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龕被押見蘇峻,堅不肯服,反倒出言譏諷。蘇子高大怒,顧左右道:“此賊狂悖,還須押往洛陽去么?”
諸將皆云:“殺之可也!”
于是蘇峻就命將徐龕推搡下去,斬其首級,號令轅門。
——其實徐龕比原本歷史上走運多了,沒被惱恨他叛服不定的石勒裝進口袋,從百尺高樓上扔下來,繼而又使為徐龕所害的羯將王步都等人妻兒割肉食之……
徐龕雖死,其長史劉霄與同守濮陽的羯將秦固等卻率殘兵遁去,往依燕縣的張敷。而蘇峻既得濮陽,復揮師浩蕩而西,迫近燕縣。張敷趁著晉軍遠來,立足未穩,主動出城迎擊,“東萊營”將馬雄不敵而走,遺尸竟達二百余具。
自離泰山之后,“東萊營”一路高歌猛進,未逢強敵,將吏們普遍滋生了驕傲情緒,他們就沒有考慮到,不但此前并未接觸到羯軍精銳,而且半數以上的惡仗還主要是邵家軍打的……馬雄之敗,給大家伙兒都敲響了警鐘,蘇峻趁機勒令諸部后退到燕縣以東的瓦亭一帶,設置營壘,暫不與敵交戰。
表面上是為了重新整編部隊,并且休歇連戰和多日跋涉的疲勞,其實蘇峻是唯恐石勒更遣大軍來增援燕縣,攻打自己。據報羯軍主力尚在滎陽,則以蘇子高的判斷,其于燕縣境內的文石津、棘津等地,必不肯輕棄。倘若自己迫之甚急,導致石勒統領大軍趕回來,豈非自找苦吃?
還不如先穩定新復各郡縣的局面,并且繼續擴充兵馬為好,如此才能應付可能必須面對的大戰。
話說蘇峻一路招降納叛,過濮陽時,兵力已然雄長到近三萬眾——一方面昔日為羯軍所敗的各城戍兵都來相投,另方面“東萊營”也毫無節制地在失地農夫中招募新兵——且不說兵質進一步下降,由此在糧秣物資上,也自然產生了極大的缺口。
“東萊營”的糧谷,原本主要依賴于樂安一郡,同屬青州的齊國、北海等地則往往敷衍,濟南郡則宣稱只供應屯扎歷城的“復仇軍”。此前蘇峻南下泰山“剿匪”,軟硬兼施,從羊鑒嘴里又掏出來上萬斛糧,以供西征之用。然而這一路上,府庫泰半空虛,野民也多饑饉——都被羯兵給擄走了——如今糧不見多,軍卻膨脹,怎么可能不出問題啊?
這也是蘇峻止步于瓦亭的原因之一。他一方面遣參軍賈寧返回青州,去向王貢與其他守相討要糧草,一方面派管商、弘徽等將率兵南下,去威逼陳留、濟陰等未遭羯禍的郡縣交出存糧來。邵竺提出建議說:“聞賊之糧,自白溝西輸,聚之于枋頭,何不發兵渡河北上以抄掠之?若能奪取枋頭,不但我軍食糧有著落,羯賊亦不能久戰于滎陽矣。”
然而蘇峻卻不肯答應。主要就近的渡口還掌握在張敷手中,若自黎陽等地強渡,一則河寬水急,二則羯趙早就沿河布下了不少堡壘,危險系數相當之高。當然最重要的,蘇峻還不想直面石勒主力,而若奪占了枋頭,哪怕只是作勢攻取,石勒肯定會殺回來跟自己拚命啊!
還不如再等等滎陽方面的消息,一旦祖逖穩占上風,石勒敗退可期,自己再渡河殺向枋頭,則敗敵之首功,就連祖逖都未必能夠搶得過去。
邵竺的獻策得不到重視,且軍中糧秣不繼——蘇峻有糧當然先供“東萊營”,對于邵家軍則往往只發些陳谷、稗糠來湊數——上下皆苦。段文鴦忍不住了,直沖蘇峻大營,出言直諫,卻被蘇峻給轟了出來。于是邵、段、劉等將便聚在一起商議,劉遐道:“若能如邵將軍之計,渡河威脅枋頭,則形勢瞬間為之一變。奈何蘇子高似勇實怯,不敢為也。我等實非其所轄,不過暫時依附而已,何如自行其事?”
