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這里了?”趙嘉仁的目光掃過一堆木桶。
看著趙嘉仁熱烈甚至有些貪婪的目光,胡熠覺得自己辦事得力,他喜滋滋的答道:“都在這里了!校長,山東那邊賣堿的對我們講,他們已經把蒙古人從張垣進來的所有堿都給買光啦。”
趙嘉仁微微點頭。因為心中有著強烈的歡喜,趙嘉仁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點頭。好幾年來一直想大批量購買的純堿終于到手,很多之前無法進行的事情都可以繼續啦!
身為安徽造紙廠的二代,趙嘉仁對純堿很熟悉。也很清楚中國最大的純堿礦在河南桐柏,他家造紙廠購買的純堿都是從桐柏的廠買來的。趙嘉仁想弄到純堿的目的不是用來造紙,而是用來造玻璃。
醫學院里面需要大量使用玻璃器皿,玻璃管和很多玻璃設備買起來太貴,都得自己買了材料去燒制。不管是鈣鈉玻璃或者高硼玻璃,趙嘉仁都比較熟悉。鈣鈉玻璃的材料之一就是碳酸鈉,也就是純堿。南宋沒有純堿礦,此事也就只能罷了。所謂不打不相識,與山東都督李璮的戰爭讓兩邊搭上了線,購買蒙古地區純堿的渠道居然因此而打通。
“按照我教給你的方法測試了么?”趙嘉仁問。
“試了!那幫山東人奸猾的很,在里面混別的東西。總共幾千斤的堿,我們都是仔細查的。”胡熠興沖沖的答道。
“你們蒸的炊餅味道如何?”趙嘉仁忍不住問。炊餅比較蓬松,是種發面饃。
“這個……我們沒用過,都不會用。”胡熠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來試試看,給大家蒸炊餅吃。”趙嘉仁爽快的說道。他還記得穿越前自己蒸饅頭的手藝,見部下們都不敢用堿面便不覺技癢。如果能夠精確控制堿面的用量,炊餅甚至能夠蒸出一股香甜的味道。
“校長,你會……”胡熠把做飯兩字又給咽回到肚子里。開辦學校的時候,趙嘉仁讓鐵匠周興鑄造了好些大鐵鍋,和大家一起做飯。食堂與大鍋飯這兩個名詞是從那時候開始出現。
蒸炊餅是個力氣活,先派人去做炊餅的那里弄來面渣頭,聞到酸味之后用水化開。這些倒不用趙嘉仁動手,廚房也經常做。趙嘉仁把慶元府站點的夜校學員叫到一起,講起了飽和溶液原理。
學員們知道鹽丟在水里就化了,見到堿面入水就化了,倒是能理解了可溶與不可溶的概念。學習等級比較低的,就在黑板上學著寫‘不可溶’三個字。已經開始學習化學科目的學員這些日子都沒有教師,見到學富五車的趙知州開始教新課程,自然感到不勝之喜。
熬藥的砂鍋中,水翻騰開了,炭火被移開。眼尖的就看到再放進去新的堿粒就沒有溶解。等這些水逐漸放涼,里面竟然慢慢出現了半透明的結晶,眾人都頗為驚訝。
“曬鹽也是如此。大家可不要覺得這些鹽就是把水曬干,完全曬干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吃。不知道你們可否聽過鹵水,那個有毒的。”趙嘉仁慢慢解釋著。雖然他也不指望這么講一次就能讓這幫根本沒有概念的學生們完全理解,但是有講過總比沒講過要強。
控制溫度,通過結晶得到了純堿晶體。用紙大概過濾一下,再嘗了嘗結晶,就是比較純正的堿味,里面的咸味幾乎品不出來。鹽堿湖都在蒙古控制的地盤上,趙嘉仁根本不指望蒙古大兄弟對其進行精煉。
讓開始學習到化學的學員們也嘗試進行結晶與過濾的操作,花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晚上,趙嘉仁開始和各個部門的談話。此時的燈塔已經從泉州北修到了嘉興府。這些工程的耗資之低,真的完全出乎趙嘉仁意料之外。
有了這些燈塔,航運就變得順利許多。仁通快運的每一艘船上都有自己的測繪員,他們掌握了每一個燈塔的參數,以及燈塔周邊的海況,平均航速大大超過其他船只。幾個月來,仁通快運高速與安全的名頭已經響亮起來。
“賺別家的錢不過是個零頭,咱們主要是運自己的貨。校長,棉布和蚊香生意真的是發了!”胡熠喜滋滋的講述著最新的發展。
趙嘉仁完全能理解棉布的喜人發展,英國就是靠紡織業起家。當美國奴隸制度在1793年前幾乎崩潰的時候,從美國南部往英國運輸大陸棉與海島棉的貿易拯救了美國奴隸制。幾千公里的海運成本不算低,即便如此,英國佬依舊有足夠的利潤。和英國佬相比,趙嘉仁只是進行了一個短途運輸而已。
“要不了多久,我們的主力就要南下到泉州。大伙要注意修整。”趙嘉仁最后交代了一句。蒲家積累了這么多年,幾乎控制了泉州與南海的全部航線,和蒲家的戰爭注定血腥。言多必失,那些殺氣騰騰的命令等主力集中到泉州之后再說也不遲。
“校長。有不少慶元府當地人想到咱們這里混口飯吃。要不要招他們?”紀律委員袁弘杰問。
這位袁弘杰四十來歲,莆田人,是個考過科舉的。屢試不中之后終于死心的時候已經快四十歲了。家里的錢幾乎用盡,他走投無路之下就到趙嘉仁這里自薦想當個幕僚或者文書,被送進學校里的時候還老大的不高興。只是肚子總是餓得很快,他最終也就屈服了。
趙嘉仁沒有回答,他反問袁弘杰:“你怎么想?”
