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歌詠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返1977

  “糖心兒”很體貼,也早有了身為洪家兒媳婦的自覺。

  她看出洪衍武想要帶走這張“阿狗姐”和“陸先生”的合影,不等他開口,一句“我人都是你的了,這里的東西自然也是”,就把照片主動交給了他。

  而且她還專為了這件事兒,當天打了長途電話,去詢問身在滬海的“寶姨”。

  但和她想象的一樣,“寶姨”只和“陸先生”見過有限的幾面,對這個人的印象,除了長得挺帥,舞跳得好,會說洋話,其他就一概不知了。

  沒轍,洪衍武也只能先把這張照片和已經查明的消息告訴了父母。

  當然,出于替“糖心兒”考慮,洪衍武對“阿狗姐”的身份和照片的來歷也是做了掩飾的。

  他只含糊其辭地推說,這些照片是在收拾“寶姨”的舊物中找到的。經查詢,那是“寶姨”的親戚當年在滬海“特卡琴科兄弟咖啡廳’的舊照片。

  如今雖然她的親戚已經作古,但留下了一條消息,說照片里的“陸先生”是個地下黨。當時他在在謀劃盜竊一個軍統要員的公事包,后來沒能成功才逃走了。

  不用說了,這張照片和這個消息再掀波瀾,同樣把洪衍武父母的心境給攪亂了。

  倆人都是萬萬沒想到,他們那出身大宅門富豪世家的三弟,在輔仁大學就接受軍統領導,加入了“抗日殺奸團”的洋學生,當時怎么會沒有選擇占據正統大位的“三民黨”,而是投奔了土得掉渣的“紅黨”呢?

  這種結果在今天看雖然是正確的,卻委實太過匪夷所思了。

  但如果事實真是這樣,那么他們這么多年的小心謹慎,偃旗息鼓就都成了一場笑話。成了一種有負父親所托,延誤了查明親人下落的愚蠢選擇。

  這一宿,洪祿承夫婦又是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既有一種懊惱不堪的失落,也有馬上要行動尋找親人沖動。

  只是冷靜下來后,又經過一番合計,老兩口還是覺得這件事不能太冒失。

  畢竟政治這東西太過敏感,他們都是吃過苦頭的。而洪衍武提供的消息又極為含糊,真搞錯了,弄成一場笑話無所謂。可要致使家里真背上個“三民黨特務家屬”的負擔,那洪家人好不容易得來安寧和幸福,恐怕又要完蛋了。

  他們自己不怕,但實在不能不為子女們著想。

  所以倆人最終決定還是得慎重行事。不能把這件事公之于眾,絕不能去政府部門正大光明的詢問探查。只能私下里,靠自己來尋找。

  至于怎么找,也只有一個比較原始和緩慢的辦法了。那就是寫尋人啟事。

  這張尋人啟示,洪祿承是以洪家人尋找舊友的名義寫的。

  他把洪壽承的那張新婚合影上,兩夫婦的名諱都寫上了,是兩口子一起找,只是沒寫姓氏。

  同時注明壽承是京城籍貫,和從小到大在京曾經念書的學校,也寫上了他們夫婦結婚的時間,還有他們曾居于滬海的具體地址。

  最重要的當然還有酬謝金額。洪祿承在啟事上承諾提供有效消息者,謝現金百元。如能提供人最終下落者,無論生死,謝現金千元。

  這在眼下,絕對是讓人咋舌,且無法不動心的一大筆酬謝了。

  除此之外,對這張啟示的制作和張貼,洪家人也下了一番功夫。

  這個環節是洪衍武出的主意,他先找了照相館翻拍放大了兩張三叔遺留下的照片,然后去除了“阿狗姐”的部分。跟著又找了一家印刷廠,連兩張照片帶文字,一起印了五千份兒的尋人啟事。

  而等到成品一出來之后,洪衍武派不但派手下們開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張貼這些尋人啟示。他還往最有希望的滬海寄去了兩千張,往自己朋友最多的“濱城”寄去了一千張。

  他分別委托“寶姨”一家人和“大將”那些“海碰子”們幫忙,在這兩個城市輪換更替著張貼尋人啟事,普遍撒網找人。

  同時還沒忘了提醒他們,除了鬧市區以外,千萬不要忘了火車站附近和碼頭。因為萬一他的三叔一家住在別的城市,或許就有出差的人能看到這些尋人啟示呢。

  說真的,這件事洪衍武辦得不可謂不周全。

  在當時廣播、電視、報紙各種官方媒體均沒有針對個人業務的環境下,能同時在全國的北、中、南部的三個大城市,如此聲勢浩大一起尋人。這已經是最大效率,最有希望的辦法了。

  如此一來,洪家能做的努力都做了,也就只剩下在家坐等消息,聽候老天爺的安排了。

  其余一切具體事項,均由洪祿承夫婦親力親為。要不說合適呢,老兩口都已經退休,辦這些事正好。

  有意思的是,就在洪衍武忙著幫家里弄尋人啟示的同時,他前一段時間一時興起,瞎鼓搗的另一件事也開花結果了。

  楊衛帆火了!而且是以極為驚人的速度,大火!

