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七章 對賭行(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金融霸主之重生

  國債期貨是指,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預先確定買賣價格,并于未來特定時間內進行錢券交割的國債派生交易方式。

  國債期貨屬于金融期貨,是一種高級的金融衍生工具。

  它的最早出現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

  趙江川想要買的,就是92(3)國債06月交收國債期貨合約,一種期貨市場的標準化合約。

  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

  它的兌付辦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貼息。

  由于保值貼息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該產品在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投機價值,成為了期貨市場最為熱門的炒作素材。

  由此引發的323案,也成為了華國證券史上的“巴林事件”,英國金融時報則將1995年2月23日稱為華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趙江川曾作為一代金融巨頭,對于這一段歷史自然是非常清楚,或者說只要在金融市場混過的,對這件歷史中的大事件就沒有幾個不知道的。

  按照趙江川之前的計劃,只需要用不同的身份注冊多個賬號,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將資金流入國債市場,然后坐等收錢。

  那樣,混在無數的成交數據中,就不至于會被人發現他的存在。

  然而只能填寫報單的交易方式打亂了趙江川的計劃,國債期貨不比股票,一張國債合約差不多要兩萬保證金。

  兩萬塊,對于很多人都是一筆大筆錢,所以在營業部交易的散戶往往都是買上一手或者兩手罷了。

  他要是一下子十幾萬砸進去做多,對會在營業部里很惹眼。

  人均收入一年才好幾千塊,十幾萬那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攢不到的錢,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拿十幾萬一次開上七八手國債期貨,在鷺島市這種小城市里可算是大手筆了。

  有人跟風買都不算什么,鷺島又不是魔都那種大地方,就算營業部的人一起買估計也不會對市場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最麻煩的是賺了錢之后,在那幾何倍率的利潤下,毫無疑問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去。

  不出意外,過不了多久所有人都知道萬邦營業部某某發財了。

  高手、股神、這種毫無用處的帽子一帶,那以后算是別想消停。

  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趙江川不得不考慮,身在這個年代又不是打游戲砍npc,他的一舉一動所造成的結果,受影響最大的還是他自己。

  就在趙江川思考該怎么辦才能沒有后顧之憂時,他沒注意到,在他不遠處有一個穿著西裝、帶著眼鏡的中年人正在觀察他。

  張華是浙東人,早些年在浙東經營皮革生意,出過遠門,見過世面,生意后來就越做做大攢了不少家底。

  但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張華在一次偶然間接觸到金融市場后,那種瘋狂的暴利就將他深深吸引了。

  然而事實并沒有張華想的那么容易,跟做生意完全不同,無論是股票還是期貨,似乎根本就不存在規矩和經驗之說。

  不管張華浪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去總結經驗,但市場似乎總在跟他作對。

  每次他看好的股票,只要一買就跌;等他沒法忍受那種虧損賣了,價格就又漲了。

  不是說買股票就是對上市公司的未來前景進行投資么,可他買的那些股票,公司都很賺錢但股價就是不漲。

  這讓張華一度懷疑,是不是有人看上他手里的那點錢故意給他下套,不然怎么就那么巧合。

  經歷了一年多的持續虧損,在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中,張華實在是沒信心再做股票了。

  在朋友的介紹下,張華又接觸到了他覺得一定可以賺錢的期貨市場。

  因為張華做皮革生意的時候,那是天南地北都闖過,很多商品的產地,加工銷售以及行業的周期,他都非常了解。

  甚至一些商品的成本價,銷售價,以及中間環節的差價,他也知道個大概。

  然而最后的結果卻讓張華難以接受,哪怕他知道交易商品合約的所有信息,也仍然無法在市場中賺到錢。

  比如他最熟悉的皮革,他知道皮革所有的各種流程,成本價,各種皮革廠生產的淡季旺季,皮鞋皮衣的銷售過程等等。

  這些東西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最終因為知道的太多,反而比那些閉著眼瞎做的人虧的更多。

  因為,什么都不懂的人虧多了受不了就跑了,他心里知道市場價格的底線或者峰值在哪,一直在等著他需要的轉機。

  可市場似乎就像一個表姊一樣,一次次的試探著張華的底線,每次都可以恰到好處的從他兜里把錢賺走,甚至還要再罵他一聲沒用的東西。

  張華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么理論上可以虧賺各半的買賣,到了他這里就成了穩虧不賺的行當。

  直到有一次無意間聽到朋友跟他聊賭桌上的事情,張華才意識到自己誤入歧途了。

  賭場里,賭徒能賺錢的總是少數,但賭場從來就沒有賠錢的,而這些市場不跟賭場一樣嘛。

  張華不虧是大風大浪走過來的生意人,在意識到自己走錯路后,他立馬停止了在市場中交易。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兩年的時間里除了在市場虧錢,更有不少錢是浪費在了交易中的傭金和各種費用里。

  浙東人自古以來都是商賈之鄉,張華也有些浙東人特有的精明,在意識到真正能夠賺錢的只有傭金后,就將注意打到了其他人身上。

  在市場中賺的都是浮盈,如果可以幫別人提供交易的場所,他賺的了就是真金白銀。

  很快,張華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他開始游說自己過去的一些生意伙伴合伙賺錢。

  正兒八經的證券公司,張華肯定是弄不了的,各種手續關系牌照什么的,也不可能是私人就能搞定的。

  不過這沒關系,正規的證券公司要想進行股票或者期貨買賣,都需要足夠的本錢,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錢去做的。

  有著多年做生意的經驗,精明的張華就將注意打到了這方面,他用墊付資金的形式,來幫那些想進行股票期貨買賣的人進行交易。

  那些想要進行買賣的人,只需要投入很少的資金就可以在他這里進行買賣。

  這樣,張華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抽取高額傭金,那些在他這里進行墊資買賣的人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一旦客戶的資金虧損到警戒線,按照約定,張華有權利將他們的持倉強制賣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