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廢話,果斷將建立崗哨營地的新任務吩咐下去。
  隨后,靠在辦公椅上的羅輯琢磨起了另一個問題。
  原先他萬界文明的東面邊境,是熱砂城。
  可現在熱砂城的領土范圍已經和草原城池銜接到了一起。
  換句話說,邊境范圍已經擴張到草原那邊了。
  而草原那邊,他有白澤和布日固德這兩員大將親自坐鎮。
  往下數,還有李愔、劉開、趙傳、巴圖等將領。
  換句話說,他還有必要讓趙磐繼續坐鎮熱砂城嗎?
  趙磐的守城實力無疑是頂尖的。
  可邊境戰場一旦擴張到草原上,那騎兵就變成主力了。
  單方面的守城戰,在草原上未必吃得開。
  在這個前提下,將趙磐放在熱砂城,顯然有點浪費他的才能。
  但不放在熱砂城,又能放在哪里呢?
  北面有劉猛、張略。
  西面有郭振、杜遠之。
  南面更是有周易和張威廉。
  他明鏡城這邊,倒是缺一個坐鎮指揮的大將。
  可問題在于,明鏡城這邊少有戰事,任命趙磐為明鏡城守將,貌似也沒有用武之地。
  眼下的局面,讓羅輯有些犯難了。
  最后干脆將郭嘉找過來一起商議。
  羅輯在軍事方面的目光雖然超前,但本身作為最高統治者,需要處理各種政務。
  換句話說,就是經常得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沒太多的時間專心研究軍事。
  而作為總參謀長的郭嘉則是不同。
  政務方面的事情,又不用他管。
  完全專注于軍務。
  整日研究排兵布陣,行軍策略。
  如今在軍事方面的造詣,隱約間,已經有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感覺了。
  “微臣郭嘉,參見陛下!”
  羅輯抬手示意郭嘉免禮。
  然后連忙將那個讓自己犯難的問題說了出來。
  郭嘉聽了之后,便緩步走到了眼前那張巨大的地圖前面。
  隨后他略一思量,就伸手一指地圖上的熱砂城。
  “陛下,草原戰爭雖然以騎兵為主,但有時也免不了需要步兵的支援。”
  “依照微臣的看法,熱砂城并不是不需要大將,而是需要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大將!”
  “鎮遠將軍的守城戰法,雖然號稱不動如山的鐵壁,但進攻性卻是不足。”
  聽到這里,羅輯頓時眼前一亮。
  “原來如此,這么一來,熱砂城守將的合適人選就是……”
  說話間,羅輯視線一陣平移,然后落到了白河城的標識上。
  “劉猛!”
  這一刻,他整個人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將劉猛和張略調去熱砂城,而將趙磐他們調到白河城,駐守北面邊境。”
  “這事成了!”
  看著面露喜色的羅輯,郭嘉微微拱手。
  “陛下英明。”
  對此,羅輯直接甩了個白眼過去。
  “少給我來這套,我自己英不英明,我自己心里能沒點數?”
  然而,聽到這話的郭嘉,卻是一臉認真的搖了搖頭。
  “如今萬界文明越發壯大,政務繁忙。”
  “陛下每日分心于各項政務,沒有時間研究軍務,一時之間想不到這點也是正常的。”
  “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管怎么說,這一份調令,羅輯很快就命護衛親自送去白河城和熱砂城。
  在給劉猛的任命書中。
  為了避免自己這個老部下生出什么別的想法來。
  羅輯還特別注明了熱砂城是草原地區和中原地區的重要樞紐。
  必須要有一名進可攻退可守的老將坐鎮,他才能放心。
  而他剛好是最合適的人選。
  趙磐和劉猛,都已經是羅輯麾下的老將了。
  同時,對他也都是忠心耿耿。
  使得這一番調動進行的相當順利。
  隨后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萬界文明的季節逐漸轉入秋天。
  又是到了一個豐收的季節。
  一般再過一兩個月,羅輯就該為過冬而囤糧了。
  時間過得很快,各城的守城報告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到了明鏡城。
  最后經過統計,各城的糧食收成都是相當不錯。
  和去年相比,有了明顯的提升。
  至于精靈行省那邊。
  在晉升黑鐵段位的準備期間,張威廉自然也是在各城的倉庫里囤足了糧食。
  除去入侵戰時燒掉的那幾倉庫糧食。
  算上秋天的收成,今年過冬應該是不成問題了。
  而另一邊,北地山林那邊的工程。
  數個月的時間下來,才剛剛打好地基。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山體凹凸不平,各處都需要進行填充。
  到現在能夠把地基打好,就算是效率不錯了。
  反正羅輯也沒指望短時間內能夠完工。
  反倒是之后才動工的哨兵營地。
  因為本身建設比較簡單的緣故,幾個月下來,如今已經正式完工了。
  報告書也已經送到了羅輯的眼前。
  之后,他直接就調了五百兵力入駐哨兵營地。
  負責監視苦寒之地這邊的動靜。
  而苦寒之地外圍這邊,羅輯計劃的采礦場建設,效率則是更慢一點。
  沒辦法,這地方資源匱乏。
  要造一座采礦場出來,想就地取材都有點困難。
  不少建材,都得從萬界文明這邊運過去。
  這一情況,無疑是大大的降低了建設效率。
  能在入冬之前,初步完工,羅輯就謝天謝地了。
  而在這同時,郵局這邊,發展的可就太順利了。
  數個月下來,萬界文明各座城池的內部,都已經建立起了郵局的分號。
  而信鴿的訓練,有精靈族的老手在,更是不成問題。
  能用的信鴿,在短時間內就訓練出了兩批。
  而實際上信鴿這東西,并沒有那么神。
  它們大多只能往返于兩地。
  比如說從明鏡城到熱砂城,這只信鴿只記得這條飛行路線,其他路它不知道。
  所以,一個郵局里,往往有非常多的信鴿,分別記住不同的路線。
  這些信鴿會帶著信件,從一座城池的郵局,飛到另一座城池的郵局。
  然后再由郵局內的信使,將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這一新興產業的出現,無疑是引起了大量人民的關注。
  同時由于送信費用十分親民的原因,使得郵局的生意自開張那天起,就相當紅火。
  甚至一段時間下來,郵局內部還延伸出了‘寫信人’這個職業。
畢竟,不是每個想寄信的人,都是識字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