袁弘杰眼睛一亮,但是并沒有立刻回答。他思忖了片刻之后才謹慎的答道:“校長,我覺得此事還是須得有保人才行。最好是有外面有保人,里面也有保人。”
趙嘉仁點點頭表示鼓勵袁弘杰繼續說下去。他以前覺得黨員需要有推薦人是個很奇怪的制度。到了大宋之后,趙嘉仁才發現這制度可不是政黨時代的獨創,而是歷史悠久的傳承。在宋代,沒有保人那是寸步難行。
“校長,若是內外都有保人,那就沒辦法招慶元府當地人。我覺得不妨這樣,先找外面的保人,把人領進來干些外圍的力氣活。不管是不是讀過書,都要干幾個月。若是看著老實,就送進學校學習。里面的保人就是咱們的人,每個人過一段時間都要保一個。”袁弘杰的聲音漸漸低了,但他還是堅持把自己的想法說完。
其他人聽了這個建議之后或者眉頭緊皺,或者理解不能。趙嘉仁也有些驚訝,因為袁弘杰的建議非常靠譜。一個組織想擴大,就得不斷加入新鮮血液。內部人員挑選新進人員,自然會有各種小團伙的問題。不過這也有好處,就是那些表現出色的,有特長的會被選出來。的確有笨蛋們會拉攏笨蛋,可聰明人會選擇拉能干的人一把。而且這是要有連帶責任的保人。為了自己,大家胡搞的可能不大。
盯著袁弘杰仔細看了片刻,趙嘉仁覺得自己選這位當做紀律委員倒是挺有眼光的。
面對趙嘉仁的凝視,袁弘杰心跳加速。這個想法是他反復思忖好久之后才想出來的,也是他奮力一搏的嘗試。跟了趙嘉仁之后,袁弘杰對收入比較滿意,趙嘉仁從不拖欠薪水。更難得的是,誰表現出色,誰就拿得多。遠近親疏的影響反倒極小。
能在一眾泥腿子和半泥腿子里面脫穎而出,全靠袁弘杰讀過書,識字。但是這樣的成就并沒有讓袁弘杰感到興奮,他覺得自己本該勝過泥腿子許多。他期待的是成為趙嘉仁的幕僚,成為趙嘉仁手下的骨干。隨著趙嘉仁官位不斷攀升,他終能夠推薦人當官。袁弘杰期待的就是那樣的一天。
“就這么辦!”趙嘉仁拍板了。說完之后,趙嘉仁對袁弘杰說道:“你寫個章程給我看。”
“明白!”袁弘杰大聲答道。制定章程是幕僚的工作,哪怕是臨時性的,袁弘杰也感到自己前進了一大步。
趙嘉仁補充道:“用白文。通用的命令公文模式,得讓所有人都讀懂才行。”
“是!”袁弘杰毫不遲疑的答道。
“還有沒有別的事情?”趙嘉仁接著問道。
“校長,你是不是可以去保國寺、阿育王寺和天童寺上香。咱們修燈塔的時候,三個寺院的住持出力甚大。”袁弘杰語氣輕松的說道。這是他準備的另外一個接近趙嘉仁的手段。既然難度最大的那個順利通過,這個就顯得意義較低。
趙嘉仁眉頭微微皺了皺,對他這個唯物主義者而言,對去寺廟上香有些抵觸。然而袁弘杰的建議很正確。修建燈塔之時,前福州知州徐遠志建議趙嘉仁找大和尚幫忙。請那些著名寺廟的大和尚們向那些有錢香客化緣,或者自己托著缽盂到地方上化緣。
剛聽到這建議的時候,趙嘉仁覺得這思路扯淡到有嘗試一下的必要。他不覺得有可行性,而是覺得開開眼界也挺好。萬萬沒想到,大和尚們眼光獨特,對這個社會影響巨大的善舉非常贊同。在慶元府這邊拜見大和尚的是趙嘉仁的哥哥趙嘉信,慶元府三大寺廟保國寺、阿育王寺、天童寺都出面相助。最后湊了三十幾萬貫。趙嘉仁的確欠了大和尚們人情,無論如何都要到寺廟里面去拜訪一下,當面表達謝意。
“好,我走之前一定去。”趙嘉仁答道。
袁弘杰立刻建議道:“不妨請校長現在就寫名刺送往三個寺廟。讓那邊也有個準備。”
趙嘉仁看了看袁弘杰,然后才說道:“我現在就寫。”
在眾人的目光攢射下,袁弘杰微微低下頭視線。他臉上表情謙遜,心里面則大大的得意起來。讀書人與泥腿子的區別就在于此,如果不能精通人情世故,如果不能合乎上層的禮節。讀書有什么用?
