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七零章 我給你一千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浪潮之巔

  方辰面帶微笑的看著張如京,但心中卻有一絲難掩的無奈,甚至悲痛。

  張如京破釜沉舟的悲壯之舉,并沒有換來如楚霸王項羽般,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在中芯國際成立的第三年,發生在世大公司的那一幕,又發生在了中芯國際身上。

  一位“要人”約張如京見面談談。

  于是,張如京有些納悶的到了香江,這位大佬臉色陰沉的說:“你和你的中芯國際偷盜了我的技術!”

  緊接著,便將離職員工的“認罪書”被甩到張如京臉上。

  因為當初來大陸創辦中芯國際,大量缺少技術人員,所以有不少中芯國際的員工是從臺積電跳槽而來的。

  而這名離職員工的認罪書,就出自從臺積電來的那批員工中的一員,其干脆利落的承認了自己的間諜行為。

  于是,這位大佬給張如京三條路,一條是臺積電收購中芯國際:第二條是跟中芯國際打官司,讓中芯國際身敗名裂:第三條路是張如京離開中芯,從此后不得從事芯片與電子行業。

  可無論哪一條,張如京都無法答應。

  于是乎,一場針對中芯國際和張如京的龐大訴訟展開了。

  從2003年開始,臺積電就向美國三家法院提出訴訟,狀告中芯國際侵權、竊取商業機密,索賠10億美元。

  那是中芯一年銷售額的3倍。

  庭外,是一份屈辱的和解協議:中芯國際賠償臺積電1.75億美元,此后必須將自己的技術存入第三方托管帳戶,臺積電隨時檢查是否侵權,為期兩年。

  張如京正全力籌劃上市,以求中芯國際的擴張,加之落人口實,答應了和解條件。

  2004年,“中芯國際”在香江和美國上市,創造了全球第三大IPO,再次成為成長最快的半導體代工企業。

  蓋了“紅色”章的中芯國際,開始在國際上迅速占領市場。

  臺積電坐不住了,再次懷疑發展如此迅速的中芯國際,必然偷了自己的技術。

  2006年,一紙訴狀,又將中芯國際告上美國法院,張如京第一次割地賠款,只換來一年半的安寧。

  臺積電又贏了,拿了中芯國際2億美元賠償,和10的股權,成為大股東之一。

  一直被灣灣當局針對內地投資政策所限制的臺積電,終于靠訴訟進入了大陸。

  這就是華夏半導體產業史上著名的“割地賠款”案。

  然而這并不是結束,2009年,臺積電再次起訴中芯國際,美國法院判決臺積電起訴中芯國際“竊取商業機密案”勝訴。

  這接連三次的敗訴,即便是張如京這樣神經堅韌,能為在華夏建立一座頂尖芯片廠,讓華夏成為國際一流芯片制造大國這個夢想徹底獻身,甚至犧牲性命都可以的存在,都不得不認輸,放棄夢想。

  為了使自己心愛的,寄托自己和父親兩輩人理想和愛國熱情的中芯國際不再受到打擊,張如京不得不在第三天,就匆匆宣布辭職。

  辭職之后的張如京,明面上已然跟芯片研發生產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

  直到歲的張如京這才又一次創業,建立成立芯恩集成電路,集合芯片設計、制造、封測三個環節,真正的老驥伏羲,志在千里。

  可以說,從始至終,張如京一直在認真地,想要補齊華夏內地芯片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他留在芯片業,太陽不落山,他的一天就不結束。

  然而就在方辰認真回想,他所知道的張如京時,張如京也一臉好奇的打量著他面前的面容還稍顯青澀的方辰。

  說真的,他剛開始接到方辰要見他的消息,整個人是頓時一愣的,甚至是極其錯愕的。

  并且這份錯愕已然保留到了現在。

  或許其他海外華人并不知道方辰的存在,但是他作為德州儀器的副總裁,怎么可能不知道,方辰這位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就猛然竄起來,影響力橫跨中美俄三國的大富豪。

