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六十九章 泡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返1977

  1985年在春節前后熱播的電視劇挺有意思。

  那是香港亞洲電視出品的神話劇《八仙過海》。

  此劇首開香港電視劇前往共和國內地取景的先河,拍攝期間獲得了山東省的鼎力協助。

  只可惜由于我國內地當時旅游條件所限,服務設施不足,怎么都不能讓港方滿意。

  因此此劇拍完,文匯報上便刊登了連續載文,指責泰安條件差、服務不夠檔次。

  為此,曾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但無論怎么樣,這部神話劇好看是毋庸置疑的。

  播出后,不但孩子們天天哼唱著“人說天上好,神仙樂逍遙,成功的背后淚多少”。

  壞小子們迷上了“呂洞賓戲耍何仙姑”、“龍太子霸占白牡丹”的游戲。

  還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八仙熱”。

  以致于諷刺漫畫紛紛選用“八仙”來當主角,“滬海電影制片廠”也火速投拍了電影《八仙的傳說》。

  有意思的是,作為乙丑年農歷新年這個特殊時間播放的電視劇。

  《八仙過海》這四個字也真如算命一樣的準,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這一年的特點。

  因為這一年確實是許多人不甘寂寞,各顯神通的一年。

  不但導致新鮮事倍出,也在社會上鬧出了不少后果嚴重大亂子。

  像洪衍武,首先就想起這一年,應該是延續了幾年的“君子蘭熱”徹底崩盤的一年。

  因此時間一進入2月,他緊急聯系了“大將”,詢問情況。

  還甭說,目前來看,大體上相當不錯。

  唯獨就是又因為人性的弱點,出了點小毛病。

  敢情因為涉足比較早,1982年市場剛啟動時“海碰子”們就進入了這個市場。

  “大將”他們第一口是咬的最肥的。

  最初僅用了百八十元一盆的價錢,低價搜羅了一大批“君子蘭”,數目大概有二百多盆。

  另外他們也聽了洪衍武的吩咐,為了安全,就沒把花放在當地,而是雇傭汽車全都拉回了濱城。

  然后專門弄了個四面高墻的大院子,讓住在城里的“蝦爬子”和“巴蛸”養了好幾條狼狗看著。

  還找了兩個花匠負責平日養護。

  結果當年,“君子蘭”在長春的均價就突破了二百元。

  而眼瞅著政府規定的“二百元”最高限價也沒什么用。

  經過跟洪衍武再次請示,1983年春節一過,“大將”他們又殺了回來,拿去年海灘的收入繼續補進。

  當然,這時候因為懂了一些花卉常識,又得了洪衍武的囑咐,他們買進的就是精挑細選的品種了。

  買完了呢,還是照樣弄回了濱城。

  這樣等到了1984年年初的時候,盡管他們投入的實際總成本已經高達八萬塊。

  可他們手里卻存了足足三百盆“翠綠金條”了。

  而且按行市,已經有了三四倍的浮盈。

  那么到了這個時候,洪衍武“本著吃魚不吃尾巴”的原則,就不愿意再等了。

  他就讓“大將”在過完年后開始逐次拋售。

  而“海碰子”們聽說可以出手了,也真是高興啊。

  美美過了春節之后,他們就急不可耐的雇了兩輛本地的面包車,分批次拉著花開始往長春倒騰。

  要知道,投機是有共性規律的,以股市為例,價格最瘋狂的飆升往往是在牛市的末期。

  別看都說“1983年君子蘭熱”,但這股狂潮其實是始于1982年。

  1983年是因為已經吸引了不少長春市民來參與,有了廣泛的傳播面,才讓這個社會現象成為關注的熱點,但那還是開始階段。

  而實際上最瘋狂的年份恰恰是1984年和1985年。

  因為這兩年開始突破地域限制,君子蘭把周邊城市的人也吸引過來,成了席卷東北三省的大泡沫。

  所以,此時出手正當其實啊,那還有不好賣的?

