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二十八章翁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錦堂歸燕

  二堂嫂雖是一片好心,可是家中眾人聞言,依舊不約而同略帶譴責和不滿的看向她。

  秦寒素來知道他妻子人雖不壞,一些事卻掰不開,也不由得拉著她的袖子拽了一把。

  二堂嫂這才后知后覺的回過味兒來,秦慧寧的身份尷尬,又與秦宜寧不和,一家子人都沒有人介紹她,她做什么多這個事。

  二堂嫂尷尬的笑了笑,退后兩步不說話了。

  而秦慧寧卻感激的對二堂嫂笑了笑,總算有臺階可以開口,屈膝跟逄梟見禮,道:妹夫好。

  妹夫?逄梟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他一眼,淡淡道:不必多禮。

  出于對秦槐遠的禮貌,逄梟照比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送了秦慧寧見面禮。雖然秦慧寧叫他妹夫,可逄梟位高權重,地位在這里擺著,他的做法也算妥當。

  秦槐遠見逄梟如此做法,心里甚是滿意,想著逄梟對秦宜寧,當真是極為用心的。

  老太君如今得了這么以為位高權重的孫女婿,當真是越看越滿意,雖然她依舊不敢與逄梟對視,覺得他的眼神太過鋒利,讓人對上了便覺得膽寒。

  又說了一會兒的話,秦槐遠和二老爺,三老爺,就邀逄梟去外頭說話,要將空間留給女眷們。

  見逄梟等人一走,孫氏立即抓了秦宜寧的手到屋里去說體己話,絲毫不理會老太君是個什么表情。

  孫氏的臥房中,秦宜寧與母親并肩而坐。

  孫氏低聲問:王爺對你如何?

  秦宜寧聽的耳朵都紅了,咳嗽了一聲才道:很好。

  孫氏仔細打量秦宜寧,見她笑容嬌羞卻難掩歡快的模樣,滿意的道:極好,為娘這么看著,王爺雖然脾氣不大好,可也不是一個會虐待妻子的人。他們那些征戰沙場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霸道,你只要順著他的意思,聽他的安排,相信王爺不會虧待你的。

  母親說的是,我就依著您的辦法,王爺對我很好。

  那你婆母呢?還有府上兩位老人家呢?孫氏不放心的追問。

  秦宜寧想到馬氏對她的維護,心里就是一暖,微笑著道:王爺的外公外婆都是很厚善良的人,外婆年輕時行走江湖做過女俠客,性子是十分爽朗的,她也是分的偏疼我。外公的性子綿軟,可是卻是個足智多謀的老人,她也是真心喜歡我的。

  那你婆婆呢?孫氏拉住秦宜寧的手,追問道:她可才能讓你切她屋子里立規矩?

  秦宜寧知道孫氏是受過婆婆苦的人,也是親眼看過孫氏是在老太君跟前如何立規矩,可老太君在孫家出事之后又是如何為難孫氏。身為母親,自己受過的苦楚,又哪里忍心讓孩子再受一次?

  秦宜寧挽著孫氏的手臂搖了搖:你母親,您放心,我婆婆和太婆婆都是很本分的人。就如您所說,王爺雖然霸道,但也不會平白的欺負女兒,還會給女兒撐腰。婆婆雖然有些小心思,可是哪個做娘的不會擔心兒子娶了媳婦就忘了自己?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日子不是一天過出來的,將來的日子還長,怎么都會越過越好的。

  聽秦宜寧這樣說,孫氏的心里開懷不已。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孫氏自己心里明鏡一般,她是才能素來就很尋常,又有些公府養出的大小姐性子,老太君又是個勢利眼,是以她已經不期待和睦的婆媳關系了。

