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掛了電話,不好意思的吐吐舌頭。
  “怎么了?是陽子給你打電話?”余慶陽的老媽笑著問道。
  “是啊,干媽,陽子讓我幫他找挖掘機操作手,我給忘了!”
  “這孩子,就會支使人!”老媽笑著埋怨余慶陽。
  “沒事的,我也就是打個電話的事,現在退伍兵不好安置,陽子也算是幫他們的忙呢!”蔣丹笑著替余慶陽開解。
  “干媽不說了,我抓緊時間打個電話催一下!”
  “不用著急,好好和人家說!”老媽關心的交代道。
  “知道了!”蔣丹回了一句,開始撥打電話,催著找人。
  打了一圈電話之后,長處一口氣,“總算是湊齊了!”
  接著給余慶陽打過去。
  “陽子,人都給你找齊了,泉水的隨時可以找你報道,外地的要三四天才能趕過來!”
  “謝謝姐!”余慶陽滿口道謝。
  “回來你要好好請我吃飯,為了你的事,我可是打了七八個電話!”
  “沒問題,姐,你想吃什么,都你說了算!”
  “那你幫我揍你姐夫一頓!”
  “啊?我怕打不過他!”余慶陽苦著臉道。
  “哼,膽小鬼!”
  “姐,你放心,等你們結了婚,他敢欺負你,我一定幫你出氣!我砸他家玻璃去!”余慶陽嬉笑道。
  “噗嗤,臭陽子,你敢砸他家玻璃,我揍你!”蔣丹被余慶陽逗得咯咯直笑。
  掛了電話,正打算通知安玉青準備接收退伍兵。
  安玉青就把電話打了過來。
  “安總,有事?”
  “余總,有個情況和您匯報一下,小賈去民政局辦手續,人家不給辦!”
  “不給辦?為什么?”
  “小賈說,負責就業安置的一個干部念叨了一句,說本省本市的退伍兵還安置不完呢,居然去安置外省外市的退伍兵!”
  余慶陽一聽就明白了緣由。
  也清楚安玉青給他打電話的用意。
  退伍軍人都是回原籍,由原籍的民政部門負責安置。
  余慶陽找的這些退伍軍人,都是直接通過部隊,都是自己帶著退伍檔案過來的。
  沒有經過當地民政部門。
  這些退伍軍人,大多數都是來自內陸貧困省份的貧困地區。
  都不是東山省的人,所以人家東山省泉水市民政局,肯定不樂意。
  你要是招收一個兩個退伍軍人,大家都是國家單位,我給你開證明,辦手續,也就辦了。
  一下子找了小四百人,一個泉水市的都沒有,能不讓民政局的人發急?
  “嗯!”
  余慶陽嗯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
  “余總,你看咱們能不能適當的安排一部分泉水本地的退伍兵,這樣大家都好說話!”
  “可以,你去和民政局的領導談一下,咱們可以接收十名退伍兵!”余慶陽爽快的答應道。
  “余總,十名少點吧?”
  “你先談著,看他們什么想法!你不要忘了,這種就業安置,可不是一錘子買賣!
  咱們今年接收了,明年他們肯定還會找咱們!
  年復一年,加起來可就多了!
  暫時咱們剛成立,今年是可以安排不少退伍兵,可是以后呢?”
  “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找民政局談這個事,有什么情況我再和您匯報!”
  “嗯,對了,最佳還有六十名退伍軍人到公司報道!
  你安排辦一下入職手續!”
  “還有六十名?”安玉青驚叫出聲。
  這下子是真的超過四百個退伍兵了。
  “都是挖掘機操作手,這可是寶貝啊!
  我這都是通過關系好不容易找到的轉業技術人才!”
  “我知道了,我會安排好的!”聽余慶陽這么說,安玉青也不再說什么。
  他知道,余慶陽說的對,這么多工程機械買回來,就要有人開。
  現在外面上哪找這么多開挖掘機的人?
  心里也對余慶陽更加的服氣,能直接從部隊要人,這關系該有多野。
  前面是三十五個人,后面又來了三百人,這又是六十人。
  這么一算,機械廠已經有三百九十五名退伍軍人。
  加上余慶陽同意接收民政局十名退伍軍人,這就是四百零五個退伍兵。
  盤算完,余慶陽打電話給余傳武,讓他繼續采購五十張高低床。
  四百個儲物柜,可以組裝在一起的那種。
  反正有車,來回運輸也方便,余慶陽干脆給他們陪上儲物柜,這樣大家也能放一些私人物品。
  雖然都是退伍兵,可是退伍兵不代表全都是好人。
  這么多人在一塊,很容易發生因為丟東西,鬧出矛盾的事情。
  都年輕氣盛,進而引發打架也很正常。
  反正花不了多少錢,圖個省心,還能讓他們念公司的好。
  交代完,余慶陽才又給老媽打電話,讓她給高建波打款。
  本來錢都在田甜身上,不過田甜辭職了,余慶陽擔心她出去身上錢不夠。
  所以通知田甜,而是找老媽給高建波打款。
  打完電話,余慶陽人已經到了清表的現場。
  胡志彬他們都在現場,沒有上機的人也都在,跟著津門的師傅學習開推土機的一些小技巧。
  余慶陽給這些津門來的師傅開三千一個月,他大方,人家司機師傅也爽快,教學也不藏著掖著。
  反正大家沒有什么競爭關系,不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
  “曹師傅,怎么樣?他們什么時候能出師?”
  “余經理來了?現在基本上都能出師了!
  該教的我們都教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熟練,慢慢積累經驗了!”
