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13 紅顏薄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的日常

  “此話當真?!”陛下霍然站起。

  “回稟陛下,千真萬確。”河南尹何苗擲地有聲。話說在陛下面前,何苗還從未如此大聲。

  “好,好,好……”陛下忽淚流不止。好一陣長吁短嘆后,又頹然坐地。暗自神傷,獨自拭淚。然卻仿佛卸下千鈞重擔。

  “陛下?”許久,何苗仰頭試問。

  “河南尹查案有功。為美人……昭雪。朕,心甚慰。”陛下掩面揮手:“且退下吧,來日當有重賞。”

  “臣,叩謝天恩!”何苗大喜過望。這便以頭觸地,再拜而出。

  出西邸。何苗不敢怠慢,又火速奔赴長秋宮、永樂宮、永安宮。逐一通稟案情。

  長秋宮內。

  何后亦喜上眉梢:“二兄此事辦的利落。陛下當有重賞。”

  何苗搓手道:“不求錢貨,只求封侯。”

  “此事易耳。”何后微微一笑:“二兄若能獨當一面,假以時日,可舉為車騎將軍,封萬戶侯。”

  “臣,敢不效死!”何苗喜極,再以頭觸地。梆梆作響。

  “起來吧。”何后無奈搖頭:“大將軍創傷未愈,河南尹切莫步其后塵。”言指大將軍頭破血流。

  “臣,遵命!”何苗奮然起身,又諂媚一笑。

  何后再追問:“人證物證皆在否?”

  “人贓并獲,鐵證如山。”何苗振聲答曰。

  “甚好,甚好。”何后亦長出一口濁氣。本以為王美人之死,不出南北二宮。豈料竟另有兇手。

  當真是,皆大歡喜。

  “速去永樂、永安二宮通報。”事不宜遲,何后又叮囑道。

  “喏!”何苗再拜而出。曾幾何時,他朱苗何曾如此萬眾矚目。話說。做一名權臣,似也很不錯啊……

  殖貨里,輔漢大將軍府。

  薊王閉門謝客,安心靜養。前日,薊王披發送親,洛陽人盡皆知。若非陛下親臨,大將軍何進已滅門矣。

  有識之士,無不扼腕嘆息。

  薊王一世英名,若無真憑實據,又豈會怒而殺人。

  且為王美人披喪,亦是義之所向。天下英杰,無不拍手稱快。愛恨分明,薊王乃真英雄。

  前后兩漢,四百年傳承有序。天下人心向漢。今漢以來,外戚專權,常欺凌幼主。天人共怒,四海激憤。麒麟降世,重振宗室。亦是蒼天有眼。劉備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創下赫赫威名,豈是大將軍何進能夠望背。

  正所謂“人心向背”。

  洛陽城風傳,何后罰銅一億免罪。此舉,亦坐實王美人之死,何氏外戚難逃干系。

  薊王極怒墜馬,乃至臥床不起。更惹無數嘆息。天下惜英雄,重英雄。足見一斑。

  這日清晨,便有一輛公車停在幕府門前。

  司隸校尉袁紹上門投帖,得入府相見。

  名帖,時下又叫“名刺”。材質多為竹木。若稱“貼”,則為縑帛。“刺”上除書:籍貫名字,還需續添官職、年齡等內容,專供拜見上官之用,名曰“爵里刺”。此類官場專用帖,有其專門的書寫格式。需將內容在“刺”中央,寫成一行,不得拆分,故也叫“長刺”。

  名刺,興起漢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晉為盛。傳說,郭林宗為士林仰慕。游歷洛陽時,路人慕名而來,投刺相交,常“載刺盈車”。南朝夏侯叔人,孝聞鄉里,人爭與交,家中“積刺盈案”。甚至還有“投刺為好(嗜好)”者。南朝梁人何思澄,夜夜削木書刺,天明即駕車外出,投刺訪友。無論多晚,需將名刺投光,方能盡興而歸。日日如是。

  左伯紙名揚天下。薊國名帖,皆是紙質。尤其珍貴。

  舊友來訪。劉備命開中門。

  公車入府,門下督鄭泰,在廊下相迎。

  “拜見袁校尉。”鄭泰先執禮。

  “見過鄭公。”袁紹不敢托大。

  “主公已在前堂恭候。校尉請隨我來。”鄭泰側身相請。

  “請。”

  沿游廊,穿迭石林木,踏白石鵝卵。抵前院中堂。劉備已立在階下相迎。

  袁紹上前見禮:“玄德。”

  劉備亦回禮:“本初。”

  “見玄德氣色紅潤,紹遂心安。”袁紹笑稱。

  “一時激憤,怒而殺人。倒讓本初擔心了。”劉備對答。

  袁紹又道:“今日此來,便為消玄德之怒。”

  “哦?”劉備已醒悟:“可是已擒獲真兇。”

  “然也。”袁紹笑道。

  “且堂內敘話。”劉備伸手相邀。

  “請。”

  賓主落座。婢女送上香茗。

  飲茶潤喉。落杯后,袁紹這才言道:“玄德可知賜婚當夜,洛陽城中,乃出一樁大案。”

  “金市胡姬酒肆,百余人飲鴆斃命。”劉備焉能不知。

  “正是如此。”袁紹嘆道:“翌日,我與河南尹,同探究竟。見地窖內,遍陳刀劍弓弩,還張貼許多伏擊草圖。便皆以為,賊人乃是要在玄德迎親途中,密謀行刺。卻不知為何,集體飲鴆斃命。”

  見袁紹面露愧色,劉備這便醒悟:“本初莫不以為,乃是我趁機將刺客一網打盡。盡數毒殺。”

  “然也。”袁紹嘆了口氣:“不僅是我,便是陛下,亦如此想。更何況朝堂上下,文武百官。故金市大案,上報朝堂,遂無疾而終。乃至疏漏。”

  “毒殺王美人之真兇,莫非便在酒肆賊人之中。”

  “然也。”袁紹終于道破謎底:“趁太后上壽禮,毒殺王美人之人,便是金市胡姬酒肆庖人。”

  “庖人?”劉備一愣,旋即醒悟:“胡餅。”

  袁紹欣然點頭:“正是用胡餅下毒。”

  劉備先前已想到。

  太后上壽禮時,陛下與文武百官,所飲所食皆無差。唯獨吃了那張專門為他烤制的胡餅。然陛下不僅自己食用,且還與何后、王美人分食。為何唯有王美人毒發身亡,陛下和皇后,卻皆安然無恙?

  袁紹從懷中取出一香囊,解開視之:“玄德可識得此物。”

  劉備探身一看,這便言道:“胡椒。”

  “正是胡椒。”相傳此物乃張騫自西域帶回。然卻未能將栽培方法一同帶回。直到盛唐時,中原才始見種植。

  “陛下喜食胡椒與胡麻(芝麻)。然何后不喜。胡庖做餅時,不知分量,故而少放。陛下食之無味,便分與皇后及王美人。皇后不喜胡味,故只食少許,便棄在案邊。而王美人久隨陛下左右……”袁紹一聲嘆息。

  “如此說來,兇手本想毒殺陛下。”劉備如何能想到,兇手竟是個胡人庖廚。在胡餅中下毒。卻誤打誤撞,毒殺了紅顏薄命的王美人。謎底揭開,直讓人哭笑不得,徒剩嘆息。

  袁紹輕輕點頭:“然也。”

  “胡庖因何行兇?”劉備再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