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四章、他怎么能贏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勒胡馬

  建興、晏平相交之際,北方連番大戰,局勢瞬息萬變,相比之下,長江以南則貌似要太平得多了。

  杜弢、杜曾、王沖、胡亢等部叛軍皆已為陶侃、周訪、甘卓、應詹等將陸續討平,荊、湘、交、廣,局面漸趨穩定,山賊、流寇雖仍不少,卻全無攻城掠邑之力,不過癬疥之患罷了。

  其實細說起來,杜弢乃流民首領,胡亢等則是藩鎮舊將,全為中原大亂,百姓流離,始得趁勢而起。等到河、淮之間,政權穩固,就連原本徘徊在江上的北方流民,也少數被南方吸納,多數為裴該、祖逖等人陸續招撫,或者押解還鄉,就此失去了造亂的土壤,江南自然也便日益平靜下來。

  然而這平靜只是表象罷了,其實百尺水下,暗流洶涌。

  其主要原因就是丹陽王司馬睿信任刁協、劉隗二人,逐漸疏遠了原本的謀主王導。司馬睿雖說本身沒什么本事,而且為人忠厚,但他在骨子里卻是更偏向于法制的,或者可以說,算是儒家的激進派,由此刁、劉之輩才能跟他臭味相投,得到重用;王導則屬于儒家的穩健派,遂漸為司馬睿所不喜。

  兩者的區別,大致說起來,激進派主張中央集權,致力于打壓私門,為此而手段強硬、用法苛碎;穩健派則主張以世家大族來拱護中央,簡政寬刑,以穩定為第一要務。就司馬家本身世傳的政治傾向而言,是偏向于前者的,司馬睿也算是不背祖宗之教;但就時流來說,則普遍偏向于后者,因為世家膨脹乃必然趨勢,就連司馬家也阻止不了……

  想當初劉隗跑了趟長安,得到裴該的支持,也就等于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返歸江左之后,便援引刁協,一改王導、顧榮等人的舊政。但是刁玄亮此前并不顯山露水,等到一朝權在手,卻比劉隗更加激進,不久前竟然建議司馬睿,要把江南諸州的僮客全都恢復良民身份。

  江左大戶,本就富有田產,將很多編戶齊民納為自家奴婢,或者依附農戶;等到中原大亂,世族南遷,不但大肆圈占土地,把原本土著大戶沒能搞破產的那些農戶,也都陸陸續續誘引進自家莊園之中,繼而北傖南貉同心協力,把南渡的流民也都吃了個七七八八……

  不久前劉隗主持梳理戶口,清理土地,整頓貢賦,竟愕然發現,登記在冊的良家,竟不足武帝時期的三成!這個問題可就嚴重了,如今司馬睿雖然總督江南六州,但土地都是豪門的,士兵都是各家家丁,他沒兵沒糧,就連自家幕府屬吏都快發不出工資來啦!

  按照劉隗的意見,應當與王導、王敦等人商議,繼續打壓江南土著——先拉一幫,打一幫。但刁協卻嫌他的手段太過軟弱,見效必然遲緩,主張即刻下令,將依附農戶全都釋放為平民。

  刁玄亮說了:“今大司馬收復平陽,幾殄滅胡賊,羯奴雖在襄國僭號,料亦不能長久。國家終將定而為一,到時候朝廷必問大王江南之事。則若大王于江南唯垂拱而已,卻使豪門坐大,賦稅難出,朝廷又將如何看待大王啊?倘若以此為借口,罷大王六州都督之任,猶無可怨;若趁機削大王爵、減大王封,如何是好?”

  王導聽說此事,當場就急了,匆匆跑去勸諫司馬睿,卻被刁協當場給罵了出去。

  刁玄亮生性強悍,向來崇上抑下,常借酒醉之機凌辱同僚,則王導雖然名位不墮,卻基本上靠邊兒站了,刁協又豈肯輕易假之以辭色啊?

  王茂弘不禁黯然,回來就跟同族、親眷們商議,說象刁協這種搞法,江南非大亂不可,怕是很快就會恢復到大王初渡前的混亂局面啦。到時候朝廷若責問起來,刁、劉固然難辭其咎,可是咱們王家的產業怕也會因此遭受嚴重破壞啊——如之奈何?

  其子王悅就說了:“兒子不恭——我家至于今日,皆為庾元規所害也!”

