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悶熱,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來。
似乎剛剛下過雨,地溝里存留了一些積水。
經過無數次的踩踏之后,地溝里面變得泥濘不堪。
地溝里的勞工們幾乎都變成了泥人,他們身上一的衣服濕漉漉地,沾滿了泥巴,貼在身上之后會顯得非常難受。
特魯姆小鎮的工地上,很多勞工都只是穿著一條短褲,赤著腳站在滿是積水的地溝里,揮汗如雨地用鋤頭和鎬將碎石巖層和泥土混雜地面鑿開。
他們將泥土和碎石堆在地溝一側,不時會有碎石從上面滑落進地溝里,惹來一陣牢騷和污言穢語。
有時這些勞工們就連午餐都會在地溝里吃,休息的時候,他們在地溝里找處干爽點的地方,在泥地里鋪上一塊亞麻布片,靠著地溝壁旁邊坐下來,一手抓著烤餅,一手捧著裝滿菜湯的木碗,吃完工作餐就會靠著溝壁閉目眼神休息一會。
地面上的勞工們會用拖車將巨型石槽并排擺放在地溝的另一側,勞工們會在三腳架后面拖著一根繩子,用木質三腳架和滑輪組將數百公斤重的石槽吊進地溝中。
這些沉重的石槽直徑超過一米,一旦放進地溝里面就很難移動。
一旦兩個石槽連接處會存有一些縫隙,勞工們就會口中喊著號子,合力豎起黑鐵長矛當撬棍,讓兩個石槽緊密的連在一起。
卡特琳娜拉著我一直沿著主街向前面走,她看到主街兩側的宅基地已經被一些白色的石膏線圈起來,就忍不住將自己的規劃圖拿出來,頻頻指著那些宅基對我講述,那里將會建起來一座什么樣的房子,很多建筑已經被規劃好了樣式,卡特琳娜繪聲繪色地向我描述特魯姆小鎮主街兩側的建筑。
也許是太久沒有見到我了,魯卡跟在我身后寸步不離,只知道向我憨憨地傻笑。
我問他在特魯姆營地幫我管理糧倉是不是有些不習慣,魯卡憨憨地對我說,黑森林里面除了蚊蟲兇猛之外其他一切還好。
走在特魯姆營地的街上,小鎮主街上的石板路還沒能完全鋪設好,到處都是堆積在一起的花白色花崗巖石料。
特魯姆營地四周的城墻已經修建起三米多高的石基,接下來還要用石料繼續向上壘砌將近十米高左右,但是這部分暫時還堆在辛柳谷的地底廣場上,還要等野蠻人奴隸將這這些石料扛出來才行。
從魯卡遞給我的勞工名冊上的統計來看,特魯姆營地里面已經陸續接納了將近三千名勞工。
如今他們分散在特魯姆營地的每個角落,有專門修筑城墻石基的,挖掘下水道地溝的,也有鋪小鎮主要石板路的,幾乎每支勞工隊伍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條。
開始我還以為是矮人柏恩德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沿用與升華,但是隨后我便從牛頭人魯卡這里了解到,三千勞工們被分成十二組各司其職,并不是柏恩德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沿用,而是那位被稱為昂金.拉德納的建筑師和他的助手們每天都在給這些勞工們派工。
另外在特魯姆營地的工地上,有許多土木工程器械都是出至昂金之手,據說滑輪組就是昂金從坦頓城那邊帶過來的。
這東西在特魯姆營地里起到了大作用,因為鋪設下水道的石槽每一條都有幾百公斤重,當初開鑿這些石槽的時候,完全是按照野蠻人奴隸的身體素質考慮的,兩位野蠻人奴隸可以輕松的抬起一個石槽。
可是現在這些野蠻人奴隸都被我帶到綠谷密林里去對付尼布魯蛛人戰士了。
沒有了野蠻人奴隸搬運石料,這些石槽只能是坦頓城里的勞工們自己想辦法搬運。
對于這些坦頓城的帝國移民者們來說,這種石槽就太重了,對于如何將石槽下入地溝里面,大家也是想了很多辦法,最后還是昂金托卡桑德拉從坦頓城帶來了幾只滑輪組,又伐木做了幾架可以原地自由旋轉的倒三腳架。