邵竺猶豫道:“我等家眷、厭次百姓,都在樂安,豈敢妄為啊?”
段文鴦道:“厭次流人,既為平民,須不由蘇峻管,我看王太守(王貢)、謝縣令(謝裒)俱是好人,既舍良田安置各家,豈有遷怒之理啊?不如趁著石勒在滎陽,后方空虛,我等渡河殺去,免得受蘇峻的閑氣——他臨戰往往使我等先攻,卻自受其利,何等的可惡!”
劉遐瞥了段文鴦一眼,心說那還不是因為你每每中其激將之計的緣故嘛……只不過段氏本是舊友,又曾一起固守厭次,邵竺等早就把段文鴦當成一家人了,則他既受激,邵家軍也只好流著眼淚跟進。
聽了段文鴦的話,邵續卻還是搖頭,說:“如今我部殘損,補充又少,不足兩千人,且糧谷物資不繼,哪有力量獨自北向呢?”諸將商議良久,最終的結論,呆在蘇峻麾下,實在受氣,不如暫且離遠一些,方便咱們整編和擴軍。于是幾個人跑去反復哀懇蘇峻,又請韓晃等將幫忙說情,才被準許暫且東退至韋城歇兵。
張賓在幽州,既敗慕容氏,相信短期內不會再遭逢強敵,他終于抽出點兒空閑來,可以謀劃天下大勢了。
原本對于張敬的主張,張賓就抱持懷疑態度,當聽說祖逖實將晉之中軍后,更是不禁慨然長嘆道:“我天王危矣!”
幽州和滎陽終究相隔甚遠,消息傳遞非常緩慢,而且戰事具體如何,石勒也沒必要向張賓報備,這就導致他所獲得的消息不但滯后,而且含混不清。他只是知道,祖逖詐病,實際復起而統領晉軍,與趙軍主力在滎陽交鋒。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張賓由此惱恨張敬,你怎么能夠把戰勝的希望,寄托在難以確定的祖逖的病情上呢?即便祖逖不是詐病,他也有可能突然間有所恢復啊;至不濟洛陽還可能快馬召來裴該或者關中軍其他名將指揮戰斗,則以此為賭,能有幾成勝算?
不要提長平之戰。以趙括而易廉頗,這不是秦人撞大運,而是應侯范雎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一步步因勢利導,才把戰局拉向對己方有利的一面。除非張敬、程遐是施了高明的反間計,使祖逖必須去位,不能掌兵,否則依靠不確定且隨時有可能改變的前提條件,怎么能夠導出勝算來呢?
對于石勒的此番豪賭,張賓原本認為不過五五之數,如今則判斷勝算萎縮到了三或四成——多半是會以大敗而告終的!
張孟孫在骨子里就沒有石勒那種橫沖猛撞的勁兒,想當年他設謀使流離無所的石勒進據邯鄲、襄國之間,局勢看似不利,其實也有六成勝算——在得到裴該的附和后,感覺可以提升到七成;而如今石勒已有整個河北,甚至半個并州作為根據,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在張賓看來,沒有七成以上勝算之仗,就不值得去打。只可惜,石勒的性格他固然可以理解,張敬的妄想就徹底難以評斷了。
——張敬啊張敬,為了爬到老夫頭上去,你至于將國運做千金一擲嗎?
所以張賓必須為石勒戰敗后的局面,預先謀劃應對之策。在他想來,石勒早敗要好過晚敗,因為早敗則物資消耗并不甚大,尚有余力憑河而守,以防祖逖趁勝追擊,長驅直入;而若晚敗,十數萬大軍在外,很可能把家底掏空,恐怕到時候少兵乏糧,連守都難以守住了。只是這不是張賓所能夠決定的,他可以寫信去勸說石勒退兵,但估計作用不大。他自然不能勸告石勒:你還是趕緊敗了為好啊!
于是隔過程遐,給各地守將寫信,要他們先期在河北地區的各個要點上——比方說朝歌、三臺、內黃、邯鄲等地——屯扎糧草、預設防線,以期一朝有變,可以逐層削弱晉人北進的鋒銳。他還寫信給蘷安,分析局勢,要蘷安做好一旦石勒戰敗,被迫只能放棄樂平和上黨,以尚有戰力的并州軍東進,相助大軍斷后的準備。
此外,在幽州搜集物資,整訓兵馬,并在燕國沿海地區扣留商船,以便將來快速南下增援。張賓還遣人通過宇文部西去,賄賂拓跋豪酋,煽動說裴該既得新興,有可能北上收復雁門,驅逐拓跋之意……
他寫信給祁氏,分析道:“晉之大司馬素雄強,野心熾烈,欲混一天下,盡復晉土,則我趙在,拓跋可兩得利,我趙亡,拓跋亦必被兵。尊先單于與劉越石有血盟,與裴文約則無舊恩,女國使豈可不深慮耶?”