  秦宜寧不同。秦宜寧的人生還很長,日后在王府生活才是她的主旋律,王妃本來就人丁單薄,家里統共那么幾個人,還要有人不喜歡秦宜寧,那往后的日子可就艱難了。

  孫氏是自從秦宜寧出閣,這幾天就一直都沒睡好過。腦海中翻來覆去的想,總覺得女兒去了別人家,就從掌心的珍寶變成了可以丟棄在地上的瓦礫。

  她以前對秦宜寧不好,剛和好沒多久,女兒就嫁人了。

  女兒在膝下承歡的機會本就不多,他都沒來得及好好補償秦宜寧,孫氏是真的很擔心秦宜寧在婆家的日子會不好。

  孫氏的那種補償的心理,秦宜寧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卻也有所察覺。

  她怕等他們回去后,孫氏還是胡思亂想,索性就將府里的事情揀選好的都與孫氏說了。

  王爺公務繁忙,但是總能抽時間來陪伴我。

  婆母心善,見我要開始學著管家,就將身邊的得臉的婆子安排給我使喚,生怕我在府里說話沒分量。

  太婆婆更是將我當成自己孫女一樣,總是拉著我的手跟我說話,比咱們家老太君要親切的多。

  王府里很大,可家中人少,所以住的都很寬敞安心,下人們都不必擠在一起。

  孫氏認認真真的聽秦宜寧說王府的事,越聽就越是放松,最后連連點頭道:你父親做事素來都是有本事的,他點了頭的婚事必然不會有錯。

  秦宜寧聞言噗嗤笑了:母親對父親這般維護,回頭我一定要告訴父親去,也不辜負了母親的一番真心。

  孫氏聽的老臉一紅,禁不住推了秦宜寧一下:你這丫頭。

  母女二人在房中說悄悄話時,逄梟與秦槐遠已單獨到了外院的書房。

  秦槐遠在臨窗的暖炕坐下。

  逄梟便恭敬的再度給秦槐遠行了禮: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給您叩頭。

  秦槐遠笑吟吟的攙扶:快起來,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的客氣?

  不,岳父大人千萬受我的禮。其實我早就想與岳父道謝,感謝您成全了我和宜姐兒,只是在外頭說話不方便,我一直都沒有找到這個機會。

  快起來吧,秦槐遠攙扶起逄梟,笑道:你是個豁達之人,對于當年之事反而是我要與你說一聲抱歉。

  逄梟聞言,連忙搖頭道:岳父大人,不論外頭的人怎么說,怎么議論,您千萬且聽我的一句。當年的事,您是大燕人,我父親是北冀人,你們本來就是站在敵對的立場上,自然是各自憑本事做事。

  而且當年您的離間計雖然漂亮,但北冀國那昏君其實早已經看我父親不順眼,擔心他擁兵造反,這才借了個借口就將人除掉了。所以說,這件事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總和了許多個原因才形成的結果,與您的離間計根本就沒有太大的關系。

  而且就算真的都是因為離間計,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從一開始,就從來都沒有遷怒過您。若是我有遷怒,早些年我又何必去尋宜姐兒呢。

  早些年?秦槐遠敏銳的捕捉到了重點。

  逄梟點點頭,道:我是從我父親留下的幕僚那里聽說了的,他們設計換走了宜姐兒,我父親的侍衛說,抱來的是個養生堂的孤兒。但那幕僚說其實那不是孤兒,是花銀子買來的。

  總之,他們換走了宜姐兒后,就將襁褓扔了。后來也是再去跟進徹查時,才發現宜姐兒被柳氏給帶回了家。

  我當時十四十五歲吧,聽我父親的人說起了宜姐兒,當時就覺得她很無辜,所以就去梁城找了她。

  逄梟將當初在梁城看到秦宜寧被藥店小伙計趕出來推倒在地,卻倔強的沒有哭,他便跟隨在她身后,看著她去買了包子回家給養母吃,看著她堅強的不像個七歲的小孩子。

  逄梟仔細回憶,最后說到了他特意留了錢,最后遺憾的道:只可惜,翻年我再去,宜姐兒的養母已經去世了。我也再沒找到她。我最初給她銀錢時,氣勢自己手里著實是不寬裕,我那時剛參軍,父親的幕僚大多也是敷衍我利用我,我沒有銀子,也沒有實權。

  我當時若是有現在的三成本事,宜姐兒也不必在山里受那么多年的苦了。

  秦槐遠沒有開口,一直面色評級分的聽逄梟說當年的事情,最后道:原來你們早已經是定下了緣分。看來這一切都是天意。你當初給的銀子,也等于是救了宜姐兒的性命,所以現在你們才會成了夫妻。

  逄梟被說的耳根子通紅,喃喃道:或許正是這個緣分。

  秦槐遠笑道:我對你吧定沒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你能對宜姐兒好。她是個苦命的孩子。一直沒有享過什么福分,回到家里來反倒是因為我的牽累,受了那么多的苦。我不能陪伴她一輩子,但是你可以。往后我就將宜姐兒托付給你了。

  秦槐遠的話說到最后,已是十分的認真。

  逄梟起身行了一禮:是,岳父放心,我一定會善待宜姐兒的。

  此番談話,二人都很愉悅,說過了私事,秦槐遠就又說起了公事。

  地龍翻身的傷情應該很嚴重。秦槐遠將自己分析所得的直接告訴女婿,圣上內帑空虛,急需用錢的時候,必定會加緊步伐尋找那筆寶藏的。而且我猜想,圣上為了籌錢,說不定還會朝中大臣挨個的分派任務。你當日給宜姐兒的小黃魚太扎眼了。圣上若是在意這些,問你借錢,你該怎么辦?

  逄梟聞言笑起來:岳父放心,他若是開口我也有辦法,圣上還欠著虎賁軍一年前的軍餉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