臣為了奉迎裴嶷、裴詵,而在并無二裴授意的情況下,就自己琢磨出來的餿主意;甚至于是有人想要將裴嶷、裴詵逐出中樞,乃行此明進而實退之謀。
于是今天趁著兩家人都在,裴該便即提起此事。裴嶷、裴詵等聞言,盡皆吃驚——或者是必須得表現得吃驚——急忙叩首諫阻,說:“臣等終非陛下至親,腆為宗室,得封郡縣公足矣,實無妄念,而敢望王爵。且以本朝制度,即藩王亦不得據土地、牧人民,不得養士卒、繕兵甲,則安有屏藩王室之能啊?何必封王?”
只有裴嗣父子垂首不語——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東西裴全都封了王,也輪不到自己頭上來,那又何必瞎表態,或將觸怒那兩家呢?
裴該笑笑說:“朕既出此言,絕非試探卿等。卿等既為宗室,功勞亦高,王其一二,本無不可;至于國家制度,倘若封之于遠疆,自當馳禁,使牧民、養兵,為王室屏藩——如昔周封齊、魯于東夷,封晉、燕于北狄也。”
隨即擺擺手,說你們都起身吧,別再跪著磕頭了,然后從案上抽出一張紙來,提筆蘸墨,寫下幾個字。
裴嶷等都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只得暫且緘口,殿中一時靜默。
就見裴該放好筆之后,即將那張紙翻轉過來,朝向眾人,緩緩說道:“如此數地,可以封王,屏藩王室,卿等若有意,乃可擇一地而王之——雖一時未能得其土,朕既允諾,絕不反悔。”
眾人定睛一瞧,只見紙上寫著三個大字:
“韓、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