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一八七章 紫薇垣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秦時小說家

  “不吃,不吃!”

  “聞著那股味都夠了,這些年來還從未吃過這樣難吃的羊腿!”

  “諸夏!”

  “這些年來,諸夏新出來的吃食越來越多,我等待在箕子朝鮮,整天就吃一些腌臜之物,實在是倒胃口。”

  “楚國!”

  “哼,楚國那些人都是自找的,都是一群廢物之人。”

  “當年的事情不消說,看看他們近些年做的都是什么事,去年還在和咱們爭奪一處鐵礦之地。”

  “項氏一族,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若非他們臨陣助力,那處鐵礦豈會落到那些楚國人手中?早就為我等增添千百副兵甲器械了。”

  “既然得到了鐵礦,后來呢?”

  “鑄造兵刃兵甲?面對秦國秦軍,就這樣干脆的跑了?一群廢物,和剛才的那根烤羊腿一樣,都是腌臜之物!”

  “項氏一族!”

  “也是不可靠。”

  “我算是看出來了,除了咱們自己,其他人誰都靠不住,就是魏豹他們都靠不住。”

  “真難喝!”

  “唉,若非不得不喝,真不想要喝這些倒胃口的吃食。”

  看著身邊兄弟之人遞過來的肉片,依稀之間,又嗅到那股心中不適的味道,拂袖扇了扇,猛烈幾口,將手中的米粥喝完。

  讓自己一口口喝米粥,實在是煎熬。

  暢快的舒緩一口氣,兄弟所言楚國之人,還有項氏一族的人,還對項氏一族有夸贊。

  那些楚國人中,項氏一族勉強好一點點,它日真有所需的時候,項氏一族比那些人更加靠譜。

  然則。

  項氏一族畢竟是楚國人,倘若將來真的發生一些事情,項氏一族肯定會站在那些楚國人身邊的。

  這是毋庸置疑的。

  項氏一族的那位少主……勉強還行,但是……現在和他們沒有什么關聯,此刻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離開這片蠻荒之地。

  歸于諸夏。

  歸于溫柔沁香之地。

  懷抱美人,品嘗美酒,而不是在這里吃不好、睡不好……,一切都不好,渾身上都難受。

  “哈哈哈,老弟這番話……也是很有道理的。”

  “楚國之人,這一次實在是不堪,也怪不得當年面對秦國,會那般潰敗,那般不堪一擊。”

  “如若諸夏接下來真的有機會,那些人肯定是指望不上的。”

  “你真不吃?”

  “這玩意味道是差了一些,好歹也熟了,多吃兩口,也能渾身舒服些,真要接下來病了,也能多扛扛!”

  “只是喝米粥,只是吃一些瓜果,可是不足夠!”

  老弟不吃,那就自己吃,將肉片填入口中,不為在意味道的咀嚼著,吞入腹中。

  還別說,老弟對于楚國之人的看法,有些見解。

  自己倒是一時忘了根本之地,自己是魏國人,那些是楚國人,項氏一族也是楚國人。

  一兩百年來,魏國和楚國的戰事不小,百年之前,魏國多勝,百年來,魏國輸多勝少。

  刨除秦國不談,魏國和楚國也是仇怨之國。

  項氏一族!

  從那一戰來看,他們對于楚國那些老資格的世族之人肯定也是不滿的,那些老世族之人要事竭盡全力,項燕說不定還不會死。

  也是項氏一族過于顯耀了。

  落于魏國,遇到新貴如項氏一族那樣的家族,會如何應對?大可能和那些老世族一樣。

  也是那個項燕不識趣。

  項氏一族太心急了!

  罷了,不想那些了,不想那些了,如身邊的老弟所言,接下來還是想一想該如何吃的好一些,該如何回到諸夏!

  “島夷之地!”

  “那處地方,我在一些典籍上看到過關于它的記載,不為多,有傳是海外仙山之地。”

  “從陰陽家東行海域的動作而觀,島夷明顯不是仙山之地。”

  “這幅輿圖,從簡略的消息來看,那處地域的大小不如箕子朝鮮,其余一切……都要超出不少。”

  “相較于咱們先前所想的滇郡、安南、象郡外檄……,要好上一些。”

  “相聚諸夏之地,最近的地方只有三五百里,江南諸郡,從他們這些年的策略而觀,并無兵戈之事。”

  “生養為首,壯大江南諸郡的根基之力為先。”

  “否則,象郡外檄那些地方,早就有兵事出現了。”

  “是以,短時間內,五年乃至于十年之內,起碼在那位武真郡侯仍總管督轄江南事的期間,島夷之地是安穩的。”

  “島夷!”

