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
  半個月以后,中國藥庫正式成立,與此同時配套出臺的還有一系列的諸多政策幫扶。
  每一天,似乎都會有一個消息的放出。
  大力發展傳統醫藥事業,鼓勵醫藥創新,鼓勵中藥革新……
  等等……
  伴隨著這些政策出臺的同時,白燁中國藥庫公司下屬的幾個分公司正式成立。
  安國醫藥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中藥運營公司。
  王猛也成立了:中國中藥供銷公司。
  很土的名字,但是也很接地氣。
  用王猛的話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很多老百姓,而主要職能也是通過老百姓來購買藥材,同時,他們這個公司也帶著一些中醫藥炮制、種植需要的種子等,需要在全國各個省份特別是鄉鎮開設一些小的供銷社來進行買賣交易,這個名字,更加讓老百姓接受。
  當然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目前依然在種植中藥的也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了,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并不是很高,這樣的名字更好打交道。
  而胖子,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培訓學校的校長,主要負責學校的運營,但是真正那些老師,卻是王猛和秦征招來的民間高手!
  中藥的種植并不需要那些專家教授來插手,因為他們很多時候根本不懂種植,說的很好,但是經驗……有待于考證。
  公司在順利發展,這一次,白燁沒有絲毫客氣,直接和國家借了很多錢。
  銀行很客氣,似乎能把錢借給白燁是他們的榮幸。
  當然了,這一次最直接普惠到的是那些藥農。
  因為藥品的直接采購,直接取消了中間商賺差價。
  一斤柴胡可能從藥農那兒買回來需要200多塊,而到了市面上需要1000左右,這高達四倍的差價,無論是誰也心里有數。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藥品價格讓市場來決定,而不是人為調控。
  或許這個過程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同樣,最終價格將會被人們接受。
  而與此同時,全國每一家供銷社都將會配備一臺中藥質譜儀,對于那些沒有質譜儀鑒定的,需要粗略檢測,之后在進行升級評估。
  總的來說,中醫藥的市場,正在不斷地鋪展開來。
  而對外出口方面,白燁直接暫時停止了。
  因為價格市場還沒有穩定下來,現在出口,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需要等待的是中國醫藥世博會的開展,到時候,中國藥庫會進行公開招商!
  到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表演技術的時候。
  一時間,整個中醫藥行業頓時發展到了一個比較穩定而且規范的狀態。
  民間老百姓更是興奮不已!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似乎發現了這個機會,開始紛紛報名參加培訓。
  培訓機構和國家三農政策同步進行,作為扶貧和三農的基金走向。
  資金的話也是如此,國家會有專款專用,用于培訓。
  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低端行業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就在這樣的一個時候,中醫藥的發展,似乎也讓國家看到了曙光。
  中藥似乎是中國特有的東西!
  這是特產!
  的確,別的國家也能種植,但是炮制……等等諸多程序,你想要學會必須要深入了解中醫理論!
  這樣一來,中醫藥文化的出口同樣成了一種發展方向和模式。
  這就是白燁想要做的!
  他從來沒有想過把中醫藥握在中國,并非如此,中醫藥如果能在世界發光發熱是最好的一件事兒了。
  就像是淘寶一樣。
  淘寶如果只有你一家店,絕對你可以掙錢,但是你淘寶官方掙不了錢。
  所以,怎么才行呢?
  發展淘寶生態。
  也就是全民參與其中。
  中醫藥也是如此,只要全世界都形成了這種中醫藥的文化氛圍,接下來的發展會更加簡單容易。
  而與此同時,以同仁堂、樂仁堂、云南白藥為首的這些醫藥公司,開始紛紛尋找轉型機會,申請入駐中原科技園區的建設。
  根據最新的報告顯示,目前愿意入駐中原高新科技園區的醫療集團已經超過了1200家,白燁覺得這個數字差不多了,可以收尾了。
  按照規劃圖,發展是1500家,接下來的300家,需要等到世博會期間了。
  到時候可以挑選一些不錯的公司。
  到了1500,白燁就計劃短時間內不在進行擴張,先要穩住,要不然,鋪的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而平原市現在已經完成了村民的轉移工作,大量的民眾從需要拆遷的地方挪出來,臨時安置好。
  為此,地方政府也在竭盡全力完成相關工作,就連市政府最新遷移政府大樓的工作都開始推遲。
  一切要保證,在今年年中,要正式開工!
  所以,在這之前,沒有任何人可以阻礙發展。
  國家現在對于平原市高度重視,接二連三委派去了很多專業的人員,很多都是來自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北大專家組進行重新規劃。
  成立了專門發展改革小組,要促進發展!
  而至于龍頂山,白燁沒有想過推遲,他要在那里建設一個森林公園,作為保護區。
  可是這樣一來,就遇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地方不夠大了。
  1500家企業,大型國際集團,需要配套的設施有多大,這根本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且,這里和硅谷不一樣。
  硅谷那屁大點的地方,只需要一間辦公室都可以開始工作,畢竟人家需要的是電腦,需要的網絡空間。
  而這里不一樣。
  發展醫學科研需要的實驗室,需要的是各種高端實驗大樓的建設,這能一樣?
  這個問題越發凸顯。
  但是白燁并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晉西省和河南省之間有很大一塊地方,這一塊地方相隔很大,可是基本上都是荒野和種植區,并沒有人居住,這里完全是可以拿來發展的。
  但是……
  白燁想到一件事兒是。
  這里一旦發展起來了,到底算河南的還是算晉西的?
  這一日,白燁的工作團隊把具體的細化方案和需要的地方,最佳發展模式制作完成之后,提交給了白燁。
  而白燁也順便把這一個文件送到了國家相關部門。
  看到這個內容之后,上面的那些工作人員頭疼了起來!