有袁弘杰開了這么一個頭,不甘落后的人員紛紛開始了拿出他們覺得能別苗頭的建議。袁弘杰沉默不語,只是心里面在看笑話。他準備許久,還抓了非常重要的事情。豈是臨時想出來的事情能比的。那些人跳出來折騰,只是自曝其短而已。唯一讓袁弘杰感到意外的是班長胡熠。這家伙不過二十四五,也沒怎么讀過書,在一片紛亂里面居然鎮定自若的一言不發。這份耐性與氣度可不一般。
到了晚上,趙嘉仁早早去休息。現在天氣還冷,直到下午時分面才完全發起來。炊餅是發面,但是不能這般發到艘酸了。稍微發一發,面團蓬松,稍帶酸味。大師傅們對著這些彌漫了酸味的面團直咧嘴。發倒是發的夠大,但是蒸出來的炊餅自怕是酸到難以下咽。
趙嘉仁把晾干的堿面用搟面杖盡可能碾細,然后把發面沾了堿面,反復揉。廚房里面擠滿了人,大師傅們對揉面可比趙嘉仁精通多了,然而沒用過堿面,動手就很小心。
揉出的面團一個個放好,上面蓋了棉布醒著。讓面醒了一個多時辰,趙嘉仁掐下來一小塊嘗嘗,感覺堿面中和了酸,吃起來味道比較正。又切開來面團,見到里面一個個小孔,聞著稍有一點點酸味。這才開始切面,揉成炊餅。再接下來就不用趙嘉仁動手,自有大師傅們上籠蒸炊餅。
傍晚時分,一個個雪白的大炊餅出籠了。問道那股子香噴噴的熟悉味道,趙嘉仁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拿起一個掰開來,炊餅柔軟,里面松蓬蓬的。看來那幫蒙古堿面質量還不錯呢。咬了一口,不酸,也不澀,而是有種奇特的甜味。
跟在后面的聞著味道就忍不住流口水,見趙嘉仁率先吃了,跟在后面的就依照打飯的規矩先到了位置上。大師傅笑了笑,給最前面的胡熠一個饅頭。咬了一口吃下去,胡熠訝異的問道:“這里面放了冰糖?”
“瞎說什么!誰會在炊餅里面放冰糖!”大師傅立刻反駁了這沒見識的說法。
“那怎么會是甜的?”胡熠幾乎是質問起來。
“問校長!”大師傅很麻利的把鍋丟給罪魁禍首。
為啥有甜味,其實趙嘉仁也不知道。而且與其說是甜味,還不如說是香甜的味道,那是面粉本來就帶有的味道。不過趙嘉仁也不想解釋,酸堿中和在這個時代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法門。當眾講貌似不太合適。
“大家趕緊吃飯。”趙嘉仁也采取轉移話題的辦法。
于是,大伙的食量大概是以前的一倍半,覺得沒吃飽的大有人在,還有些沒良心居然指責起大師傅也許自己偷偷多吃炊餅,把大師傅氣的拎著鐵飯勺沖出來對著這群混蛋大罵。
罵完之后,大師傅陪著笑湊到趙嘉仁身邊,“校長,我們現在就去發面啦!”
“嗯”了一聲。趙嘉仁又希望蒙古兄弟倒騰的堿面可別有啥問題,若是第二天大家都上吐下瀉,大師傅作為替罪羊只怕真的會被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