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江火喜歡濫用鏡頭的?”
當科林離開影院,駕駛車輛,在公路上肆意奔騰時,鏡頭,也在不斷地上拉。
俯視、廣角,鳥瞰整個小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鄉村,躍然于屏。
作為當初西歐最強的經濟大國,即便經歷了二戰,但畢竟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受戰爭的沖擊較小,并沒有傷筋動骨,于是在戰爭之后,它們的面貌,依舊如常,那種頹廢且精致的著裝風格,可以被人輕易捕捉,躍過小鎮后,寫滿翠綠的田園風光,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正式開篇的第一個長鏡頭,便給人一種觀賞油畫般的美感,那追索跟隨的手法,甚至能給以穿越時空的錯覺,讓人不禁感慨:“這是江火拍的么?”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但斯皮爾伯格依舊瞇起了雙眼。
之前在觀看碟中諜3時,他可是親眼瞧見,江火那富有創造力的鏡頭語言,那種別具一格的拍攝手法令他有些無奈,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如果斯嘉麗真有伍迪艾倫說的那么好,他甚至可以幫忙遮掩一下江火在鏡頭上的邪典用法,但當歌舞開場結束后,第一個正片鏡頭出現時,他才發現,江火,不一樣了。
又或者說,在自家老婆的電影上,她走上了常人難見的正統路子。
或許是因為斯皮爾伯格對夢露的感觸,并沒有西德尼波拉克那么深切,又或許是他對正史,更感興趣雖然開場那驚鴻掠影般的歌舞鏡頭讓他感受到了那從斯嘉麗身上散發而出的驚艷之美,但當正片出現時,那種嵌入時光的場景,還是令他本能地皺起了眉頭。
這才開場而已,江火就已經把各方面都做到了極致,也正是如此,他們才能明白,西德尼為什么會如此稱贊這部電影,因為鏡頭,就是他們的眼睛。
通過鏡頭,他們能夠瞧見科林家的尊貴與典雅,能夠辨析他的底蘊。
鏡頭,就像是一把手術刀,不斷地剖析著科林,將英倫紳士、英國貴族等標簽,一點一點地展露在大眾面前,而等眾人瞧見那面對質疑,不慌不忙的淡定身影時,那種從容不迫的模樣,良好的學識修養,直接就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莫名的隔閡。
科林,根本就不是圈內人,他是來玩票的,但更像是來追夢的。
他和夢露,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無論是現實,亦或是夢境……
“劇組的攝影是誰?副導演是誰?”
當斯皮爾伯格對鏡頭前的科林產生興趣,對他的飾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產生興趣,想要邀請對方,參與自己的戰馬項目時,肯尼斯圖蘭,這個之前噴了江火的影評人,則對銀幕上的畫面,產生了極大的質疑,因為“太美了。”
他不知道該用何種華麗的詞匯來描述此刻自己的心情,他只知道,江火那種對美的感知,對美的天賦,實在是太過驚人如果說江火之前的電影,都是在刻意的追求美感,無論是仙劍奇俠傳還是碟中諜3,其中的鏡頭,有著生硬的拖拽痕跡,但現在,那些之前被人詬病的處理手法,全都不見了,電影的每一幀,都不是刻意處理的結果,所有的一切,更像是親眼目睹時的簡單,那轉角甩鏡,更像是尋常生活中的平平扭頭,不是你在去追求美,而是你的周圍,全是美你只需要睜開眼,用心看。
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許是對當下情形,最好的形容。
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隱匿在鏡頭之下的強烈愛意。
鏡頭,是江火的眼睛,而每一幀畫面,其實是她的心。
這是她幻想出來的世界,一個美好的世界。
可能對很多普通大眾而言,影評人等的專業人士沉溺于影片表面的美感,是一種不敬業的表現,他們應該去挖掘影片核心,了解導演所創造的世界,了解其中內核,但實際上,如果電影從第一眼看上去,就無法讓這些專業人士感受到美感,那就算故事在好,也會減分。
當然了,這種美感,可不是那種硬照,不是自然風光,更不是那些俊男美女,如果只是這些,那和看風景攝影又有什么區別?和看日本精簡動作片又有什么區別?他們所說的美感,是運鏡之后,導演對光影的取舍,對背景的要求,然后再結合演員的衣著妝容,配合著他們的表演,最后再以蒙太奇的剪輯手法體現出來,對大眾,產生一種本能的吸引。
而這種構圖,或許會遵循黃金分割線原理,參照觀影美學,但現在,銀幕上的一切,其實大多數,都和黃金分割線,和光影美學沒關系,如果非要比喻,肯尼斯圖蘭更愿意將其稱作談一場戀愛無論晴朗破碎,總會有一轉身的等待。
這就是江火拍出來的藝術片,和那些劇情散漫的藝術片不同,影片剛開始,江火就已經給所有人呈上了自己的主菜你就是科林,你就在追夢。
就和那些旁白一樣,你生活在一個優秀的家庭,你的父親是藝術學者,但你喜歡瑪麗蓮,為此,你可以放棄父親準備好的工作,前往倫敦,前去追夢……,如此話語配合著江火那執念般的要求,讓科林變得非常有范兒,無論男女,都被帶入其中。
那種替換人生的錯覺,令人新奇,令人迷醉。
至于瑪麗蓮夢露,這就更沒有在多敘述的必要了,伍迪艾倫將斯嘉麗約翰遜稱之為繆斯女神,而在江火的鏡頭中,她就是傾國傾城不要試圖和一名愛老婆的家伙談論,如何才能將她的老婆拍的更美,在江火的引導下,銀幕上的斯嘉麗完全融入了這個角色,結合著那難以挑剔的外表,以及江火那刻入靈魂的辨析審美,配合著當年的音樂,以及喬納森的凌厲剪輯,那種登峰造極的美,讓她的出場,極其富有震撼力,將直觀審美的刺激,拉至頂峰。
她要的,從來就不是:“哇,這個人好美,我要多看幾眼”,而是不假思索的本能反應道:“這個世界上,怎么還會有這么美的人?”
