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呀!屠盡胡兒,大漢萬勝!”
“沖呀!殺光漢人,匈奴永昌!”
狹路相逢,有進無退,一句廢話也沒有,雙方拔出兵刃,吶喊著沖殺過去,刀光閃爍,長槍揮舞,冷箭防不勝防,不時有人摔落馬下,鮮血染紅了小溪……
這種‘遭遇戰’,毫無戰術可言,雙方將士攪在一起,野獸似的兇狠廝殺,誰的刀快馬疾,誰就占據了上風,相反的,心慈手軟之人,只能成為刀下冤魂!
漢軍心懷熱血、保家衛國,自然是悍不畏死了,更有典韋這樣的勇將,手持一對鑌鐵重戟,橫沖直撞,十蕩十決,匈奴人挨著就死、碰到就亡,瞬間倒下一大片!
兵對兵,將對將,這是沙場規矩之一,廝殺片刻之后,蕭逸、烏維兩位死對頭,自然相遇到一起了,互相對視一眼,立刻廝殺起來……
“鬼面蕭郎聽著,可敢與本王決一死戰,勝者就是天下第一勇士!”
“數典忘祖之徒,今日斬汝頭顱,制成‘骷髏盞’飲酒作樂!”
“殺!……叮當!……叮當!”
烏維手持巨斧,大砍大殺,猶如猛虎下山一般,蕭逸更不肯示弱了,鳳翅鎏金鏜上下飛舞、神出鬼沒,真好似出水蛟龍,雙方互不相讓,一連廝殺五十回合,依舊勝負未分……
人與人斗,馬與馬斗,雙方坐騎也沒閑著,‘白菜’是汗血寶馬,性格神勇彪悍,猶如一頭食肉猛獸,對方的‘照夜玉獅子’,也是奔馳如飛,身強力壯,兩匹戰馬歡蹦跳躍、又踢又咬,比主人還賣力氣呢!
就以神駿而言,兩匹馬不分勝負,可要說到智商嗎,‘白菜大爺’甩對手幾條街,咬耳朵、撞眼睛、踢蛋蛋……陰招層出不窮,痛的‘照夜玉獅子’嘶鳴不止,步伐也混亂起來,影響到了烏維的戰斗力……
六十回合、七十回合……一百回合的激烈廝殺,蕭逸逐漸占據了上風,征戰沙場多年,又與呂布、趙云、張繡……這些一流高手,互相印證過武藝,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相反的,烏維待在草原上,格局不足,見識有限,打幾個野人酋長還行,一旦遇到頂尖高手,自然是處處受制了,不過嗎,憑著一腔血氣之勇,他還能堅持的下去!
“大王!大王!漢軍實在厲害,弟兄們支撐不住了!”
“咱們快些撤退吧,回去調動大軍,再殺敵人一個片甲不留!”
烏維還在奮力苦戰,部下們卻支撐不住了,紛紛哀求著撤退,雙方人數差不多,也都是驍勇之士,可論起武器裝備來,漢軍身披堅甲、手持利刃,又有馬鞍、馬蹬、馬蹄鐵幾樣殺器,縱馬沖殺,動作敏捷,大占了上風呢!
匈奴人技術落后,幾乎沒有武器作坊,也不會冶煉金屬,只能用獸骨磨箭頭,木棒子做武器了,偶爾有一些金屬兵器,也是從漢地高價換來的,已經落伍的青銅器!
因此上,匈奴人南下侵略,不要金銀珠寶、不要絲綢布帛、對漢家美女也沒興趣(他們喜歡膀大腰圓,能放馬牧羊的女人),反而喜歡鐵器、鹽巴、茶葉……之類,尤其煮肉的鐵鍋,更是視之為‘奇貨!’
同樣的勇士,一邊用棍子打,一邊用刀子砍,結果可想而知了,一場激烈的廝殺下來,匈奴人折損了大半,余者也是傷痕累累,眼看就支撐不住了,漢軍卻陣亡很少,最多一點輕傷罷了!
“啪嗒!……勇士們速速撤退,來日報仇不遲!”
將是兵的膽,兵是將的威,部下們死傷慘重,烏維也心慌起來了,動作隨之遲鈍,一個躲閃不及下,鳳翅鎏金鏜橫掃而過,擊落了他的頭盔,還刮傷一處額頭,鮮血瞬間噴涌出來……
抹了一把額頭血跡,烏維不敢戀戰了,巨斧虛晃一招,調轉馬頭就跑,殘部們立刻跟上……他們這次出營巡視,本想刺探漢軍虛實,沒想遇到硬茬子,還折了數十名勇士!
“將士們!痛打落水狗,莫讓胡兒逃走了,斬下人頭者記功!”
蕭逸揮舞鳳翅鎏金鏜,帶領親兵們追下去了,只要殺掉了烏維,等于砍掉劉豹一條臂膀,又能挫動匈奴軍心,豈能放過機會呢?
“嗖!嗖!嗖!”