這樣一來,從坦頓城里出來的這些勞工們搬這些花崗巖的石槽就顯得輕松多了。
魯卡對我說,昂金和他的那些助手們每天都在特魯姆工地上,給這些勞工們分派工作,最近已經很少出現勞工們一窩蜂擁擠在同一個地方干活的混亂場面。
難得聽魯卡這樣夸獎一個人,我便很想見見這位昂金先生。
牛頭人魯卡帶著我們穿過特魯姆營地雜亂的工地現場,我發現特魯姆小鎮的規模不知不覺中,居然搞得有這么大。
在圖紙上,總是覺得很多建筑建造得有些太小氣了,但是實際將這些建筑物的輪廓用白石膏線畫出來,就會發現林林種種的建筑建筑從東排到西,既然一直延伸出去兩千多米。
說是一座小鎮,可從現在建造規模上來看,幾乎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坦頓城的內城那么大。
特魯姆營地選擇建造在斷層山的崖頂上,三面緊鄰黑森密林,一面則是斷層山的崖壁。
若是在其他地方,如果考慮在崖壁上建造小鎮,就一定要考慮飲用水源的問題,因為崖壁之上是沒有辦法挖掘水井的。
但是這里是耶羅位面,這里四季如春,雨水量豐富,就算小鎮建造在崖頂,小鎮里面的植被也不會缺少雨水灌溉。
而且我還準備在小鎮最高點建造一座足可以為全鎮居民提供飲用水的大型水塔,其實說是一座水塔未免有些定義不準確,應該說是一組水塔,需要將數百張聚水術符文板鑲嵌在數座大型水塔之中,空氣中濃郁的水元素匯聚城干凈的水源。
無論走到哪,都會有人殷勤地向牛頭人魯卡打招呼,作為特魯姆營地糧食倉庫的管理者,在柏恩德和賈斯特斯離開特魯姆營地這段時間,魯卡就算是特魯姆營地唯一的管理者。
偏偏魯卡的性情善良憨厚,大概在私底下沒少幫助特魯姆營地里面的人,所以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能夠受這么多人的愛戴與尊敬。
魯卡穿著全覆式精金魔紋構裝鎧甲,因為天氣炎熱的關系,他上身并沒有穿構裝鎧甲,僅僅只穿了一件硬皮馬甲,下身倒是包裹在著厚重的金屬鎧甲,后腰上掛著兩把烏黑的月刃斧,走路的時候屁.股一扭一扭的,兩把巨大的月刃斧也隨之來回擺動。
他帶著我來到一處落差很大的城墻邊上,至少有七八百名勞工聚在城墻上搬運石料,還有一些泥瓦匠們正將一些石料砌到城墻上。
勞工們都在城墻下面修建石基,這里有一段剛剛修好的城墻,那里顯得視野極為開闊,這邊又恰好是靠近崖壁的一側,站在城墻頂部向下看,從視線上擁有近百米的落差。
而且崖壁的一側又剛好朝南,從這里可以看到幾乎連成一片的林海。
向北望去,則是整座特魯姆營地都盡收眼底。
魯卡帶著我和卡特琳娜爬這段城墻,還沒登上城頭,就聽見城頭上傳來幾個人的討論聲。
我的五感要比普通人敏銳很多,隱隱約約聽見了上面的談話聲。
“你們看看城里面那些下水道,好家伙,居然是用整塊花崗巖石料鑿出來的,阿曼德侯爵在坦頓城建造城主府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奢華過!”其中一個人說道,他擁有非常濃厚的坦頓城口音,說話的語調方式與旅店老板比利先生很像。
另外一個顯得非常年輕的聲音說道:“要說這十幾米高的城墻很尋常,三米高的花崗巖石料壘成的城墻基座也勉強不算過分……”
他的話音稍微停頓了一下,才又說道:“但是上面的城墻主體部分也一樣打算用花崗巖建造,這就有點過分了。看來這里的主人是想要連同蛛人督軍也一起擋在城外啊!”
那個聲音稍微感嘆了一下,就又說道:“還有城里面還一直在挖掘供水管網的通道,據說那邊的土丘上面還會建起一座水塔,還會有數十條管路從水塔中延伸出來,這些供水管路將會遍布全城,這到底將會是一座什么樣的城鎮?”
