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怎么可能沒有野心,這是在開玩笑么。
  至少若是放到后世的話,肯定能讓一群人發笑就對了。
  好在舒安并不知曉!
  關于武曌的消息的話,短短半個月時間之內便有分曉了。
  現在的帝王權利還是很大的,其次就是安南地方雖然有不少吸引力。
  但位置同樣挺多,諸多勛貴二代。
  自然不可能是去鎮守,主要還是去混資歷和功勛。
  后勤的話,那么基本似乎從安南而出。
  自然混資歷話,可是一處不錯的地方。
  當然不僅僅是二代了,應該說是三代了。
  “多謝老爺了!”
  武順自然是十分欣喜了,畢竟這件事情很為難。
  不過她內心之中,還是想要促成這件事情。
  畢竟這一位妹妹可是很少求她。
  好不容易求助一次的話,武順還是不想讓其失望。
  “明則話語倒是有一些見外了。”
  “只要武曌有著一個能力話,那么自然可以爭取。”
  舒安還沒有言語,但李秀寧的聲音已經率先響起了。
  半個多月的時間,李秀寧已經重新回到長安了。
  現在聽到這件事情,倒是沒有在意。
  原本李秀寧就是行伍出身,之前武曌選擇。
  李秀寧在暗中可是沒有少支持。
  在李秀寧眼中,只要有能力話,那么女人為何不行。
  更何況對于朝堂一些情況她同樣了解。
  有能力的話,哪怕是舉賢不避親都沒有關系。
  舒安點了點頭,內心不由暗暗想道。
  沒有想到李秀寧還記得武曌。
  或許因為都有著女強人的共同點。
  導致了李秀寧印象深刻,惺惺相惜吧。
  自然是希望能夠走遠一點了。
  不過似乎知曉李秀寧已經回到書院了。
  今天又來了一位熟人拜訪。
  當然對于舒安來說同樣是十分熟悉的一個人。
  不是別人,正是柳迎春,身邊帶帶著一位十二三歲出頭的少年。
  “訥兒,快過來,見過師公!”
  柳迎春教導著自己兒子出聲說道。
  少年看起來有一些靦腆還有一些書生那種文靜。
  “薛訥見過師公!”
  少年恭敬話語響起,目光看向舒安帶著不少好奇。
  小時候雖然有講過師公幾面,但印象已經不深刻了。
  后來的話,課程就被時間排滿了。
  加上舒安也不太喜歡有人打擾,柳迎春來的次數都少了。
  當然送來東西還是不少的。
  “迎春,聽說你前一段時間前往西南了。”
  不過一旁的李秀寧倒是直接拉過柳迎春出聲說道。
  “公主,沒錯,訥兒有一些年沒見仁貴了。”
  “就帶去見一見,剛好那段時間大軍沒什么動作。”
  柳迎春出聲說道,話語帶著一絲無奈。
  沒有辦法,這幾年的薛仁貴可是十分忙碌。
  哪里能夠顧得上長安的家。都一心撲在了士卒之中。
  “年輕就是好!”
  李秀寧自然聽出情緒了,不過總要有取舍,同樣感嘆一句。
  現今薛仁貴不過是三十出頭歲。
  柳迎春同樣差不多,一路之上奔波對于年輕人還是可以接受。
  否則的話,柳迎春肯定不會帶著兒子前往西南了。
  西南雖然有了不少發展,但和長安話肯定沒得比的。
  在兩位女人嘮叨的時候。
  舒安同樣目光落在了薛訥身上了。
  后世一些戲劇之中,薛丁山的原形就是這一位了。
  不過因為自己的干涉,導致了薛仁貴比起歷史之上早了好多年有了子嗣。
  倒是沒有想到取名還是薛訥。
  說實話,舒安對于這一些第三代關注并不多。
  畢竟薛仁貴的話,等待歸來之后,封個國公還是穩穩。
  無論是功勛,還是資歷都已經夠了。
  不知不覺之間薛仁貴為大唐戎馬十六七年了。
  時間仿若昨天!
  那個時候的舒安還親自為薛仁貴披上戰甲。
  看到薛訥的身影,舒安面色不由浮現了一些感慨。
  “可有什么喜歡的東西?!”
  舒安不由詢問說道,不敢怎么樣。
  這一位徒孫肯定還是要認的,誰讓薛仁貴跟隨他身邊可不是一般長。
  很顯然柳迎春也有著一個心思。
  說不定柳迎春這一次的話,就是準備薛訥送入書院。
  算一算年齡的話,確實差不多了。
  “師公,納兒喜歡刀槍。”
  薛訥似乎有一些猶豫,但最后還是出聲說道。
  看到這樣子神情,舒安不由微微一笑。
  看來這小家伙對于自己了解不深刻。
  很明顯是擔心自己說出的答案,沒有讓自己滿意。
  但是又不敢說謊話,或許是之前柳迎春有交代。
  這樣的性格在勛貴子弟還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足以說明柳迎春培養得不錯。
  “其實當初你父皇練武我是支持的。”
  舒安不由出聲說道,直接說起了當年薛仁貴的一些事情。
  那還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至于薛訥眼眸不由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因為他以為這一位師公,應該喜歡文章詩書之類的。
  但沒有想到師公還講起了以前的事情。
  哪怕是薛訥對于自己父親以前的事情同樣好奇。
  不由細心聽了起來,記憶之中父親,是嚴格的。
  然而在師公話語之中,父親則是另外的形象。
  “記得仁貴當初第一次和我出遠門時候。”
  “他那個時候比起你現在還要的緊張。”
  “而且一開始的時候仁貴還會暈船。”
  “看見誰就害怕!”
  舒安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越說越多。
  爆料了不少薛仁貴不少往事,比如說暈船怕水。
  可以說這個時代北方人都差不多。
  薛仁貴出身地方,那么同樣在這個范圍之內。
  而薛訥則是聽得十分認真,原本有一些緊張情緒不由慢慢散去。
  之前原本聊天的李秀寧和柳迎春兩人。
  在聽到舒安話語之后,不由停下動作了。
  顯然對于薛仁貴的事情還是比較好奇的。
  特別是柳迎春知曉薛仁貴有一大段空白的時間點。
  是她所不知曉的,正是跟隨安玄公那段時間。
  不過柳迎春并沒有去詢問,倒是沒有想到今天安玄公會講起。
  但看到自己兒子的模樣,柳迎春同樣微微一笑。
  對于仁貴和她而言,老師就是她們的大恩人。
  至于李秀寧,就單純好奇八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