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親自動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上一世的九十年代末期,很多工業企業因為技術原因被市場淘汰,大量企業紛紛破產,這一世就不同,北方工業集團的出現大大提升了遼北省的工業水平,很多企業圍繞北方工業集團做文章,同時得到“探索一號”的資料后技術水平也是有了改善,雖然稱不上是現代化,可活下去沒什么問題,特別是北方機械制造建設集團,這家集團不僅僅是活下去,還活的非常滋潤,除了給北方工業集團提供配件外還開發出了不少先進設備,僅去年產值就突破兩億人民幣,利潤達到兩千萬。

  當然,即便是遼北的工業比前世好的多,但還是有相當的一些企業破產,畢竟工業基礎擺在那里,北方工業集團再厲害也不可能讓所有企業都收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毫無疑問,遼北省的工業根基保存下來了,這就是國之大幸,有了這根基就留下了希望。

  回首改革開放近二十年的時間,國家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就如亞洲國際衛視在紀錄片所說的那樣:回首過去十九年,中國的經濟以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長,整個國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這遠沒有結束,恰恰相反,這十九年時間只是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就如同一座摩天大樓有了一個結實的地基,那么接下來的十九年會發生什么呢?

  整個世界都翹首以待,他們希望能見證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變革,這場變革會讓十三億人口擺脫貧困;讓超過兩億的年輕人考上大學;讓六億人口有了工作,同時會創造出超過數百萬億的財富。

  而這一切都將在短短的四十年內發生,難道這不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跡嗎?而世界上所有人都在見證這個奇跡,讓我們都為這個古老的民族和嶄新的國家歡呼吧………!

  回歸的歡慶是短暫的,歡慶過后歸于平靜,所有人又重新回到了工作狀態中,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是日復一日不斷重復,但北方工業集團的員工每天都有新的挑戰在等著他們。

  路華公司的那套發動機生產線早已經安裝在了廠房里,劉瑯從阜城調過來一百多名員工,都是最初進入北方工業集團的那群老人兒,如今他們都成了公司的骨干,帶出了一幫大學生徒弟,如今又“轉戰”到了圣和汽車有限公司,重新跟著劉瑯創業。

  當然,一百多人顯然不夠,遠遠不夠,圣和汽車有限公司有六百多位員工,可他們的水平真的是不敢恭維,在劉瑯這幫老部下面前實在的是不夠看,即便是一些上了些年紀的老工人也差的遠。

  在北方工業集團,所有工人的水平算是在一個檔次,就算是那些“高手”也不敢說完全碾壓對方,之間的差距其實常在毫厘之間,當然,就是這毫厘差距就決定著一個是一流高手另外一個則是絕頂高手。

等到北方工業集團的工人們離開自己的公司到了外面,那立刻就顯現出優勢了,其他工人在他們面前就如剛剛接觸工作的學徒,他們用機床弄出的零部件可能都比不上北方工業集團工人徒手弄出來的東西,這就是差距,是天與地的差別。天涯微  劉瑯每年都要會派出水平厲害的工人到全國各地上課,把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傳播出去,甚至有十幾名技藝高超的工人還成了幾所大學的特聘講師,走上了大學課堂。

  很多工人因此受益,但這種培訓畢竟是短暫的,哪里有跟著劉瑯數年時間學到的東西多?

  所以這群“老人兒”們還要帶一帶這幫徒弟,帶著他們邊學邊工作,這也是沒辦法事情。

  如果把工業系統比做一個江湖,那么北方工業集團就是武林泰斗少林派,里面隨便一個人都是江湖上的大高手,隨便一位就能力壓四方,可在大高手之上還有一位絕世高手,他就是劉瑯,劉瑯的水平就是獨一檔,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提并論,而且近幾年來他也很少出手了,有時偶爾顯現一下技藝就會驚世駭俗。

  但現在劉瑯也得“出手”了,因為制造發動機的工藝是一套全新的技術體系,雖然也依托于機械制造,可技術方面更加的復雜和精密,但同時又更加依賴基礎工業能力,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汽車產業發達完全是建立在了數百年的工業基礎之上,國家的工業基礎相比于發達國家是有很大差距的,底子薄不說,還缺乏相關的配套產業,要想彌補,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有一個劉瑯在。

  劉瑯當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的就是發動機,師從美國知名機械專家克萊爾教授,克萊爾的學生很多都在世界級的大公司擔任總工程師,比如波音、通用公司,但克萊爾教授最看重的還是劉瑯,當年一心想要讓劉瑯成為他的博士生,只是劉瑯要回國組建北方工業集團才沒有答應對方的要求。

  劉瑯從發動機學起,學了一身本事,但這套技術在國內沒什么用,你連一顆零部件都還造不好談什么發動機?所以這么多年來劉瑯就把本專業放在了一旁。

  但千萬不要覺得劉瑯把原來學的那些荒廢了,事實上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提升,那些年每個月莫蘭都要幫他買大量的學術周刊,莫蘭回國后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基金會,劉瑯每年可是要為基金會提供五十萬美金的,他想要什么學術周刊是有專門的負責人為他購買。

  除了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外,劉瑯手里有兩份“秘籍”,一是安—225飛機發動機圖紙,另外一個則是“跟斗云”的完整資料,尤其是后者,光是圖紙就有五百多斤重。

  五百多斤的圖紙呀!就是讓一支幾十人的團隊研究也得花上幾個月時間,但劉瑯一個人在一個月內就將所有圖紙完全吃透,他一個人能抵得上幾十人。

  所以這么多年來劉瑯的技術水平一直是在提高的,真的是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學當個教授太輕松了,至于說論文之類的文章,他要是想,能寫出十本論文來,當然,劉瑯也寫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著作只是在公司內部流傳,屬于機密文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