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高兄 一路分析完,這段路程也差不多走完了。
沿途風景秀美土地肥沃,能夠看得出百姓生活還算富足安逸,很有江南水鄉的架勢。
過了祿琒甸,阿林部,阿囤彌的弩炮徹底玩不成了,因為沿河兩岸都是農莊,所有弩弦釋放開來罩上,大船又變回了規規矩矩的商船。
這里的人非常善于種稻,還有就是修整梯田,至少比可龍里的鄉親們厲害。
稻子的長勢也比宋地的好,蘇油這才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大理與安南接壤,占城的優良高產稻種,似乎不是不可以搞到哈?
很快,大船駛入一個湖泊,蒹葭蒼蒼,鷗鷺翔集,不少漁船在湖里打魚,看得出湖中物產豐饒。
這就是著名的滇池。
大湖沿岸,水利工程眾多,還有豪華的行宮園林,貴族別業,一路繁華。
氣候也非常宜人,一行人看著浩渺的湖面,都是心曠神怡。
范先生指著兩側兩條河:“那邊,是春登里,流經的河流叫金汁河,沿河的堤岸稱為春登堤,又叫金堤。”
“那邊是云津河,堤岸叫云津堤,也叫銀堤。”
“金銀二堤,捍御、蓄泄、灌溉,所滋益大,鄯闡府坐落在中間,三面環水。這兩條堤,連同滇池一起,造就了此處豐饒。”
大船走了一段,前方人煙越來越稠密,很快進入一段較為狹窄的湖面或者說河面,船只密度一下子增加,湖面盡頭,出現了一座大城。
鄯闡府,終于到了。
大船停靠在泊位上,很快便有衙門的人過來,一番交涉檢查之后,幾輛騾車過來,大船開始卸貨。
這里是大理國官方及民間的商品物資集散地,稱為官渡。幾乎大理的所有貨品,都經鄯闡城運往邕州廣西,與大宋交易。運出的商品每年光戰馬就有數千匹。
眾人下船,開始朝碼頭外一條石板路上走去。
碼頭邊商號招牌不少,都是赤藤杖、鞍轡、披氈、麝香、藥材等商鋪,貨品琳瑯滿目。
同樣,宋人開立的貨棧幾乎也占了一半,漢文書籍、絲綢錦緞、瓷器、各種精巧的工藝品也非常可觀。
二林部在此地有分支機構,是幾個高大的聯排店鋪,一副暴發戶的樣子。
金,綢,書,酒,瓷,一字排開五個門面。
四個門面后邊的院子,都是倉庫,只有書店后院,被開辟成了住所。
一行人過來的時候,第一間金鋪門口已經有一大堆商戶在等著了,滿臉都是企盼的神色,上來就把街面都堵上。
這群人全都穿得花里胡哨,看樣子都是更西邊和更南邊過來的客商。
這也是情理之中,大宋運過來的東西,沒有東邊宋人跑來買了再運回去的道理。
阿囤彌和范先生被圍上了,只好先讓蘇油幾人去書店后房休息,待他們應付完這些客戶再過去。
書店里也有不少人,穿得比外頭的那些更加光鮮花哨,和店員大聲交談,看起來都不是讀書的種子,而是把書籍當做貨品的商賈之流,在那里討價還價。
只有一位年輕人,一副書生的模樣,站在那里悠然地翻閱書籍,似乎不受周圍的嘈雜影響。
書店的老板將一大群客商丟給伙計,自己小心地在旁邊伺候著。
年輕人在一群花里胡哨的西南客商中可謂鶴立雞群,頭上戴著大理款式的玉蘭狀烏紗帽,月白的文士衫子,相比大宋士子,只少了膝上一道橫襕,腳下素棉襪皂絲靴,非常的樸素。
但是衣物的面料,做工那都是考究異常,不是尋常讀書人穿得起的。
蘇油跟著眾人一進門,見到這書生便是一愣。
書生見到蘇油,同樣也是一愣。
兩人都涌起一種這人在哪里見過的感覺。
接著一轉念頭,兩人都不由得同時微笑起來。對方這一身做派,不就是自己身上的做派嗎?難怪如此熟悉!
