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書有云:
  時曹真陰有吞隴右之志,奪蕭關之心,滅永于安定之意。
  永以霍弋案微徑而至回中道,襲擾真糧道;又親領萬余人組八陣圖抗真之銳。
  真糧道不暢,又被拖日久,其圖愈難展,遂急求戰。
  永示之以弱,慢真之心,后以甲騎突襲,大破之。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多選題:
  后漢與季漢交替時期,三大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分別是:A:官渡之戰、B:赤壁之戰、C:漢中之戰、D:蕭關之戰。
  自從發現曹真的大軍朝蕭關而來,馬岱每天就是只做三件事。
  第一就是巡視蕭關各處營寨塢堡,第二就是眼巴巴地看著西邊,盼望援軍,第三嘛,就是眺望東邊,祈禱馮永無事。
  每日咽不下吃食,每夜睡不了安穩覺。
  曹真的第一目標不是蕭關,所以各處營寨塢堡暫時無憂。
  送往隴右的救援信,很快得到了回應。
  但也僅僅是回應,都督府最后僅僅是派了三千人過來。
  同時在回信中,向馬岱說明了現在隴右的情況:涼州世家大族有人欲作亂,都督府暫時沒有辦法向蕭關派出太多人手。
  只讓馬岱緊守關口,不得出關。
  對于馮永陷于安定一事,竟是只字未提。
  馬岱知道,只怕都督府已經是決定讓馮永聽天由命了。
  雖然這個決定很是冰冷無情,但卻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用已陷死地的護羌校尉府上下一眾將士,來換取隴右的保全。
  若是把陷于安定的人換成是馬岱自己,馬岱亦覺得自己只能是認命。
  上了沙場,有時就是命不由己。
  曹真兵臨蕭關后幾日,東邊就開始響起了軍鼓聲。
  馬岱知道,這應該是馮永領軍返轉,正試圖突破曹真的陣營。
  馬岱站在蕭關最高處,向東邊極目遠眺,每日聽著那邊的戰鼓聲。
  仿佛看了馮永領著護羌校尉府的精兵,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曹真的軍陣,卻又一次又一次地被逼退回去。
  兩軍陣前,鋪滿了大漢精兵的尸體……
  他甚至還能感覺到馮永不止一次地隔空向蕭關怒聲質問:為什么不出兵呼應?
  想到這里,即使是征戰一生的馬岱,亦是禁不住地滿眼含淚,猶如一只受傷的野獸向天痛苦長嘯:
  “此役過后,吾有何顏面去面對馮家孤子?又有何顏面去見阿姊(即趙馬氏)?”
  他本以為,曹賊最多不過三五日,要么就押送著馮永本人,要么就拿著馮永人頭,到蕭關下面勸降。
  哪知東邊的戰鼓聲,竟是日日不絕,沒想到馮永居然能以劣勢之兵,擋住曹真這般久。
  站在蕭關城頭的馬岱,左等右等,就是等不來馮永兵敗被擒或陣亡的消息。
  反倒是每天聽著東邊的戰鼓聲,心臟天天都吊到嗓門眼。
  只待日頭落下去,他才能把心放回原位。
  同時又害怕明天突然沒了戰鼓聲,又是僥幸地想著馮永能再多擋一日……
  又一天……
  再一天……
  每一日的戰鼓聲,最后竟成了他的安慰。
  個中滋味,委實是比在油鍋里煎熬還要難受。
  雄壯的西涼漢子,在短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就消瘦了下去。
  直到某一天,他慣例地早早起來,從蕭關主城出發,順著峽谷去巡視各個塢堡營寨,一直走到峽谷的最外頭。
  站在建在山頭的塢堡頂上,看著下方的魏軍營寨。
  此時的日頭已經升起,驅散了山下的迷霧,曹賊的營寨露出了原本模樣。
  讓馬岱感覺奇怪的是,今日的曹賊似乎比往日安靜許多。
  按往日曹賊的做法,這個時候已經有人出來,到關城下邊叫罵挑釁一番。
  而今日的曹賊,別說是出來叫罵挑釁,就連營寨里似乎都是安靜非常。
  馬岱看到山下這情況,本能就覺得不對。
  “莫不成,那曹賊又要耍什么詭計?”
  馬岱驚疑不定。
  只待日頭過了半空,馬岱看到曹營沒有動靜,終于按捺不住了,他派出斥侯,到山下去打探一番。
  哪知斥候很快就傳回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曹賊營寨空無一人,營內物什一片混亂,看起來是在昨夜里匆忙退兵了。
  “退兵?還是匆忙退兵?曹真怎么可能會在這種時候匆忙退兵?”
  馬岱自然不敢輕信,又連續派了幾撥人馬下山,進入曹賊的空營中,詳細檢查了一番,這才確定了這一消息。
  這時的他才猛然注意到,今日東邊似乎并沒有響起激烈的戰鼓聲。
  違反常理的安靜讓馬岱頓時焦躁起來,同時心里又燃起了些許希冀:莫不成是趙都督從隴關出兵了?
