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一十一章 熱入肝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九零學霸俏神醫

  找,為什么不找?

  如果劉文英真的瘋了,送到瘋人院去,賀聰的起訴沒有證人,她也就不會有事了。

  所以必須要找系里的老師來。

  王明涵找的是系主任鄧永強和魏寧芳。

  王明涵先推開門,屋里飄著一股藥材的苦味。

  果然劉文英犯病了。

  王明涵請了鄧永強和魏寧芳進來;“主任,老師,你們看,劉文英是不是瘋了?”

  他們三人進來后,后面還跟了幾個附近看情況的同學。

  大家看見劉文英,都是大吃一驚。

  有同學道:“白天還好好的呢,劉文英這是怎么了?”

  鄧永強和魏寧芳臉上都顯出驚訝又驚懼的神色。

  回頭看著王明涵道:“多長時間了。”

  王明涵道:“主任,已經三天了。”

  說完又看向李少瑾:“可是李少瑾不讓我說,還恐嚇我要打我。”

  “主任,您說這人是不是生病了就應該及時就醫,諱疾忌醫那是愚昧,但是李少瑾同學卻還覺得是為了劉文英好。”

  說完一指李少瑾。

  眼看著鄧永強看著自己的目光沉下去。

  李少瑾淡淡的笑了一下,本來她都打算給劉文英吃藥了,被打斷了。

  看來還要說清楚才行啊。

  李少瑾道:“主任,您方才也聽說了吧?劉文英白天好好的,只有晚上才會這樣,所以她不是瘋病,哪有瘋子,還挑時辰的?”

  王明涵道:“李少瑾,是不是瘋病你也不是精神科的醫生,要精神科的醫生說了算,你別忘了你是學中醫的,少見多怪也有可能。”

  因為見的精神病少,所以就驚訝。

  李少瑾道:“那我也說你一句,別忘了你是學中醫的,就算是精神科的病,中醫也不是決絕不了啊。”

  “我們中醫要遵循五運六氣,研究五行之道,十二個時辰和五臟六腑的關系,這些你應該都有模糊的感念吧?”

  “既然你都有,那劉文英白天沒事,晚上這樣,難道你就沒什么想法?”

  中醫的起源是道家學說的分支,道家的開宗立派人物是老子,老子是因為研究易經寫的道德經。

  所以中醫在基礎理論的序言里就寫了,人和天地自然的關系,天地自然,當然也包括時辰。

  所以一個人,白天沒事,晚上有事,陰陽分析的話,就是陰陽失衡了。

  王明涵被噎了下,鄧永強就是教中醫理論的。

  聽出了一點門道。

  他看看劉文英,想了想走過去,又摸上劉文英的脈象,隨后抬起頭道;“澀,洪大,有熱。”

  “所以李少瑾,你知道劉文英得了什么病?”

  王明涵用眼睛斜著李少瑾,她才不信,他們可都是大一的學生。

  其他人包括謝順言,也對李少瑾投來注視的目光。

  因為謝順言也不知道為什么李少瑾信誓旦旦說能治好劉文英。

  感受著眾人懷疑的目光,李少瑾驀然就笑了。

  都歸結于她認識葉淳啊。

  上輩子葉淳就說過,中醫和西醫不一樣,中醫講究慧根的。

  吳鞠通黃元御張仲景……應該說古代很多大家,他們其實都是儒生,都沒有師父教他們學中醫。

  有師父的那種反而不叫醫,是工匠,幾百個字,一個口訣就行醫了。

  所以庸醫很多。

  他們那時候書本也很貴,甚至也沒有什么教材。

  孫思邈在成名之前,連傷寒雜病論都沒看過。

  但是他們就是抱著那么幾本書研究,然后實踐,都成了一代大家,中醫的奠基人。

  所以在學校里學的那些課本知識,不見得能讓人一個人成為厲害的大夫,古人是怎么開創的先河,今人應該沿著他們的道路,再走一遍,結合現代中醫的教材,應該要比古人更厲害才行。

  當然,這是葉淳的想法。

  葉淳在中醫的研究上,像黃藥師,別人能寫出九陰真經,他覺得他也能,因為都是人寫的嘛。

  李少瑾沒有那么大的自信和野心,但是自打開學以后,中醫該看的古籍,她都在看。

  尤其是傷寒雜病論,這是中醫屆的少林秘籍,后來的個個中醫派別,都是根據他悟出來的分支啊。

  “主任,劉文英來月經了。”李少瑾沒頭沒尾的說道。

  屋子里的人:“……”

  鄧永強是男人。

  鄧永強紅著臉道:“這和病有關系?”

  李少瑾道:“主任,您一定看過這句話,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

  這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里的話。

  鄧永強恍然的看向李少瑾:“對啊,劉文英來了月經,又正好感冒高燒,所以熱入肝經和胞宮,所以才會神昏譫語,在晚上。”

  說完又看向魏寧芳;“就是這樣的,劉文英的脈象也是肝經有熱。”

  縮回目光他又回到李少瑾身上,上下打量,不斷感慨:“不愧是李老的傳人,學以致用,比我們這些樣子貨都強。”

  李少瑾之所以說主任,您一定記得,就是不想搶了鄧永強的功勞。

  不然她懂的東西鄧永強不知道,那系主任還怎么當?

  劉文英這病,她在第一天的時候就有這種預感,但是還不敢確定。

  觀察了三天,劉文英是白天沒事,晚上就神昏譫語,這跟傷寒雜病論說的一模一樣。

  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尤其是里面的方子,簡直神奇,只要是對癥下藥,基本就是一劑藥就好。

  如果過了三服藥還不好,那就是不對癥。

  所以張仲景的方子,在醫學界有句話叫經方不過三,過了三劑沒效果,趕緊換別的病治治吧。

  李少瑾笑道;“還不是系里的老師教的好,我爺爺是學西醫的。”

  所以她不是傳人。

  鄧永強也不傻,知道這是李少瑾給他臺階下。

  笑呵呵認同的點頭。

  看向謝順言旁邊的藥,他道;“好了,先不說了,還是看病要緊,既然知道是感冒引起的,送醫院打針吧。”

  那錢誰出?

  劉文英如果肯打針的話,就不會拖到現在了。

  李少瑾也不是舍不得錢,可是明明劉文英現在排斥別人金錢上的幫助。

  而且都分析出來了病癥,怎么可以不用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