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產準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帝國重器

  “我又不混學術圈的嘛,麻煩幫我推了吧。”

  “對對,我對什么報告會不感興趣。”

  “什么?有人說對水鋰電的技術提出質疑?我有幫助逗比矯正認識的義務嗎?”

  “他說水鋰電技術實際上是他發明的?我一個十八歲的孩子不可能研發這樣的技術?麻煩他拿出專利證明,或者科學雜志的論文來!”

  “好了,我已經到了廠區,咱們以后再說。”

  胡文海掛斷了手上磚頭一樣的大哥大,然后扔給了他身邊的王燁。

  對,就是大哥大。胡總趁著這次演習,出錢順便建設了一個覆蓋繡城城區的模擬信號無線通信網絡,用的正是摩托羅拉的系統,算是在驗證“戰地信息網絡”的民用化。

  呵呵,其實就是他懶而已,受不了只有固定電話的日子。

  自打他的水鋰電論文刊登在科學期刊上面,像這類的邀請、質疑、想要占便宜的電話就沒斷過。這也不奇怪,胡文海就是個科研邊緣人,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人突然搞出這樣一個成果,這讓業內的人怎么想?如果能夠激的他出面對噴,然后在論戰中把胡文海駁倒,這個誘惑就太大了。

  水鋰電的出現對二次電池行業絕對是顛覆性的成果,如果能成功的質疑它或者把這個技術的發明扣到自己的頭上,這是多大的名和利?

  既然胡文海根本不怎么混學術圈,那當然是對這種湊上來占便宜的蒼蠅請他們有多遠死多遠。

  國內市場他不在乎,也在乎不上。但國際市場是講專利的,誰管你學術界是什么看法?這里講的是法律,是實力和關系。只要水鋰電的產品生產出來拿到市場上去了,自然能讓所有人都閉嘴。

  時隔一個多月重新回到新科工廠,如今這里可是真的大變了模樣。不提別的,單說一進廠門遠處那棟高大的天藍色鋼結構彩鋼板廠房,那在全繡城就是獨一份。不少老人看到這棟建筑都要情不自禁的搖搖頭,實在是太敗家了。哪有用鋼板造這么大建筑的道理!

  除了這惹眼的全鋼板廠房以外,另一個不同就是新科工廠的廠區徹底改天換地了。

  盛京軍區出了一個團的工程兵,除了給新科工廠建了一棟超大尺寸鋼結構廠房以外,還順手把廠區按照胡總的設計給改造了。

  原來的老501廠廠區一改建國后毛熊援建的傻大黑粗風格。充滿了現代化廠區的以人為本設計思想。

  不說別的,單是原來破舊的那兩扇廠大門換成了自動伸縮門,原來的門衛收發室被推倒重建了一塊氣派的廠史墻,再加上新科公司這四個大字——單論廠門的氣派,新科工廠在繡城是當之無愧的“騷氣”了。

  而若是再往里走。還可以看到干涸的小河河床,盛大的噴泉廣場,全是樹坑的樹蔭大道,以及一大片正在修建圍墻的新劃歸新科工廠的工業用地。

  任誰看到新科工廠如今的面貌,再對比一下過去的501廠,都不能違心的說一句新科工廠的不是吧。

  501廠在胡文海的手里,確實涅槃重生了。

  胡文海踏進新修建的鋼結構廠房,這里是水鋰電的主要生產車間,對潔凈度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不得不套上了鞋套、口罩和白大褂,這才能進入車間。

  “陸叔叔。最近生活怎么樣?有什么需要我解決的么?”胡文海對著未來的老丈人噓寒問暖。

  “這個倒是沒有,不過——”陸應龍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猶豫的說道:“這個報酬實在太多了點吧,一個顧問而已,一個月工資超過五千,沒這個行情啊!”

  嗨,自己未來老丈人這書呆子病又犯了,哪有別人給你開高工資還不滿意的,這也太老實了點。

  胡文海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道:“陸叔叔你也知道。我們私人企業要請到你這樣的專家很難的,五千塊錢一點也不多!如果您覺得不好意思,那就請你多在繡城留一段時間,幫我們把美國人這條生產線的控制技術吃透。你看怎么樣?”

