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4章 專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華爾街傳奇

  本來葉冬青沒什么名氣,之前他的事跡只是在某個小范圍里傳播,經過《華爾街日報》的宣傳之后,許多人通過這份報紙得知紐約有位華裔少年,在短時間內籌集到一大筆資金做多原油,并且從中獲利不少的消息。

  陰差陽錯,被那位叫做安迪·凱斯勒的風投家嘲諷完后,葉冬青出名了。

  這不是他想要的那種出名方式,但感覺挺爽,此刻在新辦公室里翹著二郎腿,躺在真皮沙發上拿著報紙,昨天刊印出來的報紙,葉冬青今天早晨才從一位員工口中得知整件事。

  勞拉小姐過來串門,正坐在他身旁側著腦袋一起看文字內容。

  和整天蹲在酒店里看電視,又或者去忙那種無聊的社區服務相比,自從淡水基金公司搬進新總部以后,她更喜歡回到葉冬青身邊擔任小秘書,復雜的活干不了,端茶倒水、聯系某位員工、亦或是幫忙訂購午餐之類的小事可以讓勞拉負責。

  當然,私下里的關系親密沒錯,卻不影響勞拉通過勞動從葉冬青這里拿工資,她不是“金絲雀”類型的姑娘,也信不過身邊這位臭男人,所以還是自己存錢比較好。

  就連現在住的酒店,都是她自己掏錢,很小一間、夜晚有點吵的那種,優勢在于便宜,只等葉冬青剛買不久的豪宅裝修完之后過去蹭住,這點“施舍”勞拉可以接受,畢竟工資不高,前段時間也沒存下多少錢,能省一些是一些。

  “好討厭的家伙,他是誰啊,很厲害么!?”聲音中帶著惱火,勞拉覺得葉冬青已經非常厲害了,見不得這位不知從哪蹦出來的油膩男人詆毀他。

  葉冬青幾句話瞬間讓勞拉啞火,他說:“蠻厲害的家伙,資產估計有十億美元以上吧,具體數字不知道有多少,我還看過他的書,前兩年能夠成功躲過互聯網泡沫危機,可惜這次估計要栽在石油期貨上。

  按照這份報紙上的說法,凱斯勒先生一路做空,從二十二美元一桶的時候就開始做,損失可能會有五到六億美金。”

  “難怪說出這樣的話。明顯是在嫉妒你賺錢吧,不過你們這些搞金融的真有錢,隨隨便便蹦出來個就有幾億、幾十億美元,比如那個可惡的胖子,靠打工要花多久才能賺到這么多?”

  “去韓國或者非洲那個貨幣不值錢的小國家,你賬戶里也能擁有一長串的零,加油好好干,按照你現在的工資……估計幾百年就能賺到那么多了。”

  只是在開玩笑,葉冬青合上報紙隨手扔在身旁,接著說道:“你別只盯著那極少數已經賺到錢的人,全美國搞金融的人至少有好幾百萬,真正有錢的才多少,相對而言占總群體的比例更高一些,誰讓他們聰明又有眼光呢。”

  勞拉感覺自己受到了打擊,語氣不爽:“我也要去學這些,到時候記得把你買的那些書借給我看!”

  “隨便拿,當時讓你跟我合作,給你股份你不要,白白錯過發財機會,這可不能怪我。如果你足夠聰明,現在應該學我投資那些股票,說不定未來就用手里這些錢成為千萬富翁了呢?”

  “……別提這件事,這是我做過的最愚蠢的決定,要不然現在早就買到屬于自己的汽車,還有房子、還有大學學費!”

  不知道勞拉聽沒聽進去,他再次說道:“我是認真的,去投資亞馬遜和蘋果公司的股票,隨便在哪都可以開戶,反正最近你又沒有需要用錢的地方,接下來還能繼續拿到工資呢。”

  “好吧,我去問問卡耐克,讓他幫我開個賬戶,以前從沒買過股票,我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此時此刻,勞拉還不清楚葉冬青的建議值多少錢,真為了這點小事跑去找卡耐克幫忙,留下葉冬青獨自待在辦公室里。

  沒有虧待自己的怪癖,新辦公室面積足夠大,嶄新的辦公桌就放在窗邊,角落里多出幾盆綠色植物。

  裝修風格稱不上豪華,干干凈凈的看起來倒也舒服。

  視線又一次停留在《華爾街日報》上,他以為這件事會這樣平靜過去,說不定還能為淡水基金公司帶來些新客戶,然而就在十多分鐘后,就傳來ABC電視臺工作人員試圖采訪自己的消息。

