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星期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返1977

  洪衍武和水清不同。

  婚姻生活對他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可疑惑或迷茫的,絕對是一種劃時代的進步。

  因為婚姻盡管讓人多了份約束,多了份責任。

  但也徹底消滅了鴻雁單飛的寂寥,讓人多了許多人情樂趣。

  特別是他和水清,具體情況還比較特殊。

  他本人精神年齡成熟,可水清卻又自認為比他年齡要大,尤其兩個人又都飽嘗過生活的磨難和艱辛。

  這就促使他們兩個人,格外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

  彼此的包容和寬容,也都遠超于一般的夫妻,特別愿意替對方著想。

  說白了,別人覺得幸福,或許是因為愛情來得不費吹灰之力。

  但洪衍武和水清覺得幸福,卻是因為他們的愛情得來實在不易。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世上恐怕再沒有比他們更般配,更和諧,更能互相體諒的夫妻了。

  所以像什么“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樣的情況,在他們的身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要問洪衍武個人最真切的感受,那就是他自己和水清仿佛變成了一雙筷子,誰都離不開誰了。

  生活里的任何酸甜苦辣,他們也永遠會手拉手,肩并肩地在一起品嘗。

  這就是他體會到的婚姻滋味。

  作為一個人,他因此變得完整了。

  他的生活,真的只有“圓滿”二字才能形容。

  怎么?是否覺得這話聽起來有些太夸張了?

  不,絕對沒有。

  因為只需要隨便抽出一天,來看看洪衍武婚后的日子是怎么過的,就能了解是否屬實了。

  就比如說6月15日這天吧。

  這天是星期天,首都文藝界聚會,紀念俄國作家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周年。

  洪衍武卻難得踏踏實實地睡到了早上七點半。

  由于陳家三間房都是面朝東方,等到這時候醒來,天花板已被陽光照得分外明亮。

  已經入暑,窗戶是半開的。

  外面的微風掀動窗簾,其后模糊的窗框隨光流移動,如緩緩行進的列車。

  屋里的家具,無不在光線柔和的房間里散發著新木的香味。

  再加上屋頂傳來麻雀“呼啦啦”翅膀撲騰的聲音,這清晨醒來的情景,依舊讓洪衍武倦怠得不想起床。

  只可惜水清已經不在了,否則要能摟著老婆再睡個回籠覺,那才叫美呢。

  當然,這種遺憾同樣也是婚姻幸福的來源。

  因為僅從家具上已經沒有了塵土,和屋外傳來的小米粥的香味兒,洪衍武就知道水清肯定已經忙和了不少時間。

  為了這個,他不好再賴在床上。

  躺著抽了一根煙提了神兒,便穿衣洗漱,疊被掃床。

  早飯說說笑笑,吃得挺熱鬧。

  洪衍武左邊是老婆孩子,右邊是兄弟陳力泉。

  熱粥咸菜,花卷雞蛋,外加一碟子炸花生米,讓四個人吃得既舒坦又順口兒。

  八點半,等吃完了,水清收拾了桌子,自去廚房洗碗。

  洪衍武和陳力泉則一起幫著水曉影折騰魚缸。

  刷缸、換水,這是每周日的必備功課。

  否則這一缸的“孔雀”“神仙”“紅箭”“紅綠燈”的熱帶洋種,便很難再保持熱帶風情。

  另外難為人的是,這些熱帶魚飲食上也挑剔,根本不吃咱們的魚食,專吃河里的活魚蟲。

  這就使得養它們的人每天得去小早市買魚蟲喂給它們。

  要說還是洪衍武琢磨出的辦法好。

  那就是一次性多買點魚蟲,然后放在罐頭瓶子里擺在窗臺上。

  這樣不但省了事兒,太陽一照在這些瓶子和屋里的魚缸上,也使得幾間屋里關照增加,很有水晶世界的風情。

  不過,還別看水曉影對“養熱帶魚熱衷得很,但并不是人人都喜歡這個的。

  水庚生老兩口卻對此極不“感冒”。

  老太太主要是嫌魚蟲膈應。

  她說那小草蟲,針尖一樣在瓶子里躥來躥去,看著讓人忙亂心慌。

  紅色線蟲呢,細而長,糾集成一疙瘩,在水里蠕動,更是肉麻之極。

  所以就為了這個,她連來都不來這邊了,有事就打發水漣來叫。

  水庚生卻有點什么玩藝兒也沒國貨好的抬杠勁兒。

  他說國產金魚養了幾千年了,多少人的心血在里頭。

  龍睛、望天、芙蓉、白珍珠、雙炮,一個賽著一個的漂亮。

  這些算什么?