年輕人就持握書卷,對著蘇油抱拳。
蘇油也躬身施禮,兩人并不答話,擦身而過。
跟著眾人向后院繼續行去,就聽得身后書生對掌柜的說道:“這套《照心寶鑒》,作者該洽過人,然而三教名論皆在其中,互為穿鑿,與中原崇儒抑釋的路子迥異。難道是我大理的大賢隱士所著?掌柜的你可知道此人在何方?我當引薦與我父親。”
大理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年輕人說得字正腔圓。
當掌柜的非常尷尬,苦笑搖頭:“小人就是認識些許漢字,才被主上安排到這位置上,公子所問的,小人實在是不知。”
蘇油便停下,轉過身來:“《照心寶鑒》,乃大宋陵州名宿龍起之先生所著。龍老幼年曾出家為僧,其后為臺符公所勸,改攻儒學,對《易》的研究也極深,故而其書中三教之說交雜。他是蜀中最著名的學者,不是大理人。”
那年輕人有點訝異:“小兄弟是大宋人?大宋的孩童學識竟然如此廣博了?我大理士子也是先釋后儒,龍先生的論述,兩相發明,實在太適合我大理教化了。”
蘇油說道:“龍先生曾是我大宋宰相文潞公的老師,潞公先是薦他為國子四門助教,后朝廷又改授秘書省校書郎。如今正在眉山學宮任山長,雖然身體清健,但是今年都已經八十多了,恐怕是來不了貴邦。”
說完深鞠一躬:“不是見識廣博,實乃小子本身就是眉山學宮的學子。本不該打擾你的雅興,但是聽聞提及師長,故而不得不答,還請仁兄見諒。”
那年輕人不由得有些失望:“龍先生來不了大理。可惜,太可惜了。”
蘇油正色道:“其實也沒什么。文章義理,薪盡火傳,觀其書便可知其人。夫子生于春秋,可如今不還是一樣為人崇仰嗎?所以道理都在書里,人也在書里,不一定非要當面相見。”
那年輕人躬身道:“此言大善,是我落了俗套,受教了。本人高智升,見過上邦文學之士。”
這是以平禮相接,不再當蘇油是小孩。
蘇油躬身為禮:“不敢,大宋眉山蘇油蘇明潤,見過高兄。”
高智升轉頭對掌柜的說道:“掌柜的,將龍老的著述,都給我裝箱,全要了,我回去細細揣摩。”
掌柜的目瞪口呆,這小孩的嘴皮子也太厲害了,這等推銷的功夫,怕是甩大家一條金堤那么長啊。
聽熾火說這是主上的好朋友,應該……肯定……不是要來奪我飯碗的吧?
高智升卻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轉頭對蘇油道:“賢弟對龍老生平如此了解,看來是他親傳弟子?”
蘇油微笑道:“不是,不過每日耳提面命,還要負責照顧龍老的起居。”
高智升哎呀一聲:“那真是大幸!龍老可還有別的著述?”
蘇油笑道:“那太多了,就連此次前來,龍老也給了我兩部書,是讓我在路上自學的教材,回去要考較的。”
“其中一部是《政書》,指點歷朝歷代治政得失;一部是《帝王心鑒》,講述為臣者輔君持正之道。”
“這兩套書都是龍老所注,其中文字忌諱頗多。要是心意不正之輩見了,只怕是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此外邊是見不到的。”
“現在我已經讀完,既然賢兄如此推崇龍老,蘇油便送與兄長如何?”
高智升不由得喜出望外:“當真?這可太好了!”
蘇油笑道:“不用客氣,我已經盡會其義,龍老也只會考較對義理的理解,不會計較文字上的得失,因此已經用不上了。賢兄且請隨我來吧。”
高智升屁顛屁顛地跟在蘇油后面,一起進入內院。
內院是一圈房屋,中間一株素馨花樹,開著白色的小花,芳香宜人。
找到自己的行李,打開書箱,蘇油將兩部書取了出來:“賢兄拿去吧,哦對了,還有這本也得給你。”
高智升接過來,一看封面,寫的是《竹軒小集》四個字,再打開看內容,卻是一本詩歌冊子。
蘇油笑得像一只狐貍:“龍老雖然精通三教義理,不過詩詞卻是他的苦手,作得實在一般。”
“他在福州講學時,寫有《三山即事》一詩,‘蒼煙巷陌青榕老,白露園林紫蔗甜。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有景而無情,貨和市,潮和船,隨和入,家和戶都有重義之嫌,實在有些堆疊無趣,因此他平日里都不準我們傳播他的詩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