  第一趟試水的二十五盆,“海碰子”們用一個禮拜賣了五萬,不經意間,行市居然又漲了三成。

  第二趟拉了三十盆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初了。

  而這次“海碰子”找到了最大的自發性市場“紅旗街”,結果更好賣。

  三天之內以七萬三順利出手。

  第三趟再拉了三十二盆,時間已經快到“五一”了。

  “紅旗街”上人頭攢動,結果還沒逛遍這條街,他們這些花的行市就漲了三次。

  實際上也就倆小時,所有的君子蘭就被人瓜分掉了,這次賣了差不多將近十萬塊。

  不用說,“海碰子”們那簡直樂瘋了。

  因為至此,他們已經賺了兩倍的厚利了,他們一下又嘗到了當年倒騰海參的甜頭了。

  再想想后頭的二百多盆兒花兒,他們認為這回絕對是投入最少,收獲最大的一次。

  跟著當然再接再厲,連海灘旺季的買賣“海碰子”們都顧不上做了。

  六月份,他們完全是撒歡的跑啊,一連三趟,倒騰出去將近一百盆,又弄了五十萬。

  但到了這時候,這買賣就有點不太好做了。

  因為為了管控價格,工商局、物價局、稅務局等,除了加大了場外交易的懲處力度。

  也開始圍追堵截長春君子蘭向外地流動,和外地君子蘭向長春流動。

  “大將”他們七月份出師不利,來長春的路上,汽車就被攔了兩次。

  要不是他們人多勢眾,看著不是善茬,又財大氣粗,砸下了兩千塊錢買路。

  這批花就得直接被罰沒。

  同時,由于君子蘭的價格不斷攀升,這也在長春市里引發了相當頻繁的犯罪行為。

  像七月份當月,警方破獲的一起持槍搶劫案,就是四個鞍山的歹徒為了搶一盆君子蘭。

  而且社會上還流傳不少消息,說有人為了花把人綁架的,或是把人殺死的。

  至于“大將”他們,早已經成了“紅旗市場”知名的大戶,那還能不被人盯上嗎?

  也就是“大將”功夫出眾,“海碰子”們個頂個全不是善茬。

  他們還隨身帶著兩把漁搶,又有自己的汽車。

  這次才能全身而退。

  但饒是如此,“三戧子”胳膊也挨了一刀,君子蘭被人搶了七八盆,大伙兒就帶著九萬塊回了濱城。

  可謂險象環生,損失不小啊。

  到這個地步,說實話,“海碰子”們就真不想再冒生命危險去長春賣花了。

  可還剩一百來盆花又該怎么辦呢?總不能扔了吧。

  所以就又改了路子,他們給其余的畫拍了照片,然后再去“紅旗街”找有意愿成交的買主來濱城買花。

  但別忘了,人家買主也害怕啊,交易金額太大,路上也有風險。

  當然就賣的慢了。

  七月八月都加一起,“海碰子”們不過賣了七八盆。

  而且包人家吃住旅費不說,價格也比行市要低近三成。

  但世上的事就是這么有意思。

  沒出手也有沒出手的好,誰料想偏偏因禍得福。

  下半年長春的政策因為治理成本太高,突然由嚴管變為了疏導。

  “君子蘭”不但被定為了市花,而且政府公開表示支持群眾靠君子蘭發家致富。

  于是路上沒人再堵截罰款了,取消原來所有的“限價令”。

  而且這一下,也等于是個柴火堆上加了一把火啊,必將引發更加瘋狂的后果。

  九月份不過幾十天,長春出現十大公司和四十家花木商店,三個正規君子蘭交易市場。

  幾乎有5000多人去各地搞君子蘭展,來回都坐飛機。

  長春機械廠號召職工走君子蘭致富道路,全廠1700多名職工家家開養,每戶至少要栽3到5株。

  長春洗衣機廠投資數十萬元,在辦公樓頂上蓋了600平方米空中溫室,成為一道景觀。

  各路名人則紛紛助陣,王潔石、謝麗斯這對男女師生搭檔,為君子蘭一展歌喉。

  畫家范大師為君子蘭作畫,曲藝界侯大師為君子蘭說相聲。

  幾十萬人卷入君子蘭交易市場,一片沸騰,一片狂熱。

  此時,僅一個苗種就能買二十五元,一顆種子價值八元。

  一盆君子蘭花已知的最高價可以賣到十四萬元,

  真正到達了“東北有三寶,不如長春一棵草”的地步。

  這足以刺激的“大將”他們耐不住性子,再次蠢蠢欲動了。

  于是,冒險的淘金旅程再次開始,但這時采取精兵作戰方式了。

  一輛大面包,六個海碰子,每人帶一把漁搶,人手僅僅兩盆君子蘭。

  交易辦法也改四個人看家,兩個人去市場以單盆出售的方式。

  別說,真沒白跑,兩個星期,十二盆花以十五萬的價錢售出,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于是這種交易模式正式開始執行,到了年底的時候,他們又售出了五十來盆花,換回了八十萬。