  其實他想說這都是老爹你行差踏錯之故,但終究為人子而不便言父之過,所以才把責任全推到了庾亮身上。

  其實說白了,瑯琊王氏地位的逐漸降低,根由很簡單,那就是——惡了裴氏。

  裴、王兩家原本世代聯姻,關系很好,但裴該南渡之后,王導表面上親近他,實際卻處處提防。這是因為裴氏的家門,本比王氏要高,且司馬睿禮敬裴妃,又打算重用裴該,這就必然會導致王氏的側目——南渡僑客,領袖只能有一家,豈能容裴、王共執權柄呢?

  裴該自然一心北伐,恢復中原,但是燕雀不知鴻鵠之志,王家人壓根兒理解不了,他們以后事前推,只會覺得:全怪咱們當初壓制裴文約,不使其遽掌大權,所以他才惱怒而北渡,跑徐州自立山頭去了。

  王導最初的想法,裴該在徐州未必能夠站穩腳跟,恐怕遲早會被賊寇給打回來。彼若歸還,戰敗之將,何敢言勇啊?我就方便收服他啦。而若裴該咬牙硬挺著不歸,其根基亦不過江淮之間而已,不會動搖我王氏的權柄。

  誰成想裴該不但站住了腳跟,還能約同祖逖,并肩北伐,竟使中原局面瞬間改觀。王導這個郁悶啊,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他怎么就贏了呢?他怎么就能贏呢?!

  因為在王茂弘看來,胡勢正熾,中原大局已無徹底扭轉希望,只有立足江上,徐徐積聚,或許十年二十年之后,才有北伐的可能性。因此在原本歷史上,南渡諸人除了一個祖逖外,沒人想過要北伐,司馬鄴三催四請,他們才讓祖逖打頭陣,裝模作樣去江淮之間晃蕩了一圈,便即收兵而退了。

  祖逖北渡之時,建康政權只“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你說江左再窮,出手至于這么寒酸嗎?明擺著就是應付輿論罷了。

  而在這條時間線上,北渡的多了一裴該,到處求爺爺、告奶奶,連哄帶騙,才算籌措了一些軍資,但這功勞是絕對不可能算在建康君臣頭上去的。繼而徐、兗聯軍北伐,司馬睿自己不動,派了個年少無知的司馬裒擔任主帥,完了一見即將收復洛陽,王導又讓庾亮出頭,請詔退兵……

  裴氏與王氏,就此徹底決裂,乃至于裴該編纂《姓氏志》,竟把原本只矮自己一頭的瑯琊王氏,給直接貶到了第十九名去。

  王悅因此就說了,倘若裴該不與我家決裂,《姓氏志》中,咱們起碼也得在前十名啊,而且裴該控制的朝廷,必不會支持劉隈、刁協,而會放心大膽地任由我王氏主掌江南之政。今天搞到這樣的局面,歸根結蒂,都是庾亮給出的餿主意!

  王導聞言不禁苦笑,因為他知道——其實人人都知道——庾亮只是自己手中的槍罷了,真正扯裴該后腿,最終將之激怒的,是自己……或者還包括王敦。

  王氏子弟皆議,咱們不能再跟江左這兒窩著,而不管中原大勢了。此前裴該也曾假朝命為辭,來征召我家子弟,結果咱們顧及面子,只派了幾名遠支疏族去應付差事,白白喪失了重歸于好的機會。如今則必須遣子弟到長安去,找機會跟裴該重新拉關系才成啊。

  可是派誰去呢?出主意的時候,個個激憤,人人踴躍,等到點將之時,大家伙兒卻又紛紛退縮。主要還是面子問題,如今裴、王不睦,世人咸知,倘若王家派重要人物前往長安,哪怕并無示弱之意,也會遭到各家小覷吧?而具體落實到每個人頭上,裴該要是當眾甩我臉怎么辦?即便為了家族,這唾面自干的事兒,最好也還是別人出面為好啊。

  王茂弘急切之下,幾乎就想親自跑一趟長安城了,卻被兄弟子侄死死扯住——你是我家領袖啊,豈可輕動?再說你若一離建康,刁、劉等輩將更加肆無忌憚,說不定首先就拿我王家開刀了!終究王氏家門雖盛,真正有一定擔當的,也就王導、王敦二人而已,別人全都撐不起,也不敢主動去撐那搖搖欲墜的房梁。

  最終還是王舒出主意,說:“羲之方冠,昔裴文約在建康時,每問羲之,似乎獨重此孺子——不如遣羲之北上,如何啊?”