  胡文海是巴不得陸應龍干脆把關系轉到新科來,這樣陸嘉就不用跟著陸應龍來回的跑了。

  陸應龍沉思了一下,最后才艱難的搖了搖頭,嘆道:“胡總的條件雖好,但我在科大還有一班學生,總不能把學校的事情扔下。”

  胡文海聽了不僅沒有沮喪。反而非常振奮。自己這個老丈人,需要考慮一下才說出這樣的話,那就說明他已經有所動心了。如果能再加一把力,不難把他留下來。

  “這個問題不大,如果陸叔叔舍不得學生,可以等這一屆學生畢業之后再過來,也可以在渤海大學找一份工作。”

  胡文海再勸了兩句,見陸應龍確定已經心里長草,至此放下不提。有的時候顯得太急切了,反而要把人給嚇跑的。

  “對了,咱們水鋰電電池的生產情況怎么樣了?”胡文海問道。

  “已經正在試生產了,第一批產品被質量管理科拿去做分析,正在想辦法提高成品率。”陸應龍說道這里還有些意外的看了胡文海一眼,這質量管理科還是他執意要設立的,并不是指的質檢部門,而是專門對工藝和管理方式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成品率的一個部門。

  這東西在國內當然是沒有的,而是胡文海重生之前在晶圓廠做過的崗位。水鋰電這種產品提升成品率還算相對比較容易,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以上,國內工廠可能就會覺得滿意,然后工藝定型接下來萬年不變了。

  但是放到晶圓廠,90的良品率那就是遠期目標了,提升良品率的過程是伴隨著整個生產周期的。

  這個質量管理科可以先從比較容易的水鋰電開始入手,等以后有機會在電子制造業上摻一腳,才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除此之外,胡文海還堅持要在新科工廠推行質量管理體系。初期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責任到人。每一批半成品從上一道工序進入下一道工序,都要有負責人簽字。在收料和出料的時候,對半成品進行質量檢測,有問題的各種處罰絕不手軟。

  就憑著這一手,新科工廠的工人責任心立刻就爆棚了。

  除此之外,胡文海下了最大力氣去推行的,就是標準化了。

  可以說在新科工廠的任何一個操作環節,現在都能看的標準化的影子。

  標準化,其實說白了就是量化、程序化,對所有生產操作的每一種因素進行量化,對操作過程進行程序化,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過程。

  不僅是在生產線上,任何生產過程都要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

  比如說管理決策,過去國企的領導作出決定絕大多數都是拍腦袋想當然。但是標準化的決策過程,就要對他作出的決定進行量化,決定的基礎數據是什么?預期達到什么目標?使用的方法產生的效果有什么數據支持?

  作出決定的過程是否科學?經過決策程序了嗎?是否有備用方案和補救措施?決策失敗的責任是誰的?

  這些東西要想灌輸到501廠這個曾經的國企身體里去,整個過程在歷史上至少走了十年。胡文海也沒想過要一天完成,但在這方面投入的力度卻是最大的。

  畢竟要想發揮中國人工費用低廉的優勢成為世界工廠,現在的中國最需要補課的不是科學技術,而是管理模式和體制弊端。

  在外面的人都注視著新科公司憑借新技術在市場上大展風頭的時候,誰又知道這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研發一種新技術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但要扭轉一代人的思想,這可就太難了。

  胡文海在陸應龍這邊對生產情況進行了一定的了解,雖然新科工廠算是百廢待興,但至少目前生產管理上做的還算過得去,試生產的結果很是不錯。

  “按照我的預計,在五月前調整完工藝設計,到時候能夠形成月產60萬支二次水鋰電充電電池的產能。”

  “這個數字略少啊。”胡文海皺起眉,月產60萬看起來不少,但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就是個無底洞,多少產能都能吞的下去。

  按照他的計劃,至少要月產600萬支才勉強能夠滿足一部分發達國家的市場需求。

  “陸叔叔,你對這套生產線的研究怎么樣了,有沒有把握能夠用國產設備實現水鋰電的生產?”

  “這個,自動化水平恐怕趕不上美國人的。生產工藝也有一些需要攻關,不過國內的研究水平應該能夠解決。”

  “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可以慢慢提升,研發方面,其實我正有此意。”

  胡文海也知道陸應龍其實是給中科院方面探路的,對他愿意拉這個線毫不意外。實際上八十年代科學倒春寒的日子里,國內研究所的日子絕對不好過。放著這樣的優質資源浪費,也不是胡總的性格。

  就在胡文海點頭的時候,突然王燁拿著大哥大從后面跑了過來。

  “胡總,有個摩托羅拉的外國人想和你通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