又在慕容部內,乃至平州,散布裴該必篡之言——可惜他也就只能影響到幽州附近的這幾股勢力了。
之所以隔過程遐,囑托各地守將,是因為張賓深知程子遠的性情,那家伙就算明知道自己錯了也是絕不肯承認的,則我若致書于他,必被棄若敝屣。當然此舉易啟人主之忌,只是國家危在旦夕,張孟孫也只得硬著頭皮,暫時不考慮自身的安危了。
果然有守將將張賓之信,直接通報給了程遐,程遐不禁切齒道:“老賊可恨,乃欲沮我軍心、士氣么?!”即將此情添油加醋,稟報在前線的石勒,說:“太傅以陛下為不智,既至幽州,常言天王不用我言,必然喪敗。復密致信于各地守相,慫恿彼等割據自守,甚至劫奪南輸之糧,欲壞陛下之事……”
這刁狀告得比較狠,說張賓要地方將領扣留下本該輸往前線的糧草,這自然是無稽之談。但程遐知道,大軍在外,糧秣供輸最為重要,以此謊言,必能給張賓以沉重打擊;再者說了,他籌劃軍糧,忙得是焦頭爛額,也覺難以久輸,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把責任全都推到張賓頭上去!
果然石勒見到此信,不禁勃然大怒:“張賓豈敢如此?我不用其計,彼便老耄昏悖至此了么?!”即命書記草詔,送去幽州責問張賓。
這個時候,他仍然頓兵在滎陽附近,難以再邁前一步,士氣由此而日漸低靡。石勒不動,祖逖也不動,只是慣常用小部隊作騷擾性的攻擊;而若石勒有什么大的動作,祖逖九成都能料敵機先,加以防堵。晉人恃堅而守,屢屢挫敗羯軍,羯軍日戰歿乃至亡失數百人——那些臨時從河北征募的兵士、伕役離家日久,無不思歸,常有逃亡者。
張敬對此提出了兩個應對方案,一是發一支兵馬自管城南下,攻打京縣。若能取下京縣,即可從三個方向包圍滎陽,復經陽城山、嵩山之間挺進伊洛盆地。石勒嘗試了一回,被祖逖出兵救援京縣,奮戰一日,將羯軍逼退。
倘若自京縣東面的梅山再繞遠一點,自然也可以前往陽城山、嵩山之間,但有京縣阻隔在其間,糧道根本無可保障,這種繞路遠襲,基本上就是去送死的。
張敬的第二策,是如今只能壯士斷腕,召河內的兵馬南渡增援。雖然如此一來,河內防線有可能崩潰,但若能仗著人數優勢——尤其河內兵還是生力軍——擊敗祖逖,突入伊洛盆地,則這個損失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石勒籌思數日,萬般無奈,只得從此下策,于是行文河內,要王陽等將只在各城留數千人把守,主力秘密東歸,于扈亭附近渡向河南。
只是數萬大軍于敵前運動,即便再怎么隱秘其事,被發現的概率也是相當大的——尤其在對方早就防著你這手的前提下。祖逖出兵前便即傳信給李矩,說我若能在滎陽與羯賊主力久持,石勒欲進無路,欲退不甘,很可能會召河內之兵南下應援,世回你千萬警惕,隨時探查羯軍動向,及時向我稟報。
因此王陽等方動,李矩便即有所察覺,即刻遣人自孟津南下,快馬一日疾行百里,兩日后便即進入滎陽城,向祖逖稟報。祖士稚不禁笑道:“羯賊鋒銳已挫,唯能出此下策,其后數日,或有血戰,我當謹守滎陽,使賊不得寸進。”他的計劃,是趁機命李矩在河內發起迅猛攻勢,盡快奪取州、懷等縣,甚至于突入汲郡,威脅羯軍糧道,如此一來,石勒即不欲退而不可得矣!
只是李矩在河內,原本與王陽等勢均力敵,王陽等既南下,也必會嚴密布防,以期久守。李矩贏是贏定了的,但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實在難以預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