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
  腳步聲越來越近。
  隱藏在黑暗中的人影也漸漸的出現在了香姨和她身旁的不良人的眼中。
  “嘶”
  香姨下意識倒吸了一口冷氣,瞳孔驟然放大。
  放眼望去,四周黑壓壓一片,全部是人。
  人影和黑夜連成了一片,仿佛看不到盡頭,給人一種厚重的壓抑感。
  此刻,香姨好似置身在無盡黑夜中唯一的一道搖搖欲墜的亮光。
  似乎隨時都有被黑夜吞噬的可能。
  “咕嘟”
  香姨不知道何時,已經開始感覺到了恐懼,她下意識吞咽了一口唾沫。
  上一次,她感受到恐懼的時候,是趙光義率領著大宋禁軍攻破金陵城的時候。
  在香姨身邊,不良人們下意識的圍成了一個圈,把香姨護衛在了中間。
  香姨強忍著心中的恐懼,大聲的訓斥道:“你們都干什么,大半夜不睡覺,湊在一起想干什么。”
  復興軍的將士們,一個個都冷冷的盯著她,沒有一個人回答她的問題。
  香姨心一下子跌落到了冰點,她聲嘶力竭的喊道:“殤傾子,連你也要殺老身?”
  她企圖用這種激將法,迫使殤傾子出來一見,希望殤傾子保護她。
  可是,殤傾子的身影,并沒有出現在人群里。
  復興軍的將士們,一步一步的逼近。
  現場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香姨的額頭上布滿了冷汗。
  “你們,你們真的要造反?”
  香姨驚恐的盯著復興軍將士,嘶吼著。
  “噗呲”
  一柄鋒利的長劍,突然刺入到了香姨的體內。
  香姨渾身一震,猛然轉過身,看向了身后那個捅了自己一劍的人。
  看到那人面孔的時候,香姨一臉難以置信。
  “是你?!為什么?”
  香姨渾身巨顫。
  “噗”
  不良人殿帥,在她身邊所有人驚愕的目光中,抽出了長劍,淡然的說道:“因為我不想陪著你死。”
  說完了這一句,她湊上前,趴在香姨的耳邊,低語道:“南唐已經亡了,你還在做復國大夢。你已經瘋了,我不想再被一個瘋子控制。”
  香姨顫巍巍的指著不良人殿帥,凄厲的下令,“殺了她。”
  不良人們有人開始猶豫了。
  但是忠誠于香姨的人,二話不說,殺向了不良人殿帥。
  不良人殿帥,爆喝一聲,“香老鬼已死,沒有人能控制我們了。殺了他們,我們就能活,不然我們都得跟著他們一起去陪葬。”
  那幾個搖擺不定的人,立馬堅定的跟著不良人殿帥,一起對付忠心于香姨的不良人。
  雙方廝殺的結果如何。
  香姨看不到了,她的生命在快速的流逝。
  當她生命走到最后一刻的時候,她仰天長嘯了一聲。
  “楊延嗣,照顧好公主,不然老身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翌日。
  清晨。
  天氣有些微冷,下起了綿綿細雨。
  楊七被馬面從被窩里晃醒了。
  穿上衣服,在馬面伺候下,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后,楊七出了帳篷。
  在楊七的帳篷外,聚集了一大批的人馬。
  基本上都是復興軍的各級軍官。
  同時,還有一個女子,提著一顆人頭,跪倒在楊七的帳篷前。
  “不良人殿帥?”
  楊七見到這個女子有些意外,他似乎沒看到女子手里的香姨的人頭,而是更注重于女子本身。
  不良人殿帥叩首道:“按照您的吩咐,香姨的人頭在此。不良人所屬,除了我以外,全部已死。”
  楊七蹲下身,從不良人殿帥手里接過了香姨的人頭,仔細端詳了一下,然后扔給了馬面。
  “拿下去,埋了吧。我這個人,沒有糟蹋尸體的習慣。”
  處理了香姨的人頭,楊七又看向了不良人殿帥,問道:“初醒呢?”
