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七十二章 白音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帝國重器

  雙引工程自然是當前天字一號的大項目,全國動員去做好蘇聯過來的人才和技術的安置工作。然而這并不是說,國內的工作就不需要做好了。實際上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很難立刻感受到這些項目對生活所帶來的影響的。

  但是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久的時間里,這些寶貴的蘇聯人才,都將對中國產生深刻的影響,進而形成深遠的變化。

  實際這是從一些數據中就能輕易認識到的。

  1990年,中國大學畢業生是61.36萬人。相對于十億以上的人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但即使是這六十多萬人,也不是立刻就能走上關鍵的工作崗位。

  僅僅是本科學歷,在技術開發和科研領域——哪怕是做科研狗都還不夠資格。

  說北大楊教授的某個高干同學,學習水平也算出類拔萃,后來還不是乖乖的回去當了二世祖。在電視上看到楊教授裝x嘀咕幾句,還得被老爹好一頓教訓。

  在1991年,中國的學界真正扛起大旗來的,是已經從事研究工作十年、二十年的老一輩科研工作者。1981年,中國的高校畢業生是14萬人。而1971年,那正好是老三屆畢業的時候了!

  至于說在科研機構里負責填充空間的大專和高職院校的學生,恐怕連做科研狗的邊都要摸不到了。這也就是說,當前中國的科研領域,主力實際上也就是不到一百萬人的規模。

  而在蘇聯倒下之后,這次雙引工程在很短的時間里,已經簽署來華工作合同的蘇聯科研人員,就已經超過了一萬人。這一萬人里,絕大多數都是蘇聯軍工系統的高級知識分子,研究方向更是包羅萬象。

  要說蘇聯當年作為世界兩極之一,雖然給人感覺好像糧食始終不夠吃似的。但實際上蘇聯人要吃飽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否則不可能讓美國如臨深淵——怎么不見美國人會害怕印度呢?

  蘇聯人最多只是吃的不夠好,缺乏的是肉類供應,這是蘇聯的地理環境導致的。

  然而在其他方面,蘇聯經濟表現始終是可圈可點的。又由于蘇聯軍工體系的權力和勢力范圍相當大,他們很大一部分消費商品的供應,竟然實際上是軍工廠提供的。

  而且由于軍工廠對質量抓的非常嚴格,軍工系統生產的民用消費品竟然還相當受到歡迎——毛子貨皮實抗造的口碑,也就是這么打下來的。

  后來戈氏要裁軍,首先刀就砍在了軍工系統上。本意是想讓生產力轉移到民用消費品生產領域,然而實際結果卻是將蘇聯的民品、輕工品生產能力給砍沒了。

  于是到了蘇聯末代,蘇聯人便是連吃飯和穿衣也都成了問題。

  但是這些蘇聯軍工系統的技術和人才,卻不會像被砍項目的文件一樣,就那么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工廠沒了、產品沒了,但人卻不會也隨著官僚的筆給變沒了。

  當蘇共出面組織起這些人才赴華,生活無著的技術專家和科研學者們,早就已經過夠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了。

  上萬名走投無路的高科技人才來到中國,對中國的科研體系來說,就像虛竹得了無崖子的傳功一般,有了成為頂尖高手的傳承。

  這個意義實在是再怎么去重視都不為過。

  當然,雙引工程并不就是全部了。中國要想重回世界之巔,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努力。

  蘇聯的技術雖好,可那一噸、一噸的鋼鐵,還是要從一個個普通的中國人手上才能冶煉出來。

  要建設一個未來的強大中國,鋼鐵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從未來中國的發展經驗來看,鋼鐵產能無疑與經濟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雖然表面看來,美國的鋼鐵產能在1996年就將世界第一的寶座拱手讓給了中國。然而那是美國早就已經完成了需要大量鋼鐵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對比中美的國力,當年鋼鐵產能是不太實際的。