  可以說這兩年華人圈子,最為出名的人物就是方辰了。

  但他著實有些想不到,方辰為什么會把他專門從美國給請到華夏,并且聽中間人的意思,如果他不來華夏的話,方辰還要專門去美國拜訪他的。

  這讓他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雖說他這個所謂的德州儀器副總裁,在平人眼中到也算是個人物,在世界芯片行業更是贏得了一個建廠狂魔,芯片行業播種者的稱號。

  但是跟方辰這樣,身價上百億美元,跟中美俄三國高層都頗有交情的存在,著實有些小巫見大巫的感覺。

  他估計,在方辰的眼中,他大概跟一般人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畢竟在大象眼中,再怎么強壯的螞蟻,始終也是螞蟻。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思量了許久,覺得自己身上并沒有什么東西會吸引到方辰能專程跑到美國來拜訪他的地方。

  他這些年可以說,除了會建芯片廠以外,大概是什么都不會了。

  可華夏需要芯片廠嗎?

  依照他對華夏芯片行業現狀的了解,需要自然是很需要的,但又不怎么需要。

  需要是因為華夏芯片行業太過于弱小,而芯片行業對于一個國家,尤其是現代化的工業,信息國家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至于為什么又說不怎么需要,也是因為華夏的芯片行業太弱小了。

  據他了解,全國有600多家半導體生產工廠,其一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總量,只等于東倭一家大型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集全國之力,還不如東倭一家企業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聽起來簡直是寒酸到了極點。

  依照華夏芯片行業現在的狀況而言,大概是不可能建芯片廠的。

  沒辦法,華夏芯片行業的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

  再加上,芯片行業本來就是個需要持續高投入的行業,一家新企業不坐個十年的冷板凳,大概是做不出什么成就的。

  而且除了冷板凳以外,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還要不小于營收的20才行,這樣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環。

  這就有些太過分了,畢竟大部分的企業純利潤才10左右,這20營收的科研投入則意味著企業主這十年不但一分錢拿不到,而且每個月還要往里面大量砸錢才行。

  并且這樣的企業還要有個最基本的基數,那就是二十億才行。

  也就是說這家企業在建廠之初,第一年就要有二十億營收,然后還能拿出來四億投入到科研上才行。

  要不然也是白搭。

  畢竟總不能說搞個才投資一百萬的芯片廠,然后一年投個二十萬,這芯片廠就能進入正循環了?

  這對于企業壽命在三年左右,平均企業資產只有幾十萬的華夏而言,條件太苛刻了。

  再者,華夏現在對芯片生產的重視程度,更準確的來說,重視方向并不對,所以他并不認為華夏是個建芯片廠的好地方。

  華夏搞的工程他都看了,這些工程雖然都很好的彌補了華夏在微電子,半導體,芯片方面的技術空白,但也僅僅只是彌補了而已,其所研究出來的成果,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因為且不說這些成果的出現,是以不計成本作為代價所實現的,本身就沒有商用的可能,就說這些所謂彌補技術空白的成果,其本身也比同期的國際先進技術落后一到兩代。

  在芯片這種落后就死路一條的行業,這些成果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早晚還能束之高閣。

  所以說,他思來想去,真的想不出方辰為什么會這么大張旗鼓的想要跟他見面。

  見張如京的眼中充滿了好奇之色,方辰笑了笑,沉吟了幾秒鐘后便正色道:“張博士,實不相瞞,我想成立一家芯片廠,然而思來想去,能幫助我實現這個夢想的人,也就是你了。”

  方辰這話,如同一記重錘重重的砸在了張如京的心頭上,咋的他心是顫的,嘴唇是顫的,眼睛是顫的,甚至渾身上下都不由的顫了起來。

  這是激動的顫抖。

  他這幾年一直記得,父親問的他那句話,他什么時候能去華夏建個芯片廠。

  然而他也一直為此而不懈的努力著,積蓄著力量,就是為了等到他在德州儀器工作二十年后,可以正大光明的在德州儀器退休后,就來到華夏建個芯片廠。

  但是這件事情,除了父親和妻子以外,他誰都沒有告訴過,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做著。