  這已經不是一個經濟發展需要遇到的問題,而是一個大的政治問題了……
  楊光年看著這一個文件,頭痛不已,到底應該怎么辦?
  當然,他頭疼的不是技術問題,更不是細節問題,而是權衡問題,是很多其他不是問題的問題!
  就比如,這個中原經濟園區到底給歸誰?
  到底給讓誰來負責這個地方?
  平原市?
  沒錯。
  平原市是中原高新科技園區的直接上司,畢竟你只是一個區。
  可是……
  平原市是晉西省的。
  這么一來,這個高新園區就要規劃到晉西省來發展了。
  但是!
  偏偏你的園區已經占了那么多地方。
  難搞!
  楊光年頭疼的要死……
  拿起文件來,楊光年再一次看了起來。
  有時候,楊光年不得不感慨,白燁底下到底有多少人才?
  因為白燁的文件已經把發展需要的地方圈了出來,精確到每一個米,沒錯!
  白燁的團隊已經不止一次的在以平原市為中心來尋找最適合發展的地方。
  金錢開道下,白燁研究所的配置根本不是別人能想的。
  基本上都是金錢開路,直升機幾乎一直在勘測每一個地方,在不斷的計算。
  楊光年花了一天時間,認真看完之后,對著地圖開始沉思起來。
  這個地方已經規劃的很大了。
  可是……
  楊光年忽然眼睛一亮,要不,再大一點?
  想到這里,楊光年直接打給秘書:“你把晉西省、河南省、陜西省這幾個地方的地圖給我打印一份,要大一點!”
  楊光年有一個膽大的想法。
  不過,相反歸想法,這個報告還是要上交給領導的。
  畢竟,這么大的事兒,已經不是他說了算的了。
  三天之后,河南省、陜西省、晉西省等幾個省的相關負責人來到了京都市。
  來了以后,老領導直接問道:“你們知道白燁在平原市弄經濟園區的事情吧?”
  幾人紛紛點頭!
  “嗯!”
  當然,最開心的要數陳立國了。
  畢竟白燁就是晉西人,平原市更是晉西的縣級市,如果搞起來中原經濟園區,這對于晉西省的發展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兒。
  甚至,這段時間,他更是沒有少往晉西跑。
  對于平原市的一些要求,只要不過分,也不會卡。
  老領導笑了笑:“嗯,知道就行。”
  “白燁最近把最終的發展方案給上交了,比起原來的規模要大了很多,白燁最終計劃,邀請1500家發展公司入駐,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工作人員最低會有300萬以上!”
  “雖然這只是初步的一個估計,但是現在,白燁已經成功招商1200家,其中大多數屬于國際知名企業。”
  “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人多了,需要安置的地方肯定就不夠用了,這就需要更大的地方,來放下這么多人。”
  “所以,白燁給遞交了一份新的規劃圖,大家都來看看吧。”
  說到這里,領導直接讓楊光年把地圖放大,展示給眾人。
  昨天,他已經讓秘書制定好了地圖之后,在地圖上展示出來了。
  地圖剛剛一亮出來,眾人頓時蒙了!
  三人都皺眉看著這個地圖,不僅搖頭!
  立馬,張萬順說道:“咿?占了我們河南這么多地方,可以可以!我覺得這一片,還可以劃過去,這樣一來,會更加容易發展,而且這個地方很精妙啊!”
  “你們看,如果往這里修建一個高鐵、機場等中轉站,完全是有可能的,這里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未來發展的好地方啊。”
  “白燁研究所果然人才濟濟,這而一份地圖,就能看出來很多東西!”
  而趙勤則是愣住了,他發現:“嗯,是不錯,我覺得這一份規劃圖做的挺好,西安市的悠久歷史,完全可以憑借這得到一個更好的發展,我建議可以在這里修建一個文化城。”
  但是,眾人對于一個問題緘口不提!
  那就是到底這個地方歸誰?
  各自管各自是肯定不行的!
  因為中原科技園區不可能被分開。
  那怎么辦?
  幾個負責人協商唄!
  楊光年也是頭痛這件事兒,畢竟這么大事兒,不說也不對,說了也不好說。
  而這個時候,老領導說話了:“這科技園區,是個好東西,發展是肯定的,但是……稅收、政策到底是歸哪個省份管理,你們怎么看?”
  陳立國笑了笑:“領導說笑了,這平原市本來就是晉西省的地方,發展肯定是要和晉西省保持一致了,而且,我們晉西省對于這個項目十分重視,而且投入也很大,接下來的經濟轉型,企業改革,我們都是有規劃的。”
  “我們省發改委也做了一份發展詳情,我覺得很有前途,改變我給送進來。”
  張萬順一聽,不樂意了:“不行啊,老陳,這地方河南也占了不少地,總不能站著干看吧?這不合乎邏輯……”
  趙勤則是笑了笑,沒多說,畢竟他就那么大地方,跟著喝湯就行,吃肉輪不找他了。
  老領導也不說話,光是笑了笑。
  這個問題可是不好解決。
  到底怎么辦?
  這就是一個大問題啊!
  過了半個小時,大家口干舌燥,從科學到人文再到經濟……反正能說的都說了。
  最后,老領導問道:“光年,你怎么看?”
  楊光年皺了皺眉,尷尬的笑了笑:“我尋思……能不能讓平原市干一個新區?”
  這話一出,頓時所有人都傻眼了!
  楊光年隨后,拿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你們看,如果把中原經濟發展區這么發展,是不是可以發展成一個新區?”
  眾人抬頭,看到這個圈之后,頓時眼睛亮了!
  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