  他們希望葉冬青能上新聞,ABC電視臺的晚間新聞節目《WorldNewsNow》,蹭熱度反擊安迪·凱斯勒先生的某些觀點,另外還有幾家報社,也希望能夠跟他面對面進行一次專訪,聊聊自己生活和創業方面的事,當中也包括全美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紐約時報》,以及剛刊登過文章的《華爾街日報》。

  人們希望了解更多關于他如何發家的內幕消息,幾個月時間從一位普通高中生,變為在華爾街小有名氣的千萬富翁,這種故事十分受歡迎,《紐約時報》甚至允諾把采訪文章安排在頭版,以此證明“美國夢”也會出現在華爾街。

  作為加州最大的報社,《洛杉磯時報》當然不會錯過這種熱鬧,要知道西海岸那邊的加利福尼亞州華人多達數百萬,其中許多人都訂閱了它的報紙,《舊金山紀事報》也后知后覺,發來獨家專訪的邀請。

  這些采訪邀請,全都在一天內陸續傳遞到葉冬青面前,總共二十四家報社、兩家電視臺,如果他只賺到幾十、幾百萬美元,當然不會受到這種關注,短短三個月斬獲數千萬美元的消息,值得那幫傳媒機構紛紛爭搶第一手獨家新聞。

  邀請多到讓葉冬青感到為難,上電視臺什么的直接pass掉,名氣和地位都不夠,現在去了只會丟人,而且還得大老遠飛去洛杉磯。

  他選定了一家中文報社準備接受電話采訪,除此之外在《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這三者之間犯了難,論起發行量相差不大,惦記著那條頭版,最終還是選了《紐約時報》做專訪。

  比想象中急迫,剛給《紐約時報》那邊回了電話,對方立馬讓他現在就趕去西43街229號,多半是因為明天頭版沒意思,準備臨時撤換的緣故。

  印刷報紙的時間一般被安排在十二點之后,以防有什么突發消息,現在才七點多鐘,能來得及。

  紐約富豪數量眾多,要說《紐約時報》方面有多重視他,肯定不可能。

  葉冬青不過是運氣好,年紀小、還是位華裔,這才受到了點關注,深究原因,主要還是在美國獲得成功的華裔太少,時間過去幾十年,仍然還是李小龍最具代表性,期間出了些富人,諸如王安電腦那個王安,以及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等,但影響力十分有限。

  本著推廣淡水基金的想法,他迅速收拾好,將女孩交給勞拉幫忙照顧,獨自開車前往約定的地點。

  《紐約時報》總部大樓自從上世紀初搬到時代廣場后,近百年都沒換過地方,早已成為標志性建筑之一,他這位土生土長的紐約人認識路。

  報社方面已經提前準備好,攝像師心情似乎蠻糟糕的樣子,估計是因為又要加班的緣故,臭著臉給葉冬青拍了張照,然后讓他去接受采訪。

  記者名叫約翰·菲洛,簡單說了些之后,兩人坐在一張辦公桌旁邊,對方拿著本子和錄音筆準備記下些要點。

  可以看出多么不走心,連幫葉冬青倒杯茶的意思都沒有。

  這就算了,讓他驚訝的是對方第一個問題就很尖銳:“你搬來美國多久了?我們這個國家很不錯對吧,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賺到錢,而且受到法律保護。”

  “我家搬來的時間應該你比更長,從小就在這里長大,先生。”

  覺得不舒服,但葉冬青還是耐著性子,語氣平緩地解釋了句,老實說他很不喜歡白人身上常有的優越感,如果這個國家真不錯,那唐人街附近就不會有那么多窮人了。

  “是嗎?我以為你剛移民過來不久呢,看樣子我搜集到的消息有些問題,抱歉,匆忙準備些資料,你回復得太晚我沒時間好好準備。”

  約翰·菲洛記者說完干咳聲,轉移話題問道:“那么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做了什么才在如此短的時間里,通過石油期貨賺到那么多錢?”

  這才有點正常問題的樣子。

  葉冬青回答說:“我讓投資者們相信我,給予極高的回報率,然后我將籌集到的資金用來投資,我的財富并不僅僅只是來自于原油期貨,投資股票也賺到一筆錢,實際上我仍然繼續持有著他們。”

  “所以……有同行說你家里很有錢,據說在香江十分富裕,這是真的嗎?有位網友猜測你跟一個經營貨輪的家族存在關系,他們的姓氏跟你一樣。”

  “姓葉的華人非常多,我父母幾年前因為意外去世,他們只是普通人,之后寄宿在姑姑家里長大,沒有所謂的家族背景,我能有現在的成就,都只是靠我自己的努力。”

  “這樣啊。”

  菲洛記者聲音聽起來帶著些失望,這不是他希望抓到的新聞內容,繼續在本子上寫著,劃掉幾條原本以為能用上的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