  “那處地方,我等先前還真沒有注意,那位天明少俠……有心了,有心了。”

  “可惜,可惜了!”

  “如若他可以成為墨家的巨子,他可以跟著少羽你……,嗯,人各有志,不可勉強!”

  “島夷之地,目下而觀,還沒有什么人注意到那里,若可……我等占據先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辰國部族以南,臨近海域的一處幽谷所在,春風春日之下,不為森寒,不為炎熱,多為舒適。

  相對于箕子朝鮮,難得之日。

  簡單的木屋陳列,從木料的痕跡來看,明顯都是近日打造而成的,因時間之故,地面都沒有很好的進行修整。

  手持一份大體觀之相近的輿圖,著深藍色樸素衣裳的老者不住頷首,輕捋頷下白須,時而驚訝,時而鎮定,時而惋惜,時而沉著。

  島夷之地。

  論來,并不在他們先前的選擇之中,非地方不好,而是根本就沒有想到那處地方。

  連島夷的名字,數十年來,都基本上沒有提及過,非羽兒從陸豐歸來所言,更無所知。

  聽羽兒將島夷的情形大致說道著,心中有數許多。

  少羽是親自勘察過的,是以,不需要懷疑個中真假之事,幾個地方擺在一處,優劣也就出現了。

  “島夷之地。”

  “距離閩中郡不是很遠,距離會稽郡,想來也非很遠。”

  旁邊傳來一道喜意之音。

  項氏一族的根基之地,就在江水下游,在會稽郡最多,而會稽郡以南就是閩中郡。

  如若他們可以前往島夷之地,那么,從島夷歸于會稽郡也會方便許多,從會稽郡前往島夷也是方便。

  甚至于許多事情更顯便利。

  安南太遠了,從會稽郡前往,直接縱貫整個江南諸郡之地了,象郡外檄之地,亦是一樣。

  滇郡!

  地廣人稀,江南諸郡也是一處適合前往之地,那里……地處江南西南之地,而會稽郡則是在江南東北之處。

  彼此遙遙相對。

  無論哪一個地方,都是相聚一兩千里的。

  從路程而觀,那處島夷之地,無疑占優。

  少羽剛才也說了,島夷之地適合耕種的平坦之地不少,引入江南的谷物,吃食是不缺的。

  也有一些礦藏之地。

  天候也是極好的。

  諸般。

  一些事情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島夷!”

  “想要前往的話,小船不足夠,非有大船不可,族中這些年在沿海之地行走,一些大船還是有的。”

  “就是不知道是否足夠!”

  “島夷雖好,我等都心動,終究需要派人前往親自去瞧一瞧,若可……則留下一些人,先打造根基之地。”

  “我等在準備后續的物事。”

  “只是,這件事還是需要謹慎一些,如若為另外一些人知曉,或許,范先生所言的島夷安穩當不存。”

  一道中氣十足的響亮之音升起,關于島夷之事,也非此刻才討論,無可奈何的從箕子朝鮮離去,此處辰國部族肯定不適合停留。

  短時間無礙,長久……不妥。

  非有選擇另外的落腳之地,有些人想要歸于諸夏,有些人想要前往塞外,再伺機歸于諸夏。

  也有些人想要避過齊魯海域的秦國水師重重巡察,前往其它一些諸夏之地,迂回歸于所想前往之地。

  歸根結底,諸夏之外,已經沒有合適的落腳地了,沒有合適的停留地了,早早晚晚都要回去的。

  這個時候,有島夷之地出現,肯定會引起不少人爭相前往的,就算只是一部分人前往,都會引起島夷莫大的動靜。

  于身邊范先生、叔父等人的言談,一位身材壯碩、神容孔武的年輕人插話不多。

  島夷的事情,歸來之后,就已經說了不少。

  如今,差不多定下了。

  先前離開箕子朝鮮去陸豐,一則看看天明,二則去安南那些地方瞧瞧合適之地。

  所有的力量落于一處,不合大家之策。

  島夷亦是一樣,項氏一族可以前往,卻不會前往太多力量,低調行事也在其中。

  島夷!