  至此,他們弄回了整整一百八十萬的收益,遠超三次炒賣海參的收獲,完全可以說已經大獲全勝。

  可世上的事兒就是這么絕,還剩下的五十多盆花本應該能趕在春節前全部出清的。

  但偏偏就因為當月發生了著名的“皇冠換鳳冠”的事件。

  長春市民郭鳳儀所養的君子蘭一舉被人捧上了二十萬大關,并且拒絕拿他的君子蘭換皇冠車,成了這一時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

  這樣一來,反倒讓“海碰子”們產生了惜售心理,開始變得遲疑了。

  除了“蝦爬子”和“三戧子”,其他人居然都覺得他們前頭的花賣虧了。

  甚至還有人提出君子蘭恐怕才剛剛開始上漲,這是政府支持的,應該繼續補貨的建議。

  多虧“大將”謹記洪衍武的話,沒有瞻前顧后,仍舊硬頂著壓力,堅持出貨。

  只是正確的事往往是最難堅持的。

  誰也沒想到,怎么那么巧,1月中旬他“大將”剛以十八萬出手了十盆花之后。

  還沒回到濱城,君子蘭的價格居然又躥升了一大截,而且還把行情登載在了報紙上。

  這樣“大將”看到兄弟們痛心疾首的可惜樣子后,自己也情不自禁含糊了,甚至還多少有點慚愧。

  所以這就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時候,后面的四十盆該怎么處理?

  為此,這“大將”愁眉不展了好幾天。

  后來還是韓瑩給他出了個主意,說上次就這樣,你們都忘了小武的話了,結果最后大家全陷進去了。

  我看你這些兄弟里,除了“蝦爬子”和“三戧子”,又都要犯老毛病。

  要我說,既然已經賺了這么多錢了,即使再多賺好幾倍,對咱們的日子也沒實際意義了。

  干脆就甭勉強了,不行就分吧。

  趁著還沒成仇人,連現金帶君子蘭,馬上全分了,哪怕咱自家吃點虧都行。

  以后就各顧各的好了,省得最后出現意外,再互相埋怨。

  這么著“大將”心里敞亮了。

  于是二話不說,抓緊時間開始給大家算賬分錢了。

  這兩天弄得差不多了,洪衍武應該是拿四成,大概是八十萬現金和十六盆君子蘭。

  “大將”本來想把這些花徹底出手之后再打電話告知的,沒想到洪衍武能提前給他電話。

  對此,仔仔細細了解完情況的洪衍武還能說什么啊?

  他只能由衷感嘆“家有賢妻,夫無橫禍”啊。

  于是他很認真的跟大將說,“你呀,最大的福氣就是娶了韓瑩。多虧人家拉你一把,你才沒犯傻。”

  “至于其他那些人,我勸你就甭操心了。誰要愿意繼續跟你一起干,那當然好。但他們要非去找死,往懸崖里跳,你攔也攔不住。”

  “因為這就是人性啊,永遠記吃不記打。一旦貪念起來了,就喪失理智了,情誼也得黯然失色。幸好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這樣的話題真的很沉重,聊多了誰也不痛快。

  于是洪衍武適可而止,跟著話鋒一轉,便開始考慮后面的安排。

  “這樣,大將。你把咱剩下的君子蘭賣了之后,你就用這筆錢幫我在濱城開始買房子吧。專買那種日式或俄式的小洋樓。只要人家有地契的肯賣的,不論多少錢你幫我買就行。”

  “還有,你在濱城最熱鬧的商業街里也多弄幾個店鋪,要二十年長租的那種,回頭我給你發幾車皮廣貨過去,你讓韓瑩雇幾個人,明年也弄弄服裝買賣吧……”

  “當然,房子和店鋪都寫你和韓瑩的名字。沒事……我還信不過你們嘛……”

  “對了,告訴你一聲,我現在可有汽車坐了啊,就是那皇冠……”

  “好不好?好啊……我說,你們也買一輛吧,錢我出,算我謝謝你的辛苦……別呀,客氣什么,咱們誰跟誰,咱們不學那姓郭的,就要用君子蘭換皇冠……

  “哪兒學開汽車?你問我,我哪兒知道啊?對了,你問趙大隊長啊,你現在都不用給海參了,要給他盆君子蘭,他保證給你一條龍服務,還得管你叫爸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