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蘇廚

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府  見過趙頊之后,蘇油就在石府休養,除了調戲扁罐,就是等著趙頊點名,當陪襯打醬油。

  中間還有一次出門,就是拖著年貨去宜秋門跟街坊們拜年,還在街角給老頭支了兩招棋。

  一個老頭真信了探花郎無所不能,結果被對方老頭殺得大敗虧輸,才知道探花郎少年時在宜秋門留下的尊老讓棋的典故特么是假的!

  這娃本來就是個臭棋簍子!

  當然也得了不少回禮,大相國寺的醬菜,點心;萬貨集的掛面,醬油;市民自己家籠養的雞蛋;還有他們鄉間親戚送來的豆子,干菜,腌菜……

  好些本來就是鄭州莊子那邊出來的!

  要不就是出自各處皇莊磨坊!

  汴京城的冬天,菜蔬不太豐富,老百姓能夠吃到的,無非就是韭菜,蔥,白菜,大蘿卜,芥菜頭,還就是冬葵。

  高級官員們好點,鄭州工業熱水和溫室大棚,能提供部分反季節蔬菜。

  瓜茄都能見到,不過很少。

  天師府那邊送來了一丁點新鮮蘑菇,是完成試驗,提取孢子后的試驗廢品。

  不香,能吃,沒毒。

  這就不錯了,還有就是豆芽和豆苗。

  這讓蘇油非常非常懷念眉山,冬日里的豌豆尖,那就是蜀中人的命啊……

  越到冬日,水果越是稀缺,所以每當一船水果罐頭運到,碼頭上立刻熱鬧非凡。

  市易司的官員守著大船,收錢收到手軟。

  商賈們一邊陪笑,一邊念叨抱怨兩句,不過他們也不虧,反正這東西供不應求,最后有的是人買單。

  今年荊湖提供了兩種高級罐頭食品,可是以前的汴京人想吃都吃不上的東西荇菜和莼菜。

  劉嗣在荊湖大搞開發,莼菜在那邊不怎么值錢,荸薺就更不用說了。

  汴京人喜好新奇,莼菜可是書上才有的東西,當年張季鷹和陸機,還有無數詩人夸耀過的!

  荇菜更了不得,《詩經》開篇就是!

  所以年底的賜宴上,趙頊得意洋洋地顯擺了一回。

  每位大臣的桌子上,多了一道從方知味偷學的莼菜鱸魚丸子羹,一道冷拌荇菜,還要求群臣寫馬屁詩作賀。

  其實這種二次加工的東西,味道也就那樣,所以刺激不起真正的產業創造者蘇油同志的創作靈感。

  因詩才不敏,奉陪不力,被侍御史奏了一道,要求罰銅一斤。

  還是趙頊大度,揮揮手表示小蘇學士這兩年為陜西軍民二政所困,剛到京師,讓他慢慢恢復就好,這次嘛,就算了。

  正旦大朝會,王安石帶著群臣,在紫宸殿恭賀,蘇油的位置,排在三司使以下,樞密副使以上。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因為這是開封府大尹的固定位置。

  接下來繼續陪著趙頊到處打醬油,寺里廟里燒香求國運,宣德門觀燈,一直熱鬧到了元宵節關燈之后。

  中間無數的吃請,蘇油都予以婉拒,只是辛苦了張麒,腿都跑斷了,才將給京中大臣們拜年的貼子送完。

  一月底,朝命正式下達,蘇油升龍圖閣學士,太子少保,判知開封府。

  因為之前提舉司天監陳繹等一直再鬧,說《崇天厲》氣后天,《明天歷》朔后天,浮漏、渾儀亦各有舛戾,得改。

  詔下,命兩府以上舉薦賢能一人。

  王安石,陳升之,文彥博,薛向,蔡挺,同薦蘇油。

  上從之,以蘇油兼判司天監,別測歷數氣候以聞。

  宋朝很少有太子,一般都是皇帝快不行了才趕快給儲君一個名號,所以東宮官職,都是加官,比如新黨一幫子,都是太子中允之類的起步。

  不過三太三少的尊官,是極少極少任命的,一般都是留給參政和宰相出外時用。

  給蘇油這個官,也說得過去,畢竟皇家理工學院,學的東西理論上講,都是蘇學。

  心若在,夢就在。解決了廣大宗室下崗再就業的問題。從頭再來,功德無量。

  所以光獻宣仁兩宮太后給趙頊做工作,小妹那里,皇家已經薄待了,其兄長德行高潔,還替你背了華山那么大的一口鍋,純臣該鍛煉固然要鍛煉,但是該獎掖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獎掖?

