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14 后生翹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的日常

  多事之冬,亂戰不休。

  呂布屯兵小沛,史侯陰襲蜀中。更有二袁東征西討。為江東爭郡奪州。

  袁術才大志疏。二路兵分,一事無成。江東大將軍袁紹卻旗開得勝。攜麾下群雄,攻克郁林、蒼梧二郡。降蒼梧太守吳臣(吳巨),逐交州刺史賴恭。

  “(吳臣)武夫輕悍”,常與交州刺史賴恭不和。聞袁紹領十萬大軍,數路兵分,直取郁林、蒼梧。實力懸殊,不可力敵。唯開城納降。袁紹大喜,仍表其為蒼梧太守。

  交州刺史,零陵賴恭,乃荊州牧劉表所立。剛直忠義,“為人才器不凡”。為吳臣所逼,棄官返鄉。輔漢大將軍幕府,治粟都尉朱治,慕名而來。促膝長談,相見恨晚。本欲辟為屬吏,后舉薦于薊王當面。

  薊王知人善用,仍授其治粟中丞之職。秩二千石。主錢谷,客庸,營建等諸事。先前交州刺史,不過六百石官。今轉投薊王,得享二千石俸。賴恭焉能不感激涕零,効之以命。

  世人皆知。薊王無小事,薊王更無難事。大漢十三州,凡番邦屬國,四夷部眾,皆歸幕府所轄。兩漢以來,四裔內遷向化,乃既定國策。凡有四裔聚落,小者鄉亭,廣者數縣。皆為幕府治下。尤其幽、涼、并、益、荊、交、揚。部落眾多。除五大都護府外,領護中郎將,屬國都尉等,亦由幕府所轄。換言之,除嶺南都護外,治粟并水衡二都尉,亦與交州多有重疊。

  賴恭前為交州刺史。今為治粟中丞,正當其用。

  三分天下,叔侄相爭。薊王虎踞河北。自成一系。其輔漢大將軍,并二宮太皇太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足令叔侄三人,深以為忌。

  正因如此。三人雖共分大漢皇權,卻絲毫不敢對總王權之極的薊王,頤指氣使,不假辭色。皆敬畏有加。執政安民,亦不敢有一日之疏。生怕稍有恣意,授人以柄。薊王上表二宮太皇,再行傳檄天下,頃刻間,滿腔心血,付之東流。乃至前功盡棄,大位不保。

  二宮太皇太后,與王太后,姐妹相稱。雖未義結金蘭,卻也相處融洽。薊王早晚問安,四時奉獻。極盡禮遇。再加薊王宮一里之回,如春四季。二宮太皇,心無旁騖,頤養天年。更有御醫署,四時進補,駐顏有術。風姿尤勝先前。

  話說。薊王宮中,有少容者,有其豈止太皇二人。

  天下皆忙于,多事之冬時。薊國四百城港,繁華不減,人煙鼎盛。薊人忙于走親訪友,姻婚嫁娶。自立冬前,稻作開鐮,至來年二月,河海融冰。足有五月,薊人居家度日,不曾遠行。依靠千里薊國渠,黃金水路,薊人往來國中。出行便利如常。

  自劉備少復祖爵,便有四野流民,拖家帶口,趕來投奔。如今已滿二十載。《二十等爵》,《圩田制》。分戶不析產,諸多子嗣,被分到國中四百城港,成家立業。如今亦皆有子嗣。謂親情難舍。可想而知,每逢佳節,必攜家小,與父母團聚。若自幼入學,即便不入太學壇,讀書十余載,又豈無同窗好友,散布國中。再待二十及冠,或出仕為官,或中販經商,亦或是學徒為工,又豈無志同道合,三五至交。如此,人際關系網絡,自然而然,初具規模。千六百萬薊人,人網交錯,便是所謂“生產關系”。

  據上計署統計。自稻秋畢。正臘假期,國內售販額,以二十年計。年均遞增百分之十五(15)。大致與人口增長相當。全年售販總額占比,逐年遞增,今季已近十分之二(20)。

  被商家稱為“隆冬季”。須知,此時河海冰封,水陸不暢。絕少對外貿易。單國內售販額,便可占全年總額,近乎二成。足見薊人購買力之強盛。

  隆冬季。稻香未散,怒馬鮮衣。

  國人齊聚樓桑。西林賽馬會。年終總決賽,及七國邀請賽。并由薊王家出資舉辦的冠軍爭霸賽,歷代總冠軍齊聚。張飛、太史慈、黃敘,薊王三義弟、馬超、張郃、趙云、陳到等,悉數與會。人馬如龍,并駕齊驅。賽馬場,觀者如云,一票難求。

  所得,皆用于存問耆老孤寡,體弱殘疾,不能自養者。故又稱“義賽”。

  王家爭霸賽,尤其萬眾矚目。凡入選,皆是歷代年度總冠軍。如張飛、太史慈、黃敘。一戰成名。更有馬超,少年得志。馬兒開春,年滿十五。謂“十五從軍征”。王傅黃忠言,乃薊國“后生翹楚”。

  《詩經·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注曰:“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原指高出一般灌木的荊樹。后引申為,超群出眾,出類拔萃之意。

  “后生翹楚”,遂成典故。薊國文武齊聚,人才濟濟。如新一代順陽衛等,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尤其薊人崇文尚武。能在強手如林中,位列翹楚。足見馬超之強。

  或有人言,學壇四子,何人居首。此乃見仁見智,尚無定論。

  究其原因,“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冠軍爭霸賽。薊王必攜家小并群臣出席。二宮太皇,三王太后,薊王三后,七妃,八王子。并國老、國相、謀主、五尹、九守、二十一令,皆與會。

  賽馬場五重大平座,已改造成上下二重,琉璃暖閣。二宮太皇,三王太后,薊王三后,七妃,八王子,皆在二重上閣。劉備攜百官,位居一重下閣。如此同觀賽馬,亦無需置屏或垂簾。有礙觀瞻。

  自口出“上賓思下句,急煞后來人”。蔡少師便攜長女蔡琰,年年與會。薊國女校,蔡琰位列前茅,無可爭議。王太后甚喜。曾問蔡琰志向。琰曰,愿為中書令。

  王太后又豈不解其意。這便視如己出。

  先入少府為女官,兼行走西宮。待荀采致仕,當由蔡琰繼任。

  此次觀賽。蔡琰并融漓、麋貞、曹瑩。皆列席上閣。

  蔡少師與有榮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