雖說江火這種極端的做法,會給斯嘉麗打上一枚無法抹消的印記,就像當年的瑪麗蓮夢露一樣,人們只能記得她的美,而忽略她那渴望被認可的靈魂,但她現在,不就是在解決這些問題嗎?在場的兩百人,或許只有那五十名觀眾會流連忘返,剩下的一百五十人,總有能排除掉這些美貌干擾,真正地去評價這部電影這不僅是看在她的地位上,看在那些老頭的關系上,更是看在經歷過一切的份上……
對于親眼目睹過夢露的家伙而言,摒棄芳華,挖掘靈魂,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
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對手,才更加的了解你。
不過,江火的這種安排,這種拍攝手法,對于票房而言,可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只是看了個片頭,坐在她身旁的羅伯特艾格就堅信,這部電影絕對會大爆,這種信念,甚至達到了一種癲狂的地步,就算沒有這些老頭老太,就算沒有那些影評人,就算和從零開始一樣,不召開發布會,不召開首映禮,就算江火沒有把它安排在次貸危機下上映,這部電影也會取得極高的票房和令人瘋狂的大眾口碑,因為這太符合大眾口味了。
身為迪士尼集團的船長,他當然知道,觀眾喜歡瞧見的,其實是那些輕松、歡快、不用動大腦的電影,絕大多數的奧斯卡影片對于普通觀眾而言,是一種負擔,一般人真的看不懂,如此一來,又有多少人愿意為這些看不懂的電影掏出自己的富蘭克林?
普通人看文藝電影,不就是想要追索最后的感動嗎?
但他們又不愿意拿起手術刀,深入剖析這一切。
對于那些文藝片的導演而言,他們追求的是在技巧中穿插劇情,他們會盡可能的把影片的內涵無限拔高,并且將其藏在各個角落,如此一來,他們當然不會追求這種眼神刺激上的淺層美感,并且不少人還對觀眾的惡評感到自豪,仿佛票房一敗涂地,才能對得起藝術一詞。
可,江火并沒有這么干。
作為一名無法寫出深度劇本,又或者說,連劇本都寫不出來的家伙,她走的,其實是詹姆斯卡梅隆那條路,她所拍攝的美,斯嘉麗所展現的美,能夠滿足所有群體的需要,上至藝術家,下至平民百姓,甭管你是哪個階層,甭管你閱歷多少,甭管你思維幾何,都能夠從影片中,得到強烈的滿足感,就像是現在放映的這段劇情一樣:
科林來到倫敦,加入了游龍戲鳳劇組,介紹整部電影的拍攝原因,并且描繪了劇組背后的一些細節,以及瑪麗蓮夢露到來之前,整個劇組的反應,側面烘托了一下女神的巨星風范看似說了很多,但實際啥都沒說,劇情空洞無聊至極,但在江火的整合下,科林的心態,科林的表現,科林的期盼,直接就抓住了那些可能會因此而渙散的目光。
人們開始好奇,能讓科林心心念念的瑪麗蓮,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們想要知道,這種富家子弟,會和女神夢露,發生何種故事。
富家子弟與女神,這簡直就是刺激眼球的最好標配,別說它狗血,正是因為狗血,所以才會有市場,因為這種事情,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yy需要。
在連續不斷的對話中,在喬納森的閃切剪輯中,所有的一切,仿佛被加速了。
那些本該無趣至極的背景交代,在這種敘事蒙太奇的剪輯下,變得非常輕快,觀眾們必須聚精會神,才能接住江火拋來的巨大信息量:一九五六年的瑪麗蓮夢露,就連英國女王都會抽出時間,與她會面,只需要搬出她的名字,她甚至可以直接在英國倫敦這個寸土寸金的地界,拿下一套別墅,在得知她即將抵達倫敦后,記者們陷入了瘋狂,就連勞倫斯奧利弗這位能夠名留英國影史的家伙,也得照顧瑪麗蓮的感受……
旁人口中的瑪麗蓮,有著各種各樣的奇葩要求,和大眾印象當中的完美女神,有著較大的差距,而當幻想和真實出現差別后,那種想要探索的求知欲,就變得更加濃郁了。
“不愧是伍迪艾倫他們操刀的劇本啊,真的是什么都敢寫……”
肯尼斯圖蘭有些感慨的搖了搖頭,“江火這回拿到的資源,真的是令人感到奢侈啊!這些家伙平日里加起來,沒有上億能請得動?可這部電影的總投資才多少?兩千萬?”
雖然之前噴過江火,但肯尼斯圖蘭并不是一個無腦噴子。
他能夠瞧得出整部電影的亮點,因為 全都是亮點。
無論是影片最開始的歌唱,還是現在形象差異的塑造,這些都會讓人們產生極大的興趣,因為他們明白,這所有的一切,和往常,都不一樣,他們不用自己去揣測導演的意圖,因為導演壓根就不想遮掩這一切,她要的,是所有人的艷羨目光……
從最開始的驚鴻一瞥,到之后的華麗現身,在到后面的柔情敘述……
江火要讓所有人都羨慕自己,即便會發展到嫉恨,也沒有關系……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