  趙頊則是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皇家理工學院最近擴招了兩個定向委培的速成班。

  一個是軍方。陜西河北推薦上來的,會讀書識算的年輕將領,正在武學進修。

  除了孫吳司馬等兵法由朝中知兵文臣講授之外,看懂最新式的地圖,進行沙盤推演這兩門必修課,還得是理工學院的活。

  另一個就是準備帶隊出外丈量方田的文資宗室人員,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皇帝的親戚親自去量,那是正好。

  這些人也需要培訓,要學會測量,學會看圖按比例計算面積,學會制作統計圖表,還是理工學院的活。

  最近朝廷獎掖辟田水利的地方官員,陜西兩年增地十萬頃,其中機井的應用,還讓大部分瘠地變成水澆地,蘇油在這上面的功勞,吏部考詮為第一。

  這幾天趙頊和高滔滔的關系有些緊張,主要是老二請出外一事。

  趙顥得高滔滔寵愛,一直住在皇宮里邊,按道理說趙頊登基,他就應該請外才是。

  就算一次不允,趙頊的兒子生下來后,也該請外才是,結果這娃按兵不動。

  然后趙頊的孩子連續夭折,這下趙顥更加住得安安穩穩。

  所以趙頊對這個二弟膩歪得不行,直到趙頊數百人的羽林孤兒神機兩班建立起來后,這娃才老實請外。

  手續是要來回幾次才行,結果趙顥上了一次表,高滔滔得知后便莫名發火,此事再次作罷。

  如今趙頊出于緩和關系的目的,決定順水推舟。

  諸多因素,才促成蘇油得到太子少保這個頭銜。

  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廓。惡貫滿盈,附廓省城。

  要是天下首府,皇城腳下的京兆尹呢?

  蘇油有些無語,我前世可是任勞任怨的扶貧駐村干部,沒事還要給茶葉市長跑腿,沒敢干什么壞事兒呀?

  開封府尹,“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導民而勸課之,中都之獄訟皆受而聽焉,小事則專決,大事則稟奏。”

  “國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樞密使,次三司,次開封府,次審刑院,次群臣,以次升殿。”

  “大兩省以上領務京師,若有公事,許時請對。”

  具體來說,就是掌管京師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政務。

  這個等字很重要,就是啥事你都可以管,實際上啥事都管不了,除了雞毛蒜皮的雜碎,最后就是不好辦的,麻煩的,歸你管,另外該背鍋的事情,也歸你管。

  因為府衙在京城的西南邊,所以又稱“南衙”。

  后世傳說,從府衙進門到達正堂,一共要經過五道大門,包公為了方便百姓告狀,干脆撤了府衙的后墻,將自己的椅子調了個位置,成了直面上訪群眾的第一人,因此有了“包龍圖倒坐南衙”的典故。

  可蘇油來到府衙的時候,后墻明明就還好好的,不由得感慨,這也是老包遺愛于民,導致后世諸多附會傳說了。

  天下首府,規模那是一等一的,開封府,可不僅僅只是一個府衙,而是一片巨大的開放式辦公區。

  蘇油坐鎮的地方,叫廳事,此外還有還有府院、左右廳、軍巡院、各縣縣衙、架閣庫、六曹房等等各級機構。

  廳事,相當于市政府,就是開封知府辦公的地方。

  府院,又叫院事,負責司法訴訟及開封監獄,主官為開封府司錄參軍事。

  左、右廳,左廳掌熟事,即稅賦,主官為開封府推官。

  右廳掌生事,即刑名,主官為開封府判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