先前那位擁有濃重坦頓城口音的人又說道:“要我看,這位特魯姆新領主一定是親眼見證了特魯姆據點的覆滅,才會這么奢華的修建一座小鎮,可是在這個時候修建城鎮,真是有點不合時宜啊!”
這時候,一個沉穩的聲音說道:“你們想過沒有,要不是這位領主大人修建特魯姆小鎮,現在坦頓城里會有多少人挨餓?”
另外兩個年輕的聲音附和道:“說得也是,還真是幸虧有這批糧食應急啊!”
那個沉穩的聲音又說:“先別說這些了,迪士累利騎士那邊應該收到我們送過去的消息了,這么久怎么一直都沒有收到回復。”
“會不會消息在半路上被人截住了?”年輕的聲音猜測道。
稍微安靜了那么一小下,沉穩聲音有說道:“這又不是什么秘密,現在半個坦頓城的人都知道特魯姆營地,我估計這邊根本就沒想過要掩飾。”
“……或許迪士累利騎士派遣我們來這里壓根就不是為了收集情報!”這句話沉穩聲音說得有些猶豫。
年輕的聲音帶著一絲疑惑:“那迪士累利騎士是為了什么?”
沉穩的聲音猜測道:“有沒有可能迪士累利騎士其實根本就是想讓我們留在這,其實迪士累利其實的本意就是想讓我幫助小鎮的主人建造這座城鎮……”
話聽到這里,我發現要是此時帶著牛頭人魯卡走上去,難免會顯得非常尷尬。
所以我在城墻的石階上停了下來,然后轉身向城墻下面走去。
牛頭人一臉疑惑的看著我,剛想問我:‘為什么不上去?’就被我用一根豎在嘴邊的手指打斷。
我先是示意魯卡禁聲,隨后便帶著魯卡和卡特琳娜離開南面的城墻,看起來迪士累利騎士已經知道是我在這里建造小鎮,估計是他認出了牛頭人魯卡,而這位叫做昂金的建筑師就是迪士累利騎士幫我在坦頓城里找的。
這時候,我忽然感覺在耶羅位面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斗,還有迪士累利騎士,塵泥沼澤和綠谷密林的戰爭古樹,辛格爾長老所在的部落等等,而且我似乎也已經摸索出一點對付尼布魯蛛人的手段。
于是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這邊應該聯系一下坦頓城里的迪士累利騎士,而我和迪士累利騎士也應該一起聯手抵御這些尼布魯蛛人。
我和魯卡返回特魯姆營地的糧倉附近,特魯姆營地的糧倉被亞麻布的布幔圍了起來,大概是魯卡不想讓外面那些勞工們看到糧倉已經快要見底,為了穩住這些勞工,魯卡才會這樣做。
其實營地的糧倉這邊有了這些亞麻布的帷幔之后,對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那樣就意味著辛柳谷地底倉庫里的糧食和石料可以直接從傳送門運到營地里面,不必再搬運一次。
這次老獸人澤旺從獸人村落調過來將近兩百多名女半獸人,又從采石場那邊調遣兩百多名野蠻人奴隸過來。
女半獸人負責從辛柳谷地底倉庫那邊向外運成袋的麥粉,而那兩百多名野蠻人奴隸則是向特魯姆營地里搬運地底廣場上堆積如山的石料以及一部分鋼管。
事實上,并沒有搬運多久,時間沙漏就已經完全的漏空了,這意味著我必須馬上返回帝都的皇家魔法學院上魔法課,那些沒有搬運完的物資,只好晚上再繼續接著搬運。
這次返回帝都的時候,卡特琳娜沒有跟我一起回帝都,她選擇留在了特魯姆營地,她準備要見一見昂金先生,至少要將建造小鎮的想法說給他知道。
恰好因為尼布魯蛛人將坦頓城變成了一座孤城,因此困在坦頓城中的三十萬居民成為建造特魯姆小鎮勞力的基礎,他們想要從特魯姆營地購買糧食,可糧價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愿意在特魯姆營地工作,換取的糧食會委托卡桑德拉帶給坦頓城的親人們。
(第1/1頁)
,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