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得罪了這位,沒有他們的樂器他又能干什么?
  難道唱歌嗎?
  看著宋懷竹空著手離開樂棚,底下那些竊竊私語又甚囂塵上。
  這個人啊……
  朱鸞抱著琵琶靜靜地站在南邊擂臺的中央,看著孤零零走回高臺中央的男子。
  居然當眾承認自己是西涼人。
  以這樣一種方式告訴世人。
  大周如今的宮廷樂師,愿意借樂器給西涼人卻不愿借給女人。
  她一直以為他沒有七情六欲,但今天發現還是有的。
  只不過朱鸞此時也有些好奇他要干什么。
  難道真準備唱歌嗎?
  看著對面男子那個冷冰冰的樣子,朱鸞不禁想象了一下。
  宋懷竹唱歌?
  有點想看哦。
  “請考生速速開始!”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一直袖手旁觀的考官們卻在上首肅聲說道。
  這個時候反而急了么。
  朱鸞沒有動。
  對面的男子此時手中空無一物尚未動作,她就不會先發聲。
  不管他的舉動是為了什么,朱鸞都決定承這個情。
  “天泉書院朱瑛,你在干什么!”南方擂臺上的考官聲音更加冷酷,“再不動作,此場就判你……”
  “咚。”
  憑空一聲響。
  這一聲突兀,震懾,敲擊在所有人的心上。
  仿佛可以清肅時間一切雜音。
  正要擺足架子呵斥場間少女的考官被瞬間打斷甚至忘記自己要說什么。
  這是一聲鐘聲。
  但所有人都說不清這聲鐘聲里的味道。
  帶著莊嚴帶著肅穆甚至有著無聲的……警告?
  一記敲在所有人心頭的警鐘。
  哪里來的鐘聲?這不是敲鐘的時候,所有人四處張望,最后隨著周圍人的視線落到了北方的高臺上。
  這怎么可能……
  臺下的段立崢沒有看北方,只是看著南方高臺上的少女。
  朱鸞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段立崢深吸一口氣看向北方高臺,這一聲出自誰手已經再清楚不過。
  宋懷竹站在高臺中央,手還沒有放下來。
  所有難以置信地看著男人面前的空氣,他面前的確什么都沒有啊!
  下一聲,南方樂聲起。
  朱鸞轉身不再看宋懷竹,輕輕撥動琵琶弦。
  “咚!”
  鐘聲再響,更為莊嚴洪亮,不,這已不是鐘聲。
  所有人愣愣睜大眼睛,看著站在高臺中央只是抬起手的宋懷竹。
  男人右手的大袖隨風翻飛,但他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樂聲卻響起。
  所有人在這個時候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
  宋懷竹什么樂器不要,卻依舊能夠奏出樂聲。
  誰能想到他這樣站在高臺中央,突然抬手隔空擊磬。
  隔空。
  第一聲是編鐘,第二聲是石磬。
  金石之聲,振聾發聵。
  “所以我早說了,”遠方山坡上許鳳娘目光悠遠,“這臺上不是所有的樂器都屬于樂師。”
  鐘與磬,不可能屬于任何人。
  只可能屬于這個國家。
  因為它們不光是樂器,還是禮器。
  編鐘和石磬是中土大陸歷史上最古老的打擊樂器和禮器。
  國之重器。
  就在編鐘和石磬響起之時,這個局面已經不是任何人可以預料。
  而當眾人意識到琵琶在干什么的時候。
  整個世界都改變了。
  開始發力狂奔。
  如果說宋懷竹的隔空擊磬是一聲警鐘。
  少女懷中的玉色琵琶就是無人想到的一聲炸雷!
  琵琶……不應該是更柔美的東西嗎?
  人群原本被厚重的鐘磬之聲吸引想要朝北方走去的。
  畢竟和歷史悠久的國之禮器比起來,琵琶無論如何都應該要弱一些。
  琵琶這個樂器,還是太女性化了一些。
  就像女子再厲害,畢竟也不可能比的過男……
  比的過……
  往北方走去的人們停住腳步,怔怔站在原地,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是……
  少女輕輕撥動琴弦,但發出的能量卻超乎所有人的意料,與她纖細的身形和輕柔的動作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第一個音符從她手指下發出的瞬間,哪怕是最蠢笨的耳朵都能捕捉到和尋常琵琶的不同!
  一記重拳砸下,宛如當頭一棒。
  空氣被撕裂,被攪渾,被灼燒,穿透眾人的耳膜。
  那是充滿魄力和張力的樂聲,卻依舊有著明亮郎麗的琵琶音色,響徹天空,讓人渾身發麻。
  從來沒有聽過的,令人麻痹的琵琶。
  音符在空氣中震動,從她的手指下流淌而出。
  這個時候,沒有人能說話,沒有人能動彈,所有人被定在原地,仿佛被控制了一般。
  段立崢在臺下抑制著心臟的顫抖,喉結微動,不由自主地吞咽了一下。
  哪怕是登極境的修行者,此時也渾身發燙到不能自已。
  原來這就是她的樂。
  這才是她的樂。
  明明是那樣看慣了琵琶,看慣了的人,為什么一旦演奏起來,就會這樣不一樣呢。
  段立崢知道他的這個反應非常的真實,不是因為他認識她。
  因為就是這樣的樂音。
  每個音仿佛都纏繞著刺目的火焰一般,哪怕是余韻都能讓人熱血沸騰,流淌。
  裂帛入空,驚天之樂。
  這不是十面埋伏!
  有人驚叫起來。
  是的,這不是。
  段立崢渾身的雞皮疙瘩泛起,作為唯一幾個還能保持理智的修行者,他在心底說道。
  琵琶中,最為激烈震撼的獨奏當屬十面埋伏。
  這也正是當年在鄉試中這名少女執戟而舞,爆發出的曲子,甚至當場讓樂師斷弦泣血。
  但此時,當她拿起琵琶時,會試之時,一股宏大的氣勢卻撲面而來。
  這不是走投無論的悲壯,而是鼎盛之世的榮光。
  這是什么?
  所有人都失去了言語,失去了思考,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個鐘聲再次響起了。
  “轟!”
  編鐘齊鳴,依我磬聲。
  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人們看見執戟披甲百萬雄師,看見浩浩蕩蕩烽火過江。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有舉子難以自禁地喃喃唱道,而更多人應和,就在琵琶和金石之聲到達最高點,終于有人驚聲而叫。
  “《秦王破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