  河里撈出點半大魚崽子就叫“黑瑪利”,就叫“鳳尾”,看半天也看不出個鼻子眼來……

  水曉影聽了不高興,忍不住就插了句嘴,說“姥爺您不懂,這欣賞熱帶魚都得趴那兒細看。”

  可沒想到水庚生在這個問題上跟孩子一樣,連她的話也要抬杠。

  一句“我和你姥姥都是老花眼”,就讓她只剩眨眼的過兒了。

  這當然也成了家里傳的笑話。

  總而言之吧,反正等兩大一小折騰完了魚也就過了九點鐘了,這就到了水曉影最高興的時候。

  因為得去公園了啊。

  天熱,最好的活動項目當然是劃船。

  洪衍武就帶著水請和孩子去了“陶然亭”。

  泉子呢,既不愛當電燈泡,心里也惦記著里的情節。

  難得休息,就索性懶在家里看《神雕俠侶》了。

  這樣等到中午十二點,洪衍武他們三口再回來,就一起到了洪家吃飯。

  周末也是洪家一家老小難得聚會的日子。

  洪家的兄弟姐妹們,三個妯娌齊聚一堂,一起話話家常和這一周的見聞,也是其樂融融。

  不過中午迷瞪過一覺,到了下午大家伙兒可就閑不住了,人人都有正經事要干。

  像水清要洗一禮拜的衣服,水曉影得應付親爹的探望。

  洪衍武和陳力泉也全得去“張大勺”的家里報道了。

  而且說起這事兒來,還得額外提一句。

  洪衍武這次從花城回來后,他可是帶回來兩件難能可貴的寶貝。

  一是他花了一萬多塊,從“花城友誼商店”帶回來一臺JVC的VHS攝影機。

  雖然只有250線的清晰度,但自此已經能夠留下影像資料了。

  這樣通過拍攝,從此不但方便了他和泉子自己學藝,能通過電視反復揣摩烹飪技巧。

  也等于理論上可以把“張大勺”的手藝更完善地保存下來,永遠地留給后人了。

  其二呢,是洪衍在花城的時候,帶著水清和曉影逛到了文明路,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排大長隊的路邊攤。

  后來走過去一看,才知道是廣府菜里的“壽星”,有百年歷史的花城老字號“州生記太爺雞”。

  跟著他悶當場買了一只一品嘗,果然名不虛傳,覺得唇齒留香,不同凡響啊。

  這樣靈機一動,洪衍武想到了自己家的老號早晚要開張,招牌菜自然多多益善啊。

  就決定想要買下這個方子了。

  結果沒想到試著一談,這事兒還真成了。

  因為一是當時的人被貧窮和眼界限制了想象力。

  對秘方的重要性認知有限。腦子里又遠沒有異地連鎖的概念,

  “州生記”的老板覺得洪衍武是北方人,肯定不會跟自家產生競爭關系。

  二是當時這家“周生記”正在被花城媒體頻繁報道,正打算擴充營業范圍,急需用錢。

  而因為真心想要,洪衍武出手也相當豪爽,他僅僅試探著劃了下價兒就答應了。

  于是最終,正宗“太爺雞”的秘方,便被洪衍武以兩萬塊的代價取得。

  跟著也沒完,自然,僅靠看過“周生記”老板親手做雞和一張寫在紙上的秘方。

  洪衍武所能復原的味道并不理想。

  那好,如何做出原版“太爺雞”的味來,還得著落在“張大勺”的身上。

  天才一秒: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