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61章 中日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日本投資家

  日本為什么沒有出現像韓國一樣的信用卡破產危機,而只是在上一個世紀90年代左右出現了刷卡風暴,便是在于日本人使用信用卡的人數占比低。

  2002年這一年,韓國信用卡使用率占比是69,而日本只有7。要是回到十來年前,上一個世紀90年代左右的日本,那么日本人在信用卡的使用率占比上面會更低。

  日本之所以沒有釀成本國信用卡破產危機,還是源自于其國民性。都說中國人愛存錢,而日本人比中國人還要愛。

  日本主要是由四大島所構成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多海嘯,多地震,多臺風……災害的國家。

  他們體內的基因和思維意識里面就有了一種只要不死,那么就得防患于未然。人活著,不能夠沒有錢。

  在這一個時候的日本,使用信用卡的人普遍都是年輕人,而非老年人。真要是搞出了什么事兒,實在是償還不了個人到期的債務,還可以求助于父母給予經濟上面的一定援助。

  2002年對于岸本正義而言,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一年。自己前一世就是在這一年進入了大學。

  同在這一個時間段上面,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都會開始出現一個對于年輕人的新拐點。

  事實上,中國大陸的一些正規國有大銀行是進駐過大學校園,而在其身后就是一些民營大銀行在跟進,并且給當時的在校大學生提供過信用卡。

  這信用額度一般是在500元2000元之間。那個時候,在下大學生普遍的月生活費是三五百的樣子。

  貧困生是一二百元每月的生活費,甚至幾十元每月的生活費。信用卡的額度雖說在當時不高,但是完全符合當時的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

  在校大學生要是手拿一個黑白屏的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那都是屬于大學生群體當中的富裕階層代表了。

  至于個人電腦,很少的在校大學生才有。即便有個人電腦的在校大學生,也無非就是3000元左右的組裝機。

  為什么中國大陸的正規銀行會最后退出了大學校園?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壞賬率太高。

  不少在校大學生的信用卡是逾期不還,哪怕是畢業工作了,也照樣不打算還。銀行方面又不能夠直接暴力催收,于是他們就不得不集體選擇了退出大學校園這一個市場。

  這就給后來的各種校園貸騰出了生存,發展,壯大的地帶和土壤。后世的大學生老是抱怨沒有正規銀行給他們提供信用卡業務,致使他們手頭緊,才會不得不去借利息更高的校園貸來進行一個周轉。

  要怪就只能夠怪他們那一幫子前人們的信用實在是“太好”,致使各銀行都不敢再為在校大學生發信用卡,畢竟商業銀行是為了盈利和賺錢,又不是為了做慈善和情懷。

  年輕人的物質強,那都很正常。無論是什么時代,也是換湯不換藥。即便是在中國大陸物質匱乏的年月,祖輩那一代的年輕人也充滿了對手表,自行車,收音機的追求和向往。

  父輩那一代的年輕人就變成了BB機,大哥大的追求和向往。到了自己前一世那一代上面就變成了手機,電腦的追求和向往。

  90后,特別是95后和00后的一代大學生,追求的就是能夠在大學校園里面開自己的私家車就很是拉風,最好是跑車。

  韓國年輕人和日本年輕人在這一個時間節點上面是痛苦的,特別是韓國年輕人。他們面對的問題就是比起父輩們年輕時候是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當下的韓日年輕人的收入上面是明顯少于父輩們年輕的時候。不僅如此,在通貨膨脹的副作用作用,不單單是拿到手的鈔票數字不如以前,而且實際購買力比以前還要再低一些。

  正值一個人最好年華的年齡上面,卻沒有錢在口袋,那一種感受就是煎熬。談戀愛總得花錢?

  在韓國,身為男生自然是要承擔約會的全部消費。要不然,就會被女生各種嫌棄,活該自己一個人擼一輩子。

  在這一點上面,日本男生倒是可以和女生進行一個AA制或者負責大部分的約會消費。

  日韓的男生不輕松,女生也不輕松。日韓的女生在化妝品,衣服等消費上面是大頭支出。她們是寧可天天頓頓吃泡面,也要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她們的儀容儀表要是不夠好,不但會被男生嫌棄,而且連同類也會嫌棄。就更不要說什么想要找到一個高收入的男性或者是不錯的體面工作。

  為了彌補支出和收入上面的赤字,家庭出身還可以的,一則是父母會暗中進行貼補,畢竟是過來人,都懂。

  二則就是不交生活費,在家里面白吃白喝白住,完全能夠省出不少可以用于社交的費用。

  這個時候,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就算是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單身的男女都會和父母繼續住在一起。

  即便有工作,也往往不會搬出去住,頂多就是給媽媽一些家用的錢。其中不乏月初交一個500元,月底就會從父母那里借走不還1000元的情況。

  出身于社會中下階層,特別是社會底層,還是家中孩子多的人家就往往悲劇了。他們除了選擇廣泛使用信用卡之外,也再無更好一個辦法來彌補個人消費上面的虧空。

  他們自我安慰的辦法,便是今后收入上面會增加,繼而就有錢去償還卡債。事實上,那都是一廂情愿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日韓在好些勞動密集型工作早已經開始轉移到了中國大陸。三年后的臺灣,那將會是岸本正義的另一個下手目標。

  2005年,有著2000多萬人口的臺灣也會爆發信用卡危機。臺灣人會有多慘?超市里面的木炭都被明令禁止是不準上架。

  實在是太多的普通臺灣人因為償還不起個人欠下的銀行卡債,被黑社會暴力追討到精神崩潰,只得買木炭回去進行一個自殺。

  再過一個十年,臺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小,直到幾乎沒有,乃至被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反超,已然不在有上一個世紀十年代的優勢存在。臺勞不是奔赴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去打工,就是來中國大陸打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