  裴該為什么會那么瞧得起當時還是個小孩子的王羲之,沒人能想得明白——或許是緬懷其父王曠?可沒聽說裴嵩、裴該兄弟跟王曠有什么特別的交情啊。

  王舒一出此言,王悅也想起來了,忙說:“自從衛氏北歸,羲之每常念之,欲往相訪,不如便以此為辭?”

  王家一門,精擅書法,其中王導、王敦、王廙,那都是當世有名的書法家——也包括王羲之的先考王曠。所以王羲之可以說是骨血里就有喜歡書法的遺傳因子,但他對于本家的書法卻并不感冒,反倒獨尊魏時大家鐘繇。因此當聽說衛氏南徙之后,王導特意懇請衛夫人到家中來,教導這個天分頗高的小侄子。

  ——衛氏也是書法傳家,衛夫人的從祖衛覬就曾經師承鐘繇,所以衛氏所傳,是鐘氏書法,衛夫人則還在閨閣之中,其才名便已哄傳中夏了。

  但是教了沒幾年,中原既復,李矩、衛展等便北投裴該去了,衛夫人自然也要跟著老公登程,不可能獨自一人留在建康。王羲之驟失良師,遭逢疑難再也無人可問——其實可以問本家叔輩,但他卻不樂意——就多次向王悅等人透露過想法,說我一旦成年,必要北向關中,去訪衛師。

  恰好,王羲之在本年三月份,年滿十五,正式舉行了冠禮。

  周禮雖云男子二十而冠,但事實上歷朝歷代,守期甚至延后的情況非常罕見,大多數都會提前行禮。唐儒賈公彥注《儀禮》即云:“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后世還有傳說,周文王十二而冠,十三歲生伯邑考,周成王十五而冠……當然啦,是真是假,無從考證。

  而魏晉之際,貴族男子則普遍十五到十八歲行冠禮。王羲之的生父王曠早歿于中原,然后跟隨叔伯輩南渡不久,他娘也過世了,只得依王導而居。王曠這一支,與王導、王敦同出于王覽,其父王正生育三子,王曠為長,次王廙,幼王彬。王廙、王彬,皆依王敦,在荊襄之間任職,所以王羲之在建康,可以說孤零零一個。王導雖然保愛之,終究我不是他嫡親的伯父啊……

  由此便建議王羲之早冠,好挑起家族重擔,并且擔負延續子嗣的責任,方不負于王曠在天之靈也。

  即于三月間為其行冠禮,并起表字,喚作“逸少”。

  因而今日王舒、王悅就想起了王羲之來,建議說,可以讓羲之以求學為名,到關中去啊。裴該既然貌似挺喜愛逸少那小子的,或許愿意相見,而即便不見,李茂約見為行臺警部掾,通過他也能跟裴該重新搭上關系。王羲之是小輩,又剛成年,那他的臉能算是臉嗎?就算去貼裴該的冷屁股,也無關緊要,起碼不會影響到我王家的聲譽吧。

  王導沉吟少頃,最終首肯了此事。但他不合一轉眼便通告了庾亮,庾亮當即提出來:入關訪師學習書法,這是好事啊,我兄弟庾翼也當同行……

  庾元規素性自傲,即便他也懊悔當初不該太過用力扯裴該的后腿,但事已至此,我是絕不會主動向對方低頭的——話說裴該你咋不來征召我庾氏子弟呢?你就真這么恨我?

  然而當不住他幾個兄弟——庾冰、庾懌、庾條——整天跟家中抱怨,說都是阿兄你惡了裴該,導致被貶,連累我等也難得出頭之日。庾亮無可奈何,鎮日神傷——關鍵他想不明白,裴該那小子,還有祖逖那老粗,怎么就竟然能成功了呢?

  非止王、庾,當世很多人全都想不明白,其緣由么——能力不足、眼界太窄,更無統馭兵馬、決勝疆場之志是一方面,更主要的,人人都視中原為畏途,根本就不敢去披荊斬棘,舍死忘生地奮斗,那難道成功會從天上主動掉下來不成么?

  所以聽王導透露了要派王羲之到關中去的想法,庾亮略一思索,便即提議:讓我兄弟庾翼也跟著一起去吧。

  天才一秒: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