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已經回歸本位面,他并不知道在這個位面的一千七百多年后,他已經成了學者們研究的焦點,甚至有人登上電視節目,開始分析他當年曾經做下的那些事情。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易中天品漢末》,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整個漢末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最為神秘的一位人物,大家想必已經猜出來我今天要講誰了吧?”著名學者易中天出現在了講臺上。
“沈隆!沈子豐!”臺下無數觀眾同時喊道,臉上滿是興奮地色彩,這位可是比曹操、劉備、諸葛亮這些人有話題多了。
“對,大家說的很對,我今天要講的呢,就是協助劉備三興漢室的大漢楚王沈隆沈子豐!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時期,能被封為王爵的一般都是皇室成員,異姓封王的很少,西漢時期僅有齊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后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這么幾位,都是西漢開國之初的人物。”
“其后呂后執政的時候還冊封了呂王呂臺、梁王呂產、趙王呂祿、燕王呂通等,但大多都是呂氏家族的成員,其余南越王趙佗、東甌王騶搖等等那時候還算藩屬國。”
“東漢時期沒有異姓王,季漢時期除了沈隆之外也只有諸葛亮、關羽、張飛三人而已,他們還是死后被劉禪追封的,沈隆可以說是唯一一位尚且在世就被封王的。”
“那么他為什么會被封為楚王呢?因為封王一般是以受封之人的封地來確定的,大家都知道,沈隆在劉備一統天下之后就退隱山林,這自然就沒有封地了;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季漢群臣商議,考慮用沈隆的出生地來進行封爵,可誰也不知道沈隆是那兒人啊,所以就把他第一次出現的荊州作為出生地,而荊州是屬于楚國的,因此就有了楚王的封號!”
先解釋了沈隆楚王的來歷之后,易中天繼續說道,“先前我已經說了,沈隆沈子豐是整個東漢末年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中最為神秘的一位人物,那么他的神秘之處到底在哪兒呢?”
“就在于他能夠在短短十年時間里就創下了如此輝煌的功業,然后又悄然身退,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樣的情況數遍上下五千年也只有這么一例,國外同樣沒有第二個。”
“公元219年7月,關羽水淹七軍之后在樊城受傷,關平前去尋找名醫華佗,然后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沈隆,這是他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記錄當中;此后沈隆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平定了亂世,但是他卻在自己的光輝達到定點的時候悄然退隱,從此再也找不到關于他的確鑿歷史記錄,這個人就好像真的消失了一般。”
“可能有人不同意,說西漢初年的留侯張良也在功成名就之后退隱;但張良的退隱和沈隆的退隱還是不一樣的,張良退隱的原因有二,一是他明哲保身,不想參與朝廷大事給自己招惹麻煩;二來則是他向來體弱多病,也沒辦法負擔沉重的政務。”
“但沈隆不一樣啊,他能文能武,張郃、許褚這些曹魏名將都先后死在他手下,天下統一的時候依舊年輕,不存在這方面的原因;而且劉備、劉禪兩代君主都極為寬厚,一向善待功臣,沈隆也不用擔心他會被迫害。”
“那他為什么要退隱呢?所有研究漢末歷史的學者都找不到完美的理由,只能相信沈隆當初向劉備辭別時候的借口,他是奉師命出山,來輔佐劉備一統天下、中興漢室,如今任務已經完成,于是又遵從師命回山了。”
“于是就簡單地勾勒出了沈隆沈子豐的一聲,他幼年間在山中跟隨師傅求學習兵法韜略、武功政才,等學成之后出山輔佐劉備,功成名就之后再次回山繼續跟隨師傅修行。”
“他這般不戀功名的高尚情操贏得了無數后世文人的稱贊,就連詩仙李白也專門寫詩稱贊他的品行‘楚有倜儻生,子豐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三興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王侯贈,顧向昭烈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李白是說楚地有個倜儻灑脫的士人名叫沈子豐,他的才氣十分高明美妙;他就像一顆夜明珠從海底升起,散發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他輔佐劉備三興漢室建立莫大功勛,他的英名傳遍天下,他的光輝照耀后世,讓后人無限景仰。”
“他看輕那些功名富貴,回頭笑著拒絕了劉備的王侯之爵封賞。我也是和他一樣的放達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們共同的志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多么驕傲的人啊,就連他也對沈隆如此敬仰,由此可見沈隆在后世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沈隆用短短十年塑造出了一個封建王朝時期理想文人的形象,論能力,能平定亂世讓天下重歸太平,論品德,功成之日便輕身而退。”
“所以,后世的帝王紛紛追封沈隆,將其列為史上文臣第一,不斷興建、翻修祭祀沈隆的廟宇;就連現在大家去了荊州,不看沈王廟都算是白去了,我當年也專門去過,光是看歷代帝王給沈隆的封爵稱號都看了好幾天。”
“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毫無疑問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但同樣有無數人對沈隆的一聲充滿疑惑,他一身的學識是從那兒學來的?這樣的人物,誰才有資格擔任他的老師?他到底是什么出身?退隱之后又做了什么?這些都無人能夠解答。”
“正是這些疑團讓沈隆沈子豐這個人物充滿了神秘色彩,歷朝歷代都有文人試圖把這些研究清楚,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看看能不能撥開歷史的迷霧,還沈隆沈子豐一個真實面目!”
觀眾們紛紛豎起了耳朵,他們也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