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刺史嘴里的“酒爺”,就是自己前世的父親。
  反正從他記事時起,“酒爺”就已經是父親的外號。
  “酒爺”嗜酒如命,不過他不喝工業化釀出來的白酒,他喝的是啤酒,還有農家自釀的米酒。
  小時候農村自己釀酒,單獨一家是沒辦法提供足夠糧食的。
  都是在農閑時幾家合伙,一起湊了糧食,然后自釀自飲。
  “酒爺”經常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同時還提供場地,夜里負責看管之類。
  因為這樣可以分到更多的酒。
  現在大漢的蒸餾酒技術,就是馮刺史前世小時候,在“酒爺”和親朋好友釀酒時,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轉悠學會的。
  只是酒不是什么好東西,更何況喝太多的話,毛病也就出來了。
  從馮永十來歲開始,“酒爺”晚上回家,回到屋里,皺著眉頭,捂著肚子,擰開藥瓶,吃上幾片藥,就成了日常。
  然后就是母親天天數落,想讓他戒酒。
  為此父母開始吵架。
  有一次,母親把父親的酒給摔了,兩人甚至還打了起來。
  那是馮永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十三歲的他,抱著大哭的弟弟妹妹躲在角落里,心里充滿了害怕和恐懼,感覺天已經塌下來了一般。
  父母打架過后沒多久,“酒爺”的胃病突然加重,被送進了醫院,讓本來就是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出院后,“酒爺”這才不得不戒了酒。
  不過病根已經落下了,病情一直反反復復。
  家里情況也不好,沒有辦法去更好的醫院,只能強忍著。
  那個時候生病,不到迫不得已,誰舍得去醫院。
  基本都是用偏方和土方子,盡量不花錢或者少花錢。
  “酒爺”那些年吃過不少偏方土方,從未見效。
  直到有一年,家里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個藥方。
  藥方很簡單,但居然有效。
  到馮永走出校園,學會文武藝,賣身女總裁,家里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家里父母也有條件去醫院做全身體檢了,酒爺因為這些年的修身養性,各項指標居然比同輩人要好得多。
  當然,馮秘書能給家里帶來變化,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必不可免的商場應酬,更別說每次要給女總裁擋酒。
  也不知是不是遺傳了“酒爺”的體質,馮秘書的酒量確不算小,但同時也很快染上了“酒爺”年輕時的病。
  幸好病況很輕,不算什么大礙。
  在某次回家看望家人時,無意中被家里人知道后,“酒爺”拿出珍藏了十幾年的藥方,對自家兒子吹噓說藥到病除。
  是不是真的馮永不知道。
  但馮永看到了上面的一味藥,覺得似乎有點意思。
  于是回到到城市后,偷偷找人詢問了一番。
  對方給的解釋是,理論上應當有效。
  然后又解釋說這病主要是先吃抑酸劑,這藥方有碳酸化物,理論上還能產生少量堿,正好中和胃酸。
  除了馮永能聽懂的,還說了什么甲殼素之類專業名詞。
  不過最后還是叮囑馮永,這種偏方土方,最好先進行專業驗證,以免出現意外。
  時過境遷,當年的馮秘書搖身一變,成了馮刺史,手底有女總裁,有女秘書……咳,這個劃掉。
  醫療條件卻比當秘書時落后了兩千年。
  特效藥和專業藥是沒有的,土方倒是還記在腦子里。
  反正吃不死人,而且諸葛老妖也沒多少時日可活。
  死馬當作活馬醫。
  不奢求能根治,能減輕病痛,讓他多活兩年,就算是成功。
  最好能熬到收復關中以后。
  當然,若是能克復中原以后就更好了。
  如果可以的話,弄死了東吳再死馮刺史也沒意見……
  馮刺史想著美事,大漢丞相的手已經不由自主地舉了起來:
  “你且伸頭過來讓我看看。”
  病重是病重,力氣弱是弱了些,但病虎余威在。
  “哎,哎,哎,丞相,丞相,凡事好商量!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
  馮刺史識時務者為俊杰,連忙向旁邊挪了挪,說道,“那酒爺,還吃過一味藥方!”
  “當真有藥方?”
  大漢丞相先是一喜,居然把藥方嚇出來了?
  然后看到這小子的模樣,卻是更生氣了!
  “叭!”
  “丞相為何還要打我?”
  “有藥方為何不早說?”
  “丞相,這病,主要是靠休養,我前面所說的那些,若是你做不到,就是吃藥亦無用。”
  “當真?”
  “我騙你作甚?”
  “你小子最是奸滑,讓我很難相信你……”
  才剛剛欺了我一回,還好意思說“我騙你作甚”?
  “丞相要如何才相信我?”
  “你且先把藥方寫出來。”
  “咳,丞相,不須如此,我早就已經寫好了。”
  馮刺史面色從容地從懷里拿出藥方,遞了過去。
  如果諸葛老妖的病情在自己意料之中,這個藥方自然就派上用場。
  如果不是,那么自己也沒有辦法應對,到時候不拿出來就是。
  大漢丞相有些意外地看了馮刺史一眼,這才伸手接了過去。
  待看到上頭的字時,有些意外地問了一句:
  “這字,不是你寫的吧?”
  “丞相,我們在談藥方,還要管是誰寫的字?”
  馮刺史敢怒不敢言。
  再說了,夫妻本是一體,我家細君寫的和我寫的有什么區別嗎?
  馮刺史現在是才名滿天下,又身居高位,大漢丞相也不好再多說他。
  能聽得進去就好,聽不進去,也只能隨他去了。
  當下便把注意力放到藥方上面,然后眉頭又是一皺:
  “烏鲗骨?文蛤之殼?皆是海中之物,怕是難尋。”
  大漢現在哪來臨海的地方?
  馮刺史卻是絲毫沒有擔心之意:
  “丞相,這尋找藥材之事交給我就行了,我們還是先談談你的休養之事。”
  “不飲茶,不喝酒倒是無妨,多餐少食又是個什么說法?”
  諸葛亮猶豫了一下,問道。
  “他人一日里吃三餐,丞相你吃六餐,每餐少食,不可過飽,而且須得把吃食細細嚼碎,方能咽下。”
  諸葛一聽,臉上更是猶豫:
  “一日三餐已是奢侈,這一日六餐,太奢靡了,怕是為人所道。”
  勤儉節約一向是大漢丞相的主張,現在突然要奢靡起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會破壞大漢的風氣。
  馮刺史一聽,額頭青筋蹦了蹦。
  命都快沒了,還摳?
  南鄉工坊每年特意送過來的分紅,都喂了狗嗎?
  “三餐是吃那么多,六餐也是吃那么多?何來奢靡之說?丞相,我們還是談談不操勞不熬夜不多思這個事。”
  “大漢未興,如何不多思?政務繁多,安能懈怠?”
  大漢丞相吁了一口氣,嘆道。
  馮醫生很不滿患者的態度,站起身來,“丞相,你要是這樣,那我只好去找家屬談了。”
  “家屬?什么意思?”
  “呵呵……”
  請: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