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酒過三巡開始談事情,但在許游這里,是一壇酒喝完了,這才談了一半正事。
  看到烏牛介紹費這么感興趣,許游也跟著來了興趣。
  他拍了拍烏牛,親熱地說道:
  “烏牛首領,
  其實除了戰馬和大黑牛,你還有其它辦法從我手里得到毛料。”
  “還,還有什么?”
  烏牛和譯者都是有些茫然。
  草原上除了馬匹牛羊,就剩下馬糞牛糞羊糞,難道眼前這位漢人,也需要那些糞便來燒火取暖嗎?
  “還有人啊。”
  許游嘿嘿一笑,
  下意識地搓搓手,“現在我們這里,
  需要大量的勞,
  呃,勞動力。”
  “勞動力?”
  “對。”許游點頭,“比如說,這里的草場需要人幫忙養牛羊,工坊里需要雜工,礦場里需要礦工,我們需要很多人手來干活。”
  兩人不懂什么叫雜工礦工,但需要人手干活,還是聽得明白的。
  但見烏牛眼睛一亮:
  “什么人都可以嗎?”
  談起這個,許游就熟練多了:
  “這就要看是哪種類型了。我們這里的人手,主要分成兩種。”
  “哪兩種?”
  “第一種,就是勞力,其實就像是你們部族里的那些羊奴,還有你們俘虜的那些奴隸。這種我們只要青壯和小孩,男女都行,不要干不了活的。”
  烏牛點頭:“明白。”
  怎么可能不明白?
  草原上的部族紛爭,哪個部族真要被別人吞并,最后能活下來的,
  基本都是青壯。
  對于勝利者來說,那些老弱病殘,除了浪費寶貴的糧食,根本沒有別的用處。
  甚至在很多時候,若是勝利者部族糧食不足的時候,戰敗的部族,連青壯男子都要被殺掉,只留下牲畜和女人。
  “一個健康的奴隸,我可以給半匹戰馬的價錢,十匹毛料!”
  “如果你們可以介紹別人過來賣奴隸,他們每賣給我一個奴隸,我同樣可以再白送你們一匹料。”
  烏牛聞言,眼睛都直了。
  譯者忍不住地咽了一口口水。
  這不比介紹戰馬還賺?
  草原上戰馬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那不滿地都是?
  許游看到他們的神色,滿意一笑,然后抿了一口酒,繼續說道:
  “當然,
  我們也知道,
  大伙在草原上,都是為了能更好地活下去。”
  “所以我們為了草原上的大伙著想,還準備了第二種情況。”
  “就是若是你們能勸說別的部族前來投靠我們。”
  說著,他伸出兩根手指,“這種情況,我們就按所有人頭算,不分老幼。”
  烏牛眼睛更直了。
  “老人也可以?”
  “可以。只要是草原上有人活不下去了,主動前來投靠我們,就可以算到里頭。”
  許游侃侃而談:“只要到這里的人,肯安安份份地聽從安排,無論是在草原放牧,還是在工坊礦場干活。”
  “不但有吃有穿,還會有工錢,月結!無論是結錢還是結糧,那都好說。”
  “還有這等好事?”
  烏牛暗想,若真是如此,那我還不直接投靠了漢人呢!
  許游似乎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烏牛首領,這對部族的部眾來說,自然是好事。但你可要聽明白了,我們要的是,愿意安安份份聽從我們安排的人。”
  “所以到時候,部族里的部眾,肯定要被打散。”
  “那些首領,我們可以安排他衣食無憂,但同時他也會失去對部眾發號施令的權力。”
  烏牛一怔,然后又說了一句話。
  譯者翻譯道:
  “那恐怕沒人會愿意過來投靠。”
  許游搖頭:“那可說不準。”
  真到活不下去的時候,誰能讓他們活下去,誰才是真正的首領,不是嗎?
  “烏牛首領只要把這個消息傳出去就好。”
  烏牛雖然想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這個事情對他又沒有什么壞處,于是他點了點頭,算是應下。
  說不定萬一有哪個吃了羊糞的家伙,真的愿意帶人過來投靠呢?
  那他不就能白賺一大筆?
  相比于烏牛,譯者反而是想得更多一些。
  買賣奴隸不要老弱病殘,而主動投靠卻可以算在里頭。
  就算是有首領不想當人,想鉆個空子,把自己的部眾拉過來賣人頭,可就卡在老弱病殘這一關上過不去。
  會有首領不想當人嗎?