  不良人殿帥鄭重道:“你先保證不殺我,我才能告訴你初醒公主的位置。”
  楊七瞇起眼,冷聲道:“你沒有跟我討價還價的權力。左右不過是藏在附近隱秘的地方,只要用心找,就一定能找到。”
  不良人殿帥遲疑了一下,沉聲道:“在據此西南角五里處的一座山洞里。香姑姑繳獲的財物,也在那里放著。”
  楊七當即從軍中招來了折家軍的人,派遣了一千人去尋找初醒,同時去押解香姨搶奪來的錢財。
  不過,他并沒有讓人帶著初醒過來,而是讓折家軍的人,押送著財物,帶著初醒,直奔代州去了。
  眼下麟州、豐州皆有大戰,最安全的只有代州。
  安排了折家軍的人去送初醒以后,楊七立馬召集了軍中所有將校一起共商大事。
  兩百多的各級軍官,到了楊七帳下聽令。
  殤傾子姍姍來遲。
  他臉色蔭翳,沉默不語。
  楊七知道他對昨夜的事情還沒緩過神,所以就沒有煩他。
  聚齊了所有軍官以后。
  楊七抱拳,沖著他們拱了拱手,道:“從今日起,我就是復興軍的最高統帥。你們一切的行動,都得聽我指揮。”
  黨項的漢子性格很直爽,當即就喊道:“只要你能讓我們兄弟們活命,我們都聽你的。”
  其余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楊七點了點頭,道:“那就好。那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局勢。如今六萬野乞部族的追兵,緊跟著我們身后。像是一條甩不掉的尾巴。
  我瞧人家的意思,那就是非殺我們不可。
  硬拼,我們是打不過人家的。
  可是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一路往西,就會進入麟州,會撞上折家軍。
  折家軍的厲害,想必不用我多少,大家都知道。
  向西肯定不行。
  向南,向南是代州。
  代州是大宋的屬地,一旦我們進入到代州,勢必會引起大宋朝廷的注意力。
  大宋在西北屯兵幾十萬,一旦進入到代州,我們肯定會遭到大宋軍隊的絞殺。
  所以向南,也不可取。
  向北,遁入到黨項,也不行。
  自從你們偷襲了黨項祖地以后,李繼遷就恨不得對你們撥皮拆骨。
  一旦我們進入到了黨項的地盤,李繼遷一定會率領大軍來圍剿我們。”
  有復興軍的小校尉,面若死灰的低聲道:“難道我們只有死路一條?”
  眾人下意識的看向了楊七。
  你可是答應過讓幫大家活命的。
  楊七雙手環胸,笑道:“那倒未必。我們的生路,還在這豐州。既然我們正面打不過野乞部族的騎兵,那我們就想辦法,把野乞部落的騎兵數量,拉到跟我們一個水平線上。然后再一舉擊潰他們。”
  黨項的漢子,即便是做到了將官,腦子里也只有一根筋的沖殺。
  懂得兵法謀略的人很少。
  聽到了楊七的建議,他們就撓著頭,問道:“怎么拉?”
  楊七不得不耐心的為他們解釋道:“首先,那就是拋棄戰馬……”
  “那可不行,沒有了戰馬,我們可怎么活?”
  “戰馬就是我們的命,沒有了戰馬,我們怎么跑得過野乞部族的人。”
  楊七的話還沒說完,就像是點燃了炸藥桶。
  復興軍的將士們,七嘴八舌的在哪兒嚷嚷。
  唯有折家軍的那一批將官,從頭到尾都沒說話。
  事實上,復興軍的將士們反對,楊七也能理解。
  復興軍的將士們,基本上都是黨項人。
  黨項人天生對于戰馬就有所依賴。
  戰馬對于他們來說,相當于第二生命。
  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愿意舍棄戰馬的。
  “都冷靜,聽我說。”
  楊七大聲的制止了復興軍將士們的吵鬧。
  “你們先不要吵,聽我說完了我的計劃,你們再決定,要不要放棄戰馬。”
  復興軍的將士們停下了爭吵,一個個都在等待楊七的解釋。
  楊七鄭重道:“首先,我們要先從我們的對手分析。我們的對手是野乞部族的騎兵。你們也是黨項人,應該了解騎兵的特點。
  騎兵,在平原上作戰的時候,擁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騎兵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在山地和叢林里,很難發揮出他們的優勢。
  所以,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減低了敵人騎兵的優勢。
  我準備把戰場,由原來的平原,搬到山地和叢林里。
  讓你們舍棄了戰馬,就是為了擺脫這個累贅,方便你們在山林里行走。
  同時,我們的作戰方式,也會改變。
  將會由原來的正面作戰,變成以突襲和奇襲為主。
  盡可能的在保存我們自己的情況下,去突襲敵人,給敵人造成傷害。
  從而拖垮敵人。”
  楊七的道理講的非常透徹,復興軍的將士們,大多也聽懂了一些。
  他們不再爭吵,而是靜靜的等待下文。
  楊七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舍棄了戰馬以后,三萬的復興軍,將會被打散。每三百人一股,掩著豐州和代州的邊界,以及豐州和黨項的邊界,迅速的向豐州城方向移動。
  在此過程中,大家各自為戰,互不干涉。我允許你們用突襲、騷擾、殲滅等任何的手段,對敵人造成傷害和破壞。
  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不斷的偷襲、騷擾,拖垮敵人,分批的消滅敵人。
  最后把敵人拖到和我們站在一條水平線上。
  然后,我們再一舉擊潰敵人。”
  “這……能行嗎?我們這么多人都打不過野乞部族的騎兵,分開以后,不是送死嗎?”
