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89 回阿里(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支教到巨星

  “你自己看著辦,到粵省了就聯系朱宏遠,這些畫稿他那邊也需要過目。”胡楊沒有挽留。

  柯洋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

  然后一行人就下去吃飯。

  鄭潔也給老陳打電話,讓他也下來。

  飯席間,鄭潔和謝宇他們不停地活躍著氛圍。

  胡楊他們也沒有聊工作的事,而是說些比較有趣的事。

  老陳很有感慨的說藏區和京城之間的差別,特別是兩者之間的那種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

  這里的人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不會想以后會如何。

  京城那邊在注意當下利益外,更加注重未來的收益。

  另外還有就是,主觀能動性也不可而語。

  他們都覺得理解,也可以想象到的。

  但胡楊的感觸更深。

  他在這里待了十年的時間,往日的雄心壯志都差點被藏區的壞境磨滅了。

  這片土地無法承載太大的夢想,也沒有足夠的土壤供夢想之花茁壯成長。

  在聊天中,時間慢慢的過去。

  飯后,大家也就沒有繼續待在一起,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小楊,我先上去休息,明天早上6點的飛機。”柯洋在酒店下面對胡楊說道。

  雖然現在當地時間才8點多,但京城時間已經10點了。

  “不去布達拉廣場那邊轉轉嗎?”胡楊問道。

  他搖搖頭說道:“不去了,又不是第一次來藏區,沒什么好去的。”

  這次來藏區又不是游山玩水的,而是為了《千手觀音》。。

  “隨便你,我跟老陳還有些事要說。”胡楊笑道。

  柯洋和他們道別后,就自己一個人上樓休息去。

  謝宇他們有別的事。

  最后留下來的只有胡楊、鄭潔和老陳。

  “我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聊。”

  他們兩人自然沒意見。

  最后還是到老陳的房間去。

  很多資料他都放在房間。

  “理事長,這是這三個多月楊樹希望學校的資料,你看看。”老陳拿出其中一疊資料遞給胡楊。

  “如果和小潔那些沒多大差別的話,我就不看了。”胡楊說道。

  “嗯,有一點,那我說給你聽聽吧。”

  然后將最新的情況詳細跟胡楊說了一遍。

  “理事長,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話要說一說的。”老陳講完文件上的內容后說道。

  胡楊理解的點點頭,藏區的情況很復雜的。

  而且這里的問題也非常敏感,一個不小心會惹來大麻煩。

  因此在老陳前來藏區主持“楊樹希望學校”慈善項目的時候,胡楊就暗中叮囑他有些東西不用寫在文件上。

  “什么情況,你說。”胡楊露出認真對待的神色看著老陳。

  鄭潔看到他們兩個這樣子,也不敢隨意說話。

  好像連呼吸聲都輕了點。

  “什布奇和達旺這兩個地方,當地民眾對我們不太友好。”老陳皺著眉頭說道。

  “詳細情況如何?你說的這兩個地方,我都認識當地有名望的人,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胡楊知道老陳說的這兩個地方。

  十年的時間,他走過藏區很多地方。

  甚至無人區都去過幾次。

  “我先說說什布奇那里的情況,是這樣的……..”

  “達旺跟什布奇又不一樣,它是……………”

  老陳將這兩個地方的情況都很詳細的跟胡楊說了遍。

  “等下我寫兩封信給你,你按照上面的名字交給他們,沒有意外的話,你們會得到當地人的支持。”胡楊說道。

  “理事長,那里真有你認識的人?”老陳瞪大眼睛問道。

  之前胡楊說過他認識,但老陳并沒有當真。

  以為他最多認識當地普通的居民。

  萬萬沒有想到胡楊認識的竟然是那里非常有聲望的老人。

  若真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對學校的建設肯定大有裨益。

  “好歹也在這里混了十年,認識一些人有什么奇怪。”胡楊笑著說道。

  但不管是老陳還是鄭潔,都知道實際并沒有他說的那么簡單輕松。

  換成他們在藏區待十年,能夠認識當地縣城內所有有名望的人,都很了不起了。

  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

  特別是老陳知道這兩個地方距離很遠,而是都靠近邊境線,情況就更加復雜。

  “江湖走馬,風也好雨也罷,走的是路,交的是朋友。”胡楊沒有正面回答老陳。

  然而他卻聽懂了。

  在心里忍不住對胡楊豎起大拇指。

  理事長就是牛逼,連那么偏僻地方的人都認識。

  還能夠憑借一封信就可以搞掂。

  雖然事情還沒有成,但這幾個月來老陳早就了解胡楊是個什么樣的人。

  有十成把握,也說最多只有七成,不會把話說滿的。

  “既然是這樣,那就沒有問題了。”

  “不過這種情況我擔心以后還會發生,不能每次都靠理事長你的,必須要制定出幾個方案來應對。”老陳的危機感挺強的。

  并沒有因此胡楊解決了這次麻煩,就以為高枕無憂。

  胡楊暗暗贊嘆一句,果然是姜還是老的辣!

  “大前天理事長參加了政府為他開的接風宴,在宴上得到了很多在藏區有名望人的支持。”鄭潔插嘴道。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太大問題,不過方案還是要做的。”老陳說道。

  對他的憂患意識,胡楊很支持。

  “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沒問題吧。”胡楊笑道。

  “沒問題,不過我需要幾個同事和我一起制訂,這樣會更全面。”老陳想了想說道。

  并沒有全都大包大攬下來。

  他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對此,胡楊并沒有什么意見,點頭答應下來。

  說完這個之后,他們就圍繞“楊樹希望學校”慈善項目展開話題。

  一直聊到晚上十點多。

  “我大概后天下午回阿里,要是你不著急回去的話,和我一起回去。”胡楊對老陳說道。

  他想了想說:“我準備去一趟南疆那邊。”

  胡楊知道老陳去南疆那邊是為了什么,當“楊樹希望學校”在藏區逐漸建好之后,將會往疆區那邊進行。

  他這是要提前過去看看那邊的真實情況,拿到第一手資料。

  “行,要是你有空的,替我去探望一個人。”胡楊同意他去疆區。

  理事長認識的人真多,老陳再次感慨了句。

  然后用詢問的目光看著胡楊。

  “百里菩梅,今年獲得‘全國優秀支教老師’稱號,她應該還待在南疆那里。”胡楊給老陳說了個小村落的名字。

  以他對百里菩梅的了解,對方肯定不會因為獲得這個榮譽稱號就離開那個小村子的。

  因為過去有無數次可以離開的機會,她都不曾走。

  “她還在哪里?”老陳有些不相信問道。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百里菩梅獲得如此大的榮譽,肯定會被調到最好的學校。

  怎么可能繼續留在那里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