  以譯者這么多年在草原上生活的經驗看來,這種首領不能說很多,但肯定不會稀少。
  所以也不知漢人定下這個規矩,究竟是經驗豐富,還是考慮周密,能提前想到這一層。
  兩日后,烏牛的其余族人果然通過山口來到平城榷場,歡天喜地地開始搬運小山一樣的物資。
  在進入山口準備離開平城時,烏牛回過頭,深深地看了一眼后面那座還沒有完全建起來的新城。
  在這兩天的時間里,他在許游的幫助下,大致地游覽了一下平城,好歹也是了解一些情況。
  誠如許游所許諾的那般,在平城周圍生活的胡人,日子果真是比草原上好得多。
  想到這里,烏牛突然對譯者說了一句:
  “你說,若是我們把許大人交代的事情辦成了,那以后是不是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譯者聽到沒頭沒腦的這一句,有些不明所以。
  “以后就算是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也可以率領族人來這里投靠許大人。”
  雖然說到時候會失去首領的權力,但同樣也會獲得補償不是么?
  怪不得呢!
  烏牛覺得自己終于明白那個許大人說那句“那可說不準”是什么意思。
  畢竟無路可走的時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原來他是早就想到這一層。
  聽到首領這番話,譯者這才知道首領竟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一時無語。
  不過想起許游手里那些厚厚的精美毛料,數之不盡的糧食,雪白的鹽巴,清冽的雪中火……
  譯者咽了一口口水:
  “大人說得沒錯。這一次,我們比別人至少要快了一步,只要能進一步取得平城漢人的信任,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族人會被凍死餓死。”
  烏牛哈哈一笑:“沒錯,所以我們要快點趕路,趁著這個消息還沒有被別人知道,想辦法勸說別的部族來平城交換東西。”
  當烏牛的部眾漸漸消失在山口,平城內的城墻上,正站著兩個人,目送著他們離開。
  “他們算是今年來自最遠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們把消息傳出去。”
  許游吐出一口白氣,對著身邊的一個年青人說道。
  這個年青人,身材挺直,身上穿著又厚又長的軍大衣。
  大衣沒有扣扣子,帶著寒意的風吹過,時不時掀起小腿處的軍大衣的衣角。
  腳蹬牛皮靴,穿著軍中特有的長褲,腰間戴著巴掌寬的牛皮腰帶。
  若是頭上再戴一頂后世的軍帽,那就是活脫脫讓那些夢回上海灘的女小布爾喬亞尖叫的年青有為軍閥頭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位年青人,面容稍稍有那么一些陰鷙,讓人不敢太過親近。
  許游比對方年長,但他同樣沒有敢輕視這個年青人。
  因為這個年青人,是皇家學院講武堂的首席大師兄,張遠,張牧之。
  同時也是馮中都護一直帶在身邊培養的學生。
  涼州軍改編之后,原本身為涼州軍副參謀長的他,被馮中都護舉薦為護鮮卑校尉府長史。
  護鮮卑校尉王平,雖長于軍戎,但所識不過十字。
  長史張遠長于籌謀,擅處文書。
  一人領軍防守平城各處山口要隘,一人坐守城中處理事務,配合還算不錯。
  可以說,張遠的升遷,代表著早年蒼頭黔首子弟出身的學生,開始正式踏入大漢帝國軍政界的中層。
  若是再加上參與考課的皇家學院的學生,可以說,當年某只土鱉搞出來的腐鯤孵化池,終于孵出了小腐鯤。
  這些小腐鯤,雖然牙齒還很稚嫩,但已經寒光隱現。
  “足夠了,既然他們能前來,就說明我們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
  張遠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有著比同齡人更沉穩的心態:
  “他們帶著這么多東西回去,瞞肯定是瞞不住的。”
  說到這里,他的嘴角微微一挑:
  “有了他們這個例子,相信到了明年,彈汗山那邊,就會有更多的部族過來跟我們交易。”
  “說不準那個時候,他們趕過來的,不僅有牲畜,還會有戰俘和奴隸。”
  軻比能離開以后幽州北境以后,留在那里的鮮卑胡人,種落離散,互相侵伐。
  強者遠離邊塞,另立首領;弱者則是留在邊塞,向魏人請服,為魏人提供馬匹牛羊等牲畜。
  本來高車人的南下,就已經給漠南造成了更多的混亂。
  現在大漢所要做的,就是讓這種混亂變成大混亂。
  “只要烏牛他們,幫忙把平城的消息傳出去,只要明年聞訊而來的胡人當真能從我們手里換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張遠嘴角的弧度更大了,“那么接下來的幾年里,草原上的那些胡人部落的互相殘殺就只會越發激烈。”
  作為最早跟隨山長的學生,張遠從南鄉到隴右,再從隴右到涼州,又從涼州到并州,他見過太多的胡人。
  所以他深知,以前的草原戰爭,戰俘只是順帶,搶奪草場、女人、牲畜,才是目的。
  但只要平城的消息傳出去,連戰俘都能成為財富,而且還是巨大的財富。
  那么對于缺衣少食的草原胡人來說,那就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戰俘哪里找呢?