  楊七的這個戰術和戰略,對復興軍的將領們來說,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奇葩的戰術。
  在楊七說出了他的戰略戰術以后,復興軍的所有人都表示深深的懷疑。
  “我明白將軍的意思了。”
  一位折家軍的將領反應快,也有慧根。
  他在腦海里推演了一下楊七的戰術以后,大喜過望,說道:“將軍的戰術很利害。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們在拋棄了戰馬以后,以叢林和山地為作戰的戰場。
  野乞部族的軍卒,全都是騎兵。只要我們在突襲或者騷擾了他們以后,躲進山地里,那他們就沒辦法針對我們了。
  他們想要在山林里找到我們,無異于大海撈針。”
  楊七贊嘆的點了點頭,說道:“只要你們守著山地和叢林為基礎作戰,基本上就立于不敗之地。他們人多目標大,想找到他們,很容易。可是你們的目標小,人又少,又潛藏在山林里,他們想要找到你們卻很難。
  不說其他的,他們晚上想要安靜的休息,還的看你們的臉色。
  你們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可以偷襲他們。
  但是他們每天,只能有六個時辰追擊你們。
  你們不分晝夜的偷襲他們,他們想休息都不可能。
  而你們想休息,卻不用怕被他們打擾。
  長此以往下去,誰更強,誰更弱,一目了然。”
  以多勝少,牢牢的抓住戰爭主動權。
  這就是復興軍的將官們,在絞盡腦汁以后,理解出的楊七的戰略意圖。
  對于楊七描述的那種一天十二個時辰偷襲野乞部族的騎兵,而野乞部族的騎兵對他們卻無可奈何的戰術。
  復興軍將官們心里得到了極大的認同感。
  你大爺的追著老子像是野狗一樣跑了好幾天了,也該老子來折騰你們了。
  幾乎所有的復興軍將士們,都贊同了楊七的提議。
  楊七當即就開始分配每一個隊伍都有那些人。
  其實,也沒多少的復雜事兒。
  主要是,黨項漢子的腦袋比較直,全部把他們混在一塊兒,他們容易作死自己。
  所以,楊七需要把折家軍的軍卒們和復興軍的軍卒們合理調配。
  以一百折家軍,二百復興軍的比例,開始快速的組成了一百支三百人的隊伍。
  隊伍中的領導配置,基本上都是一個大隊長,一個監軍。
  大隊長由復興軍的高級將領擔任,監軍則是由折家軍的將領擔任。
  明面上把復興軍將領捧的很高,其實暗地里,基本上都是折家軍的將領在拿事兒。
  人數分配完了以后,楊七又給他們每一隊,配備了十天的口糧。
  然后,在所有的人員分配好,物資分配好以后。
  楊七在送行的時候,暗地里叮囑了每一隊的大隊長和監軍一句話。
  三萬人。
  帶著楊七的這句話,在豐州境內,化整為零,徹底的散開了。
  當三萬人馬走了以后。
  營地里就剩下了六萬匹馬,和一千的復興軍將士。
  請:m.ddxstx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