  整個過程是從5月15日起始的。當天,既是干休所舉行歌詠比賽的日子。也是楊衛帆第一次公開演唱洪衍武給那首《小白楊》的日子。

  經過這幾天的不斷練習,舞臺上的楊衛帆,已經把這首歌唱得精熟。

  在沒有麥克風,只有幾盞大燈映照下的舞臺上,他彈著吉他雖然只是清唱。但那優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詞,借著他圓潤的嗓音一經表現出來,就登時打動了所有觀眾。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邊疆。微風吹,吹得綠葉沙沙響羅喂,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

  別看當他演唱時,全場鴉雀無聲,曾經安靜得讓他心里發寒。可當他唱完這首歌時,登時全場掌聲雷動。

  不但那些離休的老頭老太太們笑容滿面地交頭接耳,表示非常喜歡。楊衛帆手下那些士兵們更是忍不住集體高呼,“來一個!楊連長!再來一個!”

  就這樣,本來按照規定,只需演唱一首歌曲的楊衛帆,臨時在全場觀眾熱情的要求下,又把《軍港之夜》唱響在干休所的禮堂里了。

  其實要是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地來講。楊衛帆這首《軍港之夜》準備的并不充分。

  因為這原本就是適合女性演唱的歌曲。楊衛帆也有點嫌棄它軟綿綿,太沒骨頭。再加上歌詠比賽只要求一首歌曲,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練習《小白楊》上了。

  所以加演這首歌曲的時候,他彈奏的吉他不但有錯音,歌詞也沒記全,基本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是重復的。

  可問題是,正是因為這首歌曲的“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類借景抒情歌曲太少了,讓大家又好奇又新鮮。而且不得不說,在海軍的地盤唱海軍們自己的生活,是有絕對加分項的。

  因此楊衛帆雖然表演不到位,但仍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臺下簡直可以用轟動來形容,在士兵們強烈的要求下,楊衛帆連唱了三遍。而且由于這首歌旋律郎朗上口,易學易會。最后一遍竟成了大家的集體合唱。

  這樣,當這一天演出結束的時候。楊衛帆不但毫無爭議地獲得了這次歌詠比賽一等獎,也成了干休所人人皆識的歌唱明星。

  可這還不算完呢。當天,可是有“海防歌舞團”和“總政歌舞團”的兩位評委在場啊。

  他們在聽完這首歌,都忍不住詢問楊衛帆,歌曲創作者是誰。

  在得知兩首歌都是楊衛帆“自己創作”之后。他們就跟今天某個音樂綜藝節目的導師似的,當場都成了伯樂,極力發出邀請,想讓楊衛帆調到他們的歌舞團去。

  那爭搶的熱情大了去了,差點沒吵起來。都說只要楊衛帆答應,馬上就可以帶他去見團長,當天就辦調動手續。

  這都是因為在當前的形勢下,無論哪個文藝團體都缺乏有份量的新歌新節目啊。楊衛帆對他們誰來說都是寶貝。別看今天那綜藝節目是假的,他們可是真心真意的。

  要說楊衛帆就是楊衛帆,崇尚自由是他的天性。就在這種時候,他那不安分的心眼子又活動了。

  這小子一琢磨,真是走運,今兒來的這個“海防歌舞團”的人,居然是個生人,他不認識自己。而知道他底細的所長又沒在這兒,政委也只認為他跟“總后”周部長有關系。那么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徹底跳出父母給他劃定的小圈圈啊。

  于是他就完全推翻了洪衍武給他的規劃,做出了一個自以為是的選擇,居然表示要加入“總政歌舞團”。

  當然,《軍港之夜》這首歌,他還是愿意交給“海防歌舞團”的,那畢竟是他母親的“歌舞團”嘛,實惠總得落自家人肚子里。

  就這樣,兩個評委皆大歡喜,都覺得自己沒白來一趟,回去準保立功了。

  于是在上午歌詠比賽結束后。楊衛帆把《軍港之夜》簡譜和歌詞都抹去了姓名交了出去。就急切地跟著“總政歌舞團”的人走了。

有群號了:244574974,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快來加入吧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