  真要對比,只能是比歷史總量、人均總量、人均歷史總量,這些數據才更能說明問題。

  所以哪怕中國的鋼鐵產能超過了美國,但絕大多數的產能,不過是在補欠賬罷了!只要看看美國人煉鋼用了多少時間,就知道中國市場對鋼鐵產能的需求,幾十年都不會被削弱。

  隨著胡文海上百億美元的生產設備和技術等資本投入到東北地區,其中最大的一個方向,就是擴展鋼城集團的煉鋼能力。

  煤鐵復合體這個概念從工業革命以來,就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具體體現。環渤海地區作為中國傳統的煤鐵復合體中心區域,鋼城作為世界知名的鋼鐵產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和資源優勢。

  從歐美和蘇聯拆除的煉鋼設備,源源不斷的被運往環渤海工業帶。其中中鐵建投銀行為胡文海代為運作的鋼鐵生產投資,倒是有大半都被鋼城集團所吸收。

  鋼城作為一個成熟的鋼鐵城市,有技術、有人才、有團隊,但從城市發展等方面考慮,卻沒有將這部分新增產能繼續留在鋼城,而是在牛莊部署了一個新的生產基地。

  對于鋼城來說,本地有儲量巨大的鐵礦,不過中國鐵礦品味不夠高,一些國外進口設備采用的技術也不是很合用。鋼城本地鐵礦石,年產量在四千萬噸左右,目前來說是夠用的。不過牛莊在經過多年的連續建設投產之后,鋼城本地鐵礦也漸漸無法滿足其胃口。

  這樣牛莊臨海的深水良港優勢,便頓時發揮出來。從澳洲和南美洲海運的高品位鐵礦,源源不斷的從這里上岸。一些消息靈通人士聲稱,據說曹縣在1991年9月之后也在和鋼城集團勾搭,積極爭取讓茂山鐵礦也成為牛莊的鐵礦供應商之一,給的價格倒是頗為優惠。

  僅1990年一年,渤海省鋼產量便達到了1800萬噸以上。鋼城集團更是在1991年的元旦年會上放出豪言壯語,要在1991年實現集團產量突破2000萬噸!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不是1991年,而是2002年。說這話的不是鋼城集團,而是唐山市委了  想要支持鋼城集團實現這樣的目標,只有鐵礦供應是不足夠的。煤鐵復合體,煤還在鐵的前面。鋼城集團敢于放出這樣的大話,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在這里面。

  白音華到繡城的白繡鐵路,已經是運行快要兩年時間了。

  白音華這個名字肯定是沒有鋼城這么鼎鼎大名,但其在中國的國土資源部規劃書上,重要性卻并不比鋼城鐵礦差上多少。

  因為這里有煤。

  白音華煤礦的煤不僅是極為優秀的中灰低硫褐煤,而且開采條件得天獨厚,乃是極為容易開采的露天煤礦!這也就是說,它并不需要太長周期的投資建設,就能爆發出相當程度的產能,保持與鋼城集團鋼鐵產量相差不大的增幅。

  原歷史上,白音華向外界聯通的鐵路,要到2007年才完成白音華——大板——赤峰鐵路的全線貫通。而白音華通往繡城港的鐵路線擴容,更是要到2014年才開始批準。

  不過在鋼城集團牛莊項目的陸續鋪開之后,煤炭能源的強大需求,促使了鐵道部迅速鋪開了白繡鐵路的建設。只要能夠聯通白音華和繡城這個東北大門的交通樞紐,那么源源不斷的煤炭就能立刻向牛莊供應過去,保障整個渤海省的鋼鐵產能。

  只看原歷史上,九十年代國內鋼材的緊俏程度,就知道市場上對鋼鐵的需求多么強烈。

  由此更可以知道,白繡鐵路的建設優先級必然是相當之高。在中鐵建投銀行的支持下,白繡鐵路是第一條從建設開始便執行最新標準的信息化鐵路。

  加強的地基能夠保障同時雙向對開萬噸級列車組,鐵通集團的全線數字化配置能夠極大的縮短發車間隔。

  “各位領導,您們是知道的,最開始我們對白繡鐵路的投入多少有些顧慮。”