  想到這里,他連忙又連續派出人馬,繼續向東查探。
  若不是都督府的軍令,讓他不得率兵出蕭關一步,只怕他就是親自出關前去查探了。
  就在他翹首以盼的時候,只見東邊突然來了一小隊人馬,正不要命地向蕭關疾馳而來。
  馬岱心頭立刻抽緊了起來:看這個樣子,肯定是出了緊急情況。
  “大勝!大勝!馮君侯大破曹賊!”
  這小隊人馬還沒到關下,就已經開始扯著嗓門大聲呼喊。
  “馮君侯大破十萬曹賊,大勝!”
  傳令兵的聲音已經變得沙啞無比,但卻仍是止不住地高呼:“大勝!曹賊敗了!”
  這小隊人馬當中還有幾人是蕭關派到東邊去查探消息的斥侯。
  守在蕭關最前頭的將士一下子騷動起來,都忍不住伸長了脖子向下看去,看不見的就努力地側耳傾聽。
  馮君侯大破十萬曹賊的消息,讓所有人一下子都蒙住了,沒人敢立刻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疲憊已極的幾個傳令兵很快就被帶入蕭關內,馬岱早就已經沖過來,親自扶住傳令兵,顫抖著聲音問道:
  “你們說什么?大勝?!馮君侯……馮君侯……”
  不但是他的聲音是顫抖的,就連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他甚至不敢問出后面的話。
  “大勝!”傳令兵一路狂奔過來,身體早就已經支撐不住,他們所有人的臉上,血污,汗跡,泥坭等混合在一起。
  讓人看不清他們的臉是什么模樣,但那驕傲和自豪的神色卻是如同實質一般,散發出來的神采讓人不敢逼視。
  被馬岱扶著的傳令兵體力早就已經透支了,他仍從懷里拿出一件被身上汗水濕透了的公文,塞到馬岱手里,眼中帶著無比的喜悅:
  “我們贏了……我們把曹賊打敗了……”
  說著說著,他竟是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馬岱急切地打開公文,上頭的文字有些已經被汗水浸透了,但護羌校尉的大印仍是清晰無比。
  “大漢建興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永領校尉府將士破賊首曹真……”
  字不多,但每個字都讓馬岱有一種眩目之感。
  生怕自己眼花看錯了,他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最后才抬起頭哈哈大笑,驚得山上的飛鳥“撲愣”飛起盤旋。
  笑了好久,馬岱這才小心地把公文折起來,連連贊道:
  “好!好!好!好字!”
  可不是?
  公文上的字鐵畫銀勾,也不知是不是馬岱的錯覺,他只覺得一股殺氣與霸氣猶要溢出來一般。
  “快,快扶這幾位軍中壯士下去休息!”
  馬岱親手扶起一人,又是忍不住地感嘆道:“壯哉!壯哉!”
  傳令兵臉上笑著,眼中卻是流著淚,最后竟是變成了又哭又笑。
  他的哭聲,感染了同行的幾人。
  刀斧加身,生死一線猶不退縮的幾個漢子,此時身體一放松下來,只得能任由旁人扶著。
  皆是不斷地重復著一句話:
  “贏了,我們真的贏了!”
  圍觀過來的蕭關將士沒有一個人敢笑他們現在這個模樣。
  眼中,臉上反而全是無比的欽佩之色。
  以兩萬大破十萬,馬岱可以想像得出這一場打得有多慘烈。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對著幾人行了一禮。
  所有人都跟著馬岱對幾人行了一禮。
  “此戰過后,馮君侯必將成為天下名將,校尉府的將士,可謂天下精銳之最。”
  馬岱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言。
  幾個傳令兵聽了,抹了抹眼睛,又互相看看,突然又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竟是直接靠在旁人身上睡了過去。
  馮君侯大破曹真的消息才剛剛傳遍蕭關,就已經有幾騎飛快地沖出關門,準備越過隴山,把這消息分別傳給護羌校尉府和隴右都督府。
  這是一個注定要震動天下的消息。
  只不過對于身處震中的馮君侯來說,這是以后要考慮的事情。
  現在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安排。
  與蕭關重新取得聯系只是之一。
  更重要的是,還要把這個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臨涇。
  免得那幫墻頭草干出四九年跑去追隨凱申大隊長的事情。
