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東漢末年梟雄志

  這波輿論風潮一時間停不下來,郭某人就趁此良機,靜悄悄的完成了屯田政策面鋪開的基礎。

  著人正式開始安排屯田村、鄉的組織建立,開始把自己的勢力種子一顆一顆的播種在兗州的土壤上。

  等它根深蒂固,長大成熟,就到了可以收獲的時候了。

  權力從來不是來自上級,而是來自下級基層,但是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營造屬于自己的權力基礎的時候,不能被上級注意到。

  這個時候想點辦法搞一波事情就最好了,讓一切看上去都顯得理所當然。

  郭某人登上舞臺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演技,又唱又跳不亦樂乎,成功的轉移了輿論的視線,而等輿論消停的時候,一切已經鋪開,不可逆轉。

  郭某人據此表示演技好,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作為一名練習時長二十余年的老戲骨,郭某人對自己的演技太有自信了,他感覺這個時代能和自己同臺飆戲不落下風的人,寥寥無幾。

  反正袁紹絕對不是。

  袁紹的演技雖然比演技稀爛的袁術要好多了,但是在郭某人面前,依然不是對手。

  可是比起根本不會演戲的戲渣公孫瓚,袁紹的演技還是能對公孫瓚進行降級打擊的。

  同樣都是亂世軍閥,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

  人生如戲,大家都在唱戲,這邊唱的好好的,就你公孫瓚與眾不同,玩什么真實,不干掉你干掉誰?

  戲都不演,干脆利落的干掉了宗員一家子,干脆利落的自封幽州牧和薊侯,干脆利落的宣布自己的野心,干脆利落的要換一撥人統治幽州。

  你開什么玩笑?

  不僅如此,還要大規模的打擊豪強世家搜刮糧食、軍械、人口等戰略物資,明明白白的損害大家的利益,不干你干誰?

  于是一大群人打著宗員的旗號向公孫瓚發起了逆襲,公孫瓚被圍毆了。

  宗員的舊部鮮于銀鮮于輔和齊周等人紛紛起事,宣布和公孫瓚勢不兩立,一定要和他拼個你死我活不可,否則就不能回報宗員的恩德。

  不僅如此,他們知道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將公孫瓚打敗,所以還聯合了烏丸人,聯合烏丸左單于難樓和右單于丘力居一起出兵討伐公孫瓚。

  然后當然是要聯合袁紹的,聯合袁紹,對公孫瓚實現多方面的聯合打擊,這樣才能將公孫瓚徹底鏟除掉。

  政治上,公孫瓚已經一敗涂地四面楚歌,軍事上,公孫瓚尚且還有一戰之力。

  當然,為了維持這一戰之力,政治上的四面楚歌也是正常的。

  實際上,此時此刻,公孫瓚已經失去了和袁紹爭奪河北的可能了,他大規模的抄掠富戶豪強積攢軍糧和軍需物資,已經將整個幽州的地頭蛇們得罪的干干凈凈。

  也就是失去了幽州的民心,民心已經不在公孫瓚這邊了。

  公孫瓚是舟,幽州的豪強大戶們是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都要搞他,他不死誰死?

  泰坦尼克號都要乖乖的沉底!

  他真是應該向郭某人學一學演技,不然也不至于那么慘,大家都知道你肚子餓,也都知道你要吃東西,但是的你的吃相要好看一點,優雅一點。

  郭某人的胃口比公孫瓚大多了,可至今為止還是一片贊美,為什么?

  演技好,吃相好。

  袁紹將主力放在高陽縣,并且親自前往高陽縣統御軍隊,準備用好不容易積攢的一些糧草進攻公孫瓚,響應幽州宗員舊部們對公孫瓚的背刺,局勢一片大好。

  而對于公孫瓚來說,局勢就非常糟糕了,為此,公孫瓚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身邊有望氣術士向他進言,說薊縣不符合公孫瓚的王霸之氣,公孫瓚需要另外選則一個地方做自己的大本營。

  于是公孫瓚看上了河北的易縣,在易縣營造屬于自己的王霸大本營,稱之為易京。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袁紹帶兵駐守高陽縣的時候,面對的就是公孫瓚已經營造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防御堡壘的易京了。

  公孫瓚在這里布置了主力,而自己也住進了這里,用絕對的防御優勢挫敗了袁紹的數次進攻。

  袁紹面對公孫瓚的防御優勢,顯得非常的無奈。

  而在幽州內部,鮮于輔鮮于銀和齊周的聯合軍則進展順利,不斷挫敗公孫瓚所安排的官員的進攻,逐漸占據了主動。

  公孫瓚安置的漁陽太守鄒丹就被聯合軍打敗,身死,以此為突破點,引發了更大的連鎖反應,公孫瓚苦心維持的局面開始崩盤。

  可是公孫瓚自己缺少兵馬,分身乏術,忙于應付袁紹,不能出擊支援地方給他們解圍。

  于是代郡、廣陽郡、上谷郡與右北平郡的反公孫瓚勢力紛紛起兵反抗公孫瓚的統治,給公孫瓚安排的地方官員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烏丸人和公孫瓚有仇,宗員在還好,宗員死了,烏丸人自然不會繼續服從公孫瓚的統治,果斷和聯合軍聯合在一起對抗公孫瓚。

  連番打擊之下,大量壞消息接踵而至,讓公孫瓚屢遭重擊,煩不勝煩,并且漸漸開始拒絕得知這些壞消息。

  這個時候已經是初平三年的秋末了。

  兗州戰事結束之后,幽州戰事也隨之告一段落。

  理由看上去很簡單,因為長安朝廷派出來的安撫使節團代表趙岐抵達了河北,勸大家休兵罷戰。

  于是大家紛紛遵守朝廷的意思,袁紹罷兵,公孫瓚罷兵,幽州聯合軍也罷兵了。

  但是實際上停戰的原因也很簡單,大家缺糧缺兵,需要回去準備糧草,到處抓壯丁。

  聯合軍需要,公孫瓚需要,袁紹也需要。

  趙岐的到來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借口。

  聯合軍和袁紹不能屯田,需要和各郡縣的土地所有者們協商,向他們征收糧食和稅收。

  而公孫瓚放飛自我,動兵搶占田地用以屯田,很快就積攢了比較多的糧食。

  不過公孫瓚接連潰敗,缺兵,雖然糧食充裕,卻不能進取。

  袁紹此時得知呂布兵敗身死,張遼投降的消息,大驚失色,連忙率軍返回鄴城,只留少數兵馬在義的率領下繼續戒備公孫瓚。

  與此同時,河內張楊也因為得知呂布兵敗身死、張遼投降郭鵬的消息,惴惴不安。

  他的心中非常的不安定,時刻都在擔心郭鵬會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對他不利,采取各種手段來報復他。

  因此他選擇和袁紹聯絡,兩個不安心的人聯合在一起,試圖對抗虎視眈眈的郭鵬。

  袁紹的心中也十分不安,很擔心郭鵬會立刻就報復他,出兵北上什么的,一邊派張帶兵一萬南下到繁陽縣協助防守,一邊派探子南下刺探消息,但是卻沒得到郭鵬即將動兵北上的消息。

  據此,麾下謀士們一起分析,認為郭鵬因為此戰損失很大,所以需要不少時間恢復元氣,短時間內不會北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