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神圣羅馬帝國

  在大建鐵路之前,還有一個問題擺在了奧地利政府面前,鐵路的標準軌距。

  這個標準不能夠亂制定,寬軌鐵路好還是窄軌鐵路好,這要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

  從最窄的鐵路軌距610mm,到最寬的鐵路軌距2141mm,都屬于備選方案。當然如果現實需要的話,還可以繼續縮小、或者是放大軌距。

  寬軌鐵路的優點是列車的穩定性提高,不容易翻車,可以提高列車運行的平穩性和舒服度。缺點是轉彎半徑過大,建設成本增加。

  當然軌道寬了,車廂也可以隨之變寬,載重量會隨之增加,前提條件是鐵路能夠承載更大的載重量,這需要綜合性的考慮,不是光軌距就能決定的。

  總的來說寬軌鐵路的載貨量要大些,受限于其它因素,載重量卻未必增加。

  在客運上,寬軌鐵路顯然更加占優勢,擁有更寬敞的空間,更舒適的體驗感。

  變軌技術神馬高大上的東西,這個年代是不需要考慮的,包括后世的高性能列車,這個年代同樣也生產不出來。

  或許后世窄軌鐵路上同樣可以跑三米多寬的火車,在這個年代顯然是做不到。如果平原地區還沒有多少問題,一旦上山下坡,那是分分鐘就要翻車。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政治、軍事因素。為了國防安全,故意修建和鄰國不同標準的鐵路,就是為了戰爭時期,讓敵人不能迅速利用他們的鐵路。

  “陛下,為什么一定要統一所有鐵路的軌距呢?我們到固定站點換車,不就行了么?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建造鐵路,將建設成本降到最低。”鐵道部長施泰因疑惑的問  弗朗茨解釋道:“我們必須要效率問題,想想看將一輛火車上的貨卸載,重新裝載到另一輛火車上,這需要多長的時間,又需要增加多少人工?”

  施泰因想了想說:“陛下,這點兒時間不算什么,火車運輸的速度比起傳統運輸已經快了太多。

  增加的人工成本和鐵路建設成本相比,更是不值得一提。我們的資金有限,沒有必要浪費在這里。”

  弗朗茨揉了揉額頭,他終于知道這個年代各國的鐵路亂象是怎么回事了。

  受限于時代,這個年代的人思想認知上與后世不一樣。

  人們還沒有進入到快節奏生活年代,大家不覺得時間有多么寶貴。人工成本更是低的不像話,還感受不到勞動力的值錢。

  不過,弗朗茨還是要想辦法說服他們。不要以為就德國人固執了,實際上奧地利人也不差多少,尤其是這種低情商的工程師。

  作為這個年代的高級人才,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如果說服不了,弗朗茨就只能強制命令他們執行。

  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如果不能讓這些人盡心辦事,在鐵路設計上稍稍消極怠工一點兒,造成的損失都是數以千萬計的。

  為了避免被人坑了,奧地利鐵路的核心設計師都是一幫本國的技術宅,就算是外聘技術人員也都是來自德意志地區,思想上全部都是“三觀正確”的主。

  弗朗茨回答道:“未來國家發展的需要,這關系到國家的下一步戰略,還有問題么?”

“沒有了,陛下。”施泰因回答道  思想認知上的差異,一時半會兒是說不清的,弗朗茨也懶得解釋了,直接找一個理由糊弄一下。

  反正忽悠這種腦袋一根筋的技術人員,要比忽悠政客們容易多了,他還要拿著鐵道部給出的設計依據,用來說服政府,想想就令人頭疼。

  沒有辦法,這里奧地利帝國。皇權雖然高高在上,但是底下的大臣們同樣擁有很高的地位,皇帝要是做的太過分,令他們不高興了,人家直接掛印而去。

  換人很容易么?