  “謝謝曹師傅了!這兩條煙您拿回去吸!
  回頭我給你們安排一個謝師宴!讓他們好好感謝感謝曹師傅你們!”余慶陽順手把高建波給的煙塞給曹師傅,讓他們分著吸。
  “哈哈,余經理,您太客氣了!您一個月給那么多錢,我們不好好教,可對不起良心!”曹師傅高興的大笑道。
  余慶陽的感謝,讓他們心里很受用。
  晚上余慶陽安排了一大桌子菜,算是胡志彬他們的謝師宴。
  胡志彬本來就會開,只是上機時間少,所以不如曹師傅他們精通。
  曹師傅他們稍微點撥一下技巧,胡志彬等人很快就能掌握。
  現在清表,推過去的地面,已經不再是波浪起伏。
  肉眼遠遠看上去比較平整。
  第二天,余慶陽給他們結清工資,不到一個月,余慶陽按一個月給他們開的工資,又多給了五百塊錢,當路費。
  然后安排胡志彬開自己的車送曹師傅去火車站。
  不是余慶陽瞎大方,這也是為了留下一份人情,以后好相見。
  誰知道以后會不會用到對方,山不轉水轉,說不定什么時候又碰到一塊了。
  余慶陽也不差這五百塊錢,給了,人家念你個好,下次見了面,可能就成了朋友。
  做生意,辦企業,就是要處處與人為善,留下善緣,日后好相見。
  送走曹師傅等人,余慶陽坐著高科長的車一塊來到指揮部。
  今天召開遷占調度會。
  余慶陽他們到的時候,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
  “哈哈,王經理你好!”
  “余總好!”
  “張鄉長您早來了?”
  “余總來了?”
  “蔡鄉長,今天氣色不錯啊?”
  “托余經理的福!”蔡鄉長笑的滿面春光。
  余慶陽走進會議室,和大家打著招呼。
  大家也紛紛回應著。
  “嗯,人到齊了,咱們開會!”馬科長主持會議,“許科長,你介紹一下工地上的情況吧!”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咱們的遷占工作進展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清水湖鄉,已經率先完成了所有的遷占工作!
  蔡崗鄉也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遷占工作!
  另外,咱們的施工單位的機械已經進場,正在清表!”許科長把工地上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蔡鄉長,雖然說你們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遷占,成績很大。
  但是在我看來,百分之九十五也是沒有完成。
  施工單位已經進場,你們什么時候能夠完成全部的遷占工作?
  針對那些頑固不化,堅持不肯簽字的老百姓,你們鄉里有什么措施嗎?”馬科長向蔡鄉長發問道。
  “馬總,關于這件事,昨天我向縣里的領導做了匯報。
  我們鄉里已經收集證據,準備正式起訴那些不肯簽字搬遷的農戶!
  等法院判決下來,立刻采取強制措施!”蔡鄉長信心滿滿的說道。
  今天這個會議其實就是針對他開的,要是之前,蔡鄉長肯定要頭疼。
  可是,前天余慶陽給他出的主意,給蔡鄉長打開了一扇門。
  回到鄉政府和書記商量了半天,有把司法所的所長叫過去,討論了半天。
  都認為這個方法可行。
  本來,大家鄉里鄉親的,強制拆遷,包括派出所的聯防隊員都是出工不吃力。
  到場也都是應付了事的。
  一旦法院判決書下來,申請強制執行,可就不一樣了。
  那時候就是縣里出面了。
  由不得大家繼續應付事,就算是動粗,也有了一個比較光明正大的借口。
  不像現在,都不把遷占當成他們的工作。
  潛意識里,都認為自己這是幫忙。
  給水利局幫忙。
  商量好之后,蔡鄉長和書記分別去縣里向領導匯報。
  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贊賞。
  這才是蔡鄉長的底氣。
  其實像這種遷占,不是說政府拿老百姓沒有辦法。
  而是大家都在衡量值不值得撕破臉皮。
  “嗯,你這個辦法很好!蔡鄉長,既然有了措施,就抓緊落實下去!”馬科長笑著點點頭。
  這件事,蔡鄉長也提前和他商量過。
  “我看你們施工單位的生活區也建好了,后續的工程機械可以安排進場了!
  時間不等人,你們要抓緊時間安排機械進場!
  可以先干起來!”馬科長又對兩家施工單位問道。
  “馬總,許總,朱總,蔡鄉長,剛才聽大家都說,蔡崗鄉的遷占工作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余慶陽舉手說話,“可是,據我了解,湖西堤上的所有樹木沒有一棵砍伐的!
  所有房屋都還住著人!
  請問蔡鄉長,這遷占百分之九十五是怎么統計的?”
  “百分之九十五是指簽完協議的農戶!”
  “咱們遷占的目的是為了清理障礙物,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條件!
  如果只是簽字,而不落實,又有什么用呢?”余慶陽直接質問道。
  “這個……”
  “蔡鄉長,我不客氣的說,你們前面做的都是無用功,回過頭來,想讓他們按照協議砍伐樹木,拆除房屋,你們還要做一遍工作!
  難度不比之前簽協議輕松!”余慶陽的話非常不客氣。
  這也是身份變化帶來的底氣。
  他是大型國營企業的老總,不再是小包工頭,見誰都要陪笑臉。
  “蔡鄉長,余總說的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以前我們也忽略了!
  把希望寄托在老百姓能夠自覺遵守協議上!
  顯然,我們高估了老百姓的覺悟。
  好在,現在還不晚,在你們收集證據起訴那些不肯簽協議的農戶的同時,抓緊時間展開后續工作,催促老百姓履行協議!”馬科長插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