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了空氣傳播病菌會使傷口感染,從而認為人們講話的帶菌唾液也會導致傷口惡化;于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從此,口罩就成了醫療中的重要工具。
“不過中國人沒有戴口罩的習慣,要想說服他們佩戴口罩可不容易啊!”沈隆嘆了口氣,在此之前,中國其實已經有了類似口罩的產品,只不過那時有錢人家出行遮蔽塵土的,普通老百姓可沒有戴這個的習慣,而且生產發放也是大問題。
哎,到了后世,外國人不愛戴口罩,現在卻是中國人不愿意戴,還真是頭疼啊,沈隆繼續說道,“好在臨走的時候我已經讓醫院準備紗布、藥用棉等物資加緊制作口罩了,我現在就讓玉婷給他們發電報,讓他們趕緊把做好的運過來。”
商量好對策之后,沈隆和伍連德馬上開始行動,聯系東三省總督及各級防疫部門的官員,讓他們下令封鎖東北的鐵路、嚴禁百姓聚集聚餐,統一焚化疫區的尸體,同時搜集物資制作口罩、石灰水等必要物資。
客觀地來講,從清末到民國,中國的公共防疫實力是一個短暫上揚然后迅速下降的過程,在清末時期,滿清政府還能調動全國的力量防止大型瘟疫,畢竟瘟疫在古代也是一項非常可怕的事情,各地的官員們多少知道一些厲害。
而到了北洋政府時期,由于歸國留學生的不斷增加,以及北洋政府對各地的控制還算得力,所以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起晚清還有所提升;不過到了花生米這兒可就不行了,這時候誰還有心思去管老百姓的死活啊?一直到了新中國,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滿清政府重視防疫其實也有外部勢力施加壓力的原因,自鼠疫開始流行以后,日俄在各自控制區積極防疫的同時,不斷指責中國政府的無能。
俄國當局不但以哈爾濱的主人自居,對中國人進出嚴格限制;而且威脅中國政府,如果疫情繼續發展,“將用軍隊保衛哈爾濱”。俄國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向德國外交代表主張,制止鼠疫的“唯一辦法是俄國在中國北部中心駐扎軍隊”。
日本人雖然沒有俄國人表現得那么露骨,但是他們借口保護僑民,在沈陽設立防疫總局,在長春、鐵嶺、遼陽、安東、大連等地設立分局,處處表現出過分的“熱情”,以至于連美國公使都認為他們純屬“招搖過市”。
日本人所辦的刊物公開宣稱,“中國忽視消滅流行病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應該被解除他對滿洲的責任”,當時日本的狼子野心,人盡皆知,以至于有人議論,是日本人在井水里下毒,傳播鼠疫,清潔水井的工人因此十分忙碌,就連工錢都漲了4倍。
在重重壓力之下,1910年12月初,清政府命令民政部和郵傳部聯合辦公,商議防疫辦法。攝政王、軍機處多次下令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等切實辦理防疫事宜,尤其提醒要注重交通防疫;滿清政府還于1910年12月25日,在內廷召開特別的防疫會議,由守衛大臣、內務府、民政部、郵傳部、法部、陸軍部、大理院等各大臣共同參加研究防疫對策,各級防疫機構開始設立。
一開始他們使用的是中醫的治療方法,用針炙,服牛黃、犀角涼血敗毒等藥,但效果并不明顯,眼見疫情控制不住,他們只好尋求西醫的幫助,于是伍連德和沈隆就到了東北。
現在朝廷上這些官員也是徹底沒辦法了,把沈隆和伍連德他們當成了救命的稻草,所以一聽到這些要求忙不迭的答應,他們或許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但是他們對自己的小命可是看得很要緊呢,生怕疫情擴散要了自己的命。
而且那些洋人的威脅也不可小覷,絕對不能給他們機會加強對東北的干涉,所以各地的官員馬上組織人手控制人流流動,按照沈隆和伍連德的要求生產口罩、石灰水等物資。
一開始的時候,老百姓還不愿意戴口罩,也不愿意到處噴灑石灰水,畢竟這玩意兒的味道可不好聞,伍連德很是焦急,沈隆卻輕松就搞定了這件事。
他對中國老百姓的性格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所以他并沒有強制命令老百姓佩戴,而是先說服了各地的官員,讓他們佩戴口罩出行,用石灰水給自己的宅子還有衙門消毒,看到這一幕,那些機靈的大戶人家也馬上行動起來,這下老百姓也跟上了。
他們的想法很樸素,那些老爺的命肯定比我們值錢,他們這么干肯定是得到了洋醫生的方子,那我們也得跟著學啊!
但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第一是火化的問題,死者為大的觀念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最后還是攝政王載灃直接下旨,才壓住了這股子勢頭。
第二就是本地老百姓對西醫的不信任感,沒有人愿意來西醫診所治療,對此沈隆也有準備,他讓自家學校的學生把自己醫科進士、醫科舉人的身份亮出來,進士、舉人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是不一般,有了他們的幫助,再加上各地中醫大多都無力診治鼠疫,來這里看病的病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這一系列的措施,對當時的鼠疫還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利用隔離人流來阻斷傳播,這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所以疫情漸漸被控制住。
1911年3月1日,哈爾濱防疫局發出通告,傅家甸的死亡人數為零。隨后,長春、奉天、鐵嶺等東北各個大城市紛紛傳來捷報,死于鼠疫者為零。肆虐了半年之久,造成6萬多人死亡的鼠疫,宣告消滅。
一時間,東北喜極而泣,老百姓在慶祝大難不死之余,開始發自內心地感謝伍連德和沈隆等人,給他們送上了萬家生佛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