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漢之魂

  兵部尚書梁廷棟奏道:“陛下,臣以為遼鎮之兵驕縱,宜調東江兵于寧遠、錦州,分關外兵于薊門以防不測。”

  孫承宗道:“東江為牽制之用,但據非其地,若移于要害,足成牽制。且為邊防計,在遼鎮不宜全用遼兵,事久變生,宜防于始。”

  祖大壽不聲不響帶著一兩萬遼鎮人馬跑了,崇禎心里難道不記恨?

  可是他投鼠忌器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祖大壽謊稱被麾下裹挾北歸的解釋。

  孫承宗和梁廷棟兩位重臣都提議防患于未然,崇禎當然默許,調離一部分遼鎮兵將再摻沙子迫在眉睫。

  后金軍剛剛在良鄉祭祖后北上才三天,崇禎心里無比憋屈,敵人在京師城外如同閑庭信步,而大明居然只能選擇眼睜睜看著,竟然無法發動一次主動出擊。

  他帶著責怪的口氣問道:“東奴橫行京畿數月,為何我大明不能發動一次有模有樣的反擊?我大明這是怎么了?”

  見圣天子臉色不好看,梁廷棟趕緊奏道:“陛下,其實我軍已經在反擊之中,今天上午臣再次接到遵化捷報,劉之綸、黃漢、馬世龍等等集合騎兵完成了一次突襲,計得斬獲近五百。”

  崇禎聞言居然站了起來,他問道:“這是何時又是在何地大勝東奴?梁愛卿可曾核實真偽?”

  梁廷棟長舒一口氣,心想:還好劉之綸、黃漢又有了斬獲,否則今日天子埋怨,自己這個兵部尚書如何辯駁?

  他道:“陛下,臣哪敢大意,親自一一驗看過那些首級和腰牌,一個個都是青壯,其中有東奴甲兵近百人,控弦韃子一百余,旗丁有兩百余。

  劉之綸、黃漢、馬世龍等人這一次是突襲了建奴駐守的一座叫做羅家寨的小城。還解救了一兩萬被東奴裹挾的我大明子民”

  聽到明軍又搶回了許多老百姓,崇禎喜道:“又是劉侍郎和黃守備建功,這一次朕要好好予以褒獎,梁愛卿火速跟內閣合議拿出章程。”

  梁廷棟道:“臣遵旨。”

  崇禎道:“孫師傅,遼鎮人馬已經入關,各路勤王人馬也陸續到達,此時該到了收復失地之時,朕請孫師傅不辭勞苦前往督師。”

  孫承宗也知道目前遼鎮人心不穩,唯有買自己的老面子,他道:“臣遵旨。”

  梁廷棟奏道:“陛下,鄭按察一直關注戰局,臣以為可命其督師一部人馬伺機奪回永平。”

  鄭國昌乃是正三品大員跟巡撫平級夠資格督師,況且他還有舉薦黃漢父子的功勞,如今黃漢再建功勛也給他長了臉面。

  崇禎同意了梁廷棟的舉薦,至于交于哪些人馬自然應該由兵部酌情辦理。

  介于在永平府被攻破之前鄭國昌就應該升遷山西右布政使,由于建奴入寇鄭國昌未能上任。

  經內閣合議皇帝首肯,鄭國昌改任北直隸右布政使,乃是從二品大員。大明除了北直隸、南直隸之外,定為十三布政使,通俗稱為“兩京十三省”。

  兩京十三省俱設承宣布政使司,乃是省一級的最高機構,從二品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乃是明朝最大的地方官,僅僅比六部尚書低一級,比巡撫還要高一級。

  鄭國昌是黃漢謀劃緊抱的大腿,如今此人不僅僅沒死在己巳之變,還加官進爵成為了北直隸最大的地方長官之一,貌似以后黃漢會得到不少實惠。

  四月七日,遵化城里再次迎來了天使,參與攻擊羅家寨的諸將最起碼都得到了一級虛衘的升遷。

  劉之綸的品級照舊,但是他的正三品兵部右侍郎只不過是個虛銜,根本管不了兵部之事,這一次得到了順天巡撫的實職。

  原大明順天巡撫是王元雅,他在去年十一月后金軍攻破遵化之時自殺殉國了,如今這個位置空缺,現在便宜了屢建功勛的劉之綸。

  在大明朝,巡撫這個官職也是正三品,但是權力比較大,管軍、管民、握有生殺大權,還考績地方官。

  明朝實行行省制,一省分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采取三司分權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過于集中尾大不掉。

  宣德年后開始派六部、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目的當然還是加強中央集權,景泰朝之后成為各省常制。

  因此巡撫其實不是地方官,而是直屬中樞,當時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不一而足。

  如北直隸就有三個巡撫,順天巡撫駐地遵化,保定巡撫駐地真定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地宣府鎮是后世的河北宣化。

  如今跟黃漢關系融洽的劉之綸成為了順天巡撫,當然會有利于“紅旗軍”以后的發展,況且劉之綸出身寒門,有報國之志,當上了封疆大吏應該能夠有一番作為。

  黃漢依舊是永平守備,只不過變成了兼職,他多了一個實授,成為了正三品撫寧衛指揮使。

  撫寧衛城在撫寧縣城西北,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上一次后金軍圍攻撫寧縣城之時,衛城被棄守,原來那里有沒有指揮使黃漢無從得知。

  反正黃漢去了撫寧幾次都沒有見到衛所官,按理說那里除了衛指揮使還應該有從三品指揮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揮僉事四人、從五品鎮撫官二人以及幾位正五品千戶等等。

  有可能這個衛所已經被荒廢了也未可知,黃漢其實不在意這些,一張白紙更好,有了官位,自己可以提拔“紅旗軍”功臣上位,皆大歡喜。

  由于撫寧離山海關只有一百二十余里,大明有了這次被后金軍打上門的經歷,此時更加注意防御體系。

  黃漢率領“紅旗軍”打出了名聲,已經簡在帝心,兵部尚書梁廷棟不愿意讓這支部隊被遼鎮同化,因此不準備命令“紅旗軍”出關。

  他和鄭國昌商議后,選了撫寧衛這個離山海關很近又離永平府不遠的地方讓黃漢駐扎。

  如此布置的意圖很明顯,山海關有事可以隨時拉出‘紅旗軍’救火,永平府有事調黃漢入援也能夠很快趕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