  又或者說,他就如同一個在黑暗中,一個人默默開鑿隧道的礦工,自己挖土,自己往外運送土壤,自己夯實隧道,一點點的前進著,甚至心中都已經做好了,在鑿通隧道之前,都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打算。

  可現在突然出現了,跟他一樣想法的志同道合者,他怎么能夠不激動。

  更別說,方辰還具有這么大的能量,可以說如果有方辰的幫助,簡直頂的上他百倍之功。

  一時間,他似乎有千萬句話想要對方辰說。

  但看到方辰這張年輕到有些過分的面容,他突然又有種一盆涼水直接澆到頭上的感覺,整個人透心涼的同時,也清醒了過來。

  心中更是有些自嘲,都四十好幾的人了,怎么還一點氣都沉不住。

  嗯,沒錯,方辰的確能量巨大,財力非凡,而且聽這意思,也的確有在華夏建芯片廠的打算。

  但問題是,就方辰這年齡,方辰真的懂什么是芯片廠嗎?

  知道想要建一座芯片廠,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嗎?

  他覺得方辰恐怕并不太清楚,鬧不好就只是對芯片以及芯片廠有那么一知半解的認識,覺得芯片廠還不錯,大有可為,這就立馬找他,一時興起想要建芯片廠了。

  可等方辰了解到建一座芯片廠有多難之后,更甚者碰一鼻子灰之后,他覺得方辰十有八九會放棄在華夏建立一座芯片廠的打算。

  這條隧道終究還是要他一個人來挖掘,怎么能靠別人,也靠不得別人,張如京靜靜的想著。

  從張如京的表情,一眼就猜到張如京在想什么,方辰輕輕一笑,然后親手倒了一杯茶,放在了張如京的面前,然后緩緩說道:“張總,大概是在怕我只是一時興起,不能堅持吧。”

  張如京回過神來,眼神頗為復雜的看了方辰一眼,定了定心神之后,也笑著說道:“方總,您說笑了,我作為德州儀器的副總裁,怎么可能幫您建一座芯片廠呢。”

  說到這,張如京話音一頓,異常認真的說道:“方總,芯片廠的投資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回報周期廠,有可能您投進去七八十來億,過了三五年都不一定能見到回頭錢,只能干賠錢。”

  大概是怕嚇到方辰,張如京將他心目中認為建立一家芯片廠,最低限度的最低限度,又再降低了三四成,這才說給方辰聽。

  但說出來的那一刻,張如京心中是有些后悔的。

  后悔自己將建立一家芯片廠說的這么容易。

  果不其然,他的內心還是極為脆弱的,甚至軟弱的,希望有人能幫自己一把的。

  而方辰此時在他的潛意識中,就如同那根救命稻草一般,即便他再怎么理智,下意識還是想要抓一下的。

  張如京的心中此時充滿了,對自己的嘲諷,譏諷。

  不過,這應該就足以嚇退方辰了吧。

  可誰知道,方辰竟然連思考都沒有思考,毫不猶豫的便對著張如京說道:“張總,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向你投個實底吧,我在五年內,用一千億打造出一個國際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華夏芯片企業。”

  張如京頓時被方辰嚇傻了,久久會不過神來。

  大概過了兩三分種,他這才一臉苦澀的說道:“方總,您開玩笑了。”

  用一千億能夠打造出一家國際一流的芯片企業嗎?

  大概還是有一些希望的。

  但問題是,方辰能有這么多錢嗎?

  即便是有,又真舍得全部砸到芯片廠嗎?

  他真覺得未必。

  此時,方辰剛才的那堆豪言壯語,在他看來簡直就如同井中月,水中花一樣,并不靠譜。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