追逐的過程中,雙方也沒停手,近了用刀砍,遠了用箭射,不時有人墜馬身亡,這方面來說呢,匈奴人略占上風,一則他們游牧為生、騎湛,二則他們跑在前面,容易躲避箭矢,順便向后射箭,這叫做‘歹射法!’
漢軍迎著箭簇追擊,必須不停的躲閃,自然是吃力一些了,萬幸的是,匈奴人精于騎射,武器卻很落后,獸骨磨制的箭簇,難以射穿漢軍甲胄,而漢軍的強弓硬弩,卻是一箭一條命呢!
“嗖!……賊子拿命來吧!”
蕭逸彎弓搭箭,疾如風雨,想要射殺這個漢家叛徒,不過嗎,烏維號稱‘草原第一勇士’,馬上功夫的確了得,一手持著牛皮盾,護住要害部位;一手揮舞彎刀,撥打射來的箭簇,左右躲閃,敏捷如猿!
另外嗎,這家伙極為陰險,總是躲在人群中,利用護衛阻擋箭簇,蕭逸連發六箭,都沒能傷到他,只是射殺了六名匈奴兵,讓人七竅生煙!
一路逃竄,一路追殺,雙方時而拔刀火拼,時而弓箭對射,參戰人數雖少,就激烈程度而言,不遜于任何的大戰,隨著時間推移,漢軍越戰越勇,烏維眼看性命不保了,那知關鍵時刻,匈奴援兵出現了……
嗚!……嗚!嗚!
一隊匈奴兵沖過來,硬是攔住了道路,趁此機會,烏維快馬加鞭,終于逃出生天了,原來一路的追殺,已經靠近了匈奴大營,還驚動了巡邏士兵!
到了這一步,追殺烏維不可能了,再要糾纏下去,恐怕讓敵人反咬一口,蕭逸見好就收,帶兵回營去了!
此一戰,打傷了右校王烏維,斬殺上百名匈奴兵,繳獲了幾百匹戰馬,也算一場小勝利了,另外嗎,漢軍還抓住一名俘虜!
這個俘虜有一點奇怪,即沒挨刀,也沒中箭,是自己滾落馬背的,而且被抓的時候,此人也沒反抗,表現的很是配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大營之后,蕭逸提審俘虜,想詢問一些敵軍情況,結果雙方一見面,竟然還是故人呢,俘虜正是李勇!
李勇是上代右校王李云的親信,也是李氏族人之一,當初蕭逸游走草原,與此人打過交道的,知道他武藝高強,心懷忠義,在政治態度上面,也傾向于大漢王朝!
“漢家游子李勇,參拜大司馬大人,李氏一族子孫,漂泊草原數百年,一直希望回歸大漢,如今出兵之事,皆在烏維一人,與李氏一族無關,還望大司馬見諒……”
李勇跪地行禮,態度極為恭敬,上代右校王評價過,說蕭逸智勇雙全、腹黑心狠,絕非池中之物,短短十年時間,從一名小校升至大司馬,果然是料事如神!
其實李氏族人,一向親近大漢的,只是畏懼烏維的淫威,不得不屈服罷了,李勇主動成為俘虜,就是想見到蕭逸,為族人們謀一條生路,回歸祖先故土!
“數百年之前,李陵將軍出征漠北,帶領五千漢家兒郎,鏖戰匈奴八萬人馬,箭盡援絕,死傷慘重,不得已而投降了,本想肆機歸漢,洗刷戰敗之辱,沒想到朝廷誤解,誅殺李氏滿門老少,也阻斷了李將軍的退路,真是造化弄人呀!
前人之恥,后人雪之,李氏子孫不忘故土,一心回歸大漢王朝,此心可昭日月,本大司馬對天盟誓,凡是真心歸順者,前罪既往不咎,日后加官進爵!”
對于李陵的故事,蕭逸一直很同情,對于李姓族人回歸,他更是歡迎之至,當即拔出了寶劍,切斷帥案一角盟誓,只要李姓族人歸漢,一定讓他們回歸故土!
“皇天后土為證,李氏回歸故土之后,一定誓死效忠朝廷、效忠大司馬大人,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李勇眼含熱淚,拼命磕頭不止,又借來一柄寶劍,割破了手臂,用自己的鮮血盟誓!
接下來,蕭逸擺下酒宴,好好的犒勞李勇,順便詢問一些情況,包括匈奴人的兵力部屬、內部矛盾……作為參考之用,李勇真心歸漢,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吃飽喝足之后,李勇準備離開了,他留在漢軍大營中,不過多一名勇士,對于戰爭大局無補,不如回到烏維身邊,刺探軍事機密,聯絡親漢份子,再來一個‘里應外合’,作用遠勝千軍萬馬呢!
當然了,一名俘虜毫發無傷回去,難免的讓人生疑,必須做點‘記號’,李勇也是個狠人,自己打腫面頰,撕破衣衫,又拔出了匕首,在身上刺了幾道傷口,而后騎一匹傷馬、拿一柄斷刀,血跡斑斑的跑回大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