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9章 全部包起來(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家學霸是鍵盤俠

  選修外派好處多多,不僅有免費的海景房,更能享受到可口的五星級早餐。

  “說句實在話,還沒你家廚子做的好吃。”陳博夾了塊牛仔骨,塞進嘴里吧唧吧唧的嚼了起來。

  “那你還吃那么多,這已經是第四碟了。”

  王旭面前擱著塊被餐刀整齊地大卸八塊的千層,邊上是剛剛泡好的紅茶。

  “我們昨晚好像忘記吃飯了,難怪我說這么餓。”陳博方才想起。

  “少吃一頓也沒什么,榴蓮千層要嗎?”王旭把餐碟往前推了推。

  陳博連連擺手,好不容易喘順氣說:“不了不了,我準備再去拿點葷菜。”

  “幫我帶一碟泡椒鳳爪回來。”

  “好的。”

  壽司魚片,肉排生鮮,陳博是雨露均沾,好像剛剛吃的已經全部消化干凈了,亦或者是神經系統被厚厚的脂肪層堵塞了,大腦接收不到飽和信號,給自己的雙手傳遞了錯誤的訊息。

  “抓緊吃,馬上就要出發了。”王旭瞅了瞅時間,催促道。

  “海淘的地方離這遠不遠。”淵魚冒出了很多新地名,多數坐落在先前的城郊地段,陳博鮮有耳聞。

  王旭用沾滿奶油的手指戳了戳窗外,“喏,海岸線的對面。”

  “看起來像個港口。”陳博隱約瞅見了集裝箱和貨輪的身影。

  “也不能算港口,原先是個小漁灣,后邊經過征地改造才發展成現在這樣的。”

  陳博查了下地圖,自己身處的位置離鹽田港不遠,與特區港城隔海相望,視野開闊的話,興許能一睹岸對面的繁華。

  “老阿姨們跑去哪了?”陳博左顧右盼,沒發現餐廳里有熟人。

  王旭偷了塊壽司,悠悠道:“大清早的去撿貝殼了,你睡得死,早晨動靜聲可大了。”

  “生活還真是閑適呢。”

  “那時的80后90后都這樣,每天生活在各種壓力之下,養成了樂觀豁達的性格。”

  “我們這一輩就幸福咯,什么也不缺。”陳博暗自慶幸。

  王旭感慨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煩惱,如今物質匱乏是解決了,然而精神問題日益嚴峻,絕大部分人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這是一件令人堪憂的現狀。”

  “前陣子我看過一篇科學報道,最近幾年新生兒的腦容量首次出現了整體萎縮現象。”

  “未必是件壞事。”

  陳博對此了解甚少,這涉及到生物遺傳學方面的知識,以前世取得科技成果推斷,人類的腦容量大小與智力、認知有關,但具體影響力有多少,如何產生作用,尚且是個未知數。

  縱觀人類文明史,腦容量的變化并不一定總呈現上升態勢,從遠古智人到現代人類,平均腦容量減少了約150立方厘米,然而人類卻沒有因此變笨,大腦一直在朝著更高效便捷的方向發展進化。

  “但愿如此。”王旭聳聳肩,把榴蓮千層泡在芥末醬里。

  臨行前,鍵盤專業的同學上了旅游大巴,健談的王旭旋即和導游小妹攀談閑聊。

  “隔壁學校旅游專業的,今年畢業。”王旭匯報起戰果。

  “合你口味嗎?”陳博蹲在地上,一手扶著鐵桿。

  王旭笑了笑說:“隨便問幾句而已,增長一下見聞。”

  “這車超載了吧,咱們十來個全是站著的。”陳博意識到這個問題。

  王旭使了個眼色道:“我這里有舉報熱線,要打電話嗎?成功的話有3000元獎勵。”

  “算了算了,路程有多久啊。”陳博打開書包,仔細檢查相機,生怕一路顛簸弄壞了。

  “相機沒那么脆弱,不到半小時吧。”王旭估摸道。

  “那就好。”

  王旭悄悄指著面前的紅衣女孩,低聲道:“這妹子昨天在票圈刷了屏,有印象嗎?”

  “哈?有嗎?”陳博實在記不得有這號人物了。

  “我找給你看看。”王旭翻起了票圈記錄,把一張溫泉浴照擺在陳博臉上。

  “這是同一個人嗎?”陳博瞅了瞅,言辭里流露出懷疑。

  王旭點點頭:“如假包換啊。”

  “不可能的。”陳博自信道:“這照片里的人怎么說都有C,你說的分明是個飛機場。”

  “P圖又不一定只P臉,胸也能安排啊。”

  王旭又把圖片放大來比對,“你看那溝,弧度是不是有點不自然,上學期我們不是學過怎么辨認真假胸,你忘了嗎?”

  “上學期….”陳博尋思著,改口稱:“學的沒你透。”

  王旭得意道:“廢話,你光顧著盯住模特的文胸牌子,老師教的知識點全忘了,掛科了吧。”

  “那沒轍,我現在思緒有點亂,容我緩緩。”陳博假裝揉起了太陽穴。

  “別揉了,到目的地了,吹吹海風,人就清醒啦。”王旭先一步下了車。

  陳博剛下車,海風迎面襲來,幸好噸位重,不像旁邊弱不禁風的老阿姨,得扯著點東西才能穩住陣腳。

  “不好意思,褲子扯壞了嗎?嘿嘿。”

  這笑聲有點漏風,陳博不好意思道:“沒事,褲子沒壞,下次最好扯袖口。”

  “太油了,沒抓住,順勢往下扯了。”老人家撓撓頭。

  “好吧。”陳博的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

  游客集散地入口處有旅游索引,陳博掃了上面的二維碼,直接用手機查看相關攻略。

  此地名叫海楓灣,分為兩大景區,一是古色鄉鎮游,由原有的漁村改造而來,在保留了歷史風跡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科技,通過3D全息技術展現老一輩漁民的生活作息,著名景點有海楓灣展覽館、海楓步行街。

  二是漁港購物體驗區,也即是老阿姨們心心念的海淘圣地,陳博起初很好奇為什么會把海淘地按在這種偏僻地方,照理說擱在市中心的大型商場,專門弄間幾百方的體驗區,效益絕對比這好得多。

  “這位老村長有點想法啊。”

  陳博從漁港歷史那得到了答案,村長太太是位資深剁手黨,可偏偏村長喜歡宅在家,架不住敗家婆娘單周拖自己進淵魚血拼,雙周拽自己去港城買爆。

  海楓灣改造計劃讓這位受苦受難的村長看到了商機,老子有錢了,干嘛非得出門買,自己家搞一個大賣場,豈不美哉?

  他成功說服了同是妻管嚴的幾位村民,組建了海楓灣經濟統籌小組,號召大家要勤勉努力,弘揚祖輩們的傳統美德,切忌坐吃山空,把村里的補償款聚在一起開廠做買賣。

  “這究竟是愛情的力量?還是死宅的力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