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北宋當大佬

  帖經墨義,考的是基礎,也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對于事情、事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基礎的思維理論能力。

  策論,就是把理論與實踐集合起來。具體處理事情的思維邏輯能力。

  策論題目來了:浮費彌廣。

  就是朝廷的各種財政支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怎么辦?

  這個國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連科舉的考題都是關于財政的。仁宗窮得焦頭爛額,韓琦韓大相公也窮得焦頭爛額,怎么辦?

  怎么辦?

  改革咯!

  開源節流,開源就是要多賺錢,節流就是要少花錢。

  甘奇提筆在寫,賺錢,國家最主要的賺錢渠道,那就是稅收。意思就是得加稅。

  但是這稅收加在誰身上?這就要有考量了。

  好在甘奇見多識廣,稅收這種東西,后世早已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一個制度叫作個人所得稅制度。

  這個制度,很有意思。有一個起征點,就是達到一定收入的人,才會征收個人所得稅,這個起征點也在不斷提高。

  還有一點,就是階梯性征稅,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收入越高,那你的征稅比例也就越高。越富有的人,交越多的稅,越窮越少交,再窮一點,你就不用交稅了。

  這個問題,拿到大宋朝來,也是可以借鑒的。窮人與富人如何區分?道理很簡單,就看誰家有多少地,交稅比例越多。北宋朝中期,土地兼并的問題早已顯現出來,大地主要多交稅,這個問題必須要施行。

  當然,這是頂層設計,頂層設計,肯定有許多漏洞,還要解決細節問題。比如怎么防止大地主把稅收壓力轉嫁到佃農身上?那就得再以法律去規定地租比例的最高點。

  又比如怎么防止大地主隱瞞財產?那就需要各地衙門清查田地等手段。

  頂層設計永遠是頂層設計,上有對策下有對策,是亙古不變的問題。這就需要朝廷行政力量來不斷解決。

  在任何制度設計上,可見的歷史之中,未來能預期的歷史之中,都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兩個手段解決問題,一是行政力量的不斷壓力,二是利弊得失的取舍。

  甘奇這個答卷,會讓富裕者交出大量的稅收,讓真正最貧窮的那一部分人,解除稅收壓力。

  但是,甘奇可能會得罪整個讀書人階層。

  但這僅僅是一份考卷而已,甘奇也沒有真正詳細去闡述其中細節,在別人看來,甘奇這只是在提供一個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代表了甘奇對浮費彌廣這件事情的認知水平。

  簡單寫完階梯稅收制度,甘奇又開始著重寫起了商稅改革。

  商稅改革,在這個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監管問題,這個時代的朝廷,沒有那么多的能力去監管商業活動,也就是說你壓根就不知道一個商人一年能賺多少錢,也就不知道該收多少稅合適。多了怕把人逼死了,少了那是正常的,國家損失了。

  所以在商稅問題上,往往依托的是各地口岸,比如碼頭,比如城門,有多少財貨進出城門,然后由收稅的官員決定收多少錢,這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官員真的知道別人這一車貨物值多少錢嗎?官員真的知道這一車貨物能賺多少錢嗎?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官員,是否太容易在其中牟利了?比如一車貨本來應該交十貫錢的稅收,最后官員拿了五貫錢,國家拿了一貫錢,商人少出了四貫。甚至許多商人都不用交錢,把官員打點好了,貨物就自由進出了。

  還有服務行業的稅收問題,那就更簡單粗暴了,比如樊樓一年交了多少稅?那完全就是關系打點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但是樊樓一年賺了多少錢?少說也有幾十上百萬貫的錢,這些錢,國家幾乎都收不到稅收。

  這就是為何大宋朝社會氛圍如此寬松,商業如此發達,但是商稅從來都是朝廷收入極少的那一部分。

  那么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甘奇很是認真的想了這個問題,引入了一個東西,叫作稅務發票的東西。這個東西在汴梁城,必然能帶來無數的稅收。

  因為汴梁城,本身就是一個為讀書人,為官員階層服務的城市。

  推行稅務發票,只要推行一個制度就行了。那就是所有的衙門,所有的官員,吏差,只要報銷公款,都要有朝廷的稅務發票,才能從衙門里拿到錢。

  稅務部門,只需要依據每個商家開出去了多少發票,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稅收,整個汴梁城的商稅,必然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僅僅這一座百萬人口的城池,就能收到不可想想象的商稅。因為這座城池,從上至下,都依托朝廷財政。官員領回來俸祿,養活家中老小以及下人,官員的家眷與下人,拿著錢出去消費,養活著酒店布店香料,一層一層的消費,又養活著無數的販夫走卒。官員俸祿,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的福利,這些福利也可以變成直接發錢,原來發布,現在不發了,發錢,你去買布,再拿著發票來報銷。

  官員俸祿只是其一,本身每個衙門都有各種支出,買糧也好,置辦兵器也好,買筆墨紙硯也好,衙差的公服,衙差辦事辦案的用度,甚至公款的吃喝用度……

  這就是汴梁城基本的經濟生態。

  只要加入了發票這個東西,所有衙門開支,皆要發票,度支衙門給其他衙門撥錢,也要發票來核對。

  發票就很容易推廣起來。朝廷甚至可以不用再讓官員在城門口收錢,也不用管商家們賺了多少錢,朝廷只需要在每一筆交易中收取合理的稅收。朝廷的基本商稅,也就拿住了。

  以后還可以再擴展發票的用處,比如有發票,才能形成商業糾紛,衙門才會受理這個商業糾紛。比如還可以把發票與彩票結合起來,發票是可以中巨獎的。比如交稅越多的商家,可以得到什么好處,比如子孫考官學上可以優先錄取?

  如此種種……

  當然,也還有發票造假的事情,這就得用上各種防范手段了。不過,這也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稅務衙門多多巡查之類的手段可以控制一下。完全解決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甘奇的認知中,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方案。

  開源之事,甘奇論了很多,還有很多沒有說出來。節流之事,甘奇想了一想,并未多談,真要多談起來,甘奇怕自己今年考不上這個進士。有一些東西,得到時機成熟,得權柄在握。

  洋洋灑灑萬言之書,考試時間是足夠的,就怕考生寫不出來。

  甘奇寫得出來,寫得很放松,也很順利,甚至還有爽快之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