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波特曼,一個很聰明的女人!
  總是在最適合的時候,做合適的事。
  童星起步的以色列裔美國女演員,《這個殺手不太冷》被很多電影雜志、影評人一致認為1994年十佳電影!
  然后呢,她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推掉《洛麗塔》和《羅密歐與朱莉葉》兩部大片的邀請,心甘情愿地出演舞臺劇《安妮·弗蘭克的日記》,并且在舞臺上一待就是一整年。
  《安妮》的演出大獲成功,每次結束后的謝幕都長達近一個小時。
  18歲,以全A的成績接到了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錄取通知書;
  2004年,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耶路撒冷就讀希伯來大學,在那里她的學習成績仍然是全班第一!
  除了英語之外,她還會說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日語、德語和法語…
  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哈佛大學校友。
  《黑天鵝》沖奧的時候,正好趕上她懷孕;
  就是這么巧!
  張俊生很喜歡她,不是因為長相,也不全是洛麗塔情結,很多時候,身份和格調還有手段遠比裸的財富和性感更讓人感到赤雞…
  至于娜塔莉離開張俊生之后會不會沿著原時空的邏輯,成為少部分人眼里的人生贏家,大部分人眼里的‘心機婊’,那就跟張俊生無關了…
  生活就是這樣,總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
  柏林電影節越來越像國內的電影節了,頒獎之前,德國文化部部長先來了一通致辭。
  “感謝大家的到來,電影是無國界的,我們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柏林電影節給了全世界影迷一次接受電影多元文化的機會,堪稱真正的觀影盛會…算了,直接文體兩開花,弘揚電影文化…”
  原話是不是這么說的,不太清楚,但是翻譯過來,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張俊生都驚呆了,原來六老師已經影響全世界了!
  文化部長說了十分鐘,主持人上臺,簡單的說了幾句開場白,然后就是評審團亮相。
  評委會主席是蒂爾達·斯文頓,神情很嚴肅,還透著說不出的疲倦…
  難道…
  突然想到了之前當地媒體宣傳的本屆柏林電影節是‘女性導演成為主力的一屆!’
  《憤怒》的薩利·波特、《傷心的奶水》的克洛蒂亞·洛薩、《小士兵》的丹安妮特·H·歐森、《阿利·阿德恩》的瑪倫·阿德以及《皮帕·李的私人生活》的麗貝卡·米勒,五個女導演同場競技的盛況為15年罕見。
  按照白左的一般尿性,這種情況怎么可能不搞事情…
  不會吧…
  希望這幫人能稍微有點節操,別為了硬湊‘四朵金花’,淘汰了一幫有實力的選手…
  《傷心的奶水》主題很殘酷,獲獎氣質俱佳,可是那電影沒意思啊,就是為了表現秘魯很窮,秘魯的人民很窮…
  完了,歐洲電影節最喜歡的就是揭示第三世界國家‘真相’的電影…
  正想著呢,評委之一的伊莎貝爾·科賽特已經開獎:‘這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表演,至少跟我了解的她一點也不一樣,她的表演張力十足,創造出了一個真正的人物,她的魅力照亮了整部電影!’
  伊莎貝爾·科賽特念完了評審團的評語,抬頭看了眼臺下的嘉賓,微笑著道:“恭喜你,娜塔莉,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現場的掌聲和噓聲并存…
  柏林電影節一項偏愛德國女演員,此前誕生了12位柏林影后,全是德國女演員…
  在場的媒體原本以為這個獎項會頒給布里奇特·米尼瑪亞,不過娜塔莉在《低俗小說》里的表演確實很精彩…
  但她是女主角嗎?
  管他呢,拿獎就是好事!
  張俊生笑著擁抱有點懵的娜塔莉·波特曼,后者壓根沒想到自己能拿最佳女演員…
  反應過來,趕緊抱了一下張俊生:“對不起…”
  “…沃特?”
  “我拿了獎,也就意味著,你拿金熊的概率降低了!”
  很有可能…
  從上一屆開始,戛納定了一條規則:拿了最高獎就不能再拿其他獎了!
  也不曉得柏林有沒有這條規定。
  不過,柏林、威尼斯一向都跟戛納過不去,這種東西誰也說不準…
  接著頒發了影帝,索提古·庫亞特憑借《倫敦的河》刷下影帝。
  索提古·庫亞特今年已經73歲了,此前是非洲足球運動員,三十歲時突然改行出演舞臺劇…
  一直活躍在歐洲影壇…
  《倫敦的河》講述了2005年7月倫敦遭遇恐怖襲擊的一段噩夢,聚焦時事政治,按理說很符合柏林電影節的格局,可惜,光有腔調是不夠的。
  故事編的太假了…
  柏林電影節很喜歡搞雙黃蛋、三黃蛋,街早一向不怎么高!
  這次也沒有例外,比方說評審團大獎頒給了三部電影:阿德里安·貝尼茲《希甘特》、瑪倫·阿德《完美第二對》還有克勞迪雅·洛薩《傷心的奶水》!
  不理會現場的噓聲,張俊生有點緊張的心情已經放松下來。
  穩了,只剩下金熊獎和最佳導演了!
  《低俗小說》不太可能拿最佳導演…
  果然,之后的最佳導演銀熊獎給了阿斯哈·法哈蒂。
  阿斯哈·法哈蒂,代表作《一次別離》、《推銷員》,伊朗名導,擼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評審團主席蒂爾達·斯文頓之走到舞臺中央,準備頒發金熊獎。
  拆開手中的信封,取出信紙,緩緩念道:“有的時候說不清電影是對生活的提煉,還是生活是對電影的拙劣模仿!《低俗小說》幾乎在每一個劇情拐角,都拐到了觀眾觀影常識以外,卻拐進了日常生活本身的荒謬性之中!張俊生與傳統好萊塢商業電影割席而坐,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張的解決方案是:“那我們直接從發笑開始吧”。最佳電影金熊獎《低俗小說》!”
  伴隨著噓聲,張俊生從容上臺。
  《低俗小說》…畢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業片,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
  更多人則是質疑格局不夠…
  “謝謝評審團的各位,謝謝你們把這個獎頒給我…我想讠…”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