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毅進來時,正好聽到李翩鴻說的這番話。
李翩鴻這話說的很輕巧,但背后含義極大。
也就是說,西蜀剛剛經歷了一場殘酷劇烈的政權斗爭,江后和灃親王奪了權,李翩鴻和李澤逃到了方丘。
“西蜀現在的近況,是江皇后和灃王把持朝政?”靜平問。
“江皇后對外宣稱我兄長染病去逝,立十歲的太子李淳為帝,她為攝政太后,灃王為攝政王。”李翩鴻回答。
靜平看向寧毅,不由心思凝重。
“公主,江后與灃親王是亂政奪權,并非民心所向。只要我兄長痊愈,我和兄長便可回到天府,奪回帝位。”李翩鴻道。
靜平心想,我并不知道西蜀國內具體的形勢如何?我們若是冒然插手西蜀內政,就怕無端引起兩國紛爭。
“公主若是還有隱憂,我定會隱瞞冬雪姑娘的身份,絕口不提兄長病情跟公主有關,其他事情也絕不會讓冬雪參與,絕不牽扯到大安。”李翩鴻道。
李翩鴻當真是極聰明的,不用自己多說,她猜到自己所想。
不一會兒,冬雪與太子來了。
看到元佑由冬雪推著輪椅進來,李翩鴻有些意外。
她的印象里,大安的三皇子是天底下少有的美男子,如今他已經是大安的太子,卻沒想到他是坐著輪椅而來。
身著白衣腰系錦帶,雖坐著輪椅,仍不掩其風采貴氣,他一雙黑眸沉靜而有神,與他對視時不由肅然,對他心生敬意。
“見過太子。”李翩鴻見禮。
“十三公主不必多禮。”元佑淡淡一笑。
李翩鴻心想,定是師兄將太子請來。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這事關西蜀國政,他與太子交好,請太子來也正常。
李翩鴻將原委又簡單的說了一遍。
元佑神色凝重,李翩鴻的要求聽似很簡單,其實很復雜。
冬雪是大安有官身的女醫官,又在自己身邊伺候,讓她去治西蜀的皇帝,可不是簡單的醫治病人。
更別說西蜀剛經歷一場政變,之后的走向會如何尚不可知,他當真要冒然出手?
“十三公主,你先說一下你兄長的病情。”元佑道。
李翩鴻早就想到師兄這一方會有許多顧慮,她完全理解。
“我兄長身體有異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他的身體突然變得虛弱,性情大變,越來越暴躁。”
“阮前輩隨我進宮見過兄長,看兄長眼角發青,便說兄長很可能中了毒。他給兄長把脈時,他的脈象又不像中毒跡象,他也很困惑。”
“四個月前,我兄長在上朝之時暈倒,后來就一病不起。江后跟灃親王趁機控制內廷,我連兄長一面都難以見到。直到一個月前,我在師父和阮前輩的幫助下救出了兄長。
“因為我兒時在方丘住過,所以我們一路往東走,越過邊界到了方丘。這一路,兄長大多時皆是暈迷,偶爾清醒便會不停的喝水。可是他越喝水,身體就越虛弱。”
“十天前我出發來東安城,在我來之前,兄長已經虛弱的神智不清。阮前輩和師父用內力救兄長,發現源源不斷的內力進到兄長體內,如泥牛入海,毫無作用。”
“我走投無路之下,才來東安城求醫。”
冬雪聽李翩鴻所說,不由擰眉。
“西蜀皇帝若是中毒,阮前輩和夏前輩的內力一定會有作用。若是當真一點沒有作用,那可能就不是中毒。”
“不是中毒,會是什么?”李翩鴻道。
“十三公主應該知道才是,你們西蜀盛行巫蠱之術,許多巫師擅用蠱蟲害人,只怕令兄中的是蠱蟲。”冬雪回。
李翩鴻當然知道,在埃幽靈山脈一帶,有許多巫師擅用巫蠱之術。她從小就極厭惡巫蠱之術,但是江后酷愛巫蠱,她身邊有幾位巫師。
“冬雪姑娘可知是什么蠱蟲?”
冬雪緩緩道:“我聽十三公主所言,令兄中的蠱毒可能在天蠶蠱。這種蠱初時為卵,依附寄住的皮毛之中,以皮屑為食,此時寄主是毫無知覺的。”
“等蠱蟲從卵中孵出,便像蠶蟲一樣,會蜇伏于寄主的血管之中,吸食寄主的血液。”
李翩鴻聽到這里,只覺得毛骨聳然。
“等天蠱變成類似蝶狀的蠱蟲時,會鉆到寄主的骨髓之中,以吸食寄主的骨髓為食。”
“到了吸髓后,寄主便會開始全身無力,身體虛弱,身體常處于渴水的狀態,要不間斷的喝水。但是越喝越渴,越喝身體越虛弱,甚至常常暈迷。”
“蠱蟲化蝶完畢后,吸髓已經不涌滿足。蠱蟲的身體會長出利刺,鉆出寄主的骨頭,往心口而去。一旦蠱蟲到心口,會開始吸食寄住的心臟,直到寄住和蠱蟲皆亡。”冬雪道。
“這種蠱蟲性情慵懶,能依附在人的身體里長達三至五年之久,一開始人并不會有什么異樣,等到成長到吸髓至少要過兩三年,按你這么說的話,西蜀王中蠱蟲至少有兩年,現在是吸髓的階段。”
李翩鴻臉色大變,她還以為兄長是這一年來才中毒的。看來皇兄登基沒多久,就已經被下了蠱蟲了。
“冬雪姑娘可有法子救我兄長?”李翩鴻問。
“用血貓便可以醫治。”冬雪道,“血貓的的血是西蜀所有巫師來養蠱蟲最好的引子。用血貓的血將蟲子引出,等蠱蟲一出,我再施針炙為令絡筋脈,可留下一命。”
“只是如此,寄主也會元氣大傷。”
聽到兄長有救,李翩鴻眼眸中露出一絲希望,
“冬雪姑娘,可否隨我去一趟方丘?”李翩鴻道。
冬雪自然不能做主,她看向公主和太子。
靜平聽到那中蠱也覺得毛骨聳然,當下也無法犯心說不讓冬雪去醫治。
元佑亦是如此,他道:“冬雪,你隨十三公主走一趟吧!”
李翩鴻有些驚喜和意外的看向元佑,其實若是太子不愿插手,她也是能理解的,必竟這其中牽扯到西蜀的內政。
太子居然毫不猶豫說讓冬雪同行,讓她十分感激:“多謝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