  確實容易,想當官的人遍地都是。

  只不過,要找既有能力,又夠忠心,還要擁有足夠聲望的大臣就難了。

  如果隨心所欲的話,保管要不了多久身邊剩下的全是一群馬屁精,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無條件的擁護。

  能不能執行下去,就沒有人知道了。弗朗茨可是知道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好政策,到了下面就變了味。

  要是沒有強力政府的監督,官僚們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進行解讀,最后搞得面目全非。

  任何人都不喜歡堅持原則的下屬,這種人常常令領導的面子很受傷,既然皇帝帶了頭,他們自然要效仿了,最后政府中剩下的都是圓滑之輩。

  后果會怎么樣,弗朗茨不敢想。反正一個國家,只要上層爛掉了,下層的墮落速度會超乎常人的想象。

  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那么就只能制定一套規則,作為規則的制定者,同樣也要受到規則約束。

“以奧地利的實際情況,你們按照年經濟增長速度百分之五計算,考慮五十年內我們的運輸需求,設計出一套適合奧地利的標準體系,有問題么?”弗朗茨問道“沒有!”施泰因回答道  技術上東西他還是有信心的,至于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那個是政府的問題,能不能達到百分之五,這就不管他的事了。

  弗朗茨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補充了一句:“等一等,還要考慮到連通神圣羅馬同盟和巴爾干地區,未來我們會向他們推廣這一套標準,最終大家的鐵路網會連成一體。”

  建立神圣羅馬同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經濟一體化,統一鐵路標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巴爾干半島別的地區可以不要,但是貝爾格萊德必須要拿下,這是巴爾干半島的門戶,掌握了這里就控制了巴爾干半島的命脈。

  多瑙河流域兩個公國也必須要掌握在手中,這關系到匈牙利的糧食出口,同時這里也是奧地利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通道。(瓦拉幾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

  在鐵路沒有貫通之前,匈牙利的糧食都是經過多瑙河流域,進入到黑海中運往歐洲各國銷售的,匈牙利地區的進出口貿易,也嚴重依耐于多瑙河。

  這也是為什么奧地利堅決反對俄羅斯占據黑海海峽的原因,這威脅到了奧地利的國家安全。

  專業的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干的好,奧地利的大鐵路計劃,上馬的還是有些倉促。

  誰讓弗朗茨低估了貴族們的投資熱情呢?

  或許在很多資料上,貴族都是腐朽、落后的,可實際上他們在保守的同時,也有著進步的一面。

  貴族從小到大都接受著最好的教育,接收到了常人接觸不到的信息,開闊了視野。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怎么可能都是傻子白癡呢?

  他們保守反對政治變革,那是自身利益決定的,怎么可能讓既得利益者反對自己的利益呢?

  真正的蠢貨早就見上帝去了,1848年奧地利大革命,貴族集團內部也發生了一次大洗牌,很多判斷失誤、被貪婪蒙蔽了雙眼的貴族,已經被除名了。

  貴族們的觀念,在這個時候也發生了轉變,或者說是現實逼迫他們不得不進行轉變。

  為了盡快平息叛亂,弗朗茨推動解放農奴、土地贖買,實際上也是貴族階級做出的讓步。

  法國人的例子告訴了他們,要是不讓步革命蔓延,最后的損失還會更大,所以他們一面做出讓步,一面又幫助政府鎮壓叛亂。

  其中有一部分處于革命漩渦中的倒霉蛋,在這場變局中選擇了逃避,結果等大局已定的時候,土地已經被強制贖買了。

  這些人在喪失了土地這個支柱過后,率先開始了尋找新的項目進行轉型。這個時候鐵路出現了,很多人都看到了這種新式交通工具的潛力。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產業,維持家業不墜落,鐵路就是很多人的選擇,在這么多的人努力下,鐵路建設速度被人為的加快了。

  才會出現這種,前線已經在開始做施工準備了,鐵路軌道的標準還沒有出爐。

  運輸要求的基本資料,政府已經提供了。鐵路設計師們要計算出運力需求并不難,再由運力需求決定鐵路標準,這就更加簡單了。

  很快設計標準就擺在了弗朗茨的面前,別的各種參數他這個外行也看不懂,唯一引起他重視的還是軌距。

  鐵道部提出了四中方案,即:1524mm標準體系、1600mm標準體系、1665mm標準體系、和1712mm標準體系。

  前期開工的主干道,都是商業繁華地區。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需求量都是最高的。

  在建立鐵路標準體系的時候,自然是重點考慮了這一地區的要求,加上考慮五十年時間,這個標準自然就上漲了不少。

  沒有窄軌鐵路,這個年代受限于火車制造技術,窄軌鐵路的運輸量受到了限制,由于穩定性不足,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很少被用在主干道鐵路建設上。

  最終的選擇權又到了奧地利政府手中,理論上來說上面的幾種方案現在都是可行的,選用哪一種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