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31章 看了就知道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萬峰記得基建四萬億年代,遼南這里一臺挖機一個小時是二百元到三百元上下,區別是挖機的大小。

  100以下的一個小時基本都在二百元左右,100到160的在二百五十元一個小時,超過160的才是三百多元一個小時。

  當然這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現在是九一年,若是敢要這個價錢,有被人打死的可能。

  于慶濤開始算賬了,一個小時六十,一天十個小時六百的話這臺挖機要是賺出來得兩年。

  就是三百六十天干活一年才二十三萬,這還沒去油錢和磨損,再說你能一年干三百六十天活兒嗎?

  那不的瞪著眼睛胡扯嗎!

  一年能干二百天活兒就行了,這樣怎么也得兩年回本。

  關鍵是他手里的活兒干不到兩年呀。

  他手里這一百多臺車現在一天能拉出去一萬四千方土,這個港口的總墊方量預算七百萬方。

  兩下一綜合,估計一年就干完了。

  活兒干完了,挖機錢一半還沒賺回來,挖的再快也沒卵用呀。

  要不說運氣這東西真是個非常奇怪的玩意兒。

  運氣來了,那錢專門往你腦袋上掉,躲都躲不掉。

  就在于慶濤猶豫這挖機要不要買的時候,承建另一半填海工程的那家國營單位竟然要把手里的填海土方工程全部兌給于慶濤。

  這家單位在經過三個月的施工后驀然發現,他們手里的車輛狀況和工作效率,要把這片幾平方公里的填海按計劃填完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們的工作效率還不如另一半那些雜牌軍干的快。

  他們可是簽了合同的,耽誤工期是要扣錢的。

  他們頭兒眼珠一轉,準備扒層皮轉包給于慶濤,就派人來和于慶濤接洽。

  這一接洽,于慶濤才知道自己包到手的工程被人家扒走了多少錢。

  因為對方扒完皮給他的價錢還是六塊錢一方。

  于慶濤機就是明知道對方是肯定扒皮了,但還給他剩了六塊,而自己包來的工程一方才五塊五。

  麻痹的,心真黑。

  三百多萬土,他上面的人少說也扒走了五百萬。

  于慶濤自己沒敢答應,就去找萬峰。

  “接呀!五塊五你都接了,六塊錢不接你是不是被驢舔了?”

  憑啥不接呀,這不就像撿錢一樣嗎。

  這樣,整個填海工程就都全是于慶濤的了。

  甲方半個月結一次帳,錢倒不是問題。

  有了這么多工程,錢又是好錢,于慶濤就不害怕了,大手一揮就把這臺挖機接下了。

  不就三十萬嗎,只要能在工期內把活兒攆出來,三十萬算什么。

  原來的施工公司撤離以后,拉土方的車輛又出現了空缺,這一回不用于慶濤去鼓搗了,人們已經自發地買車來干活了。

  很快在于慶濤這里填海的車輛已經接近二百輛了,于慶濤一看扎口不再收車進來干活。

  再收車進來,自己的車都掙不著錢了。

  林來嶸從湘港給萬峰打來一個電話,要三千臺漢顯機。

  除了要漢顯機外還說了一些摩托拉降價的問題。

  摩托拉的立式傳呼機果然又一次降價了,已經降到了六百元以下,而臥式機也開始降價,從一千五百元降低到一千二百元。

  同一時期,松下也跟著降價。

  摩托拉這是準備真的要拼傳呼機市場了?

  如果說它降價立式機屬于清理庫存,那么臥式機也降價這就是要打價格戰了。

  現在摩托拉和松下的傳呼機在湘港市場已經和華光機處于一個銷售水平線上了。

  以前華光在湘港市場上一千二百港幣一臺,還有價格的優勢,現在這種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

  這也是林來嶸這次只要漢顯機沒要數字機的原因,她手里還有一些存活,不敢再進,怕砸手里。

  而且好告訴萬峰摩托拉說它開發的漢顯機也快要面世了。

  摩托拉的漢顯就是面世也是九二年夏天,這個萬峰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如果摩托拉再有什么降價的新聞及時地告訴我。”

  萬峰沒打算把數字機降價。

  現在還不好推斷摩托拉究竟要玩什么,如果自己這個時候降價似乎是害怕了一樣。

  等著摩托拉降,摩托拉如果降五毛,萬峰就降一塊,他還真想和這些外國的大企業掰一掰腕子。

  看看它們到底有多少斤兩。

  反正將來也的這些外國企業掰腕子,現在掰能更早地積累一些經驗。

  九月一號,在離鞋廠接收還有兩天的時候,洼后鞋廠開始正式搬遷。

  萬峰雇了一個常年在洼后集市上干裝卸的裝卸隊,把洼后鞋廠所有的一切都搬了出來,就給洼后留下了廠房。

  破家值萬貫,原計劃兩天搬完沒想到三天也沒搬完。

  在萬峰和欒鳳接從譚春的手里接收鞋廠的時候,搬家的車隊還在絡繹不絕。

  洼后鞋廠原來是有三條老式的生產線的,現在看看這些老舊的設備,萬峰就保留了一條,其余的兩條直接就處理給了洼后集市上一家做膠鞋的。

  鞋廠從搬家到安頓完畢,到再次開工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

  這次開工除了那條老線還生產原料的鞋以外,新生產線開始生產正宗的運動鞋了。

  為了配合服裝銷售,也用了火鳳和旋風兩個系列。

  當然這兩種鞋就不能像以前的鞋那樣做出來差不多就包裝發貨了。

  這次的鞋是要經過條件惡劣的實驗的,從鞋底到鞋面鞋幫膠口都要經過嚴格的試驗。

  必須達到抗拉又抗拽,抗洗又抗曬,抗踢又抗揣的水平,而且穿著要美觀舒適。

  當然價錢也比普通的鞋要貴兩倍左右。

  好鞋不貴,真的實惠。

  既然要打造名牌,不貴點怎么行。

  萬峰把自己辛辛苦苦畫下的一大本子中外明鞋的畫稿啪地拍在欒鳳的手上。

  “好好保存著,別讓人家偷去。”

  “啥玩意呀?”萬峰捧著著比磚頭還厚,足有好幾斤的大本子一臉懵比地問。

  “看看不就知道了。”

  欒鳳打開本子,臉上的表情就開始像雨后的彩虹一樣五顏六色的。

  “這個好看!這個好看!這個也好看!這個就沒啥意思了。”

  “這些鞋的樣式,你就照著從前到后的順序一年拿出個兩三款推推就行了,這本子里鞋樣夠你玩到二零二五年了,記住了?”

  “記住了!”

  一聽就是沒經過大腦回答的,她記住個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