  若非必要,自己不愿意說那個地方。

  諸夏才是歸宿。

  叔父他們對島夷那個地方歡喜,自己……明白是什么意思,諸事考慮后路,倘若不濟,不至于傾覆。

  諸夏,嬴政現在怕是快到江南了吧?

  九州之大,數十個郡縣,都在秦國的統御之下,遠超三代以來的任何時候。

  機會!

  范先生他們一直在說良機,尋覓良機,便可為事,已經十余年了,還是沒有任何機會。

  人各有志。

  天明已經歸于濮陽了,自己……接下來難道要前往島夷之地?在那里做著如最初在箕子朝鮮做的事情一樣?

  “羽兒,如今我等離開了箕子朝鮮,大事不多,島夷之事,你相對熟悉一些。”

  “接下來,待人手、船只準備好了,你帶著他們先行前往吧!”

  良久。

  年輕人耳邊飄來道道熟悉之音。

  “是,叔父!”

  年輕人點點頭。

  一些事情,自己雖不愿意,卻不得不做,現在的自己已經非當年還在楚國大營中的自己。

  自己已經長大了。

  已經非當年的孩童少年人了。

  許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也必須自己去做。

  “羽兒,心情不太好?”

  “是關于島夷之地的?”

  觀侄兒興致乏乏,項梁神色有動,近前一小步,同身邊之人相視一眼,淺淺道。

  羽兒,非昔年的羽兒。

  羽兒。

  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可以真正領大事行之了。

  從陸豐歸來,羽兒的性子和情緒……就有些不太對,有所猜測,也有和范先生相聊。

  現在。

  羽兒,還沒有自己走出來?

  “叔父,我無礙。”

  “只是……想著嬴政接下來巡視江南,欲要前往島夷之地,非有等嬴政離開之后了。”

  年輕人搖搖頭,一笑而應。

  “羽兒,為大事,不可著急于一時。”

  “有島夷這樣的地方,于我們是有好處的。”

  “別的不說,若是那里適合種植大量谷物,那么,以后我等就無需再從住下采買那些東西了。”

  “我等現在所謂,都是為將來更好的行動。”

  “而非固守一地,以為長遠。”

  “無論我等,就是其余諸國之人,也不想要在箕子朝鮮、辰國部族、島夷之地那樣的地方長久停留。”

  “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太久,就容易習慣了。”

  “習慣了,諸夏就有隔閡了。”

  “箕子朝鮮,秦國大軍壓來,我等固然離開了那里,秦國看似將我等驅逐了。”

  “實則,也是讓我等有更多的選擇了。”

  “也讓一些人歸于諸夏了。”

  “那一點……不知嬴政他是否想到了。”

  “島夷作為根基之地,好好操持總歸是無錯的。”

  抬手拍了拍侄兒的壯實堅硬的肩頭,羽兒的一身實力很早很早之前就非自己能比。

  如今的兵道謀略,也已經超過自己了。

  唯有在心境上,在耐心上,還差了一些。

  少年人、年輕人……有那些缺點是可以理解的,羽兒現在還有時間給于彌補,給于歷練,給于圓滿。

  “叔父,那些道理我明白的。”

  “島夷之事,我會做好的。”

  年輕人點點頭。

  許多事情,許多道理,自己都知道,正因為知道,才覺做到之艱難。

  “少羽。”

  “勿要心急,天行有常,不為恒強,秦國之盛,已經數十年了,潮漲潮落,月盈則虧,都是天道!”

  “大道之下,秦國接下來定然有起伏之勢。”

  “這些日子,我夜觀天象,覺北斗群星隱約有動,尤其是太虛三垣之一的紫薇垣,有了一些多年來沒有的變化。”

  “星光有波動,顫顫入華隆。”

  “紫微垣衛應庭闈,北極珠聯五座依。”

  “帝星光最赫,太儲亦呈輝。”

  “紫薇垣非尋常星辰之地,其兆非同小可,那里有變化,諸夏當有變化。”

  “數年來,諸夏間的天象也有不少顯化,有一些預兆可見,還有一些預兆,算著時間,也差不多當有了。”

  “天事在人事之前,天象更在人象之前。”

  “老夫所感,等待多年的良機和契機,就要到來了,這等關頭……我等行事當更加小心。”

  請:m.ddyueshu.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