  加掛在萬噸貨運車組后面的一節專列車廂上,白音華車務段段段長紅光滿面,自豪的情緒溢于言表:“局里為了建設白繡鐵路,達到預期設計的對開萬噸列車的要求,每公里成本就要將近一千萬人民幣。這么高的成本,在全國范圍內都是首例了。如果投入運營之后,效益無法收回投資,局里還不知道要如何歸還中鐵建投這六十多億的貸款。到時候就是把我們白音華車務段和火車站都拿出去賣,恐怕也換不回這么多錢了”

  “呵呵,這話倒是沒錯。”

  胡文海的目光此時正凝視著車窗外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說話的卻是個老熟人。

  這次胡文海要到白音華親自看一看,鐵道部也是存心要“顯擺”一番,給這位中鐵建投的大股東看看,他的錢到底花的有沒有價值。因此過來作陪的不是別人,正是盛京局的鐵腕局長付志恒了。

  只見付志恒很是松了口氣的說道:“白繡鐵路的建設標準很多都是第一次采用,開始采購時候設備價格貴的嚇人,等到建設快要完成,產量上去之后價格跌的那是一個慘。最初每公里造價一千萬人民幣,到了后期造價就只有六七百萬了。真的是把鐵路拆了再賣出去,都賣不上這個價錢了。”

  白音華車務段段段長在旁邊連連點頭:“白繡鐵路總長六百五十公里,白音華本地除了煤炭又沒有其他的產業。而按照最高標準建設的鐵路,運力又相當龐大。如果運行效率過低,投資不說打水漂,也不知道猴年馬月能收回成本了。這六十億貸款,只是利息,就能把我們段上幾千員工的效益全吞進去。”

  “呵呵,當時我們白音華段的員工們,哪個不是如履薄冰啊!”

  “白繡鐵路是牛莊鋼鐵項目的配套工程,早就已經做好了它的運力規劃。”胡文海收回目光,假意不滿的哼了兩聲,搖頭道:“只要牛莊的產能上去,白音華煤炭運輸的量就少不了,白繡鐵路怎么可能會收不回投資?”

  “嗨,理是這個理,不過事情沒落到實處,誰能說風險不存在?”

  付志恒笑的合不攏嘴,嘴里卻抱怨道:“那可是中鐵建投六十億的貸款,背著這么大的債務,這兩年我可是睡覺都睡不好。挑選白音華機務段的員工,當時系統內哪個都不想去,不少職工都鬧到我的辦公室去了!”

  “哦?”胡文海想了想,不由點頭:“這個倒是,白音華機務段要背著這么大的債務,職工不想過去也是正常。如果最后項目失敗,不說編制沒了,起碼工作安排也要受影響。這個問題可不簡單,老付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是啊!”付志恒長嘆一聲,露出回憶的神情,狡黠的笑道:“這個事情鬧的確實是沸沸揚揚,不過解決的辦法倒不是什么新鮮事,說起來和胡總你還有關系。”

  “和我有關?”

  “對,你在繡城不是搞了個勞務派遣機制嗎?”付志恒一拍大腿,得意洋洋的說道:“就這個勞務派遣嘛,我們給他變通一下。我們在盛京局下屬組建了一個勞務派遣公司,然后將選出來的員工調入派遣公司,再從社會上招收一部分合同制員工,這樣他們的工作關系就不是在白音華段上了。白音華段即使出了什么問題,大不了回勞務派遣公司等著分配,不會被拖累的無處可走。”

  “這個辦法”胡文海的目光在付志恒和段段長倆人臉上轉來轉去,忍不住笑道:“你們這么干,那白音華段的職工們,現在不是悔的腸子都要青了?”

  “哈哈——”

  “哈哈哈哈——”

  付志恒和段段長倆人齊齊點頭,忍俊不禁:“誰也沒有想到,白繡鐵路真的只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完全收回了六十億的投資成本啊!如今白繡鐵路的運營收入八成都是純利潤,再想把工作關系調進白音華段,可沒有當初那么容易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