  馮永甚至沒有來得及與馬岱相見,就與關姬領著還能走動的校尉將士,立刻轉回去支援臨涇。
  “若是沒有把暗夜營和親衛營派出去,此時當有更多的兵力援助臨涇,若是對鮮于輔再勝一場,說不得能去長安看看……”
  涇水邊上,一支大約三千來人的人馬正在快速行軍。
  此戰雖然大勝,但校尉府同樣是傷亡慘重。
  在甲騎出動前,面對曹真的那一波瘋狂進攻,最前方的校尉府將士,已經到了沒有倒地不起的傷員都要提刀上陣的地步。
  可以說,關姬誘使曹真全力進攻的設計,是九成九的真,唯一的一點點假,就是把三千甲騎藏在最后頭。
  現在軍中,不是帶傷,就是脫力,需要繼續休整。
  休息了兩日后,能立刻回援臨涇的兵力也只是三千來人。
  這三千將士當中,大部分要么是南鄉出身,要么是越巂出身,基本都是馮永最信任的子弟兵。
  隴右出身的士卒,目前沒有辦法與這些子弟兵相比。
  除了意志和信念之外,這些南鄉與越巂出身的士卒,有很多都是從北伐一開始就跟著馮永。
  他們經歷了隴右和涼州大大小小所有戰事,乃是少有的戰場精兵。
  精兵就意味著他們能從大戰中更有機會活下來,更快地恢復。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是那種有著初步主人翁意識的精兵:
  大漢與曹賊乃是不死不休的死敵,唯有平滅曹賊,興復大漢,后世子孫才能得享南鄉與越巂那等和平愜意的日子。
  隴右出身的士卒,因為校尉府的職能原因,挑的士卒大多都是胡人出身。
  這等意識的培養,還遠遠不夠。
  比起南鄉和越巂出身的子弟,他們的戰場幸存率也要低一些。
  所以此次回援臨涇,馮永把這三千人都暫時編入句扶的無當營,由自己和關姬親自帶著,前往臨涇。
  剩下的人,就由趙廣和張嶷帶著,接應蕭關那邊過來的人。
  大概是打敗了曹真,讓馮君侯有點飄,說出的話有些不經大腦。
  騎著馬跟在馮永身邊的關姬,聽到馮永這個時候提起暗夜營和親衛營,含笑提醒道:
  “阿郎莫不是這兩日高興傻了,曹真這些日子這般著急地舉軍攻營,霍弋那邊亦是出了不少力。”
  畢竟暗夜營算得上是半個山地營,再加上挑出來的無當營又是善走山路的。
  所以派個人手走小徑回烏氏城,烏氏城再用快馬把送消息過來,雖然不是最新消息,但也足以讓馮永大概知道霍弋那邊的大概情況。
  有了石苞那個熟知道路的走私販子在,霍弋的行動要比想像中的順利。
  從送過來的消息看,他僅在前三天之內就連燒了兩批糧草。
  雖然不知道最后幾日他又干了多少事,但單單是這兩批糧草,就足以讓曹真有糧道不暢的壓力。
  再結合曹真先前的目的,以及漢魏兩軍面臨的形勢,關姬這才制定了這個九真一假的計謀,半誘半逼曹真舉軍攻營。
  最后一舉破敵。
  想到這里,馮永撓撓頭,嘿嘿一笑:“是我想當然了。”
  然后又感嘆地說了一句:“這臨陣對敵,果真是高智商的人才能玩得轉的。”
  看馮君侯神色輕松,關姬有些奇怪地問道:
  “妾觀阿郎,在與曹真相持時,極是擔心臨涇。大戰方停,就著急領軍回防。怎么到了半路上,反而不急了?”
  馮君侯哈哈一笑:
  “我們走到這里,大勝的消息應該已經傳遍臨涇了。若是臨涇有失,那么魏然也應當把消息送過來了。”
  “此時沒有消息傳來,說明臨涇仍是無恙。別說鮮于輔沒拿下臨涇,就算是他拿下來了,此時看到我領軍前往。”
  說著,他又指了指自己,意氣風發地說道,“我不信他真敢停留在臨涇不走!”
  看到自家阿郎這般得意洋洋的模樣,關姬也是順著他的口氣說道:
  “那可不?襲隴關,戰張郃,平隴西,定金城,敗曹真,這一戰,更是冒出一支世人從未見過的鬼騎。”
  她越說,臉上的笑意就濃,“再加上昔日鬼王之名,以后馮君侯之名,只怕要讓曹賊軍中畏之如虎。”
  “曹真十萬人都敗了,鮮于輔真敢在臨涇停留,他就不怕回不了長安?”
  前面那半段話還好,后面一提鬼王這匪號,馮鬼王就是嘁了一聲:這婆娘說話怎么越來越陰陽師了?
  “什么鬼王?人說鬼王還生啖人肉,夜御千女……”
  說到這里,馮君侯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關姬。
  關姬哪容得此人這般挑釁,但見她嘴角挑起一抹冷笑,似笑非笑地看著這個男人:“阿郎想要幾女?”
  馮君侯頓時面色一正,真誠地說道:“細君啊,吾是三生有幸遇到你啊……”
  “還有個青梅竹馬呢?我記得,四娘做柳哨的手藝,那可是少人能及……”
  什么梅?
  什么柳哨?
  馮君侯茫然地四處看看,“這是到哪了?還有多久到臨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