  自然是通過戰爭獲得啦!
  只要戰勝敵人,不但可以獲得草場,女人和牲畜,還可以用戰俘從平城換來無數的財富。
  誰還有空去給魏人養馬?
  再說了,就算是有馬,那也是賣給平城劃算啊!
  賣給魏人才幾個錢?!
  魏賊有毛料么?
  有雪中火么?
  有紅糖么?
  人不能光吃糧食,還得穿暖,還要學會享受美味,不是么?
  想到這里,張遠臉上露出愉快的笑容: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啊!”
  “魏賊就算是知道我們在暗中搞鬼,他們難道還真能比我們出更高的價錢么?”
  嗯,前些日子,雁門塞的南邊,興漢會正好發現了一個大鐵礦。
  輕輕地敲了敲城墻,張遠繼續說道:
  “到時候我們派過去的人再在那里稍稍加把勁,說不得,就會有不少無路可走的小部族主動前來投靠我們呢!”
  許游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悄悄地往旁邊挪了點位置。
  這等陰毒狠絕,不用懷疑,只能說果然不愧是馮鬼王教出來的學生啊!
  想了想,許游提醒道:
  “那萬一他們并沒有把消息傳開呢?”
  張遠把目光從山口收回來,看了許游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
  “許郎君且放心就是,除非他們是檀石槐,至少也是軻比能,否則,他們憑什么阻擋別人前來交易?”
  “我們大不了再多等一兩年,但如果他們想要表面一套,暗地一套,那可不一定能多活一兩年。”
  劉侯所領的精騎,今年可以在廣寧城的南邊劫掠,明年也同樣可以去廣寧城北邊的彈汗山打獵。
  殺雞儆猴,也算是給那些想要投靠大漢的胡人一個警告。
  許游吐出一口氣:
  “這些事情,我不懂,也插不上手,我只管配合你們的行動。”
  同時心里暗暗想道:
  我們當年干的最大事情,不過是轉手一些勞力,現在的年青人,玩得比我們還野。
  居然一邊想著要滅族,一邊敢想著謀劃河北之地。
  看來等這個事情做妥當之后,我也要想著謀個正經差事了,不然的話,還真要被他們甩下。
  就在烏牛帶著物資離開后沒幾天,平城終于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雪并不算大,只是薄薄的一層。
  這一場寒潮,僅僅是給關中帶去了寒冷。
  雪后的第二天,日上中空,給關中帶來了不少暖意。
  趁著這個好日子,虎騎軍把戰馬拉出來活動,同時拿豬毛做成的刷子,給馬刷去身上的塵土、皮屑、泥垢。
  “快點快點!怎么慢吞吞的!”
  虎騎營的將士,對著跟在自己身邊的見習騎卒喝罵道,“沒給你們吃飯怎么著!去,再拿一些豆子過來!”
  被罵的見習騎卒臉上閃過一絲怒色,但他終是不敢發聲,默默地轉身去拿豆子。
  今年虎騎軍加入了一批見習騎卒。
  這本也沒有什么,因為虎騎軍本就是天下無雙的鐵騎,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虎騎,自然是要經過種種篩選。
  只是這批見習騎卒有些特殊。
  因為他們來自吳國。
  可以預見,這批見習騎卒,以后肯定就是吳國騎兵的軍中骨干。
  他們當中,還有一些是吳國軍二代。
  只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來到漢國之后,卻是要從馬夫做起,喂馬,給馬刷毛,幫馬洗澡……
  同時還要參加各種枯燥無比的基礎訓練。
  天天練石鎖,舉重,跑步,坐在可笑的木馬上,舉著木頭長戟刺來刺去……
  他們過來,是要學領鐵騎沖鋒的本事!
  學這些,能上陣殺敵?
  也不是沒有人反抗過,但虎騎軍一名普通將士,放到外面,最低也是個隊率。
  真要論起馬上功夫,吳國這些見習騎卒,還真沒有人能比得過。
  更別說漢軍軍紀極是嚴明,與吳軍劫掠百姓為奴的習氣大不相同。
  就算他們身份特殊,不會被斬首,但軍棍肯定是免不了的。
  嚴重者,更是要被退回吳國。
  饒是如此,不少人心里仍是心懷憤懣。
  直到有一天,他們親眼目睹虎騎軍在日常訓練時,發起了毀天滅地般的沖鋒,這才讓稍稍收起了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